第240章 庆功团年宴,家用摄像机技术
书生不会六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夹了块洋芋的黄玲笑着说到:“栋哲你可真能想,以后你上大学就学怎么录像就好了,等你学好了,就能给我们录了。” 刘悦瑶也凑热闹说道:“还有我,我也需要这个。。。” 看着激动的两人,刘胜勇悠悠的说到:“还别说,国外还真有这样的东西,他们叫作家用摄像机。 我记得岛国有家叫jvc公司的已经研发出了vhs-c摄像机和s-vhs-c摄像机。” 【jvc研发的vhs-c摄像机诞生于1982 年vhs-c中的“c”是“compact”的缩写,意为紧凑。 这种摄像机使用的磁带盒约为 vhs 型磁带盒的一半大小,磁带宽度为13mm,记录模拟信号,水平解像度为 240 线。 它可通过适配器在普通vhs型家用机上播放,代表机型有松下nv—vzi、nv—rzi等】 惊讶的林工问到:“还真有呀,有了这个,那是不是说我们自己也可以拍电影了” 刘胜勇听了点点头又摇摇头说到:“还是有些限制的,家用的东西都相对较小,拍出来的东西不适合用在大屏幕上播放,画面不清晰。 但是以后吗就不好说了,毕竟科技这个东西是一直在向前发展的。” 心急的栋哲听了,起身问到:“大哥,那你能先买一台回来么好稀奇它是什么样的” 放下筷子的刘胜勇笑道:“你小子,少打我主意,回头问你爸吧,我手上有关于这个东西的技术资料。 林工等过完年,带回去给秦兰吧,省得她一天天的总说没事做。” 话刚说完,都感觉到了一股幽怨的目光看向自己,刘胜勇顺着目光就看到了宋莹,怂了一下后立马甩锅到: “莹姐,这可不能怪我哈,是栋哲提的这个项目,我这也是没满足他的愿望不是” 惊喜的栋哲问到:“大哥你是说,我爸拿着你给的东西,就能造出来爸,我什么时候能拿到呀明天可以么” 没好气的林工听了也是满脸的无语呀,自己这吃个庆功宴,还给自己吃出个讨债鬼了。 于是说到:“当你把是神仙呀,你说要什么,我就能立马给你变出来呀” 宋莹也教育到:“栋哲你个皮猴子,吃你的肉,哪来那么多废话。阿勇呀,不是我说你。 武峰都出差还几个月了,刚放假回来,这才一天吧,又给安排了一个活,还让不让人活了呀。” 尴尬了一下的刘胜勇听了,赶紧安慰到:“莹姐,林工和秦兰他们这是在创业呢,刚开始都忙,后面就好了。” 一边的黄玲见闺蜜难受,也赶紧安慰到:“对呀宋莹,他们男人在做事业呢,慢点是应该的,只要没瞎忙就成,没事的哦,有我陪着你呢。” 心里稍微有点不痛快的宋莹,听了转头就趴对方肩膀上了。 隔壁的阿妹一家,此时也吃着晚饭,听着隔壁传来的热闹声,撇嘴说到:“这刘小子,真有意思,给林工庆功和团年都不叫我们一家。 真是亲疏有别呢,难道我们不是他们邻居么怎么能区别对待呢。” 老吴因为做生意赚钱了,腰杆子也硬气了,拿筷子敲了下碗,说到:“吃你的饭,一天天的哪来那么多话。 人家不叫你,就不叫你吧,又不是没吃过饭。在说了,他们一个是那小子的师姐,一个是合伙做买卖的,自然三家就亲近了。” 听着自己男人的话,阿妹好奇的问到:“老吴,你说林工和刘小子,他们在做什么买卖呀 那林工我听说都办了手续,借调到了上海了,这几个月几乎天天都在那边,都没回压缩机厂上班。你说厂子那边怎么就不管呢” 别说阿妹不知道了,就是老吴这么个灵通的人,也搞不懂这里面的道道,摇头说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我还想知道呢。” 翻了个白眼的阿妹,切了一声说到:“要你有什么用。”说完对着碗里的饭发泄起来。 隔壁客厅这边,刘胜勇继续说到:“林工,这个项目也不急的,先在家好好过个年,陪陪我玲姐。” 林工看了眼自己的媳妇,点头说到:“休息不了几天的哟,那边一摊子事情呢。 不仅是工厂的生产安排,还有我回来的时候,秦兰那丫头嘱咐我探探你的底,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项目可以搞。 那丫头现在的干劲,充足的可怕。本来想着等年后和你说的,没想到因为栋哲的一个想法,替他老子我解了围呀。” 趴在黄玲肩膀上的宋莹听了,小声蛐蛐到:“原来是秦兰这个丫头,往我平日待她那么好了,居然比周扒皮还周扒皮呀。” 她这说人坏话呢,远在上海秦家的秦兰,吃着饭呢,喷嚏打个不停,同时不好意思的道歉道:“肯定是有人在背后骂我了,嘻嘻。” 早就放下筷子的陈淑仪笑到:“好好了,这又是给小林庆功,又是我们三家人团年的高兴日子。 就不要在聊工作的事,都好好的吃饭,看看桌子上这些菜,在不吃一会儿该凉了。” 她这话,得到了在场众人的一致好评。 清醒了一点的庄老师,对着刘胜勇问到:“小勇你读什么专业”他这个问题,也是陈淑仪想知道的。 和林工碰了一个的刘胜勇,看着大家的目光,乐了一下后说到:“我呀,我应该是读计算机吧,又或者读金融专业。 具体的没想好,到时候在说吧,这不是还有几个月嘛,不急。” 宋莹听到金融二字,坐直身体好奇的问到:“金融是不是学完了就是去银行工作呀天天数钱的那种” 凑热闹的黄玲听了,兴奋的说到:“啊,原来这是个数钱的专业,那以后我们家晓婷也可以读这个。” 听着两人的话,刘胜勇笑着摇头到:“不是这样的,这个专业读了可不是去银行坐着数钱玩的。” 好奇心上来的庄老师问到:“小勇给我们科普下这是个什么样的专业让大家都多个选择。” 喝了口水,刘胜勇说到:“这个专业就目前来说,是以银行体系(尤其是国家专业银行)为核心,主要服务于计划经济的资金调拨。 侧重于“货币银行学”、“信贷管理”、“计划与统计”等。 我们四年本科毕业了,主要工作的去向会是银行,但不是去坐着数钱哈,还有是去金融部门或者是金融公司上班。 图南,这个行业的收入,工作的越久,收入就会越高哟,有没有想法 在往后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后的话它会是一个高度复杂、全球化、技术驱动的体系。 资本市场的作用将会空前重要,风险管理技术也会日益精密,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金融科技,国际金融联系紧密等等。 到时候,有能耐的人,可以走出国门,去赚全世界的钱。” 隔壁的阿妹听到这里,踢了一下边上的老吴,说到:“听到没你说真的有这么好的专业么 珊珊和小敏初中上完了,就让她们去考这个专业怎么出来就可以去银行上班了,那多有面子呀。” 有些疑惑的老吴说到:“你之前不是说小敏去读纺织技校嘛,怎么又改想法了” 他不提这个还好,一提就提醒阿妹了,接着就听其说到:“对哦,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小敏这个成绩,去读纺织技校刚好。 毕业了就可以去棉纺厂上班了,到时候托宋莹她们多带带,也是铁饭碗。” 擦着脚上水渍的老吴听了,笑着说到:“以前家里没多少钱也就算了,现在我能赚钱了。 小敏也好珊珊小军也好,只要他们能读,就让她们去读,凭什么他们两家的孩子可以想着大学,想着好事。 我们家就不行,你也别总惦记着棉纺厂了,这些年隔壁小子断断续续的都说过多少上大学的好处了 你还没看明白我算是看明白了,只要我能赚到钱,孩子们也能读,我就供他们。” 翻了个白眼的阿妹,也没和老吴争,反正她心里是认定了要让小敏去棉纺厂顶班的。 里屋学习的珊珊听着父亲的话,心里十分的开心,憧憬着以后上大学的时光。 小敏这个学渣却是满不在乎,她心里目前的想法是只要听母亲的安排就好了,于是很是心安的躺床上翻来覆去的看着小人书。 那是相当的快乐,至于小军还小,此时的他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小敏看齐呢。 回到隔壁客厅 随着刘胜勇说完,大家一时间都懵逼了,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一阵后,还是林工先说到: “真是没想到,一个金融专业,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道道,这要是没系统的学过,一般人还真搞不明白。” 同样惊讶不已的庄老师说到:“是呀,这个专业光是这么简单的一听,就知道不简单了。更别说什么货币银行学、什么贷管理这些了。 还有后面那些涉及到国家和国家,以及全球金融什么的,简直不可想象。但不得不说。 这确实是个好专业,没点聪明才智的学生呀,我看最好还是别选这个专业,不然肯定学废了。” 聊天还在继续,各种话题来回的换,时不时的林工庄老师和陈淑仪几人还会来点忆苦思甜。 渐渐的夜也深了,欢声笑语也逐渐消失了,同时82年也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