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通天教主!
小蟑螂七岁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是元始天尊! 听到这话,先前那股几乎要将人神魂都压垮的窒息感,骤然一松。 斩仙台上,此起彼伏,响起了一片长长的舒气声。 不少仙官方才挺得笔直的腰杆,此刻都微微塌了下去,才发觉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 原来不是那位圣人! 那就好,那就好...... 众仙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只觉着是白白受了一场惊吓。 可这口气还没舒完,一个新的、更令人胆寒的念头,又从心底里冒了出来。 不是元始天尊...... 那...... 这位到底是谁 能在封神大劫那个节骨眼上,于昆仑山这圣人道场来去自如,还能洞穿千载光阴,察觉到后世天庭的窥探。 这等通天彻地的手段,这般深不可测的境界,放眼三界,除了那几位,再也找不出旁人了。 既是圣人之尊,又非玉虚宫之主,却出现在了昆仑山...... 嘶...... 想到此处,众仙官刚刚放下的心,又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彼此交换着眼神,那眼神里写满了惊骇与不敢置信,却无一人敢将心中的那个猜测宣之于口。 生怕心中一个不敬的念头,便会引来冥冥之中的注视,到时候圣人怪罪下来,那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燃灯古佛端坐于莲台之上,那张万年不变的悲悯面容,此刻已是血色尽褪。 他垂着眼帘,双手合十,藏在袖中的指节却在微微发颤。 身后的佛光,都黯淡了几分,不复先前的圆融光润。 若非强撑着,怕是早已从莲台上跌落。 ...... 镜中,陆凡跪伏于地,听闻仙人否认,心中也是一愣。 他一个凡人,不懂这仙家门庭里头的弯弯绕绕。 在他想来,这昆仑山上住着的,自然便是昆仑山的主人。 他抬起头,望着那团模糊的人影,脸上满是困惑与恳切。 “仙长......弟子愚钝。敢问仙长尊号无论仙长是何方神圣,今日救命之恩,弟子粉身碎骨,亦难报答万一。” 那人影立于风雪之中,身形不动。 片刻之后,一个声音从那片混沌里悠悠传出。 “贫道通天。” ...... 一句话,四个字,就这么散在了风里。 偌大的仙家法场,上百位有头有脸的神佛仙官,一时竟都呆住了。 三魂七魄离了窍,一个个都成了泥塑木雕。 耳朵是听见了,可那念头却不敢往深处转。 脑子里空空落落,好像有层隔膜,本能地将那四个字背后的含义给挡在了外头。 那一张张脸上的神情,因凝固得太久,反倒显得有些僵了。 过了许久,久到好似一个甲子都轮转了过去。 终于,一位上了年纪,在天庭专司校对典籍的文官,慢吞吞地、很是吃力地眨了一下眼睛。 他这一眨眼,周遭的仙官们,才像是从一场大梦里初醒,各自有了些微小的动静。 有的仙官,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发出“咕”的一声轻响。 有的仙官,不自觉地伸出手,在自己耳朵上掏了掏,疑惑是不是方才没有听真切。 还有的,只是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脸上全是不得其解的困惑,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们彼此拿眼角去瞟身边的人,想从旁人的脸上寻到一个答案,可看到的,却都是和自己一般无二的茫然。 “方才......镜中那位仙长,说他道号为何” 他这一问,周遭十数位仙官的耳朵,都齐齐地竖了起来。 “怕是同音......三界之内,仙家道号,有几个同音的字眼,倒也不稀奇......” 没人接这话。 谁都明白,那个名号,是独一份的。 三界之内,天上地下,谁敢取一个同音的道号 那不是修仙,是修死! 通天教主!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不啻于九天神雷在斩仙台上众人的元神深处轰然炸响! 那空气沉甸甸地压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原先那些窃窃的私语,嗡嗡的议论,在这四个字出来之后,竟是齐齐地都哑了。 不是约定好的,却比约定好的还要整齐。 一股寒意在斩仙台上弥漫开。 天庭这一边的仙官们,神态各异,却都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别扭。 一个捧着玉圭的仙吏,手上一软,那玉圭便“当啷”一声滑落在地,他慌忙弯腰去捡,身子却抖得筛糠一般,捡了几次都没能拿稳。 几个在雷部当差、向来以威猛着称的神将,脸上那股子刚毅之气全然不见。 为首的一个,甚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 他们彼此交换着眼色,那眼神里的惊骇与沉重,只有一同经历过当年那场大劫的人才能懂得。 过了好一阵,人群里才起了些极力压着嗓子的响动,好似怕惊动了什么。 “真的是那位老爷” “我的天爷......怎么把他给招惹出来了” “噤声!莫要言语!那位也是你能随意提的” 不少仙官下意识地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那尖锐的痛感传来,才让他们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 是真的! 居然是真的! 是那位截教的教主! 碧游宫的那位圣人! 上清灵宝天尊! 通天教主! “噗通”一声,有修为浅薄的仙官,竟是两腿一软,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那些个原先还想凑近些瞧个分明的仙官,此刻都悄悄地往后挪着步子,恨不得离那三生镜远些,再远些!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亲历过封神大劫。 诛仙阵里的那四口杀剑,万仙阵里的那片血海,便是隔了千年光阴,想起来也叫人从骨子里往外冒寒气! 这位通天教主,其性情,三界皆知! 三清同源,本为一体,他却是性情最烈的那一个。 元始天尊讲究顺天应人,收徒必看根行、福缘、仙骨,门下弟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身负大气运。 他却不然。 他信奉有教无类,截取天机,为众生求一线生机。 碧游宫开讲,万仙来朝,何等气派! 不论你是披毛戴角,还是湿生卵化,只要心向大道,肯在他座下听讲,他便都认作是自己的弟子。 这份胸襟,三界之内,独一份。 当年截教最鼎盛时期,万仙来朝,门下弟子遍布三界,鱼龙混杂,声势一度盖过玄门正宗。 但也正是这份不分畛域的慈悲,酿成了日后那场滔天大祸。 封神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