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摊丁入亩初见成效!
北方之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崇祯皇帝的打听,他终于知道百姓们在忙活些什么了! 原来,太原府的百姓们,在忙着土地彻底封冻之前,将自家产出的农家肥,均匀的埋在自家的田地里! 可是,崇祯皇帝明白了百姓们在干啥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为什么太原府和辽州的百姓们,这么积极的在田间忙着填埋农家肥,而北直隶真定府和保定府的百姓们几乎全都在家里猫冬儿呢 于是,带着问题的崇祯皇帝继续在田间寻找百姓们,和田间正在干活的百姓们拉家常,聊天,了解百姓们的生活!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天在田间的风吹日晒之后,崇祯皇帝终于知道为什么太原府和辽州的百姓们,如此积极的去田间劳作了! 原来,朝廷自今年春天开始在陕西和山西两省实行摊丁入亩的国策,特别是百姓们通过官府的告示,了解所谓的摊丁入亩,就是取消丁税 辽饷等各种税,只需要给朝廷缴纳土地产出粮食的一成作为农税之后,百姓们顿时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这几年,在大明北方各省,老百姓们之所以活不下去,饿着肚子的选择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随流贼造反; 这其中固然有这几年大明北方各省持续干旱,粮食减产带来的原因;但是,除了天灾的原因之外,更多让百姓们活不下去的原因则是人祸! 朝廷的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如:农税 丁税 辽饷等沉重的税务,成为了压到百姓们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此,大明北方各省的百姓们可谓是苦不堪言; 可是,苦不堪言也没办法啊,和县衙的官老爷们讲道理也讲不通啊 没办法,没了活路的百姓们要么成了逃荒的流民,要么则干脆跟着流贼造反! 所以,当春天的时候,摊丁入亩的国策被百姓们熟知之后,山西的百姓们才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山西的百姓们变了,他们变的勤劳了,他们像呵护自己家的孩子一边,呵护着自己家的田地和庄稼; 所以,微服私访的崇祯皇帝一行人,才会在十月的寒风之中,看到太原府和辽州的百姓们依然在田间劳作... “好!好啊!” 了解了这一切的崇祯皇帝,连声叫好! “骆养性,立刻派人通知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布政使赵雍,让其五天后赶往潞州见驾,朕要看看,这摊丁入亩究竟给山西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臣遵旨!”看到自己老大龙颜大悦,骆养性心里也放松了一些;答应了一声之后,赶忙将自己刚刚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禀报上去道: “陛下,刚刚收到了京城送来的消息;孙阁老已经下令,左都御史史可法大人已经亲自前往真定府,去查那知府范志完贪墨银两 指使下属乱收苛捐杂税一案;” “好!这史可法还的确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居然亲自去真定府,调查那范志完去了!” 崇祯皇帝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还不忘瞟向不远处的好大儿朱慈烺,同时,心中也在感叹,自己这好大儿在用人这一块,还真的很让人佩服; 从周遇吉 黄得功 曹变蛟 马祥麟等能征善战的沙场宿将,到孙和鼎 毕懋康 王徵等科技人才;再到朝堂上给自己推荐的左都御史史可法,兵部尚书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璐... “难道老祖宗在梦里,把大明都有哪些人才都告诉给烺儿了不然烺儿一个孩童,怎么会知道这一个一个有本事的人物” 崇祯皇帝寻思了好一会,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大儿知人善用这方面为什么这么厉害,最后只能将这一切,全部都归功到太子爷那虚无缥缈的梦上去了... 五天后;潞州城;沈王府! 当沈王朱效镛在王府之中自己的小书房,架起楼外楼的铜炉火锅,吃着火锅喝着小酒驱寒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远远的传来! 听到这急促的脚步声,沈王朱效镛将筷子上煮好的涮肉,放进嘴里的动作一顿,同时眉头也皱了起来! “这些个阉人,越来越不像话了;步履匆匆,成何体统”沈王朱效镛不急不缓的将口中羊肉吃下去之后,才低声喃喃了一句! 然而,朱效镛却忘了一件事儿,上次王府中的太监如此失态的时候,还是崇祯八年皇太子西巡的时候... “殿下,殿下!不好了!” 沈王朱效镛这人和替咱们太子爷的有些习惯有些相似,那就是他不是很喜欢有太监时时刻刻的跟在自己身边; 或许也和咱们的太子爷一样,不喜欢闻太监身上那若有若无的尿骚味儿;所以,当有重大事情的时候,沈王朱效镛的大伴才如此慌忙的前来寻找沈王殿下! “怎么了天塌下来了” 朱效镛重重的将自己手中的筷子,放在桌子上的银碗上,不满的看着像是被狗撵了的太监! 然而,面对自家主子的不满,那老太监就仿佛是没看到一般,来到沈王朱效镛面前扑通的一下跪地,一边行礼一边说道: “殿下,万岁爷南巡,现在已经到了潞城,明日就到潞州了!” 听完了那老太监火急火燎的话之后,沈王朱效镛非常不满的瞟了个白眼儿给那老太监,然后非常不满的说道: “王大伴,你是在做梦吧陛下南巡的事儿,本王怎么不知道” “还到了潞城你发烧发糊涂了吧陛下要是出行南巡,要是想来潞州,朝廷还不早早的就通知本王还用得着你一个太监来告诉本王” “哎呦喂,我的殿下唉,老奴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拿这件事儿骗殿下您唉;山西承宣布政使赵大人已经到了潞州城,说是在这儿等着见驾呢! 还有,听赵大人的随从说,陛下这次是什么 什么‘微服私访’,到了哪并不提前通知各地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