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饼田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郡因数万叛军俘虏的加入,面貌日异。 说是天翻地覆也不为过。 与此同时,苏烨借苏氏商会之力,悄然将势力延伸至周边各郡。 荆州的布局如蛛网般悄然扩张。 只是,这些动作大多隐于暗处,鲜为人知。 待时机成熟,暗子转为明棋,整个荆州的掌控便水到渠成。 而大汉疆土,动荡愈演愈烈。 岁末,鲜卑见汉室衰微纷乱,以为可乘之机,遂大举进犯幽并二州。 次年,即公元187年, 先是南匈奴反叛,继而渔阳张纯与同乡张举起兵谋逆,勾结乌桓劫掠蓟县、右北平、辽东诸郡; 朝廷急令骑都尉公孙瓒率军征讨; 石门一战,公孙瓒大破张纯。 此役过后,公孙瓒获封赏,锋芒初露。 其麾下白马义从的威名,渐在幽州大地传扬。 "主公,幽州暗卫密报,已确认公孙瓒所率白马义从结成军阵,通晓军阵之法;" "其势日盛。" 这日,甲三向苏烨禀告道。 "哦" 苏烨眉梢微动:"无传承却能自悟军阵确实不凡。" "此人堪称将才,可惜......" 后半句话,消散在空气中。 知晓前尘的苏烨很清楚——公孙瓒为将则可,为君则...... 无愧"白马将军"的威名。 然而若论一方诸侯之才,他显然不够格。 治理与权谋之术皆非其所长。 偏偏这两项正是诸侯立身的根本。 照此发展,即便将来称雄一方,恐怕也难逃败亡结局。 不过这些都与苏烨无关了。 荀采日渐显怀,苏烨每日总要抽出更多时光相伴。 不仅亲自诊脉照料,更为她特制了安胎灵丹。 此丹既能稳固胎气,又可助胎儿筋骨强健,出生后天赋异禀。 为了子嗣前程,他可谓耗尽心血。 凭借超凡医术,虽仅三月胎龄,他已断定这次必是麟儿。 喜讯令荀采、邹倩几人雀跃不已。 转眼又过三月,长沙郡突发变故——区星悍然举兵,数日间竟席卷大半郡县。 烽火初燃时,消息便已呈至苏烨案头。 "这区星,该说是胆大包天,还是愚不可及" "赵慈尸骨未寒,他竟敢在荆州兴风作浪" 苏烨实在参不透这莽夫的心思。 原以为自己在荆州坐镇,加之赵慈前车之鉴...... 这场叛乱本该消弭于无形。 如今看来,倒是低估了此人的愚勇。 暗中探查方知,此事还有蛮族暗中推动。 区星背后既有蛮族撑腰,此番作乱倒也不足为奇。 苏烨威名虽盛,终究只在中原传扬。 那些深山里的蛮族...... 既不闻汉家威仪,更不惧虚名威慑。 除非真刀 将他们打服—— 苏烨略作思索,立即召集戏志才、荀攸、郭嘉、田丰等谋士商讨此事。 “主公,此事应当先奏报朝廷,望朝廷早日下诏准您平叛!”荀攸率先提议。 “正合我意。”苏烨点头赞同。 程昱笑着拱手道:“恭贺主公即将再立新功!不知此番会得何等封赏” “哈哈!承你吉言!”苏烨开怀一笑。 这时,郭嘉手托下巴沉吟道:“主公,依我看,此事未必能如我们所愿。” “哦”众人目光投向郭嘉,“此话怎讲” 郭嘉继续分析:“主公曾言,自平定黄巾之乱后,陛下对您心生忌惮,有意打压。如今长沙叛乱,陛下恐您借机在荆南坐大,未必会允您出兵,反而可能另遣他人。” 荀攸等人闻言,皆眉头紧锁——此非杞人忧天。 “正是!”郭嘉正色道,“此前赵慈进犯南阳,因地处要冲,危及洛阳,朝廷不得不委任主公;加之袁氏虎视眈眈,陛下断定主公难以在南阳培植势力。” “但长沙远在荆南,天高皇帝远。若主公借平叛之机掌控郡权,朝廷将鞭长莫及。故而此次,主公恐难获出征之机。” 田丰冷然接话道:"不单是天子,袁氏为首的士族集团与大将军何进必然联手阻挠主公平叛之事!" "主公已是江陵侯,身居征南将军要职;" "若再建功,朝廷将如何加封" "擢升为四方将军之一" "何进岂能容忍手握重兵更会令天子寝食难安;" "可若真能平定叛乱,朝廷又岂能不赏" "届时若不升军职,就只能调主公入洛阳担任文官了!" "此非良策;" "如此一来,南郡基业必将毁于一旦;" "更会暴露我们诸多隐秘布置;" "故臣以为,纵使天子有意,主公也不宜全力剿贼;" "来日方长,眼下权位已足;" "不如静待时局大变,再图发展;" "当务之急仍是巩固根基,积蓄实力。" 众人闻言皆颔首赞同。 苏烨感叹:"元皓真知灼见!此时确非出兵良机。" 在众人附议声中,苏烨决断道: "既如此,先上表朝廷,再派甲一往张让府上打点。" 虽知各方势力必加阻挠, 为防天子突发敕令令其进退维谷, 仍需未雨绸缪。 以张让之能,在天子面前进言掣肘, 方可确保万全。 到时候他总不能为了不争功,故意懈怠吧 那样做反而会给人留下把柄,甚至触怒天子。 到头来,恐怕要反受其咎。 别忘了炉植和皇甫嵩的教训就摆在眼前。 「主公英明!」 荀攸等人闻言,纷纷笑着称赞道。 自家主公当真是把宦官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啊! 想立功时借他们的力; 不想立功时也能借他们的力。 众人这才发觉,原来这群阉人还挺好使的。 苏烨并未立即呈递奏表。 毕竟按常理,他不可能这么快就得知长沙区星作乱的消息。 至少得等上两日。 暗卫的情报网络和传递速度绝不能暴露。 因此他特意等候了两日,才将消息上呈朝廷,并佯装准备出兵 。 一日多后, 苏烨的奏表已送达洛阳, 不仅天子即刻知晓,袁氏、何进等人也都同步收到了消息。 「此番绝不能再让苏烨立功!否则他在荆州的势力将彻底稳固!」 「甚至可能掌控更多兵权,被调往洛阳!」 「这两种局面都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所以,大将军,明日我们务必联名反对由苏烨平叛,请陛下另遣他人。」 袁隗第一时间找到何进商议。 「正合我意!」 何进连连点头,随即皱眉道:「可该推举谁陛下素来信任苏烨的才干,若没有合适人选,恐怕难以说服圣意。」 「此事老夫已有计较。」 袁隗冷笑道:「孙坚如何此人骁勇不输苏烨,本是扬州人氏,对荆州地形也颇为了解。」 「推举他出任长沙太守,命其前去平叛,正好在苏烨身侧安插一枚钉子,遏制他在荆州坐大之势!」 袁隗冷笑道:"陛下对苏烨的信任可没表面那么深,否则为何不调他来洛阳任职" "很明显,圣上对他也有所防备;" "既想用他牵制我们,又怕他在朝中势力坐大,成为新的威胁;" "上次赵慈叛乱实属无奈,南阳位置关键;" "赵慈来势汹汹,确实让我们措手不及!" "谁料此人如此不堪,转眼就被苏烨轻松平定!" "简直是在给我们添乱,专程给苏烨送战功!" "只要我们明确反对,陛下必然会顺水推舟!" 袁隗自信揣测着天子的心思。 他认定自己的判断绝无差错。 更何况他与何进联手反对,纵使天子有异议也只得隐忍。 "好!" 何进击掌道:"就这么办!" "这次定要挫挫苏烨的锐气!" 就在二人密议之时, 甲一携礼登门拜访张让。 张让眯眼笑道:"来得正好!是为长沙出兵之事" 此事确实棘手。 与袁隗类似,张让也自认深谙圣意。 尤其明白天子对苏烨的矛盾心理。 "非也。" 甲一却摇头道:"正相反,我主希望君侯在陛下面前进言,阻止出兵之议。" "若陛下本无此意,那便更好。" "哦" 张让颇感意外:"你主不愿出兵" 张让满脸诧异,继续追问。 "这苏烨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并非如此!" 甲一摇了摇脑袋,解释道:"是不能再派兵了!" "只要继续出兵,我家主公必定能迅速平息叛乱;" "区区一个区星,怎会是我家主公的对手" "但到那时,陛下又该如何封赏" "何必让陛下为难呢" "况且,我家主公暂时也不愿入朝为官,毕竟在这儿毫无根基;" "倒不如留在南郡自在,君侯觉得如何" 若是直接拒绝出兵,必然不妥。 别看他们与张让合作愉快。 但这家伙可是只认银子不认人。 而且张让极其精明,深知自己如今的权势和风光全靠谁—— 那便是天子! 因此,他绝不会背叛天子。 如果苏烨真不愿出兵,那便意味着他心怀不轨。 万一苏烨也有反意呢 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张让可不会冒险。 他更不会帮助一个心思不明、可能对陛下构成威胁之人。 好在甲一说明了,苏烨并非不愿出兵,而是不能出兵! 而且,这番理由倒也说得通。 陛下对苏烨的忌惮确实日益加深。 不仅是陛下,连张让自己也开始担心苏烨权势的扩张。 唯有双方势均力敌,或者苏烨稍逊一筹,张让才能安心与苏烨联手。 如果苏烨的权势超过了他,那苏烨还何必倚仗他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对于苏烨这次的请求,张让毫不犹豫地应允:"既是如此,那便包在我身上!" "定让你家主公如愿!" "多谢!若无他事,在下先行告退!" 甲一拱手离去。 张让并未阻拦,待其身影消失,即刻动身回宫。 恰逢天子收到苏烨奏章,正欲寻张让商议。见其入殿,刘宏径直问道:"让父!苏烨 讨伐长沙区星叛军,此事当允否" 近来各地叛乱频发,刘宏已显疲态。每月皆有新乱,幸而声势远不及黄巾之乱。 张让躬身应答:"陛下圣心独断,老奴岂敢妄议兵事然征南将军权势日盛,不若予其他才俊建功之机。" "如此既可为陛下栽培新锐,亦可制衡朝局,陛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