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饼田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阎象皱眉谏言:“主公,恐怕苏烨确有吞并南阳之意,不愿让主公独占此地……” 南阳归属荆州,苏烨此人盘踞多年,绝非易与之辈。 如今天下动荡,他必欲吞并全州,岂会容我等染指南阳 阎象神色凝重,忽觉此事颇为棘手。 此前未曾细想苏烨之事,如今看来,倒是世人皆低估了他。 此人心机深沉,或许早在数年前便已预见乱世,暗中布局。 袁术怒道:"苏伯渊野心不小,难道不怕撑破肚皮" 他虽有开战之心,奈何麾下仅三万余新兵,战力堪忧,实不敢轻举妄动。 阎象叹道:"他确有这般底气!" "莫非要将南阳拱手相让"袁术愤然质问。 阎象不慌不忙道:"不必如此。苏烨仅是南郡太守,师出无名。" "主公只需尽快掌控南阳全境,名正言顺接任太守之职,届时拥兵六万,自可遣使质问苏烨,勒令其退出南阳。" 袁术闻言大喜:"妙计!便依此行事!" "不过......要迅速平定南阳,亦非易事啊。" 袁术望着远处的宛城,眉头紧皱:"这宛城防备稳固,若张咨铁了心死守,以我目前的兵力,短期内恐难以攻下。" 正是出于这个考量,他才迟迟未对宛城发起强攻。 一旁的阎象上前献策:"主公,长沙太守孙坚已奉您之命抵达江夏,何不派他前去夺取宛城无论强攻或智取,只要他能拿下城池,并借机除掉张咨,南阳太守之位便可空出。" 他压低声音续道:"届时,无论是请老大人运作,还是您自行接任,都顺理成章。最重要的是——"阎象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此事经孙坚之手,便不会损及您的名声。" 袁术闻言双眼放光:"妙计!就这么办!"他当即拍板,"我这就传令孙坚,让他去解决张咨!"想到孙坚已斩杀荆州刺史王睿,再杀个南阳太守想必也不会有心理负担,袁术嘴角露出冷笑。 两日后,孙坚率两万兵马进入南阳。这支军队半数是从江夏仓促招募的新兵,战斗力令人担忧。抵达宛城后,孙坚以袁术名义要求张咨供应粮草。遭拒后,他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备下牛酒厚礼相赠,并邀张咨赴宴。 放松警惕的张咨出城应约,不料宴席间孙坚突然发难,当场将其斩杀。紧接着,孙坚趁城内群龙无首之际,迅速攻占宛城。此后半月间,他替袁术横扫南阳,将大半个郡县纳入掌控。 就在此时,洛阳传来惊天消息——曹操刺杀董卓失败,正逃亡在外。 袁术先是一愣,随即满脸不屑地讥讽道:"呵!曹阿瞒现在做事是越来越没出息了!" "竟亲自跑去搞刺杀莫不是脑子里灌了浆糊" "这种事派几个死士去办不就得了非得自己往火坑里跳" "命可只有一条!" "连'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都不明白,还整天自诩聪明绝顶真是笑话!" 站在旁边的阎象听得直皱眉。 他心想:真当人人都和你袁公路一样,生来就顶着四世三公的金字招牌 那曹孟德虽说出身不差,可"阉宦之后"这个污名注定让他仕途坎坷。 这次亲身犯险,八成是为了给自己扬名立万。 "此人绝非池中之物。若能活着逃出长安,日后必成大器。得找机会提醒主公才是..." 正思量间,数日过去。 渤海郡突然传来消息——袁绍举兵 ,还发布讨董檄文传檄天下,要组建联军共诛 。 消息如野火燎原,短短几日便传遍大汉疆土。 刚拿下大半个南阳的袁术接到线报,顿时暴跳如雷:"好个袁本初!区区婢生子也敢代表袁氏发号施令" "召集诸侯这等大事,合该由我这个嫡子出面!" "狂妄!简直无法无天!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兄长" 袁术气得七窍生烟。 他筹划多时的事,竟被袁绍抢先一步。如今风头全让那庶子占尽,自己再效仿反倒落了下乘。 "此事绝不能善罢甘休!即便檄文是你发的又如何这盟主之位,我定要夺过来!" 袁术咬牙切齿地发狠道。 太师府内,董卓得知袁绍在渤海起兵,并发布讨伐他的檄文,勃然大怒。 他拍案吼道:"袁本初竟敢如此狂妄!" "我待他不薄,他竟恩将仇报" "当初他在朝堂上对我拔剑相向,我非但没有追究,反而准许袁隗所请,让他出任渤海太守。" "这就是他的报答" "袁氏一族到底意欲何为" "我前日才任命袁术为南阳太守,连他擅杀前任太守张咨之事都未加追究,他们却处处与我作对。" "莫非真当我董卓好欺" 董卓深感被世族背弃。 他竭力拉拢袁氏等士族,可谓卑躬屈膝。 本以为能获得接纳,却换来这般结果。 袁绍檄文一出,各方诸侯纷纷响应,其中不乏他曾封赏之人。 这时李儒入内劝道:"岳父息怒,动怒无济于事。" 董卓一把揪住李儒:"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要我笼络士族,现在倒好,他们反倒来讨伐我。" "简直荒唐!" "若无我在,袁氏怕早已废立天子,改朝换代。" "论野心,袁氏远胜于我,凭什么给我扣上乱臣贼子的帽子" "是他们要毁了大汉,而我——董卓,才是真正的护国之臣!" ## 李儒的抉择 李儒始终静默不语。 直到董卓说完,松开他衣领的那一刻,他才缓缓开口:"岳父所言极是,但真话往往最是无用。" 他微微前倾身子,声音低沉而清晰:"此前建议您安抚士族,是想借机缓和关系。本想助您基业长青......" 话音未落,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如今看来,他们从未真心接纳我们。" "既然求和不得——"李儒突然提高声调,"那便怪不得我们心狠手辣了!" 他想起当年走投无路的自己。若非董卓收留,哪会有今日那些关东士族,永远视凉州人为蛮夷。 可笑的是,即便刀架脖子,这些人依旧端着架子。 "说下去。"董卓怒气稍缓,眼中泛起兴味。 李儒立刻献策:"请岳父命吕布拿下袁隗全家,暂且收监。" 见董卓皱眉,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待袁绍会盟之时,正好拿袁隗一族祭旗。将首级装盒,分送袁绍、袁术及各路诸侯——" "既复仇雪恨,又可挫敌锐气。" 袁绍等人正春风得意时,他偏要 戳其心窝,让这群人痛不欲生。 "妙!此计甚妙!" 董卓闻言双目放光,击掌叫好:"这才叫大快人心!大快人心!" "不过为何偏要吕布去办" "当年他拒绝认咱家作义父,此子终究不可轻信。" "丁原好歹是他旧主,为匹赤兔马就能弑主,难保哪天不会为利益取我首级。" 确实如此。吕布既回绝了丁原的义父邀约,同样也婉拒了董卓的好意。 仅是单纯地杀了丁原转投董卓帐下。 在他看来,跟着丁原已无出路。那老匹夫从头到尾只想拿他当枪使。 既要他卖命,又不给晋升。 反倒董卓出手阔绰,前途更为光明。 这次他甚至没请教苏烨,就自行做了决断。 当然,他始终牢记苏烨剖析过认义父的弊端,因此也回绝了董卓的提议。 哪怕会因此失去信任。 李儒阴笑着进言:"正因如此,岳父更该让吕布去办这事!" "唯有如此,吕布才能与袁氏及关东士族彻底决裂,永无转圜余地;" "届时岳父便无需担心诸侯联军来犯时,他会临阵倒戈了!" "这实则是另类的投名状!" "原来如此!" 董卓恍然大悟:"妙极!妙极!那就派吕布去办!" 当即传召吕布吩咐道:"奉先啊,袁绍那厮竟敢举兵犯上,你速去将袁隗满门拿下,押入大牢严加看管,不许任何人探视。" "诺!" 吕布领命而去,并未多想。 于他而言,不过擒拿袁隗一家罢了。 抓便抓了。 袁隗一向瞧不上吕布,对他颇为轻视。 当初吕布斩杀丁原,助董卓夺取洛阳,袁隗更是对他嗤之以鼻。 这次正好借机出一口恶气。 “啧啧!岳父大人,吕将军行事果断,倒是个纯粹的军人,主公不妨多给他些信任!” 李儒全程观察吕布的反应,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向董卓提议道:“他可是天人神将,乃岳父手中的王牌。诸侯之中不乏高手,日后对抗强敌,少不了吕将军出力!” 既然已收服吕布,就不该再与他生隙,否则,若让他心生不满,难保不会受人挑拨,对董卓不利。 这一点,不得不防。 纯粹的军人,优点明显,缺点亦明显。 像吕布这样的,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嗯……” 董卓摸着胡须思索片刻,点头道:“文优言之有理!待他拿下袁隗一家后,便擢升他为奋威将军!” “岳父英明!”李儒顺势奉承一句。 “哈哈!”董卓心情稍霁,但随即又问:“文优,可有办法对付袁绍、袁术,遏制他们的势力就这么放任他们壮大,实在不甘心!” “尤其是那袁术,占据南阳、汝南、颍川一带,麾下还有猛将孙坚,此人骁勇善战,威胁极大。他们距离洛阳太近,实在令人不安!” “能否设法挫其锋芒” 一想到袁术骗走南阳太守之位,董卓便恨得牙痒。 巴不得他立刻暴毙。 “确有良策!即便岳父不问,此次我也正想建议对其出手。”李儒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 “哦”董卓眼神一亮,迫不及待地等着下文。 董卓眉梢一扬:"哦咱们倒想到一处了快讲!究竟是什么妙计" 李儒反问道:"义父可还记得前将军苏烨" 董卓神色微滞,颔首道:"自然记得!此子可比孙坚更难缠。"语气中透着忌惮。 "提起他作甚"董卓皱眉道,"此人盘踞南郡,莫非你想借他之力对付袁术与孙坚" "这如何可能"董卓摇头,"苏烨岂会听命于我" 李儒淡然一笑:"世上没有买不通的路,只有出不起的价码!" "他苏烨若真是淡泊名利之辈,又怎会坐拥今日之势"李儒胸有成竹,"只要筹码够重,未必不能为我们所用。" 董卓顿时来了兴致:"快说!究竟是何妙计" "荆州牧。"李儒一字一顿道。 "荆州牧"董卓瞳孔微缩,"你是要我表奏他为荆州牧" "正是!"李儒笃定道,"此等 ,苏烨断难拒绝。" "观其在南郡布局,野心昭然若揭。"李儒分析道,"唯缺名正言顺的由头罢了。" "如今南阳要地反被袁术所占。"李儒意味深长道,"若奉上荆州牧印绶,您猜...苏烨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