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饼田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郭嘉却轻笑道:“可惜他不知,主公您从未打算重用这些士族。” “在我们的布局中,削弱士族本就是关键一环;” “袁术此举非但难不倒您,反倒替您清扫障碍。” “这位可是‘大善人’呐,哈哈!” 虽然苏烨麾下亦有黄氏、蔡氏、蒯氏等士族, 但历经多年整合,早被更高层面的利益彻底绑定。 单凭能提升武道资质的修炼法门,顶尖的武道传承,人仙之道,儒门修行体系......这些就足以让各大世家难以抗拒。 更不必说还有《星辰练气法》这等真正的长生之道,配合星辰归元阵、锁灵阵等阵法,加上充足的异兽肉和丹药供应。 每一样都令他们无法割舍。 即便需要舍弃部分既得利益又何妨 所得回报远超付出。 此前因乱世未至,加之苏烨仅任南郡太守兼前将军之职,故荀氏、黄氏、蔡氏等家族虽知内情,真正签订精神契约效忠的只是少数核心成员。 待苏烨完全掌控荆州并推行新政时,将会给各世家最终选择的机会。 愿归附者虽短期内权势受损,却可获即时厚报与远大前程。 抗拒者需立保密契约,此后将面临苏烨的压制,最终要么衰亡,要么被迫离开荆州。 此时苏义愤然进言:"袁术却以为在算计兄长,依我看不能便宜了他。那剩余百万石粮草与三十万金必须设法追回——这本就是南阳的物资。" "如今南阳既归兄长所有..." "这些钱粮自当属于兄长,岂容袁术窃取" 郭嘉与苏烨闻言相视而笑。 苏烨轻抚苏义头顶赞道:"思路甚明!确该追回属于我们的钱粮。" 【 郭嘉听罢,摇头笑道:"主公与子忠的作风,当真是一脉相承。" 他意味深长地看向苏烨——这分明是打算空手套白狼。南阳士族的钱粮与主公何干但既然主公开口,他自然识趣。 成大事者,何须拘泥脸厚 ,方为枭雄本色。 "倒有一策。"郭嘉指尖轻叩案几,"先前收缴的袁军铠甲兵器,或可作谈判筹码。" "善!"苏烨拊掌大笑,"袁氏富甲天下,不宰白不宰!" 他眼底掠过寒芒。那些勾结袁术的南阳豪族,合该付出代价。 "钱粮既出自南阳,"苏烨把玩着茶盏,"自然该归我荆州府库。" 至于袁术背黑锅足矣。 ( 以后定要让这些南阳豪强付出代价。 "然而," 郭嘉轻抚胡须道:"仅凭这些条件,恐怕难以让袁术交出剩余的百万石粮草和三十万金,价码不对等。" "主公!何不将俘虏与装备战马打包出售,总价二百万石粮草,六十万金?" "必须整体赎买,不得拆分,您看如何?" 鬼才终究是鬼才,转眼便想出这等刁钻主意。 若袁术知晓,定要痛骂其心肠歹毒。 苏烨闻言却抚掌大笑:"妙计!此计甚妙!" "就这么办!" "袁术别无选择。" 要保住南阳根基,要图谋诸侯会盟,他就不得不应。 忽然灵光一闪,苏烨若有所思道:"趁此机会与袁术开展 贸易如何?" "这些年来淘汰的兵甲器械堆积如山,与其任其锈蚀,不如变废为宝。" "眼下荆州建设需海量钱粮,各州商路又受阻挠,必须开辟新财源。" 军备革新从未停歇,麾下装备早已更新数代。 黄忠率领的五千精锐凭借精良的装备,以少胜多成功守住新野城。面对十倍敌军竟无一牺牲,仅百余人受了轻微擦伤。 这既得益于将士们的勇猛,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功不可没。苏氏商会库存中积压的旧式军械数量相当可观。 此前商会虽向张辽家族、吕布部少量出售过铁制武器和铠甲,但出货量还不到库存的零头。 "军械贸易可行,但需谨慎。"郭嘉建议道,"铠甲类装备不宜外流,即使初代钢甲防御力也过于出色。 箭矢等常规武器及淘汰战船倒是可以交易,反正也破不了我军新式装甲。" "当前出货量要严格控制,待讨董结束收复南阳,将袁术势力驱赶至豫州、扬州一带后,再扩大销售规模更为稳妥。" 郭嘉补充道:"具体实施细则还需与商会主管苏玉及军械部黄承彦共同商议。" "方案甚妥。"苏烨首肯道,"议定时奉孝也需列席。" "遵命。"郭嘉拱手应诺。 五日后—— 仲夏时节,苏烨大败袁术的捷报如野火般传遍九州。 各路豪强窥得此讯,各自盘算不休。 冀州邺城,袁本初初闻此讯,先是眉心微蹙,继而抚掌讥诮:"袁公路啊袁公路!当真不堪大用!" 紫檀案几被他一掌拍得震颤。 "数倍军力竟一败涂地,这般庸才,如何配执掌袁氏基业"他手中青铜酒樽映出阴沉面容,"不如将族中资源尽数予我,也好早日成就大业。" 提及苏烨时,袁绍眼中寒芒乍现:"苏伯渊此人,崛起之势未免太快。" 侍立在侧的谋士们屏息凝神。 "先取荆州牧印绶,又练得如此精兵。"他忽将酒樽重重顿在案上,琥珀酒液溅湿竹简,"此子蛰伏数年,竟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 屏风后传来细微的佩玉相击之声。 "若任其坐大,恐成心腹之患。"袁绍起身踱步,锦缎衣袍摩擦出簌簌声响,"此番会盟,定要设法剪其羽翼。" 窗外蝉鸣忽然大作。 倘若苏烨不来会盟......袁绍唇角勾起冷笑。那更妙,正好借机扣其勾结董卓的罪名。横竖有现成把柄——荆州牧的印绶终究是董卓所授。 当然,他对自己同样受董卓册封的兖州牧一事,刻意略过不提。 "韩文节这个榆木脑袋!"袁绍突然暴怒,将案上竹简尽数扫落。作为袁氏门生,那冀州刺史竟敢不主动让贤。 青玉镇纸在地上摔得粉碎。 "待我入主冀州..."他盯着地上玉屑,眸中杀意凛然。 ---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后逃归故里,变卖家产招兵买马,率领部众进驻陈留操练军士,静待诸侯会盟之期。 张邈慷慨资助粮草,此时二人交情甚笃。 "啧!"曹操阅览南阳战报后嗤笑道:"袁公路当真不堪大用!竟败得如此狼狈。以伯渊行事风格,此番必叫袁术元气大伤!" 从情报研判,苏烨按兵未动却生擒纪灵、孙坚等将。曹操料定其不会继续用兵,必会趁机勒索袁术,既可充实军资,又能宣示南阳 。 "伯渊用兵愈发老练了!"曹操摩挲着竹简喃喃道,"此人怕是早窥破天下大势,多年前便着手布局。更兼气运加身——不费吹灰之力竟得荆州牧之位。" "荆州势力虽盘根错节,然以他之能,彻底掌控全州不过时间问题。届时纵非天下第一诸侯,亦足跻身翘楚之列。" 想及苏烨崛起之路,曹操愈发感慨。此人仕途堪称坦荡,纵有阻碍也不过是灵帝忌惮、袁氏打压等小小波澜。而今观之,苏烨当初不入洛阳为官的选择实在高明。 "倘若当年我不弃济南相之位......"曹操忽然怔住。若能深耕济南数载,如今局面必定大不相同。这个念头让他胸口发闷,长吁道:"罢了!眼下更须专心经营基业。" 望着帐外飘摇的旌旗,曹操目光渐沉:"这汉室江山,怕是气数将尽了。" --- “天下诸侯野心勃勃之人实在太多!” “何止袁绍之流,恐怕连伯渊也怀揣不小志向吧” “但为了实现我征西大将军的抱负,为了复兴大汉的理想,我愿最后再试一次;” “若仍旧无果,便只能抛下这空想,转而为自己、为亲族在这乱世奋力一搏;” “且看我究竟能闯出怎样的前程;” “即便他日因争夺天下而死,我曹操此生也无憾了。” 他只求这一生足够精彩。 —— 洛阳,太师府。 董卓攥紧南阳战报,厉声质问身旁的李儒:“苏烨究竟在拖延什么为何迟迟不对袁术动手” “袁术麾下不过两万新兵,根本挡不住他!莫非这厮打算半途而废” 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李儒拭去冷汗答道:“岳父,恐怕确是如此!” “苏烨此人心思缜密,我们想借荆州牧之位操控他的计划,终究落空了!” “他早存议和之念,先前交战不过是震慑袁术、宣示对南阳的掌控。” “岳父,当务之急是放弃拉拢,早做防范!” 果然,这等人物绝非轻易能算计的。 苏烨麾下定有高人辅佐……抑或他本身便深藏不露 李儒眼底闪过一丝忌惮。 “混账!”董卓暴怒拍案,“难道就此放任不管!” --- “收了我的好处却不办事,天下岂有这等道理我定要撤了他的荆州牧之职,连前将军的头衔也一并夺了!” 难道他当真无计可施 “万万不可!” 李儒神色骤变,急声劝阻:“此举只会折损天子威望!世人眼中苏烨并无过失,若无正当理由强行罢免,他大可宣称此乃相国私意,拒不接旨。以当下诸侯态度,纵使他抗旨不遵,天下人也绝不会非议……” “什么!” 董卓怒极反笑:“他们竟敢如此 有利可图的圣旨便奉若圭臬,无利可图就视如敝屣还有天理吗!” 这分明是欺他董卓忠厚! 李儒唯有苦笑。 这便是他们的困局——诸侯们对有利的任命,皆以“天子旨意”为由笑纳,对不利的调令,则斥为“董卓挟私弄权”而坚辞。 “难道就束手无策”董卓咬牙切齿。 这些士人让他吃了多少暗亏 “暂无良策。”李儒叹道,“袁术已任南阳太守,再难借力制衡苏烨。若强行安插荆州郡守,恐怕赴任途中便会遇害……据报,苏烨大军已剑指各郡,势在必得。” --- ( “现在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唯有等与诸侯联军交战时再寻机对付苏烨!” 然而李儒对此并无十足把握。 从苏烨种种表现来看,他麾下定有高人辅佐。 要算计这等人物绝非易事。 相较之下,袁术、孙坚之流反倒容易对付得多。 “主公且放宽心!” “来日方长!” “以袁术与苏烨的恩怨,日后必会再起争端,我们只需静候良机便可!” “总有清算之日!” 李儒继续宽慰道。 “也罢!” 董卓颓然叹道:“暂且如此吧!” 苏烨在洛阳举目无亲。 其势力在此地似乎毫无根基。 连先前稍有交集的荀彧也早已离去,他实在无处着手。 此人俨然无懈可击。 若像袁氏那般盘根错节,反倒容易对付了。 与此同时, 袁术终是备齐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