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饼田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建商街,最后再筑民宅。" "如此半年内应可完成迁治。" 民居可缓,其余设施完备后,便不影响州政运转与城防了。 “妙计!半年足矣!” 戏志才眼中闪过精光:“只是,此事由谁负责” 苏烨目光转向李严:“正方,此事交予你全权处理!徐庶、顾雍、鲁肃三人辅佐,可有把握如期完成” 李严先是一怔,随即振奋抱拳:“定不负主公厚望!” 他未曾料到如此重任会落在自己肩上。 这无疑是主公对他的器重! 怎能不欣喜 待此事功成,或许他的地位便能与田丰等人比肩。 他自认才略不输田丰等人。 无非欠缺些历练罢了。 “甚好!” 苏烨含笑颔首:“水泥钢筋之事,可寻黄承彦协调生产。” “稍后我会命他在襄阳城外筹建水泥厂与炼钢厂。” 邓县西郊的隐秘基地中本有多座炼钢高炉,正好全面复产,甚至再添新炉。 安排妥当后,苏烨转道书院,见蔡邕与荀爽正在对弈。 “蔡师!岳父!” 苏烨上前拱手致意。 “使君折煞老朽了!” 蔡邕慌忙起身还礼。 如今苏烨身份尊贵,他不敢怠慢。 荀爽却稳坐桌前,挑眉道:“今儿怎得空来书院莫非有事” “岳父明鉴。” 苏烨莞尔,先对蔡邕摆手道:“蔡师不必拘礼,在此我仍是学生。” 蔡邕顿觉熨帖,抚须笑道:“惭愧!老朽实未教授过使君什么。” 苏烨笑着对荀爽拱手道:“岳父大人慧眼如炬,小婿这点心思果然逃不过您的法眼。" 他神色一肃,继续道:"此次前来确有要事相商。" "如今荆州七郡,除南阳尚在袁术掌控之外,其余诸郡皆已平定。" "江陵城作为州牧府驻地已不合时宜。" "故而打算将州牧府迁往襄阳。" "不过襄阳原本仅是县城规模,需扩建为州府规制。" "此事已委任李严总领,尚需数名副手协助。" "眼下人才紧缺,听闻书院中藏龙卧虎,特来求贤。" 荀爽与蔡邕相视一笑。 蔡邕捋须道:"确有几位俊才。其一是当年主公亲自招来的鲁肃鲁子敬;其二乃老夫在吴会时所收的顾雍;另有前年入学的徐庶,皆是栋梁之材。" "想来暗卫早已禀明,主公此行为他们而来吧" "恰巧三人都在书院,可要唤来一见" 蔡邕对此毫无异议。 毕竟书院本就是苏烨为培养人才所设。 "有劳蔡师了。" 苏烨含笑应允。 不多时,鲁肃、顾雍、徐庶三人联袂而至。 见到苏烨时,三人皆是一怔,随即难掩喜色。 显然已猜到此番召见的深意。 他们本就怀着建功立业之心,能得苏烨青睐正是求之不得。 "拜见蔡师、慈明公、州牧大人!" 三人恭敬行礼。 蔡邕挥了挥手:"州牧大人要见你们,具体事宜你们自行商议吧。" 说罢便与荀爽继续对弈。 苏烨看着三人,微微一笑,带着他们走出十余步后开口道:"凭诸位的聪慧,想必已猜到我此行的来意。" "既如此,我便直言了。可愿追随于我" 鲁肃三人相视一眼,当即躬身行礼:"蒙主公垂青,愿效犬马之劳!" 这些年在江陵书院的熏陶下,他们不仅学识见长,更亲眼见证了南郡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苏烨的治国之策与为人,他们早已心向往之。如今得遇良机,自然欣然应允。 苏烨开怀大笑,连忙上前扶起三人。他轻拍鲁肃肩膀感慨道:"子敬如今已非昔日少年,甚好!" 鲁肃憨厚一笑:"全赖主公当年知遇之恩,才有肃今日之成长。" 苏烨微微颔首,继而关切道:"令堂仍在徐州临淮吧如今天下动荡,诸侯纷争难免。为防不测,还是尽早将家人接来荆州为妥。我可派遣暗卫护送。" 说着又转向徐庶与顾雍:"元直、元叹亦当如此。尤其元直家中仅余老母,更需尽早安排。" 【忠诚的抉择】 “为人子,怎忍母亲孤身飘零” 苏烨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既入我麾下,该有的不会少——江陵城中,每人一套宅院,家什俱全。” “待安顿好,便将亲眷接来吧!” 他屈指轻叩案几:“暗卫与商队会沿途护送,保万无一失。” 话锋微转,看向那位江东名士:“元叹顾氏枝叶繁茂,接双亲兄妹即可。其余族人……” 青瓷茶盏泛起涟漪。 “无妨。” 他不着痕迹地瞥了眼窗外竹影。 荆州士族的棋局,不需要再多一枚碍事的棋子。 “主公恩德!” 鲁肃与徐庶同时俯首。书生指尖发颤——那封压在箱底的家书,终于不必再写第七遍。 顾雍整了整衣冠:“雍愿接血亲南迁。” 风吹动竹简,苏烨嘴角噙着笑:“找甲三便是。” 最后一抹夕阳掠过他腰间的印绶。 "选择权在你们手中!" 苏烨话锋一转,对三人正色道:"今日前来招揽,实则有要事相托。" "想必诸位已知晓我继任荆州牧之事。" "江陵已不宜作为州府驻地,我决心迁治襄阳。" "但襄阳原为县城,需全面扩建重修。" "现已委任李严主持工程,然筑城事务繁杂,需得力助手。你们可愿协助他尽快完成新城建设" "借此机会,你们可熟悉我麾下运作体系,积累实务经验。" "待工程竣工时,我当依诸位表现才能,予以相应职务安排。意下如何" 鲁肃三人相视而笑,齐声应道:"谨遵主公安排!" 这确是美差。参与州府建设乃重要任务,初来即得重用,三人已深感满足。 他们暗下决心:定要把握机遇,全力表现。 苏烨欣然道:"甚好!你们先收拾行装,稍后有人会在书院门口接应,协助安顿住处、置办日用,并商议家眷搬迁事宜。" 言罢,苏烨向蔡邕、荀爽辞别,带着甲三离开了书院。 在书院门前,苏烨对甲三下令道:“刚才的对话你都听见了,那三人的安置以及他们亲眷迁移之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 “动作要快!” “特别是他们家属搬迁的事宜。” 前世记载中,徐庶正是因为母亲被曹操掳走,才被迫离开刘备投奔曹营。 最终还连累刚烈的母亲丧命。 说实在的,徐庶这小子也算是个惹祸精。 “遵命!” 甲三抱拳领命。 随后,苏烨着手整顿荆州全局。 首要之举,派遣高顺镇守江夏,将陷阵营扩编至五千兵力,就地练兵待命。 同时召见黄祖,一番考校后敲打道:“别以为你那点盘算我看不透。” 待签订精神契约后,才准许他去功勋堂赊账兑换顶级武道秘籍、武技及心灵观想法入门篇。 走出州牧府时,黄祖抹着额头冷汗喃喃道:“主公这般手段,当真只是弱冠之龄往后定要收起所有小心思。” 紧接着展开全军扩编: 铉钾军:一万五千(八千骑,七千步),主将黄忠,副将苏战、黄叙 铉珷营:一万五千步卒,主将典韦,副将周仓 江陵水师:万人水军,主将蔡瑁(暂代),副将甘宁 襄阳水师:两万水军,主将文聘,副将周泰、蒋钦 江夏水师:万人士卒,主将黄盖,副将黄祖 骁骑营:万骑(六千骑兵,四千步卒),主将张合,副将苏义 亲卫营:两千精骑,统领许褚,副统领魏延 青龙营:一万五千(六千铁骑,九千步卒),主将赵云,副将夏侯兰、 以下为 荆州军力部署调整完成,主要部队编制如下: 重甲步兵团陷阵营5000人,指挥官高顺。 南郡地方守备部队1万人,由都尉许定统领。其余五郡各驻守3000郡兵。 原桐柏山麒麟营拆分为两支混编军团: - 麒麟军2万人(步骑混编),主将太史慈,副将孙夏 - 朱雀军2万人(步骑混编),主将张辽,副将韩忠 至此,总兵力扩充至17.7万人。虽然短期内给后勤系统带来压力,但凭借充分的准备很快得到缓解。 新扩编的部队并未集中驻防南郡,而是分散驻扎荆州各郡,执行三重任务: 1. 开展军事训练 2. 清剿境内匪患与少数民族武装 3. 配合官府整治地方豪强 执政团队根据情报系统提供的证据,对劣迹斑斑且暗中对抗的士族实施精准打击。经过两个月的整顿,全境治安与官场风气显着改善,为荆州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同时通过既往贸易往来建立的外交渠道,成功说服多个少数民族部落归附。这些部落在新建定居点开始农耕生活,其青壮年组建成5000人的山地作战部队"山岳营",由五溪蛮将领沙摩柯任主将,原定担任亲卫副统领的魏延临时调任副将。 ( 魏延统率领兵,与沙摩柯等蛮族武将共事,定能和睦相处。 苏烨之所以放心派遣魏延出征,正是察觉到他对自己的忠诚与敬仰。这份忠心,或许源于幼时受苏烨资助的恩情,抑或是其本性的坚贞。在魏延身上,苏烨未见丝毫反叛之心,与传闻中的"反骨"之说大相径庭。他推测,或许前世诸葛亮担忧魏延势力过大,便以此为借口;又或者历史上的魏延确实偏离了正道。无论如何,眼前的魏延,绝非那般人物。 这一日,甲五匆忙前来禀报:"主公,桂阳赵氏族长赵乾求见,欲献厚礼投效,谋取官职。" "桂阳赵乾"苏烨轻挑眉梢,似笑非笑地审视甲五,"说吧,究竟是何物让你这般上心若无特殊缘由,你断不会引他来见我,对否" 甲五讪笑拱手:"果然瞒不过主公。此 献一位绝色 。" " "苏烨不以为然,"何等 能入我眼" 甲五继续道:"此女姿容不逊邹夫人,名为樊秀。暗卫推测,她极可能是主公所列美女榜中桂阳樊氏之女。" "樊氏"苏烨顿感意外,随即想起献礼者姓名,追问道:"来人唤作赵乾他可有胞弟名唤赵范" 甲五诧异道:"主公竟知晓此事确实如此,赵乾确有一弟名赵范。" "果然如此。"苏烨了然。 苏烨满意地点头。 既然赵乾的弟弟名为赵范,且是桂阳人士,那樊氏同样来自桂阳,所有线索便都吻合了。 苏烨立即挥手道:"把人带进来吧!" "遵命!" 甲五闻言一喜,显然猜想正确,当即领命快步退下。 片刻后,甲五便领着一名中年男子与少女步入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