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饼田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20 真要让他最终下定决心,还需苏烨展现更强大的实力。 即便到那时,他的选择也并非背叛士族阶层,而只是站在家族利益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做出更有利的抉择罢了。 人生,本就是在一连串的选择中度过的。 “儿子明白了!谨遵父亲教诲!” 陈登沉默良久,最终深深向父亲行礼,深吸一口气道:“此前确实是我想得太狭隘了!” “的确,苏烨的新政并非刻意针对士族,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若他只为争夺天下,大可沿袭旧制,以他的实力和根基,恐怕早就不止今日的版图了。” “这也就是为何其他诸侯即便听了麾下士族的建议,也不会轻易联手对付苏烨的原因。” “从一开始,我这想法就行不通啊!” 那些诸侯其实乐见苏烨推行新政,得罪士族。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无异于削弱苏烨自身的力量。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新政真的只会拖垮苏烨。 倘若新政成功了,苏烨的治下反而因此更加强盛。 那才是诸侯们真正坐不住的时候。 昔日秦有商君变法,功成而强。 "然也!" 陈圭颔首道:"故此后路仅存两端;" "其一,苏烨新政失利,终因势弱而亡;" "其二,苏烨新政功成,势力骤增;" "届时,天下诸侯必群起而攻之;" "然则..." 陈登未待言毕,便冷笑道:"然则真至其时,已是鞭长莫及!彼时苏烨必若强秦脱胎换骨,已有鲸吞之势;" "纵九州诸侯联手,恐亦难敌也。" 此乃死局。 "诚哉斯言!" 陈圭正色道:"除此二途,别无他路!" "为父观苏烨近年所为,察南郡乃至荆州之变,觉其功成之望甚大;" "故不可与苏烨结怨,反当修好,以备将来之需........" "然为父年迈,恐时日无多,陈家终须托付于汝;" "来日与苏烨周旋者必是汝,故决断之权在汝;" "为父此言,实因见汝对苏烨偏见太深,已乱方寸;" "故出言点醒,望汝能明辨是非择善而从;" "至于是敌是友亦或中立,皆由汝自决!" 儿孙自有前程。 若强令陈登就范。 待其百年后,陈登必改弦更张。 届时反生祸端。 不若全权委于陈登。 "谢父亲教诲!" 陈登此刻终于理解了父亲的深意,动容道:"父亲放心,孩儿绝不会让陈家毁在我手里!" "经过反复思量,我决定派心腹暗中联络苏烨,寻机投效;" "日后助他夺取徐州;" "非但不再引导陶谦对付苏烨在徐州的部署,更要替他遮掩,以示诚意。父亲觉得如何" 陈圭闻言一愣,诧异道:"为何突然改变主意你向来厌恶苏烨的新政不是" 陈登挠头笑道:"还不是父亲教导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依您所言,再结合我的判断,苏烨极可能得天下。" "与其观望,不如趁早投靠,博个从龙之功。即便新政会让陈家损失些利益,但以苏烨的为人,定会给予补偿。" "说不定还能获得意外之喜。连糜氏商贾都敢押注,我既看出苏烨胜算更大,难道还不如糜竺敢赌" 想到这里,陈登对苏烨的厌恶竟化作钦佩。人心便是如此,立场一变,看法便天翻地覆。 陈圭捋须颔首:"既非一时冲动,为父自然支持。早投明主,确是明智之选。" ( "眼下此事暂且不要声张,若想在苏烨那里谋得更有利的地位与资源,建立更大的功业,我们留在徐州的根基与人脉就必须妥善维系;" "只待苏烨需要时,我们便里应外合,助他顺利掌控徐州。" "嗯!" 陈登听罢,赞同地点头道:"儿子正有此意!不如先替苏烨遮掩他在徐州的布局开始着手。" "想必,他们很快就能察觉到我们的诚意与行动。" 通过糜氏的事例,他们已隐约觉察到,苏烨手中似乎掌握着一支极为精锐的情报力量,其触角遍及天下各州郡。 这张情报网与苏烨麾下的商行有着盘根错节的关联。 虽未必完全重合,但必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尽管放手去做!为父全力支持你!" 郯城一处暗卫的秘密据点中, 奉命监视陈氏动向的暗卫将陈圭父子的一言一行尽收耳底,并详细记录在案。 待甲十三归来,这名暗卫立即呈上情报:"统领!这是今日徐州陈氏父子陈圭与陈登的对话内容;" "他们似有向我方示好,投效主公之意,请您过目!" "哦" 甲十三闻言眉头微扬,诧异接过竹简:"这倒是有意思了!陈氏父子,特别是那陈登,此前不是对主公颇为敌视吗" "怎会突然改变立场" 这着实是件稀奇事。 "统领看过便知端倪。" "只能说,那陈圭老谋深算,极善审时度势。" 汇报的暗卫笑吟吟地说道。 这更激起甲十三的好奇,他当即展开竹简快速浏览。 "嚯!" 阅毕后,甲十三不禁感叹:"这陈圭真不愧是修炼千年的老狐狸!对时局的判断竟如此精准!" “这种审时度势的眼力,比起军师他们也不遑多让吧” “的确!” 一旁的暗卫闻言,立即附和,随后请示道:“统领,我们是否该接受他们的示好,并派人与其接触” “当然要!” 甲十三斩钉截铁地点头:“难得碰上如此识趣的士族,无论如何都该拉拢!” “不过此事还需禀明主公,由主公定夺。” “毕竟我们对陈圭父子还不够了解,谨慎些总没错。” 说罢,他当即修书一封,连同情报一并交由金雕急速送往苏烨处。 同日,苏烨便收到了消息。 阅毕,苏烨嘴角微扬,将情报递给身旁的郭嘉与戏志才:“奉孝、志才,你们也看看,说说想法。” “哦” 二人接过情报快速浏览,郭嘉率先赞叹道:“早闻徐州陈圭陈登父子才略过人,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尤其是这陈圭,眼光毒辣,实属老谋深算之辈。臣以为可命暗卫与商会先行接触,若能提前收服,实乃上策。” “徐州陈氏的势力根深蒂固,得其效忠,日后徐州便如探囊取物。” “届时无论何方诸侯占据徐州,都离不开陈氏支持。” 戏志才亦颔首道:“臣附议。不妨以四海商会之名暗中接洽,设法将其彻底收入麾下。” "自当如此,最好拟一份严谨的精神契约,防备他们临阵变卦;" "不过,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明眼人都明白,首鼠两端乃是自取 之道。 以陈圭陈登的智慧,自然深谙此理。 "善!" 苏烨欣然颔首:"就依二位所言!" "我即刻修书,命甲十三派人联络陈氏。" "对了,婚事要加紧筹备。" "不必铺张,但礼数不可缺;" "也好向糜氏、蔡公表明我的心意。" 特别是蔡邕那边。 当初苏烨费了不少功夫才说服这位老先生。 起初蔡邕并不情愿。 但见爱女蔡琰早已心属苏烨,又不忍伤女儿的心,加之苏烨确实才干出众,待妻妾甚厚。 蔡邕这才勉强应允。 并非故作姿态。 只是为人父者对女儿的牵挂与忧虑罢了。 说来蔡邕性格原就有些固执。 好在最终圆满解决,苏烨也算放下心中大石。 "诺!" 郭嘉与戏志才当即领命:"定当尽心操办!" 此事确实关系重大。 不单是糜氏与蔡琰,张宁的婚事同样要紧。 明媒正娶既能安抚军中黄巾旧部。 也能让幽州燕山中的张燕安心。 使他们对苏烨更加归心。 毕竟江夏水师此番倾巢而出。 光是五十丈长的巨舰就出动百余艘,更不必说其他战船与运兵船了。 --- 如此大规模的水师调动,很快惊动了袁术、孙坚和刘表等人。 汝南,袁术府邸。 "苏烨究竟想做什么出动这等规模的水师,莫非是要......还是打算进攻沿岸某地"袁术接到消息后神色骤变,难掩忧虑。 若对方目标是其他地区尚可,若是豫州就麻烦了。 "主公勿忧。"阎象进言道,"江夏水师此行应当不是针对豫州。若真有此意,当初就不会放归主公与十万大军了——这绝非明智之举。" "所以,必是另有所图。" 袁术闻言颔首,眉头稍展:"如此便好,只要不是冲着我来。" "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阎象话锋一转,"臣担心苏烨意在庐江、九江二郡。这两地本是我们下一步的攻取目标。" "若被苏烨捷足先登,我们不仅难向南拓展,还将与他的领地大面积接壤。届时他随时可从两地进犯,我军缺乏纵深恐难久守。" "故而当抢先攻取庐江、九江才是。" 此前袁术被俘一事已严重拖累了发展势头,巨额赔款更令实力受损。虽根基犹在,终究元气大伤。 "有理。"袁术当即拍板,"此事交予纪灵,速拟进军方略,务必尽快拿下二郡!" "末将领命!"纪灵抱拳应诺。 --- 他在心底立下重誓,此战必要完美收官,洗刷前辱。 再失败的话,他可真没脸见各路诸侯同僚了。 算上这回,他已是第三次被人生擒。 "还有,"袁术话锋一转,向杨弘打探道:"孙坚那边进展如何传国玉玺他仍不肯交" "刘表这庸才连个孙坚都收拾不了实在不行本公亲自出马!" 无论如何,这方传国玉玺他志在必得。 "禀主公...想来快有结果了!"杨弘擦拭着额角细汗回禀,"眼下孙刘大军仍在会稽、丹阳二郡缠斗;" "双方互有输赢;" "但扬州本土世族支持刘表者,远比拥护孙坚者为多;" "依此看来,孙坚终难取胜。" 究其根源,还是孙坚门第太低。 偏生又出身扬州。 若真让这等人执掌扬州权柄,岂不让本土世族颜面扫地 那些绵延数百年的簪缨世族,岂能咽下这口气 世代簪缨的豪门望族,怎甘心屈居瓜农之子之下 正因如此,孙坚的扬州出身反倒成了桎梏。 当然,其在庶民寒士中仍颇具声望。 故而在扬州也不乏拥趸。 可惜此地早被世家大族经营得铁板一块。 孙坚欲凭寒门庶民之力掌控扬州,终究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