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当真不愧是我刘家的龙种啊——!!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细数刘秀的成长轨迹,几乎像是天道亲自操盘的“爽文主角”。 昆阳战场上,“陨石坠营”惊天动地。 而在千钧一发之际,河水封冻助其逃亡。 这些种种离奇事件,在后世被网友调侃为“外挂”。 连“娶妻送装备”这类剧情也不缺。 迎娶郭圣通后,不仅得到了豪族支持,还稳稳掌握兵权。 当然,刘秀能走到人生巅峰,还有个重要的“对照组”——新朝皇帝王莽。 王莽被许多现代网友称为“穿越者”,因为他颁布的政策往往脱离时代背景。 思维好似超前得令人发指,仿佛提前读过千年之后的教科书。 例如,他推行“土地国有”、“货币改革”、“官吏轮换制”等制度,在当时简直是异想天开。 再加上预言“刘秀将改朝换代”的传言,王莽的“穿越人设”越发坐实。 这也让两人之间的气运对比变得格外刺眼—— 一边是王莽这种“脑子太先进”,结果玩脱的改革狂魔。 不过,刘秀能重建汉室、重振社稷,靠的远不只是“命好”。 更靠的是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判断力。 在“气运”和“实力”这两个维度上,他堪称历史上最完美的结合体。 有史家评他为“最懂兵法、最善任人、最有才识”的皇帝。 …… 汉高祖时期! 刘邦捋着胡须,笑得合不拢嘴。 之前看了孺子婴、汉献帝刘协这些后代,他一度以为后人无能,家门不幸。 如今看到刘秀的壮举,顿时精神抖擞。 “竟然还有这般能耐的子孙,真是让我这个老祖宗扬眉吐气!” “当真不愧是我刘家的龙种啊!” …… 汉武帝时期! 刘彻微笑颔首,眼中露出赞许。 “我早说过,大汉不会世代平庸,终有豪杰再起!” “光武帝之名,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刘秀在后世的影响力,哪怕是历代雄主也心生敬佩。 …… 贞观时期! 李世民静静观赏刘秀的事迹,不禁心生共鸣。 在他看来,刘秀和自己有诸多相似之处。 两人皆以文治开国,以武功安天下,皆能笼络群臣,恩泽宗室。 更重要的是,刘秀即位后,能妥善处理“换储”这件最棘手的宫廷难题。 反观李世民,自认明理仁政,却终因太子之事,父子失和。 “朕虽身为皇帝,终究也未能保住那份父子亲情。” “而刘秀却做到了……这一点,他胜我一筹。” ……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看完天幕,沉吟半晌,突然自语: “这刘秀,是老天爷亲点的吧” “朕起于草莽,尚且千难万苦才登上大位。” “可刘秀的经历,简直就像有人在背后安排好了一样。” “可即便如此,若他没有真才实学,气运再好也走不到最后一步。” …… 永乐时期! 朱棣倚靠龙椅,冷哼一声: “气运朕也不差!” “三阵狂风送我登基,难道不是天命所归” “别忘了,朕可是史上唯一以藩王身份起兵成功的皇帝!” “就凭这点,朕也配被称一声位面之子!” …… 蜀汉时期! 刘备看完视频,热血上头,激动不已。 “光武帝重建汉室,实乃千古功臣!” “吾辈当以之为榜样,再续汉家血脉!” 但想到刘秀年纪轻轻便能恢复河山。 而自己五十多岁才刚在蜀中立足,刘备心头顿感失落。 就在此时,天幕上的标题忽然一变,引得他目光一震。 【东吴皇帝——孙权!!】 “什么!” “孙权也配登榜!” “可这天下,最终不是归于曹魏吗” 刘备目光震动,满脸不解。 通过之前播放的那些亡国之君视频,他已了解后续的大势所趋。 曹魏终将吞并蜀吴,实现三分归一; 然而最终的胜者,却不是曹魏,而是司马氏家族。 既如此,孙权又是凭何上榜 按理说,他和自己一样,不过是地方割据称帝罢了。 不对—— 自己再怎么说,也是汉室宗亲,乃中山靖王之后,体内流淌的是刘氏的皇族血统。 我刘备,是有正统传承的! 孙权那种货色,有什么资格称帝又凭什么被列入这等榜单 “难道这东吴主,在那乱世之中,也做出了值得铭记的事” “否则天幕怎会将他标榜” “也难怪,当年曹操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看到那天幕上高悬的名字,刘备心头一沉,神色黯然。 孙权少年老成,英才早露,而自己一把年纪,却仍在为兴复汉室奔走呼嚎…… …… 东吴时期! 孙权此刻也正在仰望天幕。 忽然,他看见自己的名字赫然浮现,眼中顿时光彩四溢,嘴角带笑,难掩得意之色。 “诸位卿家快看,那上头,竟有孤之姓名!” “孤的名号,能与历朝天子一同显现,传至万世,怎能不令孤喜不自胜” 孙权心中激动非常。 那天幕,乃是万古皇帝齐聚目睹之所。 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乃至后代那些封疆立国者,全都能看见自己的名讳。 这是何等殊荣! 在那滚滚历史长河中,能被天幕点名者,又有几人 “哈哈哈!” “也不知后人如何评说孤。” “虽未能统一三国江山,但看来后世仍未遗忘我东吴的辉煌!” 孙权欲啸长空,豪情满怀。 与此同时,其他诸帝也都目光微凝,神情错愕。 孙权居然也能名列榜上 此前被展示的君主,无一不是名正言顺的天下之主—— 而这东吴的皇帝,不过是三分天下中的一方之主。 说好听点是自立为帝,说难听点,就是个“偏安土皇帝”。 怎么也能被天幕点名 “这孙仲谋,究竟有何能耐,竟让后人仍记挂在心,还送了个外号” “能被千秋铭记,自是非凡之人。” “但也难说……记住一个人,可不代表是好事。” “别忘了,那大汉棋圣,还不是因为败得太惨才上榜。” 【后人外号:孙十万、江东鼠辈、江东杰瑞、操步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