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甚至连曾不可一世、雄踞草原的匈奴帝国,也不得不在大汉雷霆之威前折戟沉沙。 不过,这一切成就并非唾手可得,大汉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正是在这四十余年的战争中,刘彻不仅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的政治与行政能力也同样发挥到了极致。 战争本就是吞金巨兽。 而汉武帝打的仗更是非比寻常,每一场都是堪称国运级别的大决战。 换作其他王朝,可能一场这样的战争就足以拖垮国基。 然而刘彻却连续发动、持续推进,尤其是对匈奴更是打到他们断粮绝兵为止。 虽然“文景之治”积攒了丰厚的国库,为刘彻的对外战争提供了初期的支持。 但以他这般惊人的消耗速度,光靠老本根本不够。 于是他开始对内“开源”—— 全面搜刮资源,毫无死角。 功勋贵族、地方豪强、宗室亲王、朝廷大臣,乃至普通百姓,全都被刘彻“薅”了一个遍。 他可以说是古代最彻底、最不讲情面的“资源整合者”。 而他最大的本事在于,搜刮来的资源并未虚耗,而是全数用于刀口之上。 如此高效而精准的调配能力,是历代多数帝王都难以企及的。 在刘彻治下,大汉彻底转型为一部高度运转的战争机器: 国家的钱财投入战场,百姓的力量用于前线,每一份资源、每一项制度、每一个人,似乎都为了战争而存在。 五十四年的统治中,刘彻有四十余年几乎都在征战! 整个王朝以举国之力支撑着这场漫长的对抗。 匈奴的确被打残了,但大汉自己也几近崩溃。 到了他晚年,国家政局几乎濒临瓦解! 但令人惊讶的是,帝国竟然咬牙挺了下来! 更难能可贵的是,后来还有贤明之君继位,逐步收拾战后残局。 汉武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能搜刮所有社会阶层资源,却依然维持国家完整的统治者! 试问,有几个帝王能做到把羊毛薅光了,羊却依旧听话不反 当然,后世也有不少皇帝模仿他—— 把国家变成战争机器,但无一不是在刘彻的蓝本上修修补补,终难超越。 所以说,刘彻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疆土的扩张。 他在政治、经济、体制上的改革,同样开天辟地。 他不是不想“休养生息”,而是现实容不得他软弱。 如果非要给他下定义—— 汉武帝更像一个“燃烧自己”的体制缔造者,一个用鲜血和铁腕重塑国家的改革者。 他推行的察举制、设刺史、盐铁专营、均输平准等制度,成为后世治国的根基,影响深远! 他不仅战功彪炳,更留下了制度上的丰碑! 他采取的是以国力碾压敌的路线,用庞大的资源堆出胜利的道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那种讲究精妙布局、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成果的打法。 因此,汉武帝“武”字的分量,可谓沉甸若山。 这个“武”不仅是一种军事成就,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凝聚—— 它撑起了民族的尊严,树立了民族的骨气,也塑造了千秋的自信! …… 大宋! 赵匡胤注视着头顶的天幕,眼神中掠过一丝莫名的羡意。 那位被称作“文皇帝”的唐太宗…… 谁又不曾渴望像他那样,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实现山河一统 可惜,大宋如今的国力,还远不足以完成这般宏图伟业。 收复失地,路途仍旧漫长崎岖。 尽管如此,赵匡胤对李世民也并非满怀钦佩。 李世民能听劝纳谏,确是史书上的佳话。 但在赵匡胤看来,若是一位帝王能从一开始就审慎行事、防微杜渐,又何必非得靠群臣提醒呢 换句话说,唐太宗虽然愿意接受批评,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他自律不够。 赵光义也补充一句: “李世民虽有才干,却太在意名声。” 事实上,从宋代历代帝王的语气看,对李世民的评价似乎普遍偏冷。 赵匡胤嫌他修养不够,赵光义嫌他图虚名。 连完颜九妹都觉得这位太宗虽善于领兵。 但文治并不出色,所谓的纳谏更像是表面功夫。 可以说,大宋一朝的皇帝们,在对待李世民这件事上,可谓难得一致—— 不是很服气。 也可能是宋朝自己存在一些底层问题,导致他们看谁都不太顺眼。 无论如何,未来还是要继续前行。 灯油也得继续熬! …… 大明! 朱元璋观完这段视频,没有像秦皇汉武那样情绪剧烈波动。 他对李世民的事迹本就略知一二。 对于这位唐太宗,他总体是认可的。 无论是治国手段还是军事才能,都令朱元璋颇为欣赏。 “唐太宗虽不及高祖刘邦那般开国伟业。” “但他纳谏能容、安定朝纲、成就贞观盛世,这等魄力,着实可贵。” 老朱话音刚落,奉天殿内群臣眼睛顿时一亮。 “保全功臣值得效仿! 这话是真的咱们这些老兄弟也能有个好结局 “父皇所言极是。” 太子朱标也附和: “唐太宗能克己纳谏,才成就了贞观治世。” “既然天下已定,功臣们自然可以得以善终。” “凌烟阁二十四将,除了长孙无忌、侯君集与张亮,其他皆保全其身。” 这番话,既是在讲唐太宗,也是借古讽今,借机安抚身边的老功臣们—— 你们安心,只要我不死,也不想胡乱杀人。 但你们也要记住,别学侯君集、张亮那种搞事情的先例。 朱标的言下之意很明确: 想得善终可以。前提是别作死。 侯君集当年胆敢在玄武门之变后还妄图谋逆,简直是自寻死路。 张亮则因私自养义子图谋造反,最终被斩首。 至于长孙无忌,虽是皇帝的舅舅、老师—— 也是辅政大臣、权倾朝野的门阀之首。 但也因权力过重、压制皇威,终究难逃悲剧结局。 这三人的下场,更多是因为触碰了帝王的底线。 其他二十一位功臣,皆得以善终。 朱标此话更像是给眼前的大明老臣们提个醒—— 你们也算是凌烟阁的继承者。 只要安分守己,不谋私利,我大明朝绝不滥杀。 否则,历史已经教训过很多次了。 “不过话说回来,唐太宗的创业难度,与朕相比,还差那么点意思。” 朱元璋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背后好歹有个关陇集团撑腰,我可是一穷二白、从零起步。” 说到底,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是真正白手起家。 这一点,即便是李世民,也自愧不如。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妻子太狂野,王妃难驯

妻子太狂野,王妃难驯

紫幽如夏
军史 连载 0万字
一骑红尘梦

一骑红尘梦

天才小辣椒
咸鱼靠什么翻身的,——梦想?扯蛋!咸鱼是靠在别人煮得沸腾火锅里翻身的!
军史 连载 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