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非我刘氏者,不得称王,若有逆命,举国共诛之!!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帝同堂者——】 【唐中宗李显,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女皇武则天。】 【弟为唐睿宗李旦,子为少帝李重茂,侄为圣君李隆基——加上他自己,共六位皇帝!】 【父、母、弟、子、侄,乃至他本人,皆身披帝袍,尊号加身!】 【正因如此,李显才得了这个别称——六帝同堂者!】 【……】 天幕视频播放结束,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为何李显会被冠以“六帝同堂者”的称号! 妙啊,这一家子皇帝,凑齐了一个“天子全家福”! 纵观正史,这种现象可谓凤毛麟角。 若是在群雄割据、王朝林立的乱世,倒也常见。 毕竟那时皇帝头衔就像白菜,谁都有机会染指。 可在唐朝这等统一盛世,一个权威至高的帝国,居然能凑出六位皇帝,而且还都是一家人,这就太逆天了! 关键是,这六位可不是泛泛之辈,而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家族成员,全都与李显有着密切关联。 ——父亲、母亲、弟弟、儿子、侄子,还有他本人,全都穿上了龙袍,坐上了御座。 …… 大秦! 嬴政的眉头微微一动,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之色。 “慢着。” “身为帝王,其父亲和儿子先后继位,这倒也合情合理。” “若他在位时间短,弟弟继承皇位也是常理。” “可他母亲……竟然也是皇帝!” “荒唐至极!” 嬴政百思不得其解。 他无法接受的不是权力的传承,而是——一个女子,竟能称帝! 在他认知中,太后执掌朝政并非稀奇,大秦当年芈月摄政,就是前例。 可摄政归摄政,谁曾见太后自己登基称帝! 女人,也能当皇帝 这等思维对他而言,未免过于颠覆。 更何况,赵姬当年的所作所为,让嬴政心中早已对“太后”二字充满戒备与不信任。 他至今未立皇后,不只是出于个人情感的抗拒。 更是出于权力稳固的长远考量。 一旦太后专权,便容易引来外戚干政,甚至威胁皇位传承! 赵姬与嫪毐私通,还育有二子—— 这两个孩子的存在,曾严重威胁过嬴政的帝位。 他不希望那种权力危机在未来重演,也绝不容忍任何一位女性染指帝权! 因此,当他看到李显之母竟也为帝,眼神立刻冷冽如刀,暗藏怒意与杀机: 这些干政夺权、威胁皇统的女人,皆当诛! …… 大汉! 刘邦看到这一幕,虽也惊讶,但并未像嬴政那般大动肝火。 “六个皇帝” “连他娘都称帝了” 他倒吸一口酒气,觉得这事确实罕见。 “这女人倒是个狠角色。” 刘邦略带钦佩地点评一句。 摄政还不满足,居然敢自己称帝 “难不成满朝文武就没人反对她” “竟然没爆发政变,看来她确实有几分本事。” 他喝了口酒,神情沉了下来,思绪却飘向了未来。 若有一日他驾崩,这天下……到底会落到谁的手里 如今吕家势力已然庞大,几乎盘根错节,遍布朝野。 刘邦之所以始终未对吕雉下手,并非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有着自己的考量。 一方面,吕雉是他早年共患难的妻子,曾与他一同白手起家,那份情义,无法轻易割舍。 另一方面,他年岁已高,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力不从心,无法再经受风雨波折。 若此时贸然诛杀吕雉,势必会引起朝堂震荡,甚至有可能动摇汉室根基! 不是杀不得,而是他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更为理性的决策。 他心中清楚,自己百年之后,吕雉是唯一能稳定局势、镇住朝纲的人选。 尽管吕雉掌握大权,但终究还是刘氏天下。 不管她如何专横跋扈,最终还是要将权柄还归刘家。 刘邦的算盘很清楚,他要吕雉在他死后,继续发挥她的能力,把大汉这个刚启航的帝国推向正轨。 为了扞卫刘氏血统,他早早与群臣立下誓言,斩白马为盟: “非我刘氏者,不得称王,若有逆命,举国共诛之!” 若吕雉真敢造反,宗亲必不会坐视不理。 当刘邦抬头再看天幕时,神情一阵复杂。 他从未料到,千年之后,竟还有女子如吕雉这般野心勃勃,甚至堂而皇之地登基称帝! 他原本想一笑置之,但一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不禁感到一阵恼火,随即在天幕上留下弹幕: “你们李家的男人,都死哪去了” 汉武帝所在的时空。 “女人称帝还叫圣神皇帝” 这话听得刘彻一阵发笑,眼里满是讥讽与不解。 一介女子,也敢以皇帝自居这简直闻所未闻! 不过仔细一看,这“武则天”似乎没有庙号,只有个谥号。 “哼,典型的外戚作乱之祸。” 刘彻冷哼一声,心中早已有了定论。 “太后权大过帝,外戚干政成风,朝廷哪还有半点皇权的尊严” “废立之间,不过一纸诏令。” 他自然明白太后权势过盛,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当年他初登大位,窦太后独揽大权,军政要务尽皆掌握。 他推出“建元改革”时,稍有冒进,便触怒了太后,四名重臣顷刻间被革职,两人还锒铛入狱。 他忍辱负重多年,才慢慢夺回政权主导权。 换个角度说,他在位五十余载,打了四十多年仗。 前十年没动兵,是因为他根本调不动兵! 翻遍汉朝历史,太后垂帘的事屡见不鲜。 从吕后的乱政,到薄太后、窦太后,皆是前车之鉴。 晚年的刘彻,为防此祸重演,对巫蛊一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借题清洗朝中势力。 可惜此策弄巧成拙,害死了太子,连储君之位都被动摇。 最终,他只得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 临终前,他做出一道震惊世人的决定——赐死钩弋夫人! 目的只有一个,杜绝太后干政再现。 “子以母贵,母因子死!” 这条规矩,也被后世皇帝奉为铁律。 …… 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的脸色变了。 他指着天幕,目光凌厉,声音中透着压抑不住的惊异: “李显的母亲,竟也称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来给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