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苏玉瑶请皇上册封子鱼为妃
李文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满殿肃穆忽被笑声打破,皇帝捻着白玉扳指颔首道:“且去罢!明日卯时,朕要看见京营旌旗遮断西山的模样。” 余逍拱手道:“臣遵旨!” 随即他退行至殿门忽又转身离开。 窗棂透进的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空气里还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不同于宫中华贵香料的清冽气息,那是子鱼方才留下的。 侍立一旁的尚宫苏玉瑶默默瞧着,见皇上目光虽落在奏折上,神思却早已飘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温润的白玉扳指。 苏玉瑶在宫中侍奉这么久,看惯了风云流转,心下已是明了。 她上前一步,声音温和而恭谨,打破了满室的寂静。 “陛下,子鱼姑娘已告退了。” 她略顿了顿,观察着天子的神色,方才继续轻声问道:“微臣斗胆进言,若言辞不当请陛下恕罪。” 苏玉瑶目光扫视一眼李昭,见他没什么起伏。 她才继续说道:“陛下可是属意于子鱼姑娘若陛下有此心意,微臣或可先行安排,循旧例册封事宜,陛下意下如何” 李昭闻言,抬眸看向苏玉瑶,眼神深邃却并无讶异,仿佛早知她会有此一问。 他唇角牵起一丝极淡的辨不出情绪的弧度,缓缓摇了摇头。 “玉瑶你是知朕的,也是看着子鱼这姑娘如何在宫中居住下来的,朕不是不曾跟子鱼暗示过,要册立她为妃,可子鱼也蹭暗示朕,她以散漫惯了,不愿过宫中拘谨的生活,要不是朕答应为她寻找余逍,恐她早便离去了。” 李昭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错辩的认真。 “子鱼于朕有救命之恩,这份情谊,重过千金。”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子鱼身影消失的宫道方向,默然片刻。 “也正因如此,朕更不能勉强她。” 他转过身,目光清亮而坚定。 “子鱼的性情,你我都清楚。她看似随和,骨子里却最是刚烈自主,有她自己的天地和坚持。她若非心甘情愿,朕即便给她天下最尊贵的名分,于她而言,亦与牢笼枷锁无异。” 李昭的话语里没有一丝帝王的居高临下,反而透着一种深切的理解与尊重。 “强求来的,终究会变了味道,更会伤了她的心,朕绝对不愿见她那双清澈眼眸里,染上半分勉强与哀愁。” 窗外洒进来的光晕落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也映照出那份深藏于心的克制与珍视。 “故而不必问,不必催,更不必有任何安排。” 他最终轻声说道,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仿佛立下了一个重要的誓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切都等她自己愿意,朕等她。” 苏玉瑶一揖道:“陛下圣明” 皇上的这番话说发自肺腑之言,苏玉瑶为之感动,这才是明君所为。 此刻她对皇上不但敬畏,还有至情,自己若不身为臣,李昭若不是皇上,她真愿陪他仗剑天涯,或隐居田园。 李昭的目光从摊开的奏折上抬起,落在垂手侍立下首的苏玉瑶身上。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白玉镇纸,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陈三石……” 他吐出这个名字时,语调平稳,听不出情绪。 “陈三石,已处置多日,总管一职空缺,六宫诸事压在你一个人身上,终非长久之计。” 他稍作停顿,目光如实质般压在尚宫肩上。 “玉瑶你掌管宫中大小事宜,对宫中人事最为熟稔,不知可有适合人选荐于朕” 苏玉瑶微微吸了口气,头更低了些,黑发中的玉簪在烛光下分外明显。 她早已料到有此一问,陈三石倒台那日便已在心中权衡再三。 此刻,她语音沉稳,不急不缓。 “陛下垂询,微臣不敢不尽心。内侍监乃宫中枢纽,总管一职责任重大,非忠谨、稳练、通透之人不可胜任。微臣平日冷眼观察,确有三人,或可入圣目,恭请陛下圣裁。” 李昭微微点头道:“说与朕听。” 苏玉瑶道:“是陛下!微臣有三个人选,其一,内侍省少监,王存。” 她略抬眼帘,见皇上神色无波,便继续说下去。 “王存年四十有二,侍奉宫廷二十五载,历经两朝,资历颇深。其人谨慎细微,循规蹈矩,掌管内侍省文书往来多年,从未有半分差错。且他与前朝后宫各派系牵连不深,能持中而立。” 她稍顿,话锋微转道:“然,其人性情过于求稳,遇事有时难免优柔寡断,魄力稍欠,因此恐难以雷霆手段整肃陈三石遗留之积弊。” 李昭指尖在镇纸上轻轻一点,未置可否。 苏玉瑶继续道:“其二,殿中监刘利,他年三十有八,精明强干,手腕了得。尤善理财,掌宫中部分用度支出,颇能开源节流。陛下若欲革新内廷,清除沉疴,刘利当是一把快刀。且他正值盛年,精力充沛,可应对繁杂事务。” “其弊在于……” 苏玉瑶语气略沉的道:“过于锐利,有时失之操切,恐伤人而不自知。且其与户部几位官员过往甚密,虽无私弊之证,然瓜田李下,需细察其忠。” 窗外一丝微风吹入,李昭顿觉神清气爽。 李昭的目光似乎扫过窗口,又似乎没有。 “第三位呢”李昭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第三位,内侍侍夏丕,年纪最轻,方三十出头。” 苏玉瑶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极难察觉的斟酌, “此人并非资历最老者,然观其言行,心思缜密,洞察人心,处事圆融且不失原则。去岁宫中夜宴突发走水,他临危不乱,调度得宜,未酿成大祸,可见其能。他出身寒微,全凭自身勤勉升至今日之位,宫中底层内侍多有感其公正者。” 说到此处,苏玉瑶微微停顿,方才缓缓道:“然其弱点亦在于此。年轻资浅,骤然拔擢,恐难以服众,尤其难以驾驭那些积年的老宦。且其心思过深,有时竟难以窥其真意,陛下用之,需恩威并施,牢牢持其缰索。” 苏玉瑶荐了三人,将其优缺一一言明。 话语落下,暖阁内一片沉寂。 只闻更漏滴答,以及远处隐约传来几声鸟雀啼鸣之声,似乎在隐喻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