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华夏上下五千年
叶落雨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最后一位人皇,自鹿台誓死不降, 以尸骨铸的高墙,不过是笔下两行!” 商字出现,变成一座正在燃烧着的鹿台,一个身穿帝王冕服的人,高高昂着头颅,搭着粉红色的纱巾,旁边一个身穿粉色衣衫的美人泪眼婆娑的看着他,任由火焰吞噬,二人不曾移动分毫。 而鹿台外面,是遍地的尸骸和火光。 商字消逝,变成了周。】 商,变成了周! 这是朝代的更替! 廖玉尺立刻抛弃杂念,专心致志的开始记录和分析。 “最后一位人皇这意思是什么以后都没有人皇了吗” “人皇啊!好帅的称呼!人族的皇者!” “呜呜呜!誓死不降的人皇!不愧为人皇之名!” “最后那个画面简直哭死,和美人一起,决然赴死,绝不投降!????” “这不是神话,这是历史!!!” “呜呜呜!我将认定周朝为反派!” “他是超级大反派!呜呜呜!” “楼上等等啊,最后一位人皇,有可能只是称呼上的改变而已!后续不是叫皇帝了吗” “其实也不尽然,王者的称呼,往往代表着人文文化的改变,人皇,一听就是人族的皇者,同意整个人族。皇帝,只是他是一个国家的皇。由整个人族变为了整个国家。” “那么说,其实是降级了吗” “我不信,我不信,我嬴政大大绝不降级!” “皇帝,又皇又帝!俗称皇帝!皇和帝的结合!” “哎嘿一个盲区,嬴政是秦朝的帝王,但是这个是周哎。” “我记得之前老祖宗的视频说过,嬴政的功绩之一就是始定皇帝的称呼,所以叫始皇,也就是说,这周朝并不是叫皇帝的。” “那叫什么呀” “emmm,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记得记得!想起来就哭死了!” “等等,天子” “对,既然当时老祖宗他们能用这个称呼,就证明这个称呼使用非常久远。” “那说不定这个周朝的称呼就是天子。” “天子,上天的儿子。” “emmm,这么一看,确实是降级了。” “而且这还代表着人文方向的变化。” “人皇,一听这个称谓就非常的强势,而天子就代表着屈服于上天,所以他们从与天神并肩,到屈服于天。” “我就说周朝是大反派吧!!” “可恶可恶!不要向天屈服啊!” “话说弹幕这么多大佬吗这分析的好详细!” “我一直想问,只有我满头雾水吗,傻乐乐的听歌” “乖孩子,去睡吧,没你事了。” “这也正常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远古时期的人肯定是抗不过天灾的,所以由崇敬自己,变为崇敬上天也是正常。” “但!很不甘心啊!!!” “呜呜呜!我的人皇啊!” “历史的悲歌!” “好残忍的历史,又好让人着迷。” “这不比现在演的那些视频好看多了。” “光脑补我就心痛的无法呼吸!” “人皇,不愿对神卑躬屈膝,结果被神的傀儡灭了国,但他仍然不忘人皇的威严,昂首挺胸死于火焰之中。” “历史果然是一个巨大的be!!” 【“姜太公愿者上钩,便定了国号为周! 此八百年来似无忧,却分了百个春秋! 只为了佳人一回眸,以烽火戏了诸侯! 若问我要个理由,我想那必是温柔~” 画面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猛的拉上鱼竿,一尾鱼随之跃出水面。 是国家的初始,而后,就是国家的灭亡。 一个美人站在城墙上,目光哀愁的看向远方,火光冲天,一群诸侯带着人马赶来,美人侧头一笑,看呆了身旁的周王。】 “呵呵,就是这个老头是吧” “等等,这个美人儿” “褒姒!是褒姒!我的白月光!!” “哦,宝宝,怎么是你呀,宝宝” “嘻嘻,原来是你呀,那算了,不仇视周了。” “我们就这样原谅了周朝,是不是太娇纵了他” “也没有吧,你看这个周王不是为了褒姒戏耍诸侯吗也算是为商报仇了。” “对哇对哇,我就知道!褒姒宝宝是个好宝宝!” “倒反天罡了,倒反天罡了!咱们才是宝宝,好不好” “好吧好吧,褒姒祖宗最好啦!” “话说,你们怎么这么喜欢这个褒姒呀她好像也没做什么呀ip联盟” “楼上,因为她是我们的白月光啊!” “老祖宗出现视频直播的第一个视频,就是她!” “她不是白月光,还有谁是白月光” “雏鸟情结了属于是,但是那咋了,我就喜欢!” “对对对!连带着对小顾女士的包容度都强了不少。” “emmm,你说的林婉柔吗如果是和褒姒祖宗共用一张脸的小顾女士,我还是可以容忍一下林婉柔的。” “啧啧啧,白月光的杀伤力。” “小顾女士:原来我只是替身!” 【“春秋战国五百年,这五百年的战火连! 昔日诸子百家言,今日已成了圣贤! 看老子紫气东来,对孔子以礼相怀~ 那百家经世之才,不尽被黄土而埋!” 画面中,周变成了东周,而后东周分裂成了春秋和战国。 而后,是纷飞的战火,以及坐而论道的两个人。圣贤们齐聚一堂,着作成书。】 “老子,孔子是谁” “楼上,你可曾听过凤歌笑孔丘” “好了,我知道了,别说了,怕压下去的记忆再回上来。(痛哭流涕)” “那老子呢能和孔子坐而论道,甚至歌词上好像是以老子为先,那这个老子肯定更厉害!” “而且诸子百家呀,他们两个可能只是两家,还有其他98家!” “老祖宗的老祖宗思维这么活跃的吗” “对镜自怜,你脑子怎么生锈了” “别骂了,别骂了,再骂打滚了!” “他们在讨论啥呀外面那么多的战火。” “既然是百家,肯定是各有各的讨论点,而且肯定有救国的讨论。说不定我们现在的哲学思维,也是,那时候打的底呢。” “可惜基本上都没了……”廖玉尺看着歌词,心痛的无以复加,作为历史研究的大家之一,他懂老子和孔子的含金量,虽然具体的着作已经找不到了,但是历史上到处都是他们两个的痕迹! 而且他们只是百家之二,这么多的哲思,就这么埋于历史中,太令人痛心了! 如果能让他们连通远古的远古,听一听他们的论道,该有多好啊! 虽然他听不懂,但不妨碍他的向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