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刀侍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代偿带着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和高新区发展的亮眼数据,以汇报工作的名义前往省城。 此行明面上的目的是争取省里对高新区“升级为省级示范区”的支持,但暗地里,他怀揣着那份指向高世昌副省长的敏感线索,如同怀揣着一枚即将引爆的炸弹。 他首先拜访了几个与l市关系良好、或与苏文瑾有交情的省厅局领导,正常的工作汇报中,他不经意间流露出高新区发展遇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但语气克制,点到为止,给人留下“受委屈但顾全大局”的印象。 这些话语会像种子一样,在省直机关内部悄然传播。 真正的重头戏,是他通过苏文瑾的引荐,获准向省委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李国华做一次简短汇报。 李书记作风严谨,在省委班子中资历深、威望高,且与高世昌并非同一派系。 在庄严肃穆的省委办公楼里,代偿深吸一口气,走进了李书记的办公室。 他首先用十分钟时间,言简意赅、数据翔实地汇报了高新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生态培育、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其对l市乃至全省经济转型的示范意义。 李书记听得十分专注,不时点头,对代偿这个年轻干部的能力留下了深刻印象。 汇报结束时,他鼓励道: “代偿同志,你们在高新区的探索很有价值,省委是支持的。 要大胆干,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反映。” 代偿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凝重,语气诚恳地说: “感谢李书记的肯定和支持。我们一定再接再厉。 只是……最近在推进工作中,确实遇到一些超出我们市一级层面能解决的困扰。 比如,在引进关键技术和确保数据安全方面,压力很大; 另外,一些项目资金的审计标准,似乎也存在着不同解读,让我们基层有时无所适从。” 他没有点名道姓,更没有出示任何具体材料,只是将高新区遇到的“困难”抽象为更高层面的政策性和协调性问题。 但李书记是何等人物,立刻从代偿欲言又止的语气和凝重的表情中,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他联想到近期关于高世昌的一些风言风语,以及审计厅对l市高新区那次略显突兀的审计。 李书记没有当场表态,只是深沉地看了代偿一眼,说道: “嗯,你反映的情况我知道了。 改革过程中遇到问题很正常,要相信组织,依法依规办事。 省委会关注高新区的发展的。” 这句话,看似官方辞令,实则意味深长。 “相信组织”、“依法依规”,既是告诫代偿不要乱来,也是暗示省委会注意这些“问题”。 代偿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在李书记心里埋下了一根针对高世昌的刺。 这根刺,在关键时刻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离开省委大楼,代偿并没有感到轻松 。他知道,自己这番操作风险极大,相当于在省委领导面前间接告了高世昌一状。 高世昌在省城经营多年,眼线众多,很可能很快就能得到风声。 果然,当晚代偿在下榻的宾馆,就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 来电者是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宏,他是高世昌的心腹之一。 张宏的语气听起来十分热情: “代偿主任吧我是省政府的张宏。 听说你来省里汇报工作,成果显着啊! 高省长对你很关心,特意让我打电话问问,工作上还有什么困难需要省里协调解决的 晚上有没有时间,一起吃个便饭” 宴无好宴。 这分明是高世昌听到了风声,派人来试探、敲打,甚至可能是拉拢。 代偿心中冷笑,面上却客气地回应: “谢谢张秘书长,谢谢高省长关心! 汇报很顺利,领导们都很支持。 吃饭就不必了,不敢打扰领导休息。 困难嘛,就是希望省里的政策能更清晰一些,我们基层也好执行。” 他滴水不漏地应付过去,坚决拒绝了饭局。 挂掉电话后,代偿知道,省城的的水已经被搅动了。 高世昌已经注意到了他这个小人物,接下来的反击可能会更加猛烈。 就在代偿思考对策时,三清会的加密信道发来了一条紧急信息: “注意安全。 ‘阎王’已知晓l市行动受挫,迁怒于你。 其可能动用极端手段。 另,顾倾城方面与境外联系频繁,疑有备用计划。” 代偿瞳孔一缩! 来自黑道的死亡威胁和顾倾城可能狗急跳墙的双重危机,让他瞬间绷紧了神经。 省城之行,果然步步杀机。 他立刻联系了林枫安排的专业保镖,加强了安保等级。 同时,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在省城久留,避免给对手可乘之机。 第二天,代偿结束了所有计划内的汇报工作,果断返回l市。 临走前,他通过特殊渠道,将那份关于白手套公司与高世昌关联的线索,匿名寄送给了省纪委那位即将退休、与郑国涛有旧怨的老干部。 他相信,这位老干部在退休前,一定会紧紧抓住这根可能钓到大鱼的线索。 坐在返回l市的车上,代偿回顾这次省城之行。 他成功地在省委领导心中埋下了种子,引起了高世昌的警觉和敌意,也引来了黑道的死亡威胁。 风险与机遇并存。 他感觉,自己已经正式踏入了省级博弈的漩涡中心。 回到高新区办公室,代偿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眼神无比坚定。 省城的烽火已经点燃,l市的根据地必须更加稳固。 接下来,他需要一边应对可能来自高世昌和黑道的明枪暗箭,一边加速高新区的发展,用实实在在的政绩,为自己构筑最坚固的防线。 而那张关于顾倾城与境外联系的纸条,让他意识到,真正的跨国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国际长途,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hello, is this mr. smith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ata security alliance? im dai chang from l hi-tech zone, china. id like to consult some issues about cross-border data flow and security standards...” (你好,是国际数据安全联盟的史密斯先生吗我是中国l高新区的代偿,想咨询一些关于跨境数据流动和安全标准的问题……) 他的战场,从来就不止于一时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