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但像巴蔓子这样既悲壮又自带喜剧色彩的,还真不多见。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甚至可以说,他的故事要是放在今天,绝对能拍成一部票房爆棚的黑色幽默电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史上最硬核的借兵达人”——巴蔓子,看看他是如何在生死关头,用一颗人头换一座城的! 一、巴蔓子是谁 巴蔓子,战国时期巴国(今重庆一带)的一位将军。巴国在当时是个小国,夹在楚国和蜀国之间,日子过得相当憋屈。而巴蔓子呢,就是那种典型的“国家有难,我顶上”的硬汉。 不过,这位硬汉有个特点——特别会“借东西”。别人借钱借粮,他直接借兵!而且借得理直气壮,还不起的时候,更是用了一种让债主都懵圈的方式还债…… 二、史上最硬核的“借兵”操作 话说某年某月,巴国国内爆发叛乱,一群不安分的贵族想搞事情,巴国国君急得团团转。这时候,巴蔓子站了出来,拍着胸脯说:“大王别慌,我去楚国借兵!” 国君一听,感动得热泪盈眶:“爱卿啊,楚国凭啥借兵给咱们” 巴蔓子神秘一笑:“放心,我有办法。” 于是,他单枪匹马跑到楚国,见到楚王后,直接来了句:“大王,借我三千精兵,平定叛乱后,我拿三座城谢你!” 楚王一听,乐了:“哟,还有这种好事行,成交!” 就这样,巴蔓子带着楚国的军队杀回巴国,三下五除二就把叛乱平定了。 三、史上最离谱的“还债”方式 叛乱是平定了,可问题来了——巴蔓子答应给楚国的三座城,国君不愿意给! 国君拉着巴蔓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蔓子啊,城要是给了楚国,咱们巴国还混啥要不……你再想想办法” 巴蔓子一听,心里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大王,你这是让我当老赖啊!” 但巴蔓子是谁那可是讲究诚信的硬汉!他沉思片刻,一拍大腿:“行,我自己去跟楚王解释!” 于是,他又跑到楚国,见到楚王后,楚王笑眯眯地问:“蔓子将军,我的三座城呢” 巴蔓子深吸一口气,突然拔出佩剑,咔嚓一下——把自己的头砍了下来! 楚王当场吓懵了:“卧槽!你这是干啥!” 巴蔓子的随从(托着脑袋)淡定地说:“我们将军说了,城不能给,但命可以给。这颗头,就当是还债了!” 楚王看着血淋淋的人头,又气又笑:“我特么要的是城,不是人头啊!你这人怎么不讲武德!” 但事已至此,楚王也只能认栽,最后还感慨了一句:“这哥们儿,真特么是个狠人!” 四、巴蔓子的“头”到底值不值三座城 这件事传开后,天下震动。有人觉得巴蔓子傻,一颗头换三座城,血亏!但也有人觉得他牛,用一颗头保住了国家尊严,血赚! 而楚王呢估计心里一直在骂街:“早知道不借兵了,借出去三千兵,收回来一颗头,这买卖亏到姥姥家了!” 不过,楚王最后还是厚葬了巴蔓子,毕竟这么硬核的人,值得尊重。 五、巴蔓子的“头”去哪儿了 关于巴蔓子的头最后咋处理的,历史上众说纷纭。 有人说,楚王让人把头送回巴国,巴国国君痛哭流涕,给巴蔓子修了座豪华陵墓。 也有人说,楚王觉得这颗头太邪性,直接扔长江里了,结果巴蔓子的头顺流而下,漂回了巴国,吓得沿岸百姓纷纷跪拜…… 更离谱的是,民间传说巴蔓子的头后来成精了,每到月圆之夜就会在江面上飘荡,嘴里还念叨:“借兵可以,别赖账啊!” 六、巴蔓子的现代启示录 巴蔓子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但放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不少启发: 1. 诚信很重要,但别学巴蔓子这么极端——你可以讲信用,但没必要砍头,毕竟现在有法律,赖账可以打官司,不用玩命。 2. 借东西要量力而行——巴蔓子借兵的时候很潇洒,还债的时候很狼狈,所以借钱借物之前,先想想自己还不还得起。 3. 领导画的饼别全信——巴蔓子借兵是国君同意的,结果还债的时候国君反悔了,这说明什么领导的承诺,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七、巴蔓子如果活在今天…… 如果巴蔓子穿越到现代,他的故事可能会是这样的: 某天,公司资金链断裂,老板让巴蔓子去银行贷款。 巴蔓子跑到银行,对行长说:“借我3000万,年底还你三栋楼!” 行长乐呵呵地批了贷款。 结果年底公司没钱还,老板说:“蔓子啊,楼不能给,要不你去跟银行商量商量” 巴蔓子一咬牙,跑到银行,当着行长的面,掏出手机发了条朋友圈:“各位亲朋好友,我巴蔓子今天以死明志,这颗脑袋就当还债了!” 然后……他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结语:巴蔓子,一个让历史笑中带泪的狠人 巴蔓子的故事,悲壮中带着荒诞,荒诞中又透着几分幽默。他用最极端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一诺千金”,也让后人记住了这个“借兵不还,砍头抵债”的狠角色。 所以,下次当你遇到借钱不还的朋友时,可以幽幽地说一句:“要不……咱们学学巴蔓子” 保证对方立马还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