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香菜和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个月后,晚风里秋意更浓,吹得酒楼门口的灯笼摇曳不息。 钟晴特意选了家淮扬菜馆,包厢名字叫“听竹轩”,推门就是一片假山流水,清净又雅致,却没一根竹子。 这是她打听了半个月才定下来的,刘局是苏北人,偏爱淮扬菜。 李意浓站在包厢门口,有点紧张。 钟晴帮她理了理衣领和前襟:“不用紧张,问你项目的事情,你就如实回答。不问你项目的事情,你就不用主动说话,踏踏实实吃你的饭,稍微照顾一下袁阿姨就行。” 又从包里拿出支裸色的口红,钟晴往李意浓唇上轻点了两下:“天气干,自己也不晓得装个唇膏出来。” 话音刚落,走廊里就传来袁阿姨的声音:“老刘,这边走!” 钟晴闻声迎出来时,脸上已经堆起恰到好处的笑:“阿姨,这位就是刘局吗这么年轻” “是吧”袁阿姨瞅了瞅身旁的刘局,附和了一句:“坐衙门确实比干临床享福!” 进了包厢,钟晴熟稔的给刘局倒茶,紫砂壶的嘴倾斜着,茶汤刚好没过杯沿三分之二:“这是黄花塘镇的雨山茶,您尝尝……第一次见您,也不清楚您的喜好。” 她把茶杯往刘局面前推了推,手指在杯底轻轻一旋,杯耳刚好对着贵客顺手的方向。 刘局抿了口茶,笑着朝王处说:“成色不错,比今年春天老家寄给我的更好些,你也尝尝。” 趁着刘局和王处讨论苏北茶种的兴致,袁阿姨起了个话头子:“钟晴,我听老傅说,意浓最近在忙那个‘复杂胸腔肿瘤多学科诊疗项目’的事” 钟晴立刻接话,语气放得恭敬却不卑微:“这项目涉及胸外科、肿瘤科、影像科、放射科、病理科……很多个科室。只靠意浓自己推动的话,太吃力了,其他科室都不拿着当事儿。附院的科教处也给帮忙协调了几次,作用不大。能理解,都是院里的大科室,都想做项目牵头人,都不想给别人做辅助。实在没办法了,这才想请刘局和王处帮着往上推推,如果能纳入到今年的市级重点临床项目名单里,不但可以争取到更多资源支持,而且卫健这边关注了,大主任们才肯帮着意浓上上心。” 王处:“理解,院级的跨科室研究课题都是这样子,呵呵……” 刘局:“课题介绍我看过了,很有临床价值,也有独创性。” 袁阿姨:“小李这几年,一直都是老傅身边的得力助手。这次是她头一遭独立带课题组,立项的事情,她得多向王处讨教……” 王处哈哈笑:“讨教什么傅老师的关门弟子,搞不好我还得向李医生讨教呢!” 他话是对着袁阿姨说的,眼睛却瞟向刘局,大家相视一笑,那默契让李意浓看得有些发愣。 菜很快上齐了。软兜长鱼滑嫩,文思豆腐细如发丝,清炖狮子头浮在汤里…… 连油花都透着讲究。 钟晴拿起公筷,先给刘局夹了块狮子头:“领导,您尝尝这个,师傅说要隔水清炖4小时才出这味儿。” 又给王处盛了一碗文思豆腐汤:“豆腐清淡,养神。” 李意浓坐在旁边,准备学着钟晴的样子想给师母夹菜,手刚伸出去又缩了回来。她忽然想起钟晴嘱咐她的话“别跟阿姨客气,她不喜欢小辈太拘谨,你给她剥个虾就行,记得把虾线挑了”。于是退而求其次,低下头,专心致志的剥虾。 袁阿姨嚼着虾,话却没停:“刘局,您是不知道,我听老傅说,意浓为了这个项目,两个月都没怎么休息了,整理出30多份同类病例资料。这孩子一向如此,基础工作扎实得很,临床水平在同龄人中很亮眼。” 刘局:“哦有具体病例” “有啊!”钟晴笑盈盈的回答:“上次有个晚期肺癌病人,胸外科、放疗科、病理科一起会诊,原本只剩半年生存期,现在通过意浓主持的综合诊疗,癌细胞控制住了,这就是多学科协作的好处。” 紧接着,钟晴话锋一转:“综合诊疗还在探索阶段,设备和科研经费跟不上,意浓有些治疗方案没法落地。领导们都了解情况,创新性的治疗方案,往往会涉及很多没进医保的药品和器械,让患者自费太多的话,一不小心要被投诉的。如果能立到市重点项目,有科研经费做支撑,那意浓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治疗方案不用束手束脚,跨科室调用医生和设备也名正言顺。” 王处发自内心的赞同:“这种跨科室诊疗工作确实不容易,纳入市级重点的话,能统筹调配资源,各科室都要保障项目组里的医生优先排班。” 袁阿姨放下筷子:“小李在胸外科的技术没话说,这个项目她牵头,老傅信得过。上次有台纵膈肿瘤手术,她主刀,术后病人恢复得特别好,就是‘复杂胸腔肿瘤多学科诊疗项目’最好的背书。” 李意浓剥虾壳的手指紧了紧。她知道,师母这话不是白说的。那台手术前,她和影像科、肿瘤科、病理科开了5次协调会,光方案就改了8版。过程中蹚平了多少道沟沟坎坎,老师都看在眼里。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飘开。刘局说起去年到上海参加学术会议的事,王处接了句“那边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确实成熟”,袁阿姨跟着说“咱们市也该追上节奏”。 钟晴在旁边听得认真,时不时插一句“您觉得意浓这个课题在立项时,重点突出哪些优势比较好”,把话题引向项目的具体推进,又不动声色把李医生的手术案例提了两句。 正主儿坐在旁边,像个局外人似的看着这一切。李意浓看着女朋友游刃有余的应对,听着师母和刘局、王处之间那些“点到为止”的对话,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非要安排这场饭局。有些事,在科教会议上说就是“资源申请”,在酒桌上说就成了“行业探讨”。有些努力,写在立项资料里是“数据”,从领导嘴里说出来就成了“认可”。 菜过五味,王处笑着说:“袁姐,傅老师得意门生牵头的课题,我心里有数。” 袁阿姨从半盘子虾肉里夹了一块进嘴:“那就拜托二位多关照啦!” 刘局喝了杯洋河大曲:“下周小李把项目材料送小王办公室一趟,你们碰个具体方案。” 李医生听得有点莫名其妙,立项资料早都送过去了,一时间不晓得该接句什么话才好,只能乖巧的点着头说:“行,我下周过去找王处。” 饭局临散场,服务员新端上来3份醉蟹。 袁阿姨:“弄错了吧我们都准备走了……” 钟晴笑着站起来,亲手打包:“阿姨,没弄错,咱打包带回去。您大前天一告诉我时间,我就专门跑过来了一趟,一只只选的母螃蟹,看着后厨刷干净、腌上。三位拎回家,明天吃刚刚好!” 把袋子交到刘局手上时,钟晴还开了个小玩笑:“领导,这不犯纪律吧45元一只,每份6只。” “呵呵……”刘局提上袋子,示意王处也提上:“钟律师说不犯就不犯,呵呵……” 李意浓跟在后面,帮师母拎着醉蟹。袁阿姨拉着她的胳膊,虚着嗓子交待:“明天你先和王处约好时间,到了约定的时间就随便说个借口,就说排了手术什么的,让钟晴替你去见王处。” 显然是没听明白,李意浓也虚着嗓子问:“她去她哪能给卫健汇报得清楚呢” “小呆瓜……”袁阿姨轻轻拧了一下小李的胳膊:“谁有空听你汇报项目啊!你这个课题一结束,学术成果如果能被纳入到《专项疾病诊疗规范》里,对有些公司来讲就是每年多几个亿的生意,对有些公司来讲就是每年少几个亿的生意。谁去挣这多出来的几个亿,谁不能出现在少几个亿的行列里” 李意浓豁然开窍,连着“哦”了好几遍。 “王处要谈的是这些,不是你那一堆资料。一页页看资料,那是科员的事,王处哪有时间!”袁阿姨从傻哦哦手上拿过醉蟹:“我知道你应付不来这些事情,主要是人家领导也不爱和你这号傻孩子谈这些敏感问题,你让钟晴去就行了。老傅这类事情,一向都是我去谈,我提前嘱咐钟晴几句,百分之百能成。” 李意浓点点头,知道“能成”的背后是什么。是钟晴提前铺垫好的人脉资源,是那张6万的spa卡,是这满桌精心准备的茶、菜、酒,是那些自己永远学不会的场面话。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农门团宠,我娇养了暴戾王爷

农门团宠,我娇养了暴戾王爷

芝士咸味饼干
一朝穿越农家,顾盼手握空间,虐渣致富信手拈来,一手好医术,更是令无数大佬诚服。在家是团宠,在外是真大佬。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只是,那个暴戾王爷,你怎么和传闻中不同?在外不做人,在家跪墙角?某王爷:娘子看我~~~
其它 完结 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