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雷又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次睁眼时,窗外已透进亮来,不是烛火那种暖黄,而是带着凉意的青白。 苏沅动了动,发现身体酸疼的不要命,只能慢慢活动着身体,以缓解不适。 缓了一会儿后,发现沈暄和不知何时挪了过来,额头抵着她的肩,呼吸拂在她颈间,痒痒的。 床头的烛早已燃尽,只剩一小截焦黑的芯子,底座上凝着厚厚的蜡泪,像把昨夜的暖都封在了里面。 她轻轻拨开他额前的碎发,指尖碰着他的肌肤,温温的。 这时沈暄和睫毛颤了颤,慢慢睁开眼,刚醒的声音带着点哑:“醒了” “嗯。”苏沅声音也低,“再睡会儿天还早。” 他摇头,往她怀里蹭了蹭,像只贪暖的猫:“不困了。” 苏沅笑了起来,刚要说话,门外传来仆妇的声音,问要不要传水净面。 她应了声“稍等”,回头见沈暄和正盯着那截残烛看,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烛灭了。”他轻声道。 “嗯,燃了一夜。”她伸手替它拢了拢头发,“往后夜里不点这个了,用银灯,不伤眼。” 他抬眼望她,眼底映着窗外的天光,亮得很软:“好。” 说话间,天光又亮了些,透过窗纸落在被角,暖融融的。 昨夜的烛火虽灭了,可屋里的暖,却像浸在了骨子里,比那燃着的红烛,还要安稳长久。 吃过早膳,沈暄和本要去商行核账,却被苏沅拉住了衣袖。 她指尖点了点窗外的日头,眼里带着点笑意:“今日天好,账册放放也无妨,我带你去个地方。” 沈暄和见她眼底亮得像盛了光,便顺着她的意应了:“好,你说去哪便去哪。” 苏沅回房取了件月白的外衫披上,又让仆妇备了些蜜饯糕点,两人没带随从,只牵着手往城外走。 春日里的风暖得很,吹得路旁的柳丝轻轻晃,苏沅走得轻快,偶尔弯腰摘朵路边的小蓝花,别在发间回头笑:“暄郎你看,好不好看” 沈暄和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发丝,眼底温软:“好看。”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绕过一道山梁,眼前忽然铺开一片粉白——竟是好大一片桃花林。 正是盛花期,枝桠上缀满了花瓣,风一吹,便有粉雨簌簌落下,落在两人肩头、发间,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香。 “去年偶然寻到的,人少,清静。”苏沅拉着他往里走,脚下是柔软的青草,“想着哪天有机会,带你来看看。” 林中有片空地,不知是谁搭了个简易的木亭,苏沅拉着沈暄和坐下,从食盒里取出糕点:“尝尝这个,是我让厨房做的桃花酥,用今早新摘的花瓣和的面。” 沈暄和拿起一块,入口是淡淡的花香,甜而不腻。 “怎么这么看着我”苏沅被他看得耳尖泛红,递了块糕点到他嘴边。 沈暄和张口咬住,含糊道:“在想,往后每年桃花开,都要和你来。” 苏沅笑起来,明媚动人。 风又起,桃花落了她满身,她抬手接住一瓣,放在掌心递给沈暄和:“好啊,拉钩。” 他握住她递来的手,指尖相缠,掌心的桃花瓣被暖得微微发皱。 空气里淡淡的花香,听着远处偶尔传来的鸟叫,忽然觉得心里松快。 他没说话,就陪着她坐着,看花瓣一片一片往下掉,掉在她发间、衣上,像撒了把碎粉。 过了会儿,苏沅忽然笑:“你说这花,开得热闹,落得也干脆,倒比人活得简单。” 沈暄和捡起一片花瓣,捏在手里:“各有各的好。花有花的热闹,人有人的踏实。” 他侧头看她,“比如现在,跟你在这儿坐着,就挺踏实。” 苏沅愣了下,随即笑起来,眼尾弯成月牙。 风又吹过,花瓣落了两人一身,没人去拍,就那么让它们落着,安安静静的,倒比说什么都自在。 远处山雀轻啼,近处花瓣簌簌,这春日的静与暖,像极了此刻两人交握的手——不必言说,却安稳得很。 从桃花林回来时,晚霞正染红西半边天。 沈暄和坐在马车上,指尖还捏着片半枯的桃花瓣,苏沅见他时不时摩挲花瓣,忽然道:“后日是回门的日子,我让璎珞备了些东西——城南那家‘老字号’的糕点,还有你母父爱喝的雨前茶,你看看还缺什么” 沈暄和抬眼,眼里闪过丝笑意:“你倒记得清楚。” 她顿了顿,想起什么似的补充,“爹爹前日托人带信,说想尝尝府里厨子做的杏仁酥,不用特意买,让厨子做两盒带上就好。” “好。” 转眼到了后日。 天刚亮,姬府的仆妇就把备好的礼箱搬到了马车上——除了糕点茶叶,还有沈暄和特意让人打的一套银制茶具,说是给沈太傅解闷的。 苏沅换了身藕荷色的衣裙,沈暄和则穿了件月白长衫,两人并肩站在门口,倒比大婚那日少了些拘谨,多了几分自在。 马车行到沈府门口时,沈夫郎早已站在台阶上等着,见他们下马车,笑着迎上来:“可算来了!暄和快让爹瞧瞧,在姬家住得惯不惯” 沈暄和被他拉着往里走,回头看了眼苏沅,见她正指挥下人搬礼箱,还不忘朝他笑了笑,心里暖烘烘的。 进了正厅,沈太傅也在,见了沈暄和,面带笑容,:“回来了。” 沈夫郎早让厨房备了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吃饭时,他总给沈暄和夹菜,嘴里念叨着:“姬府厨子做的菜虽精细,哪有家里的合口多吃点。” 又转头对苏沅道,“暄和性子犟,有什么事别跟他置气,多让着他些。” 苏沅笑着应:“爹放心,暄郎很好。” 她说这话时,侧头看了眼沈暄和,见他正低头扒饭,耳根却悄悄红了。 午后,沈暄和拉着苏沅去了他先前住的小院。 院里那棵老槐树还在,枝桠伸到窗棂上,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落在石阶上,斑斑驳驳。 “你看那窗台。”沈暄和指着窗沿,“我先前总在这儿放账本,有时忙到半夜,就趴在这儿歇会儿。” 苏沅走过去,摸了摸窗台,果然有些磨出的痕迹。 “往后不用这么拼了。”她轻声道,“有我呢。” 沈暄和转头看她,见她眼里映着树影,亮得很软,忽然笑了:“嗯,知道了。” 傍晚要走时,沈夫郎给小妻夫塞了红包,又拉着苏沅叮嘱了几句“照顾好暄和”。 马车驶出巷口时,沈暄和掀开帘角回头看,见母父还站在门口挥手,心里忽然觉得,这回门,不只是回娘家,更是让两个家,真真切切拧成了一处。 他握住苏沅的手,轻声道:“下次带母父也来姬府坐坐吧。” 苏沅回握他的手,指尖温温的:“好。” 马车慢慢往前走,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像把这寻常日子里的暖,都碾成了细水长流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