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祯六年二月,崇祯皇帝正式下旨,于今岁四月,于京师南京,重开“殿试”! 消息一出,天下士林,喜大普奔! 无数苦等了多年的举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当街痛哭,相拥而泣。 一些上了年纪、早已心灰意冷的老举人,在得知自己终于有机会,踏入那座象征着最高荣耀的殿堂,面见天子时,更是激动得“两眼汪汪”,不能自已。 他们收拾行囊,变卖家产,带着全家人的希望,从四面八方,向着京师南京,汇集而来。 一时间,整个大宋,凡是有驿站的官道之上,尽是背着书箱,风尘仆仆的赶考士子。 而具体的殿试时间,中书省与礼部,也经过了一番细致的探讨。 按照北宋的惯例,殿试通常在农历三月举行。 但如今,大宋定都南京,疆域辽阔。 那些从四川、两广等偏远地区,跋山涉水而来的考生,抵达京师,往往需要数月之久。 为了避免他们延误考期,朝廷最终决定“展日以待”。 将殿试的日期最终定在了四月上旬。 这个充满了人情味的决定,再次赢得了天下士子的一片赞誉。 负责此次殿试全部工作的礼部,立刻忙碌了起来。 然而,就在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个关于“考试内容”的争议,却在朝堂之上,再次引发了波澜。 礼部侍郎王唐公上书建言,请求在本次殿试的“策论”之外,恢复“诗赋”考试。 这个提议立刻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自北宋熙宁变法,王安石主持科举改革之后,便以“经世致用”为核心,废除了华而不实的“诗赋”,改以考察“经义”(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阐发)为主。 这一传统,已延续数十年。 如今,王唐公突然提出要恢复“诗赋”,立刻遭到了许多“经学派”官员的激烈反对。 他们认为,此举是“开历史倒车”,是让科举,重新回到“以文采取人”的老路上去,不利于选拔真正能治理国家的实干之才。 而以王唐公为首的另一派官员,则认为,诗词歌赋,乃我华夏文明之精粹,一个优秀的官员,不仅要有经世济民之才,更应有悲天悯人、感怀时事的文学素养。 只知经义,不懂诗赋,选出来的,不过是些没有感情的“书呆子”罢了。 两派人在朝堂上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裁决权再次落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 御书房内。 崇祯皇帝看着两派的奏疏,不由得笑了。 他并非不知道,这场“考试内容”之争的背后,其实,也是朝堂之上,“变法派”与“守旧派”两种思想的交锋。 但他,却有自己的看法。 宋朝,这个后世被许多人诟病“积弱”的朝代,却也是华夏文明,在文化艺术上,登峰造极的时代。 这里没有明清那般,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 这里的读书人,喜欢吟诗作赋,喜欢辩论,喜欢张扬个性。 这里的文化氛围,开放、包容,充满了创造力。 崇祯皇帝也很喜欢这种氛围。 他需要能吏,需要干才。 但他不希望,自己的朝堂,变成一个只有冰冷的数据和条文,却没有半分人文情怀的地方。 “准!” 崇祯提笔,在王唐公那份请求恢复“诗赋”的奏疏上,同样,批下了一个“准”字。 他要的,是平衡。 “策论”,考察“经世致用”之才,这是根本,不能动。 “诗赋”,考察“文学素养”之功,作为加分项,亦无不可。 这一调整,既延续了王安石变法的经学传统,又回应了士大夫阶层,对于诗赋文学复兴的呼吁。 更重要的是,他向天下,释放了一个更明确的信号。 皇帝所要开创的,不仅仅是一个武功赫赫、开疆拓土的强盛帝国。 更是一个文华璀璨、百花齐放的……理想之国。 ...... 崇祯六年,二月。 春风,终于吹散了江南最后一丝冬日的寒意。 随着中书省的一纸令下,中断了整整九年的殿试,终于要在今岁重启! 消息传出,天下士林,为之震动。 无数的读书人,从川蜀的崇山峻岭,从两广的烟瘴之地,从荆湖的鱼米之乡,跋山涉水,汇集而来。 他们都是在过去数年间,通过了各地“解试”,获得了“举人”身份的佼佼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已经通过了在各行省举办的临时“省试”,只因没有“殿试”这最后一道“龙门”,而被挡在了仕途之外,苦等多年。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盛事,不仅仅是士子们的狂欢,其背后,更标志着大宋这个王朝,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南渡偏安、以及崇祯朝的铁血中兴之后,其统治秩序,终于从根本上得到了恢复与完善。 科举制度,虽始于隋,兴于唐,但真正得到完善,并彻底改变华夏社会阶级流动的,却是在宋朝。 宋朝之前,科举考试中,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直接标注于试卷之上,考官阅卷时对考生身份一目了然。 这种设计虽便于核实考生资格,却也为权贵干预提供了便利。 如唐朝杨国忠之子杨暄参加科举时,主考官达奚珣因畏惧其权势,将其列为第一等,即便其文章漏洞百出。 更有甚者,考官在放榜前需将录取名单呈送宰相审阅,权贵可直接修改名单。 这种 “呈榜”使得科举考试被录取的大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寒门子弟很少能入围。 正是从宋朝开始,一系列关键性的改革,才真正打破了自魏晋以来,延续了近千年的门阀世家,对官场与知识的垄断,让无数“寒门子弟”,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 其中最具革新的便是糊名之法,将考生的姓名、籍贯全部封存,让考官无法因私人关系而徇私。 誊录之法,由专人将考生的试卷,用朱笔重新抄录一遍,再交予考官批阅,彻底杜绝了因辨认笔迹而舞弊的可能。 取士名额的大幅增加,更是让无数此前根本没有机会的底层士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而最重要的,便是殿试的最终确立。 自宋太祖之后,由皇帝亲自主持最后一关,亲自决定名次,这才从根本上,将选拔天下英才的最终权力,从世家大族与权臣的手中,夺了回来,牢牢地掌握在皇权之下。 正是这些,看似只是程序性的改革,却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刻刀,一点一点地,凿开了那堵横亘在中国社会数百年之久、密不透风的阶级壁垒。 ......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爱静的老男人
386旅陈旅长隔着电话向着李云龙咆哮到:“好你个李云龙,三瓜俩枣的,你在那给我抠抠搜搜的,你看看人家魏大勇同志,一切缴获全部上缴到师部去了,我要你这个团长干嘛使得。”穿越称为影视剧亮剑中魏大勇,开局拒绝抱李云龙这条大粗腿,依靠着系统独立发展。在完成一次次任务后,魏大勇发现任务奖励拿到手软,什么的三八大盖、九二式重机枪、意大利炮的,对于自己全是老掉牙的东西。让侵略者感受到什么叫装备上的碾压吧!
军史 连载 46万字
四合院:我罩着傻柱,谁敢反对?

四合院:我罩着傻柱,谁敢反对?

看雨11
王大山看电视剧情满四合院的时候因为何雨柱被人当成傻子一样耍,把他活活气死。没想到,他却因此穿越成为何雨柱的二舅。娘亲舅大,现在有了他看谁还能欺负傻柱子!四合院的禽兽们,都将付出代价!
军史 连载 45万字
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

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

大猫艾瑞克
(无系统+穿越+刘皇叔阵营+拯救季汉“意难平”)穿越不代表无敌!现代体育生霍骁,回到东汉末年。阴错阳差下,先投身天下无双的吕布麾下“练级”,又效力于乱世仁君—刘备!凭借名将指点,浴血奋战,以及不算太离谱的“奇遇”~霍骁逐渐成长为三国顶尖武将~在这个武勇,征战,权谋交织的时代!看新一代“冠军侯”,如何为刘皇叔力挽狂澜,逆转季汉宿命~再兴大汉,彻底终结“五胡乱华”的汉家之殇!-------------
军史 完结 130万字
追星猎爱笔记

追星猎爱笔记

杨王超超
普通女孩杨冰睿颖为追星放弃稳定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逆袭自己的人生,追到大明星
军史 连载 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