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之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赋改革试点刚刚取得成效,苏锦就遇到了新的挑战。 “苏姑娘,不好了!”村民老孙急匆匆地跑进府衙,“我们村遭了虫灾,庄稼减产一半,田赋交不起了!” 苏锦放下手中的账本:“虫灾严重吗” “很严重,”老孙愁眉苦脸地说,“蝗虫把庄稼吃得差不多了,今年的收成只有往年的一半。” 萧廷皱眉:“其他村的情况怎么样” 刘德二在旁边汇报:“大人,据统计有五个村都遭了虫灾,受灾面积超过三千亩。” 苏锦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个办法!” 她拿出纸笔,开始思考:“我们可以实施折征和缓征政策,帮助受灾农户度过难关。” 萧廷凑过来看:“折征和缓征” “对,”苏锦兴奋地解释,“折征就是用粮食代替银钱交税,缓征就是延期缴纳。这样既能减轻农民负担,又能保证税收不流失。” 她越说越起劲:“比如老孙家减产一半,可以用现有的粮食折抵田赋,不足的部分可以延期缴纳。” 老孙听了眼睛都亮了:“苏姑娘,这个办法好!可是粮食怎么折算成银钱呢” 苏锦早就想好了:“我们要制定合理的折算标准,既要考虑市场价格,又要照顾农民利益。” 她开始在纸上画起来,很快就设计出了一套有趣的方案: “看,我设计了'灵活缴费套餐',就像酒楼的菜单一样,有不同的选择。” 萧廷看着这个设计,忍不住笑了:“你这想法真有意思,把缴税变成了点菜。” “套餐一:全额银钱缴纳,享受九五折优惠; 套餐二:银钱粮食各半,按市价折算; 套餐三:全额粮食缴纳,按市价九折折算; 套餐四:申请缓征,分期缴纳,免收利息。” 刘德二看着这个“菜单”,忍不住笑了:“苏姑娘,您这设计真有创意!比真正的菜单还精美呢。” “既然是为民服务,就要让大家看得明白,选得放心,”苏锦得意地说,“而且有了选择,大家心里就不会有怨气。” 老孙拿着“菜单”仔细看着:“我选套餐三,用粮食缴纳,这样最划算。” “不过,”苏锦严肃地说,“折征和缓征都是有条件的,必须经过灾情评估,确实受灾才能享受优惠。” 接下来几天,苏锦忙着制定折征缓征的详细规则。 “首先要建立灾情评估机制,”她对萧廷汇报,“由村委会、互助会和府衙共同组成评估小组,实地查看受灾情况。” “评估标准是什么”萧廷问。 “我制定了三个等级,”苏锦拿出一张表格,“轻灾减产不足三成,可享受九折优惠;中灾减产三到五成,可享受八折优惠;重灾减产超过五成,可享受七折优惠或申请缓征。” 萧廷看着密密麻麻的表格,佩服地说:“你考虑得真周全。” “这还不够,”苏锦继续说,“我们还要建立粮食收储体系,接收农民用来折征的粮食。” 她指着另一张图纸:“我设计了标准化的粮仓,既能保证粮食质量,又能方便管理。” 刘德二在旁边听着,越听越觉得神奇:“苏姑娘,您这脑子是怎么想出这么多办法的” “这叫应急管理,”苏锦笑着说,“做账房的,就得考虑各种突发情况,提前准备应对方案。” 折征缓征政策很快就开始实施了。评估小组深入各村,仔细查看受灾情况。 “老孙家的田确实受灾严重,”评估员认真记录,“减产超过五成,符合重灾标准。” 老孙感激地说:“多亏了苏姑娘的政策,要不然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粮食收储点,苏锦亲自检查收购情况。 “这批稻谷质量不错,”她仔细检查着,“按照市价九折折算,老孙家的田赋就算缴清了。” 粮商老板笑着说:“苏姑娘,您这政策真好,我们收购粮食也有了稳定的来源。” “这叫一举两得,”苏锦解释道,“农民减轻了负担,我们也有了粮食储备。” 几个月后,折征缓征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 “受灾农户的负担减轻了,但税收总额并没有减少太多,”苏锦对萧廷总结道,“因为我们收到了大量优质粮食,可以用于赈灾或者调节市场。” 萧廷点头:“这个政策确实很灵活。而且我发现,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明显提高了。” “那当然,”苏锦得意地说,“政府在困难时候帮助农民,农民自然会更加支持政府。” 她指着窗外正在田里忙碌的农民们说:“你看,虽然遭了灾,但大家的干劲还是很足,因为知道政府会帮助他们。” 很快,邻县也开始学习这个政策。 “苏姑娘,我们县也想实施折征缓征政策,能不能请您指导一下”邻县的官员专程前来请教。 苏锦毫不保留地分享了经验:“关键是要建立公平的评估机制,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能得到帮助。” 她拿出“灵活缴费套餐”的设计图:“还有就是要让政策简单易懂,农民一看就明白。” 邻县官员看着这个设计,赞不绝口:“这个想法太有创意了!我们回去就照着做。” 萧廷看着苏锦,心中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这个小丫头不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化解矛盾的智慧。 “苏锦,”他忍不住说,“你的这个折征缓征政策,真正体现了仁政的精神。” 苏锦脸一红:“哪有那么夸张,我只是觉得政策应该更人性化一些,让老百姓在困难时候有个依靠。” 秋收结束后,虽然遭受了虫灾,但在折征缓征政策的帮助下,没有一户农民因为交不起田赋而破产。 “苏姑娘,多亏了您的政策,我们才能度过这个难关!”老孙感激地说,“明年我一定好好种田,把欠的税补上。” 苏锦看着大家重新燃起的希望,心中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政策的成功,更是人心的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