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安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会议结束后,书房里重归宁静,只余窗外渐沉的暮色与心中未平的波澜。林舒安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依旧回闪着《秋山萧寺图》的墨韵与《天际线》的冷光,以及自己构建的那个虚实交织的空间。一种创造的满足感充盈着她,暂时驱散了连日积累的疲惫。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电脑传来一声清脆的新邮件提示音。 她睁开眼,点开邮箱。发件人是周谨,邮件标题异常简洁:「基金会核心藏品资料(部分非公开)」。 心头微微一动。这不再是之前那些可供团队传阅的公开图录。邮件正文没有任何寒暄,附件列表却长得惊人,文件名清晰地标注着“高清细节扫描(未处理)”、“历次鉴定报告(内部版)”、“收藏来源与流转记录”,甚至还有几份标注着“保密”字样的红外线扫描分析文件。这些资料,是顾氏家族基金会真正的底蕴和核心资产,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与更巨大的商业价值。将它们对她开放,意味着她已被允许踏入一个更为核心、也更为危险的圈子。这不再是简单的专业认可,这是一种沉甸甸的、以实质信息为载体的信任。她感到肩头微微一沉,仿佛那些无形的文件有了重量。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第一个附件。超高清的扫描件缓缓加载,一幅明代画家青藤老人的泼墨大写意花鸟呈现在眼前,墨色淋漓,气势磅礴,甚至连纸张的纤维和岁月留下的水渍痕迹都清晰可见。旁边附着的鉴定报告,详细记录了数位顶级专家的意见分歧、科技检测的数据,以及最终断代的依据,其严谨与深入程度,远超她以往接触过的任何资料。 她没有急于浏览全部,而是先谨慎地将所有文件下载、加密保存。然后,她回复周谨,只有简短的四个字:“收到,谢谢。” 态度恭敬,却不卑不亢。 接下来的几天,林舒安明显感觉到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发生了微妙而确实的转变。 不再是仅仅等待分配任务或参与讨论。在一些涉及整体沙龙调性、乃至可能影响顾氏家族基金会后续宣传策略的关键决策上,顾怀笙会直接跳过中间的汇报层级。 例如,在一次讨论开幕嘉宾名单的短会上,他听完公关团队的方案后,目光直接转向线上会议界面里林舒安的头像,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平稳听不出情绪: “林顾问,从文化影响力与媒体关注度的平衡,以及……与沙龙主题契合度的更深层次考量,你有什么建议” 又比如,最终的主题阐释文字定稿前,周谨会直接发来最终版,并附言:“顾总吩咐,请林顾问最后审阅,看是否有需要调整的措辞。” 这些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纯粹的艺术范畴,触及到了品牌策略、公共关系,甚至是对顾氏家族基金会公众形象的塑造。林舒安明白,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他像是在有意拓展她能力的边界,锤炼她的综合判断力。 她并未因此而怯懦或急于表现。每一次,她都沉下心来,仔细研究背景资料,结合自己对沙龙核心理念的理解,给出深思熟虑的回答。关于嘉宾名单,她不仅考虑了名望,更细致地分析了每位嘉宾近期的言论、研究方向与沙龙主题的潜在共鸣点,建议邀请两位虽非顶流、但其学术观点却能引发深度讨论的学者。关于阐释文字,她修正了两个过于西化的术语,替换成了更贴合东方美学意境的词汇,使整体文风与沙龙气质更为统一。 顾怀笙冷静地审视着她的每一次回应。他看到她不仅拥有渊博的学识,更具备一种难得的宏观视野和精准的平衡感。她的建议,往往能绕过表面的热闹,直抵核心,给出更具长远价值和独特性的解决方案。这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洞察力,让他眼底的激赏一次次沉淀,转化为更为坚实的倚重。他意识到,她不是需要被庇护的藤蔓,而是可以并肩而立的乔木。这份信任,不再是基于一纸婚约或家族压力,而是建立在一次次被验证的专业能力与人格魅力之上,稳步攀升,坚不可摧。 然而,信任的提升也意味着更直接地暴露在各方目光之下。当她针对某个展陈方案提出与顾氏一位资深项目总监相左的意见,并最终被采纳后,她能隐约感觉到通讯频道里某些短暂的沉默,以及私下里某些微妙的不满情绪。 周谨适时地提醒她:“林顾问,基金会内部关系盘根错节,您刚接触核心事务,有些时候,不必事事争先。” 林舒安对周谨的提醒表达了感谢,但她心里清楚,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退缩或一味圆滑并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她需要做的,是更审慎,但也要更坚定。她要用无可挑剔的专业和成果,来回应所有或明或暗的审视。 信任的重量,既是荣誉的冠冕,也是前行的负重。她稳稳地接住了它,并准备背负着它,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而这一切,都落在那个始终在幕后注视着她的男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