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凯旋与暗影
纸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深时节,北归的銮驾浩浩荡荡,与南征时的肃杀截然不同。队伍中满载着缴获的仪仗、图籍、以及南方进贡的奇珍异宝,旌旗招展,鼓乐喧天。沿途州县百姓箪食壶浆,夹道迎拜,欢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凯旋,天下一统的荣耀照亮了每一张面孔,连吹过原野的风都带着扬眉吐气的暖意。 刘昊端坐于华贵的銮舆之内,透过珠帘望着窗外沸腾的景象,面色平静,并无多少志得意满之色。江南的硝烟已然散去,但掌权愈久,他愈发明白,打下江山与坐稳江山,是两回事。朝堂上的暗流、新政推行的阻力、西域的诡异威胁、以及曹操死后留下的重重谜团,都如同隐藏在盛世华袍下的虱子,随时可能叮咬得这新生帝国不得安宁。 熊山骑着高头大马,护卫在銮驾之侧,挺胸凸肚,享受着道路两旁投来的敬畏目光,时不时对身边同样披甲持锐的张辽咧嘴笑道:“文远,瞧见没这才叫气派!比在江上晃荡舒坦多了!” 张辽只是微微一笑,目光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作为宿将,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 负责后勤统筹的侯吉,则坐在后面一辆堆满账册的马车里,一边扒拉着算盘珠子核对沿途开销,一边心疼地嘀咕:“这么多人吃喝拉撒,赏赐地方……唉,都是钱啊!幸好江南富庶,抄没的逆产不少,不然这趟真是亏大了……” 他已经开始盘算着回邺城后,如何将江南的财富高效地输送到北方,充实国库。 越是接近邺城,迎接的仪式越是隆重。距城五十里,丞相戏志才便率领留守的文武百官,出城远迎。看到戏志才虽然清瘦但精神尚可,刘昊心中稍安。这位肱骨之臣,在他南征期间稳定后方、推行新政,功不可没。 “臣等恭迎陛下凯旋!陛下扫平江南,一统寰宇,功盖千秋!” 戏志才率领百官,跪伏于道左,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身后众臣齐声附和,声震四野。 刘昊走下銮舆,亲手扶起戏志才:“丞相请起,众卿平身。朕能安心南征,全赖诸位卿家稳固朝纲,此乃众卿之功!” 一番慰勉,君臣相得,其乐融融。 盛大的入城仪式将凯旋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邺城万人空巷,欢呼声浪几乎要将城楼掀翻。刘昊换乘御马,在玄甲禁军的护卫下,缓缓穿过欢呼的人群,接受臣民的朝拜。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激动而虔诚的面孔,能感受到“洞察之眼”反馈回来的、大部分是真诚的拥戴和对于太平盛世的渴望。这让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又加重了几分。 当晚,皇宫设宴,大飨群臣,论功行赏自然是最重要的环节。南征将士,从张辽、徐晃等大将到有功士卒,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和晋升。朝堂之上,一派和谐喜庆。连之前因新政而心怀惴惴的一些官员,此刻也暂时放下了顾虑,融入这四海归一的热烈气氛中。 然而,盛宴的灯火之下,总有照不到的阴影。庆功宴结束后,刘昊并未休息,立刻在御书房召见了戏志才和随驾归来的郭嘉。轻松的寒暄过后,书房内的气氛迅速变得凝重。 “志才,朕离京期间,朝中可有异动新政推行是否顺利”刘昊首先问道。 戏志才禀报道:“托陛下天威,清河之事震慑力犹在,朝中明面上无人敢再反对新政。各地清丈田亩、核定户籍已大致完成,税赋改革正在逐步推行。然……”他顿了顿,眉头微蹙,“暗中的阻力并未消失。一些世家大族阳奉阴违,通过隐匿人口、谎报田亩质量等方式软抵抗。更有甚者,将兼并之田挂于寺庙、宗族名下,规避审查。吏治方面,亦有不少胥吏借机勒索百姓,虽严惩数人,然积弊难除。” 刘昊冷哼道:“就知道他们不会甘心。看来,这刀子还得磨得更快些。”他看向郭嘉,“奉孝,江东那边,安置得如何” 郭嘉回道:“孙权一族及主要僚属已启程前来邺城,名为受封觐见,实为质子。周瑜称病,暂留江东调理,但其兵权已被逐步分解。江东军政,已由朝廷派遣的刺史和将军接手,过程虽有些许波折,但大体平稳。”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只是,截获的那封提及‘夷洲’的密信,追查线索到了江东一名低阶文官便断了,此人已‘意外’落水身亡。臣怀疑,江东内部,仍有一股隐藏极深的势力,并未真正臣服,或许与海外有所勾结。” 夷洲……海外……刘昊想起了那夜东南方向的诡异闪光和曹操榻下发现的黑剑。这些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了一个更广阔的、超出中原范畴的棋盘。 “海外之事,暂且放一放。”刘昊沉声道,“当务之急,是彻底消化新得之地,稳固内政。然后……”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西域!子龙下落不明,‘魔窟’异变加剧,‘墟’的威胁迫在眉睫,朕不能再等了!” 接下来的日子,刘昊投入了繁忙的政务之中。听取各方汇报,调整官员任命,批阅堆积如山的奏章,将南征获得的庞大资源整合进帝国的肌体。他展现出惊人的精力和效率,让戏志才等老臣都暗自佩服。 同时,他秘密下令,加大了对西域情报的收集力度,并命令工坊加紧打造适应西域环境的军械物资。朝中敏锐的大臣已经察觉到,皇帝的目光,似乎已经投向了遥远的西方。关于是否要大规模用兵西域的争论,开始在高层中悄然酝酿。 这一日,刘昊正在批阅关于在江东推广新式犁具的奏章,影卫指挥使悄无声息地出现,呈上一个小巧的铜管:“陛下,墨家钜子处有变。” 刘昊心中一凛,接过铜管,取出里面的绢条。上面是看守墨家女钜子的御医和墨家弟子联名所书:钜子于今日清晨再次短暂苏醒,神智似乎清醒了片刻,留下两句话后,又陷入沉睡。 那两句话是: “龙睛泣血,墟门将开。” “东溟之畔,亦有守望。” 刘昊握着绢条,久久不语。龙睛泣血,是指西域精绝那个出问题的“龙睛”吗墟门将开,意味着“墟”的阴谋接近完成了而东溟之畔的守望……是指友军,还是另一个类似“墟”的势力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侯吉求见的声音。他一脸兴奋地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陛下!大喜!江南第一季的赋税和抄没逆产初步核算完毕,数额远超预期!国库前所未有地充盈啊!您看是不是可以考虑……” 侯吉的话还没说完,突然,地面传来一阵极其轻微、但确实存在的震动!案上的茶杯水面荡起了涟漪! 震动持续了不到三息便停止了,短暂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但刘昊的“洞察之眼”却清晰地捕捉到,这震动的源头并非地震,而是……来自脚下极深之处,并且带着一股极其隐晦、却让他怀中传国玉玺瞬间变得滚烫的阴冷能量波动!这波动,与他当初在清河郡、在金陵城感受到的,同出一源! 几乎同时,一名影卫踉跄着冲进书房,脸色煞白,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恐: “陛下!不好了!邺城……邺城地下皇陵区……守陵军急报!高祖(刘昊追封的父祖)陵寝附近……地陷出现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里面有……有诡异的嚎叫声传出!守陵士兵靠近者,已有数人莫名疯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