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丛里的蚂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铁武是辰州最后一个赶尸匠,这是他自己说的,也没人反驳。毕竟这行当,早就没人干了。 他住的地方离沅水不远,是个老院子,院墙爬满了牵牛花。院子里有棵老槐树,树干上挂着个铃铛,锈得厉害,摇不响了。 田铁武说,夜里刮风时,能听见它“叮铃”响,那是以前赶过的“主顾”回来打招呼。 我找到他时,他正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烟杆是红木的,磨得发亮。 看见我手里拿着相机,他摆了摆手:“别拍,人老了不好看,别拍出来吓着你了。” 我说想听听赶尸的事,他吐了个烟圈:“有啥好听的就是陪死人走夜路。不过这活比陪活人省心,至少它们不讨价还价。” 他说他十六岁拜师,师父是李老棍,脾气暴躁,打他比教他的多。 学的第一件事不是画符,是要跟尸体“说话”。没事得在它耳边念叨它生前的事,让它认路。 有回他给个老秀才赶尸,忘了说老秀才最爱的那首诗,结果尸体走半道蹲在路边,非要等他背完诗才肯走,背错一个字都不行。 我问他,“那辰州符真有那么神” 他笑了,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张黄裱纸,上面用朱砂画着符。 他拿起一张给我看:“你看这个‘雷’字,下面三道杠,看着简单,画的时候得憋着气,一口气画完,断了气就不灵了。” “朱砂里混了尸油,黄裱纸是在死者坟头晒了三天的,沾了‘土气’,最重要的是符角的红点,得是死者至亲的血。这叫‘认亲’,不然尸体不认你,走半道就跟别人跑了。” 他说他这辈子,正经赶过七次“尸”。所谓“正经”,就是真有尸体跟着走,不是靠竹竿架着的那种。 最难的一次,是送个在贵州打工死的辰州人。那家人穷,凑了五块银元,说剩下的以后再给。 “那尸体邪乎,”田铁武磕了磕烟锅,“那家伙生前是个酒鬼,走夜路时总往路边的酒肆飘,拉都拉不住。后来我买了半斤米酒,往它嘴里倒了点,它才乖乖跟着走,边走嘴里还‘滋滋’直响,跟喝得挺香似的。” 那趟去的时候是冬天,山里下雪,路滑得很。 尸体走在雪上,没脚印,可田铁武说,他看见雪地上有淡淡的酒气冒出来,像有人刚撒了酒。 走了七天七夜,到了家门口,那尸体突然“扑通”跪下了,对着家门磕了三个头,然后才躺下,跟卸了重担似的。 家属哭着要给田铁武磕头,他赶紧扶住。他说那是尸体自己想回家,他不过是个带路的。 “那辰州符,到底有啥用”我又问他。 他拿起一张符,对着太阳看:“你看这符纸,黄澄澄的,沾了阳气。朱砂红通通的,能镇阴气。往尸体额头一贴,就像给它戴了个帽子,告诉路上的野东西,这是有主的,别欺负它。就像现在的快递单,写了地址,别人就不会拿错。” 他说解放后,赶尸这行当就没法干了。 政府说要“破除迷信”,他师父把所有的符纸都烧了,铃铛扔到了沅水里,说:“这下好了,不用再跟死人打交道了。” 可烧符纸那天,师父哭了,说对不起那些还没送回家的“主顾”。 没过几年,有户人家找到他,说家里老人在外地去世,临终前说就算身体烧了,魂也想走一回“赶尸”的路回家,算圆个念想。 田铁武犹豫了半天,还是答应了。 他找出藏着的符纸,画了张辰州符,找了件老人的旧棉袄,披在竹竿上。夜里走在山路上,他摇着偷偷留着的铃铛,刚摇一下,就觉得身后沉了沉,像是有人跟上了。 走到半路,碰见个巡山的护林员,拿手电照他:“老爷子,你这是干啥呢” 田铁武没慌,指了指身后的旧棉袄:“送我爹回家。” 护林员愣了一下,手电光扫过田铁武身后的“棉袄”,突然“咦”了一声:“这棉袄……咋看着像自己会动” 田铁武心里一紧,嘴上却硬:“风吹的,你看花眼了。” 护林员没再多问,只是说:“夜里冷,山路滑,您老慢点走。”等他走远了,田铁武回头看,那棉袄的袖子正慢慢垂下来,像刚招过手似的。 他心里清楚,是老人的魂魄跟着来了,护林员那声“慢点走”,它听见了。 现在田铁武的院子里,还放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他画的符。 很多人出高价想买,老人都不肯卖。 田铁武老人告诉我。“符这东西啊,它认主,离开我这院子就成废纸了。就像老座钟的摆,没了钟壳子,摆得再欢也没用。” 去年我再去看他,他的儿子正收拾院子,说要改成民宿。老槐树上的铃铛被摘下来,放在了玻璃柜里,旁边贴了个标签:辰州赶尸铃(真品)。 田铁武坐在轮椅上,看着儿子忙,嘴里念叨:“别写‘真品’,就说是老物件——真的假的,心里有数就行,没必要给旁人看。 这几年,湘西突然多了些“赶尸人”。 别害怕,不是真的赶尸,是景区搞的“民俗体验”。 穿黑袍的“赶尸匠”摇着铃铛,后面跟着几个“尸体”,在灯光昏暗的山道上走,时不时蹦一下,嘴里还哼哼唧唧,吓唬游客。 有次,正好碰见个“尸体”蹦得太急,裤腰带松了,黑袍子往下掉,露出里面的花秋裤,引得游客哈哈大笑。 那“赶尸匠”也不恼,捡起袍子给“尸体”系上:“新来的,还没学会绷着走,大家多担待。” 游客里有个小伙子较真,问:“师傅,您这符是辰州符不咋看着像打印的” “赶尸匠”就亮开手里的黄纸:“当然是!不过与时俱进了,朱砂用的是红墨水,黄裱纸是a4纸打印的,比老的结实,雨淋都不怕。” 有个小姑娘被滑行的“尸体”吓哭了,她爸指着“尸体”的脚:“你看,他脚底下有轮子,是推着走的,假的。” 小姑娘揉着眼睛:“可我刚才看见他影子里有手在招手!” 众人往地上看,月光下,“尸体”的影子被灯光拉得老长,影子边缘确实有点模糊,像有东西在动。那“赶尸匠”赶紧打圆场:“那是树影晃的,山里风大。” 后来才知道,那山道旁边种着竹子,风吹竹叶晃,影子投在地上,就像有手在动。这可不是什么灵异现象,是自然现象。 景区老板也挺会做生意,事后在网上发了篇文章:《探秘湘西赶尸:千年民俗的现代表达,让神秘照进现实》,配图是那穿花秋裤的“尸体”,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田铁武听说了,在院子里骂:“这群小兔崽子,把死人的路当成戏台子,不怕遭报应” 骂完了,又对着沅水的方向叹口气,“不过也好,总比没人记得强。就像老戏,换了新唱法,好歹还有人听。” 前阵子去辰州,特意绕到山里的景区看了看。“赶尸”项目还在,只是“尸体”的行头换了,黑袍上绣着荧光条,铃铛里装了led灯,摇起来一闪一闪的,像迪斯科。 有个穿汉服的小姑娘跟“赶尸匠”合影,笑着说:“这要是真的赶尸,得多刺激。” “赶尸匠”摘了帽子,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挠挠头:“姐,真的您可受不了。听说以前的尸体走夜路,尸体还会跟路边的坟头打招呼,您敢看” 小姑娘吐吐舌头:“那还是假的好,又刺激又安全。” 离开景区时,天色已晚,山里起了雾。隐约听见远处有铃铛响,“叮铃、叮铃”,声音发沉,跟田铁武描述的“尸油铃”有点像。 我心里一紧,赶紧加快脚步,却看见路边有个放牛的老头,正摇着个旧铃铛赶牛,铃铛锈得厉害,声音跟刚才听见的一模一样。 老头见我看他,咧开嘴笑:“这铃铛,是前几年从沅水里捞的,据说以前是赶尸匠用的,现在赶牛正好,牛听了乖得很。” 我看着他赶着牛走进雾里,铃铛声越来越远,突然觉得,真的也好,假的也罢,湘西的山里,总该留点让人敬畏的东西,不然这山水就太寡淡了。 就像田铁武说的:“人活着,总得信点啥。信科学,也信点老祖宗的念想,不冲突。”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光球世界

光球世界

殷君
大学生黎志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些事故,当他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巨大的光球空间中,自己的身体变小了,还莫名了成为了这个世界中的一员。力量规则手环?这是..
其它 连载 46万字
重返未来之与维同行

重返未来之与维同行

APILEZ
(萌新作者的第一本书!希望玩1999的各位可以看得开心)(男主在1999的部分会放在正文,在其他世界的则会放在番外,其他世界的内容不算多,大概会同步更新。)(番外写的实际上并不好,建议看完第一卷后直接跳转第三卷)“告诉我,我们人联的目的是什么?”“促进人类与神秘学家的融合,实现种族平等!”“告诉我,我们人联的依仗是什么?”“科技与军事实力!”“告诉我,我们人联实现目的手段是什么?”“爱与和平!”维
其它 完结 171万字
打倒大日如来

打倒大日如来

张钧甯.
那是一名异常俊美的中年人,他手持三尺青锋,站在一尊金色大佛前,嘴中说道:“如来,汝杀吾妻儿夺吾修为,可曾想到吾已经准备好另一手,早已堕入魔道!”如来一副慈悲的笑意,“玖痴,看来汝还是没有参透佛的理念,出家人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佛经书。”PS:恶搞洪荒类小说,不喜勿喷,卫道士出门左拐。
其它 连载 112万字
重回八零的美好人生

重回八零的美好人生

H海冬
新书《穿越之直上青云》青云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头痛欲裂。她没有点亮古代生存技能啊!吟诗作对,不会针线女红,不会讨男人欢心,更不会种田做生意,都不会么的办法,只能找个以上四种技能都不需要的职业……N年后,登基为帝的青云,看着文武百官: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真没想当女帝。以前的小弟,现在的文武百官:对的,对的,你说的都对,是我们逼着你当的。已有完结文《重生七零的悠闲人生》《良配攻略》,欢迎入坑。
其它 连载 1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