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盘盘爱水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辞县赴洛意难平 县学的晨雾还没散尽,刘小橙就背着收拾好的行囊站在门口。林墨抱着一摞用蓝布包好的典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差点迟到!这是我爹收藏的《春秋公羊传》和《诗本义》,你带去洛阳,说不定学术交流能用得上。” 王勋站在一旁,手里攥着一支精致的狼毫笔,耳根微微泛红,递过去时语气还有些生硬:“这个…… 给你。我爹说这是宣州产的好笔,写起来顺畅。之前我总嘲笑你,是我不对,你到了国子学,别给咱们县学丢脸。” 刘小橙接过笔和典籍,眼眶有些发热。他想起初入县学时,王勋的不屑、林墨的援手,如今却收获了这样真诚的送别。“我不会给县学丢脸的,” 他用力点头,“等我回来,给你们带洛阳的书笺。” 肖雯雯提着装着干粮的布包走过来,把一件新缝的夹袄披在他身上:“洛阳比县学冷,早晚记得穿。学术交流别紧张,就像在县学诗会一样,把你想说的好好说出来就行。” 先生也走了过来,递给刘小橙一枚刻着 “县学荐” 的木牌:“拿着这个,国子学的人会多关照你几分。记住,学问不分出身,你在青竹村的经历,就是你最珍贵的资本。” 牛车缓缓驶离县学,刘小橙坐在车上,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县学大门,心里满是感慨 —— 半年前,他还是个躲在洛阳贫民窟的孩子,如今却能代表县学去国子学交流,这一切,都离不开肖雯雯的陪伴、先生的教导,还有林墨和王勋的友谊。 “姐姐,你说国子学的先生会不会觉得我的见解太‘土’了” 牛车走在乡间小路上,刘小橙忽然问。他手里摩挲着王勋送的狼毫笔,还是有些不安。 肖雯雯笑着摇头:“不会的。你在县学《春秋》课上,用青竹村分地的事谈‘郑伯克段’,先生不是说你‘接地气’吗国子学的先生更看重真才实学,你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好好说出来,就是最好的见解。” 她顿了顿,指着路边的麦田:“你看这些麦子,不管长在田埂边还是田中央,只要根扎得深,就能结出饱满的穗子。你在青竹村扎下的根,就是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你最该骄傲的地方。” 刘小橙看着麦田里弯腰劳作的农夫,忽然想起青竹村的李伯,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他打开林墨送的《春秋公羊传》,阳光透过车帘洒在书页上,墨香混着麦田的清香,让他觉得格外安心 —— 这一次去洛阳,他不再是为了躲避,而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学问,为了不辜负身边人的期待。 二、文渊堂里故人情 牛车驶入洛阳城时,刘小橙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街道比他记忆中更热闹,商贩的吆喝声、车马的铃铛声此起彼伏,只是少了当初那些凶神恶煞的守卫,多了几分安稳的气息。他掀开布帘,看着熟悉的城墙,想起第一次躲在肖雯雯身后穿过街道的场景,恍如隔世。 “先去文渊堂看看老丈吧,” 肖雯雯说,“他肯定还惦记着你。” 文渊堂的木质招牌依旧挂在老榆树下,只是门口多了两个看书的学子。老丈正坐在柜台后整理竹简,抬头看见刘小橙,眼睛瞬间亮了,连忙站起来:“小橙!你可算来了!我听狗蛋他爹说你去了县学,还得了诗会第一,真是好样的!” 他拉着刘小橙坐在窗边,又给肖雯雯倒了杯热茶,絮絮叨叨地问起县学的生活:“先生严不严伙食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你” 刘小橙笑着一一回答,把县学诗会的诗稿拿给老丈看。老丈读着 “青竹溪边竹作耙,晒场草人护粟华”,眼眶有些湿润:“好!好!这诗里有青竹村的影子,有你自己的影子,比那些只会写‘宫阙楼台’的诗强多了!” “对了,” 老丈忽然想起什么,从柜台下拿出一个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卷泛黄的《论语集注》,“这是我年轻时从一位老学者那里得来的,里面有很多独到的注解,你带去国子学,学术交流时说不定能用得上。” 刘小橙接过木盒,心里满是感激:“谢谢您,老丈。要是没有您,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说这些干什么,” 老丈摆摆手,语气郑重,“国子学里多是世家子弟,他们读的书多,见识广,但也容易脱离实际。你不一样,你见过乡下的苦,知道百姓的难,这是你的优势。交流时别怯场,把你在青竹村的经历、在县学的思考好好说出来,肯定能让他们刮目相看。” 离开文渊堂时,老丈还特意送他们到巷口,反复叮嘱:“有什么事就来文渊堂找我,在洛阳,我还能帮你搭把手。” 刘小橙回头望了一眼文渊堂的招牌,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在这座曾经让他恐惧的城市里,如今也有了牵挂他的人,有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三、国子学内初论道 国子学的大门比县学更气派,朱漆大门上雕着繁复的龙纹,门口的石狮子比洛阳城门口的还要高大。负责接待的国子学先生接过县学的推荐信,上下打量了刘小橙一番,客气地说:“刘学子一路辛苦,明日辰时,学术交流在‘明伦堂’举行,今日先带你去住处歇息。” 住处是一间小小的厢房,里面摆着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书桌上还放着一套新的文房四宝。肖雯雯帮着整理行囊时,刘小橙走到窗边,看着国子学的庭院 ——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池塘里的荷叶虽已枯萎,却透着几分雅致,几个穿着锦袍的学子正坐在亭子里讨论学问,声音里满是自信。 “会不会有点紧张” 肖雯雯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水。 刘小橙点点头,又摇摇头:“有点,但更多的是期待。我想看看国子学的学子们怎么讨论学问,也想把我的想法说给他们听。” 第二天一早,明伦堂里坐满了人。国子学的先生们坐在主位上,两侧是来自洛阳各郡县学的学子,大多穿着华丽的儒衫,腰间系着玉佩,只有刘小橙穿着县学的粗布夹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学术交流的第一个议题是 “民生之本”,国子学的学子张谦第一个站起来,他是洛阳太守的儿子,声音洪亮:“民生之本在于‘礼’,百姓懂礼,则安分守己;官吏懂礼,则清正廉明。只要人人守礼,天下自然安定,民生自然富足。” 他的话得到了不少学子的赞同,纷纷点头称是。轮到刘小橙时,他深吸一口气,站起来,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我觉得民生之本在于‘食’。百姓有饭吃,才有余力学礼;官吏能让百姓有饭吃,才称得上清正廉明。” 他顿了顿,想起青竹村的日子:“我在青竹村时,见过村民因为水渠坏了,稻子旱死,只能啃树皮;也见过李伯因为收成好,能给孩子买新衣服,笑得合不拢嘴。百姓不管‘礼’是什么,他们只知道,有饭吃、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张谦皱起眉头,反驳道:“你这是本末倒置!没有‘礼’的约束,百姓为了争饭吃,只会互相争斗,天下只会更乱!” “可要是连饭都吃不上,‘礼’又有什么用呢” 刘小橙反问,“青竹村的村民不懂什么大道理,却知道互相帮忙修水渠、晒粮食,这不是‘礼’,却是‘情’。有了这份情,百姓才不会争斗;有了饭吃,这份情才能长久。” 明伦堂里安静下来,国子学的李博士抚着胡须,点了点头:“刘学子说得有道理。‘礼’是教化之本,‘食’是生存之本,没有生存之本,教化之本无从谈起。你从民间实际出发,见解独到,比空谈‘礼’更有意义。” 其他先生也纷纷点头,张谦看着刘小橙,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不再是之前的轻视。刘小橙坐下时,手心虽然还有汗,心里却满是激动 —— 他终于用自己的见解,赢得了国子学先生和学子的尊重。 四、锋芒初露获认可 接下来的几天,学术交流围绕着《诗经》《春秋》展开。刘小橙每次发言,都从青竹村的经历出发,把典籍里的道理和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 —— 谈《诗经?七月》时,他说起青竹村村民春耕秋收的辛苦,让学子们明白 “农时不等人”;谈《春秋》“救灾恤邻” 时,他说起肖雯雯教村民修水渠、防旱灾,让先生们称赞 “学以致用”。 交流的最后一天,国子学要选出一位 “最优学子”,由先生们投票决定。李博士站起来,声音洪亮:“刘小橙学子虽出身乡下,却心怀百姓,能将典籍与实际结合,见解独到,真诚质朴。我认为,‘最优学子’非他莫属。” 其他先生纷纷赞同,张谦也站起来,笑着说:“之前我觉得刘学子的见解太‘浅’,现在才知道,是我太‘浮’。你的见解比我深刻,这个‘最优学子’,你当之无愧。” 国子学的王祭酒亲自给刘小橙颁发了 “最优学子” 的牌匾,牌匾是用檀木做的,刻着 “国子学交流最优” 六个字,还送了他一套珍贵的《十三经注疏》。“你是个可造之材,” 王祭酒拍着他的肩,“要是愿意,毕业后可以来国子学当助教,继续研究学问。” 刘小橙接过牌匾和典籍,眼眶有些发红:“谢谢您,祭酒。我还想回县学看看先生和朋友,等将来有能力了,再回来为国子学效力。” 离开国子学那天,张谦特意来送他,还递给他一张帖子:“这是我家的地址,以后来洛阳,一定要来找我。咱们再好好讨论学问,我还要听你说青竹村的事。” 肖雯雯看着手里的微型定位器,屏幕上的时空涟漪修正进度跳到了 95%,下方弹出一行提示:“目标人物刘小橙在国子学崭露头角,获权威认可,‘光耀门楣’进程基本完成,历史轨迹与基准线重合度达 98%。” 她关掉屏幕,看着身边拿着牌匾、笑容灿烂的刘小橙,心里满是欣慰。这个从洛阳贫民窟走出来的少年,经历了躲避权贵、乡村成长、县学深耕,如今终于在国子学绽放光芒,活成了历史本该有的样子。 牛车驶离洛阳城时,刘小橙回头望了一眼国子学的方向,又看了看身边的肖雯雯,轻声说:“姐姐,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不可能有今天。” 肖雯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你看,只要你肯学、肯想、肯做,不管出身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牛车在乡间小路上前行,阳光洒在刘小橙手里的牌匾上,泛着温暖的光。他打开那套《十三经注疏》,指尖拂过书页上的墨字,心里满是憧憬 —— 他要把这些典籍带回县学,教给林墨和王勋;他要回青竹村,教孩子们读书写字;他要让更多像他一样出身的孩子,有机会靠学问改变命运。 而肖雯雯看着他的侧脸,心里清楚 —— 她的任务即将完成,但她和刘小橙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这个跨越千年的相遇,不仅修正了历史,更成就了一个少年的成长,也让她明白了穿越时空的真正意义 —— 不是改变过去,而是见证每一个平凡人,靠自己的努力,活成不平凡的模样。 此刻的洛阳城,文渊堂的老丈正整理着刘小橙送的 “最优学子” 牌匾的拓片,嘴角满是笑容;青竹村的陈老先生收到肖雯雯捎来的信,拿着信在桂树下读了一遍又一遍;县学的林墨和王勋正等着刘小橙回来,想听听他在国子学的故事。 所有人的期待,都在等着刘小橙回去 —— 等着他把学问带回家乡,等着他开启新的人生,等着他真正实现 “光耀门楣”,成为西晋文学史上那颗耀眼的星。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重生民国不做炮灰

重生民国不做炮灰

奥利小白
舒芷上辈子为人当枪而死,重活一世才知道自己是一本书里面出场不过三秒的炮灰一枚,把自己推出去挡枪的便是书里的男主角。舒芷不甘心,打算联合书里面的大反派来为炮灰证明。恃美行凶妖艳歌女╳玩世不恭风流反派顾九笙看着眼前心怀鬼胎的女人问道:“你救了我一命,我以身相许怎么样?”舒芷摇摇头:“九爷,我喜欢老实人。”后来舒芷窝在顾九笙的怀里,深吸一口气:“真香。”封面底图来源网络,侵删背景纯属虚构,勿考究。
都市 连载 53万字
浪迹深圳的岁月

浪迹深圳的岁月

adu的天空
九十年代的深圳,对于外地打工仔、打工妹来说,一切都感觉新奇!坐在夜班的流水线,听着胡晓梅的《夜空不寂寞》,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深圳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农民工黯然离去!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都市 完结 65万字
王妃是个交换生

王妃是个交换生

素子花殇
【1V1宠文,双洁,超甜】偶碰一古秤,向青柠穿越了,还招惹上了一个权倾朝野、恶贯满盈的人。好在,她很快发现了他的弱点——对她反胃。攻其弱点,她便有了保命秘诀——恶心他!哪怕他要杀她,她只要深情款款、视死如归地跟他说上一句“能死在王爷手里,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他便会恶心得连杀她的兴致都没了。所以,她说的最多的,是情话。而他说的最多的,是警告。“一介婢女,谁给你的自信觊觎本王?”“既然王妃心中有人
都市 完结 141万字
重生之同桌的爹

重生之同桌的爹

微笑de朵朵
杨如重生回到了小时候。原本她认老公当学霸正玩得风生水起,结果爹突然挂了!!这其中怕是有什么天大的误会?明明前世直到她死那年,她爹都还活蹦乱跳好吧!?与此同时,刚上初中的杨如发现,同桌的他望向自己的眼神,一天比一天慈爱,而且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
都市 完结 102万字
我就是富二代!

我就是富二代!

一块硬板床
人终究被年少时的不可得之物而困其一生。世界也是一座天秤,两端是各样的人生,有人生在罗马,有人生来骡马。重回少年,站立于时代浪潮前列,顾城发现原来人生竟然还可以活的这般恣意盎然!……………………轻松爽文!无郁闷!
都市 连载 102万字
登基日孕吐,全皇朝都在找孩子他爹

登基日孕吐,全皇朝都在找孩子他爹

薄荷子
拓跋绫穿书了,成了女扮男装的新帝,且登基日当众孕吐!!!陛下…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微臣近来刻苦钻研,研制的堕胎药无痛无感!拓跋绫嘴角猛抽:然后呢?坏消息是……陛下您的体质千古难得一见,您一个男人竟然怀孕了。拓跋绫一口水喷出来,想把太医的头砍了压压惊。当她兢兢业业搞事业勤勤恳恳奶崽子时,自己的小马甲掉了,皇朝上下慕名有人上门预想喜当爹!总爱抢她皇位的世子磨刀霍霍给她削了个苹果;一直说她
都市 完结 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