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光微熹,层云如绡,苏明远立于院中,摩挲着掌中一方青布,眉头紧锁。今日是私塾休沐日,他决心解决困扰多日的难题——如何在这北宋之世,穿得像个真正的读书人。 一件长衫,系一条束带,看似简单,实则学问深邃。他自嘲道,眼前摊开的是前身留下的几件衣物——青布直裰、白色中衣、黑色方巾、深色宽袖衫。每一件都有特定的穿戴顺序和场合,稍有不慎,便落人话柄。 在宋代,衣着体现着严格的阶层区分。作为一名读书人,苏明远的装束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即便是最基本的颜色选择,也受到严格规制——黑与白,素雅庄重,方为儒者本色。 前日授课时,一位年长学生的父亲来访,见他中衣外露、束带松散,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分惊愕。那微妙的眼神刺痛了苏明远的自尊,也让他意识到,在这个注重礼仪的时代,衣冠不整实为大忌。 现代人穿衣,求个舒适方便;古人着装,讲究的却是伦常秩序、内外有别。他边思索边拿起中衣,试图按照记忆中的顺序穿戴,内衣、中衣、外衫、束带、方巾,层层叠叠,仪态万方。 正当他手忙脚乱之际,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苏明远头也不抬地应道,以为是王婆送早饭。 苏先生,失礼了。一个陌生的男声让苏明远猛然抬头。 门外站着一位约莫六旬的老者,一身素净衣衫,手持拐杖,目光如炬。苏明远一惊,连忙手忙脚乱地整理衣衫,却因动作慌张,束带松脱,中衣敞开,更显狼狈。 学生有礼了。老者不等邀请,径直入内,微笑道,闻听苏先生病后复课,且教学有方,特来拜访。 苏明远慌忙行礼,脑中却一片空白,不知此人为谁,又该如何称呼。 先生可是忘了老朽老者见他神情恍惚,笑道,老朽张颐,乡中耆老,曾与令尊切磋诗文,也曾指点过先生童年习字。 原来是张老先生,失敬失敬。苏明远松了口气,连忙作揖,却因动作生疏,方巾滑落,更添尴尬。 张老先生意味深长地打量着他:苏先生病后,连穿衣戴帽都似忘了章法,难怪乡人都说病魔竟将先生半生所学都带走了。 苏明远尴尬地笑笑:病后诸事恍惚,连最基本的穿戴都不甚利落,惭愧。 且坐下说话。张老先生在席上坐定,抚须微笑,先生衣冠不整,在私室无妨,若是外出,却是大忌。我观先生近日行止,与病前大有不同,想必是病中受了惊吓,诸多记忆尚需唤醒。 此言正中苏明远下怀,他谦虚道:确是如此,还望张老不吝指教。 衣冠礼仪,乃为人之本。张老先生正色道,自古云冠服之正,所以华国体也。士人着装,不可轻慢,有定制焉。 接下来一个时辰,老者娓娓道来宋代读书人的穿着之道——中衣当以素色为主,洁白如雪;外衫宜宽大得体,青黑为雅;束带要平整牢固,系于腰间;方巾需端正平展,不可歪斜;靴履要整洁朴素,不可奢华浮夸。更有朝见、祭祀、宴会、丧葬等不同场合的穿着差异,一一道来,如数家珍。 苏明远聚精会神,将这些细节悉数记在心中。在现代,他对宋代服饰的了解仅限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而今亲耳聆听一位亲历者的讲解,如获至宝。 先生且起身,让老朽为你正衣冠。张老先生起身,亲自示范着各种衣物的穿戴方法,中衣要紧系襟带,袖口要平整,外衫领口要端正,方巾要平稳如山...... 在老者的指导下,苏明远一件件穿戴整齐,最后站在铜镜前,不由得为自己的变化惊叹——镜中人俨然一位谦谦君子,器宇轩昂,与平日邋遢模样判若两人。 衣着虽外物,却关乎内心修养。张老先生满意地点头,冠服不正,则礼仪不肃;礼仪不肃,则德行不端。先生不可小觑。 苏明远深感惭愧,躬身致谢:今日受教,获益良多。 送走张老先生,苏明远站在庭院中,望着自己在水缸中的倒影,心中感慨万千。在现代,他可以一整天穿着睡衣待在家中,点外卖、看电影、敲论文,无人在意其衣着不整;而在这里,即便是独处,也须衣冠端正,以示对自身和他人的尊重。 衣冠礼仪,实则是一种生活哲学。他默默思索,古人强调正其衣冠,何尝不是一种对秩序和自律的追求 午后,苏明远决定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穿戴整齐后前往村中祠堂,以示对先祖的敬意,也是对自己新装束的一次公开展示。 祠堂位于村子中央,古槐参天,肃穆庄严。几位村中长者正在廊下品茶论道,见他迎面走来,皆露惊讶之色。 苏先生今日气度不凡啊,其中一位长者笑道,几日不见,宛如变了个人。 苏明远心中暗喜,谦虚作揖:惭愧,只是沐浴更衣,以示对列位长者的敬意。 不对啊,另一位老者皱眉,仔细打量他,苏先生方巾歪了,且束带系法不当,左衽了。 苏明远一怔,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方巾确实在走路时歪斜,而更糟的是,他将束带系成了左衽之状,这在古代是蛮夷或丧服的标志,大为不妥。 这......他窘迫不已,手足无措。 苏先生病后果真与前不同了,老者意味深长地说,往日你对礼仪甚是考究,今日却如此疏忽,莫非还未痊愈 正当苏明远张口欲辩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郎衣冠不整,老朽有责。 回首望去,竟是方才拜访的张老先生,拄杖而来。 适才为苏先生正衣冠,因天色已晚,仓促行事,未及细察。张老先生解围道,且容老朽为他重新整理。 在众目睽睽之下,张老先生亲自为苏明远重新调整方巾,纠正束带,动作娴熟,一丝不苟。这一幕既令苏明远感激不已,又让他羞愧交加。 多谢张老。待众人散去,他低声致谢。 不必言谢。张老先生叹道,老朽观苏先生近来言行,与往日大相径庭,如同换了个人。此事颇为蹊跷,但老朽不愿多问。只愿先生牢记,在这世道,衣冠不整非小事,关乎立身处世之本。 苏明远心中一凛,难道老者已看出自己的穿越者身份他强作镇定,恭敬道:先生教诲,铭记于心。 回家路上,一场细雨悄然而至,打湿了他精心整理的衣冠。水珠顺着方巾边缘滴落,如同无声的嘲讽。苏明远苦笑着加快脚步,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现代人的随性和古代礼仪的森严,如此悬殊。他暗自思忖,衣着本是外物,却成了身份的标签、地位的象征,甚至是一个人存在价值的度量衡。 院中老梅树下,几只麻雀在雨中扑棱着翅膀,争抢着枝头一颗将落未落的梅子。苏明远驻足观看,忽觉这争抢之景与人间百态何其相似——鸟儿不需华丽羽毛,却为一颗果实争得你死我活;人间万象,又何尝不是如此衣冠礼仪,不过是另一种生存竞争的形式罢了。 入夜,他在灯下研读前身留下的《礼记》批注,试图从中找寻更多关于礼仪的指导。窗外雨声淅沥,灯影摇曳,在墙上投下他的剪影——一个现代灵魂,披着古代的衣冠,行走在时光的夹缝中,既不属于过去,也难以回归未来。 衣不重暖,而重好;食不重饱,而重味。他轻声诵读书中句子,古人早已看透,衣食之道,本就超越了实用,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和社会认同。 灯芯跳动,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如同时光在流逝。苏明远凝视着摇曳的灯火,仿佛看到自己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现代的随性自由,一边是古代的礼仪秩序。而他,正艰难地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如同他那不甚熟练的束带,既要牢固得体,又不能束缚太紧,令人窒息。 次日清晨,他早早起床,按照张老先生的指导,一丝不苟地穿戴整齐,比照铜镜反复检查,直至完美无缺。 今日,我要做一个真正的宋代读书人。他对镜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踏出家门,秋日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他的肩头,为他整洁的衣冠增添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路过的村民纷纷投来惊讶而赞许的目光,有人甚至驻足行礼。苏明远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满足感——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迷失在古代的现代人,而是一个真正被这个时代接纳的读书人。 行至私塾门前,学生们已在等候。见他衣冠楚楚而来,孩童们齐齐起立,恭敬行礼:先生安好! 这一刻,苏明远忽然明白,衣冠礼仪之于古人,不仅是外在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是对传统的尊重,对秩序的维护,对自我约束的自觉。而这种自觉,或许正是现代社会所逐渐失落的珍贵品质。 衣冠正,然后礼仪端;礼仪端,然后德行修;德行修,然后家国安。他轻声自语,迈步走入私塾,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的教学。 窗外,一只蝴蝶飞过,在晨光中留下优美的轨迹,如同一个优雅的行礼动作,转瞬即逝,却意蕴悠长。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标铜

标铜

平老爷
五百年史海钩沉,五百年前世今生,一个魂与一群人的选择。五百年后的约定,五百年前的守望。是南北?还是东西?是后明?还是季宋?是求立德为公?还是立功不朽?还是立言传之万世?‘普天之下,莫非夏土,率土之滨,莫非夏臣’。......
军史 连载 144万字
祸宫

祸宫

绾清风
穿越成后宫底层人物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奋斗史?不不不,不存在的。苏堇漫:欺我辱我,我皆可忍。但若有人敢伤他性命,我必让这深宫,为他陪葬。某男:这个女人不一般,不对..
军史 连载 28万字
抗战之绝地玩家

抗战之绝地玩家

我的头像是猫
鬼子士兵:那个人跑的比飞机还快!那个手雷有山那么大!那双手有那么长,还能拐弯!那个人身上中了一枚炮弹,而且还在跑!这是一个玩家的故事。
军史 完结 93万字
邪王追妻:盛宠小医妃

邪王追妻:盛宠小医妃

沐暖笙
她,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沦为太子府的下堂妇,叔可忍,婶不可忍!惩恶女,虐渣男,驯魔兽,惹得桃花朵朵开,却一朵也不摘!他,身份尊贵,不近女色,唯独对她这个世人皆看..
军史 连载 70万字
位面大明星

位面大明星

百课全输
横店龙套小弟张峰变成了位面穿梭者。不过他仍旧做一个大明星。凭借着各个位面的见识,让他不断的成为一个演技越发厉害的大明星。顺便做做导演《诛仙》《盗墓笔记》《鬼吹..
军史 完结 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