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游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光如利刃,一寸寸剖开荒原上凝结的寒霜,微弱的暖意在冰冷的空气中弥漫。 程高站在高坡之上,凛冽的晨风吹动他的衣角,视野尽头的一幕却让他呼吸一滞。 一个不过七八岁的牧童,正小心翼翼地捏着一根枯黄的草茎,学着大人的模样,在他母亲的手背上轻轻点按。 那位置,赫然是虎口处的“合谷”穴! 牧童的嘴里还念念有词,声音稚嫩却异常清晰:“师父说,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出肩入鼻贯面……” 程高的心神剧震,这分明是昨夜那惊天动地的针光映镜之时,随风散播的《针经》残篇! 他甚至记得,那一瞬的光影中,这句经文对应的正是一个巨人虚影抬手贯气的宏大景象。 这孩子,竟只凭一夜的“观影”,就记下了经络走向 坡下,柳文谦正蹲在一户农家门前,神情比程高还要震撼。 他面前,一个粗布衣衫的农妇,正用一根磨尖的兽骨,为邻家一个抱着头呻吟的汉子施针。 那汉子偏头痛发作,痛得满地打滚,农妇却毫不慌乱,以骨代针,稳稳刺入汉子眉梢与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太阳穴。 手法虽拙,力道却准,入穴的角度更是分毫不差! 柳文谦的嘴唇微微颤抖,他看得分明,那农妇的动作,完全复刻了昨夜针影中治疗“头风”的某一式,连手腕翻转的微小细节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不是我们教的……”柳文-谦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嘶哑,“不是口传,不是手授……是那夜的针影,像烙印一样,刻进了他们的眼睛里,刻进了他们心里!” 涪翁不知何时已来到他们身边,负手而立,深邃的目光扫过这片苏醒的荒原。 他看着那些手持草茎、木刺、兽骨,彼此模仿着施针的乡民,脸上没有丝毫惊讶,反而是一种了然于胸的平静。 “人心若是一片沃土,何须一字一句的耕犁一缕天光落下,便能催生万物。”他的声音苍老而洪亮,仿佛与这片土地的脉动合二为一,“神迹不。这只是人心被点燃后的必然。一针落地,万脉自通。这‘脉’,既是人身之脉,也是这天地人心之脉!” 三人沉默前行,循着昨夜霜雪凝结最重的痕迹,来到了那片针光风暴的中心。 九面巨大的铜镜早已倾覆在地,镜面布满蛛网般的裂痕,仿佛承受了远超极限的力量。 奇异的是,那些裂痕之中,正有丝丝缕缕的清泉渗出。 泉水极细,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墨色。 柳文谦眼尖,他快步上前,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掬起一捧。 水中的墨点并非污浊,而是一个个微小到几乎无法辨认的文字! 它们如墨鱼吐出的烟雾,在水中缓缓舒展,盘旋,最终沉入镜下的泥土之中,消失不见。 “是《针经》的文字!”柳文谦惊呼出声,他努力辨认着那些即将消散的墨迹,脸色变得愈发古怪,“不对……这些字……它们在变!” 程高凑过去细看,只见一团墨迹在水中扭曲,原本清晰的“黄帝问曰”四个字,在沉入泥土的瞬间,竟模糊成了“村夫问曰”。 另一处,“圣人治未病以养其生”的经文,竟化作了更通俗的“妇人护儿郎以保其安”! 经文在自我演化! 它们正在脱去典籍的华丽外壳,变成这片土地上最朴素、最实用的语言! 涪翁没有看水,而是弯下腰,用枯瘦的手掌轻轻抚摸着脚下湿润的泥土。 那片土地,仿佛因为吸收了这些文字而变得不同,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生机。 “任何经典,若只是被束之高阁,供人瞻仰,终究不过是枯死的竹简。现在,”他感受着掌心下传来的温润,“它终于落了地,生了根,长成了这片荒原上的庄稼。”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枚最细的银针,轻轻刺入脚下的泥土。 针尖入土半寸,随即,一阵极其微弱、却又无比清晰的震动,从针尾传来,通过他的指尖,直抵心脉。 那不是地壳的脉动,而是……一种呼吸! 仿佛地下有万千草木的根须,在这一刻被唤醒,正随着一种玄奥的节奏,学着“归元九息”之法,与天地共鸣! 《针经》,已经活了。 当夜,三人在一座破败的山神庙中歇脚。 程高习惯性地清理着随身的药囊,准备补充一些沿途采摘的草药。 当他抖动药囊的夹层时,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焦黑纸片,忽然飘落下来。 程高一怔,这纸片他认得,是当初在南苑火场中,韩慎之的“控神针法”被焚毁时,无意间沾在他药囊上的残迹。 他本以为早已清理干净,不想竟还有一片遗漏。 柳文谦瞥见,神色一凛。 他取出一枚通体晶莹的“清气针”,扣在指间,以针尖对准那片焦纸,缓缓扫过。 随着他体内真气的催动,针尖上竟浮现出一层淡红色的血纹幻影。 幻影之中,一个模糊不清的人影正跪倒在地,面前仿佛供奉着一个看不见的玉匣。 那人影口中念念有词,反复诵念着某种音节。 程高和柳文谦凝神细听,那音节竟是“针律”中的某些片段! 每当人影诵读三遍,那片焦黑的纸灰便会微微蠕动一下,其上的灰烬仿佛有了生命,正挣扎着、扭曲着,试图重新组合成两个诡异的古字——“控神”! “哼。”一声冷笑从旁传来。 涪翁不知何时已站在他们身后,目光如炬,死死盯着那片焦纸,“韩慎之的‘影’虽被我一针破灭,可这世上,总有些跪久了的人,以为自己站不起来,便也见不得别人站着。他们总想着捡起旧主的破烂,替别人定命。” 这焦纸之上,附着的不是韩慎之的残魂,而是他那些狂热信徒的意念! 他们试图通过日夜祭拜祷念,复活这邪恶的“控神令”! 涪翁眼中寒光一闪,他并指如电,从柳文谦手中取过那枚“清气针”,手腕一抖,银针便化作一道流光,精准地将那片蠕动的焦纸“钉”在了破庙的横梁之上。 针气如锁,瞬间封住了纸灰上那股邪祟的意念。 “且看这灰,能爬多远。”涪翁淡淡说道,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夜至三更,万籁俱寂。 被钉在横梁上的焦纸,竟无火自燃,升腾起一缕缕幽青色的火焰! 火光摇曳,一道微弱到几乎无法听见的声波,从中弥漫开来。 “……医无主,则民心乱……奉针律者生,逆神针者亡……” 那声音如同一根无形的丝线,不经耳膜,直接钻入人的梦境深处,编织出令人心神不宁的幻象。 睡梦中的程高猛地翻身坐起,额上冷汗涔涔。 他的右手,竟在无意识中死死掐住了自己左腕的“神门”穴,指节发白,似乎要将自己的心脉掐断——这正是被“控神令”影响心智的前兆! 黑暗中,涪翁的双眼早已睁开,清明如镜。 他没有起身,甚至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 只见他并指从枕边的针囊中悄无声息地摸出三枚寸许长的“静心针”,手腕轻弹,三道微不可察的银光便分别没入了他、程高和柳文谦卧榻周围的三个角落。 三针落地,一个无形的场域瞬间形成。 紧接着,涪翁阖上双眼,竟施展出“诊脉法”,却不是为他人诊脉,而是引动自身平稳、悠远、浩瀚的脉搏气息,通过身下的土地,如春水漫堤一般,无声无息地扩散开来。 那道试图侵入梦境的邪异声波,一触碰到这股沉静如渊的脉息,便如同骄阳下的薄冰,瞬间消融瓦解,化作一缕缕青烟,被那三枚“静心针”的针尖彻底吸尽,再无踪迹。 “邪音入梦,又怎比得上我一息匀长”涪翁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屑,“人心若能自有节律,这世上,又有谁能替你跳动” 翌日天明,庙外传来一阵孩童的喧闹声。 原来是荒村里的孩子们,不知从哪听说了这庙里住着神仙般的“老爷爷”,竟三五成群地聚在门口,人手拿着一根“宝贝”——有的捧着精心挑选的笔直草茎,有的拿着从破车上拆下的铁钉,甚至还有一个孩子,举着一根不知从哪儿刨出来的尖锐兽骨,满眼期待地望着涪翁。 “老爷爷,教我们扎针吧!” 柳文谦正欲上前,将正统的针灸之道说与他们听,却被涪翁抬手止住。 涪翁一言不发,只是走到庙门口的阳光下。 他从针囊中取出一枚银针,用两根手指捏着,悬在半空。 清晨的阳光穿过针身,在地面上投下一道清晰纤长的影子。 他缓缓移动银针,那地上的影子便随之而动,从孩童们的脚下,一路划向手臂,再到胸前,清晰地勾勒出“手三阴经”的走向。 孩子们看得入了迷,纷纷伸出小手,用手指去追逐、描摹那道在地上的针影。 一个聪明的孩子忽发奇想,用自己的草茎,去对准另一个孩子手臂上的影子,嘴里还学着昨天的牧童,大喊:“师父的影子教我啦!这是影子针法!” 一时间,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就在这时,村里一位被腿痹之症困扰多年的老妪,拄着拐杖蹒跚而来。 她的孙儿,正是那个拿着草茎的孩子,他看到奶奶痛苦的模样,竟大胆地跑过去,学着涪翁的“影子针法”,用那根柔软的草茎,在老妪膝下三寸的位置,学着针影的样子,用力点按下去。 那位置,正是“足三里”大穴! “哎哟!”老妪惊呼一声,随即,她脸上痛苦的表情竟真的舒缓了几分,她尝试着走了两步,惊喜道:“好像……好像真的没那么疼了!” 柳文谦看得心惊肉跳,那孩子点按的位置,离真正的足三里穴,还差了半寸有余! 他刚要开口纠正,涪翁却再次抬手,按住了他的肩膀。 “差了半寸,是技。差了一寸,是道。”涪翁的声音很轻,“他们信,这针,便有效。你若去纠正,反而破了他们心中的‘神’。” 程高站在一旁,看着那群以影为师、以信为引的孩子,看着那位得到缓解的老妪,心中豁然开朗。 他看向涪翁,您不是在教医术,您是在养人心。” 七日之后,荒原上的生机日渐盎然。 三人已完成此行的目的,开始南归。 行至当初来时的涪水渡口,江风猎猎,渡船还未靠岸。 涪翁忽然停下脚步,他解下随身携带了数十年的银针匣,轻轻放在了渡头一块被江水冲刷得光滑的巨石之上。 那针匣古朴,却保养得极好,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他在匣上,用指尖运气,刻下了一行字:针不出手,道已在人。 “师父!”程高和柳文谦大惊,这针匣是涪翁的性命,他怎能弃之于此 涪翁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言。 他望着滚滚东去的涪水,眼神悠远而通透。 “我已无病可治,亦无典可传。”他缓缓说道,“真正的《针经》,已经不再我这针匣之中,它正在千家万户的灶台边,在田间地头的泥土里,在母亲为孩子抚平伤痛的掌心中,一笔一划地写着。” 他的话音刚落,对岸的村落里,竟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稚嫩而整齐的齐声诵读: “针者,引也,非控也!引其气,通其脉,守其心……” 声音虽远,却如初春的第一声雷鸣,滚过江面,震入心底。 涪翁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不再回头,转身迎着风,踏着来时路上的残雪,一步步走向远方。 身后,渡口的风愈发大了,吹得江水滔滔。 那块巨石上的针匣,静静地躺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背着药篓、满身泥土气息的采药少年,从山间小路走下渡口。 他一眼便看到了那方与周围景物格格不入的针匣,好奇地走上前。 当他看清匣上那行字时,少年的瞳孔猛然收缩。 他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伸出手,将那沉甸甸的针匣悄然拾起,紧紧握在掌心。 他没有声张,也没有四顾,只是转身,重新走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我的老婆是初恋

我的老婆是初恋

沉寂豪杰
谁听说过一觉醒来就换了一个世界?谁听说过一招重生就妻女双全?谁听说过重生都不给金手指的?好吧陈寂就这么破天荒的重生了……
军史 连载 2万字
无限支付

无限支付

莫不识
一款神奇的无限支付软件被雷劈进了余修的手机里,之后的事...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把钱花出去!——余修
军史 连载 12万字
满天星:念念不忘

满天星:念念不忘

彼岸奈何桥
十五岁的他捡回了九岁的她,他冷漠无情,却唯独对她百般宠溺,陪她睡觉,为她洗澡,洗手作羹汤。就在她一颗心沉沦不可自拔的时候,他却与其他女人携手而行。正当所有人都..
军史 连载 7万字
盛世太子李承乾

盛世太子李承乾

易如意
贞观十六年冬,现代宅男杨舟穿越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此时李世民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一旁的李泰虎视眈眈,大臣也因为李承乾反感汉文化,对他离心离德。在这个冬天李承乾如何用自己后世的见识改变历史,走出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皇图大道。携现代思想与技术的强势皇太子李承乾VS霸道狠辣千古一帝李世民。李承乾: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了大唐帝国的千秋长盛,孤王要改革。李世民:老子十六岁领兵,杀兄杀弟还囚父,老子还
军史 连载 172万字
爸爸今年六岁半

爸爸今年六岁半

风船葛
莫名其妙出现在家里的幼女居然开口就自称是爸爸。还厚颜无耻的宣告:儿子,要好好把爸爸养大。不正经的老爸加上熊孩子属性,破坏力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就是弑亲之罪的惩罚吗..
军史 连载 25万字
汉末乱入争霸

汉末乱入争霸

恨水自清
一对龙凤玉,将陈陌卷入到这个乱世出人才的东汉末年。陈陌:没兵没马没地盘!要我怎么办啊!!龙魂玉:不要慌!你还有我!!陈陌:…………
军史 连载 8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