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最高规格接待!
花瑾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确实困惑。 李常务可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人物,能让他亲自接见一个地方副职,实在不合常理。 原本他以为,只要让高育良过来敲打几句就够了,可李常务坚持要祁同伟到场,这让他一头雾水。 尽管心中不解,他还是照办了。 如今两人已在门外,他也终于忍不住问出心底的疑虑。 听罢,李常务微微向后靠了靠,嘴角浮起一丝轻蔑的笑意: “小金子,你还是太嫩了。 整个汉东,真正让我看得上眼的,也就两个人——一个是赵立春,另一个,就是这个祁同伟。” 他顿了顿,继续道:“赵立春不必多说,汉东第一号人物,无人能及。 若非这次运气好,根本扳不倒他。 要是没有祁同伟从中发力,赵立春顶多退居二线,哪来如今一锅端的局面” “你瞧祁同伟官不大,可这种人,绝不能小觑。 别的不说,他一个副部,在这场高层较量中竟能逆势而上,借一起命案撬动公安部的格局,你能想到吗就算是我,也不敢轻易做到。” “表面看是运气好,撞上了突破口,可真正的本事,是抓住机会。 境外行动,一步踏错就是粉身碎骨。 那么多武警将领,谁敢带队深入没人敢。 可祁同伟敢。 而且干得干净利落,事后处理更是滴水不漏,堪称典范。” “汉东出了这样的人才,是你的福分,也是你的麻烦。” 话音未落,沙瑞金刚挂完电话不到五分钟,门铃便响了。 祁同伟与高育良并肩走了进来。 沙瑞金亲自迎到门口,礼数周全。 这场会面,不像正式场合的公务往来,没有繁文缛节。 地点选在家中,氛围便多了几分私人性质。 既然是家里的聚会,那就不仅是职务关系,更多了些人情意味。 话题虽免不了涉及工作,但真正关键的,往往藏在言外之意里。 这一点,几个人心里都门儿清。 此刻,祁同伟和高育良一前一后迎向走出屋子的沙瑞金,脸上都挂着得体的笑容。 高育良在场,祁同伟自然退居次席。 他也早已习惯这样的位置——这类场面,他不是头一回经历。 于是只是默默站在一侧,手里拎着两瓶酒,静静看着两人寒暄。 此时的沙瑞金,与平日判若两人。 满脸笑意地迎上前,一把握住高育良的手,声音热络:“育良同志啊,我到汉东也有段日子了,一直想找机会跟你好好聊聊,今天总算盼到了!来来来,别拘束,就当自己家。 我一个人住,老伴儿还在京城,你这一来,屋里可就有烟火气了,热闹!” 话音未落,已拉着高育良往里走,亲热得像多年老友重逢。 回头还不忘招呼祁同伟一句: “同伟,愣着干嘛人都到门口了,还杵那儿看风景赶紧进来!” 这般随和、不端架子的模样,哪像个执掌一方大权的书籍倒像是街坊邻里的长辈,言语间毫无距离感。 可越是这样,祁同伟心里越绷着一根弦。 他知道,真正的高手从不显露锋芒。 反观高育良,则神情坦然,步履从容。 这种场合他见得太多,类似的邀约也不止一次两次。 从前省里的主要领导,也都曾以这般亲切姿态请他入室深谈。 久而久之,他也习以为常,不再多想。 当下便笑着与沙瑞金并肩而行,直接步入客厅。 祁同伟刚踏进门槛,便见一人已在门口等候,伸手接过他手中的酒袋。 祁同伟点头笑道:“辛苦王秘书了。” 这位是沙瑞金的生活秘书,专管日常起居。 名义上叫秘书,实则更像管家,衣食住行事无巨细皆由其打理。 这类职务,并非常规配置,而是中央特批,由京里直接指派。 传闻中,这些人都是经过特殊培训,背景清白、行事稳妥。 至于具体底细,外人不得而知。 当初中央也曾为高育良配备此类人员,但他婉拒了,只留下一位工作秘书,理由是家属同住,生活不便。 上级未再强求。 而沙瑞金不同——凡是上面安排的事,件件照办,毫不推诿。 这份顺从背后,藏着怎样的心思,耐人寻味。 此时,屋内沙发上坐着一位中年人,身旁还有一位李书籍作陪。 见众人进来,那人微微点头示意。 祁同伟认得他,高育良却从未见过。 沙瑞金连忙介绍道:“育良同志,这位是我们新任的国务院常务委员,最近才正式履职,对外尚未公开消息。 但在组织档案中,职务已经更新。 这次来汉东,是他上任后的首次调研,能来咱们这儿,是我们的荣幸。” 转而又向对方介绍高育良:“这位是咱们汉东省韦副书籍、省掌高育良同志。 原本是汉大教授,从学界转入政坛,这些年为地方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 高育良闻言,压下心头震动,上前握手致意:“您好,我是高育良。 欢迎您莅临汉东指导工作,有任何需要协调之处,请尽管吩咐,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可他表面镇定,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眼前这位人物,地位之高,几乎触不可及。 国务院常务委员——那是什么概念别说亲自接见,以往哪怕只是一位普通国务委员前来视察,汉东都要以最高规格接待。 如今这位不仅来了,还以如此低调方式现身,且竟是首次调研便落脚于此…… 刹那间,无数念头在他脑中闪过。 刚才祁同伟提到的那位“纪委第三书籍”,怎么会突然变成了这个身份 赵立春的垮台,前些日子发改委和国资委接连派人南下……再联系此人新晋职务,一个惊人的真相在他心中骤然清晰—— 赵立春根本不是幕后主使,充其量不过是个棋子。 这场风暴的真正源头,远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暗。 赵立春固然是这盘棋表面的核心,但真正让高育良心头一震的,却是眼前这位人物。 若仅仅为了扶持赵立春,根本不可能让人一步登天,直接踏入如此高位。 再结合对方此刻所执掌的权柄,以及此前在国资、发改系统中为赵立春撑腰的那股力量——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念头,在高育良脑海中迅速蔓延开来。 他们盯上的,恐怕是一个更上层的人物。 而汉东,不过只是这场布局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想到这里,高育良心头猛然一紧,竟生出几分逃离此地的冲动。 此时此刻,他们这几人,早已身陷其中。 甚至可以说,彼此已是同舟共济的命运。 不知不觉间,他和祁同伟,都成了这张大网中的棋子。 被动卷入尚且难脱干系,而祁同伟,却已深陷其中,甚至可能是关键一子。 这一刻,高育良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恐惧。 以往面对赵立春时,他尚能谈笑自若,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