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面点传承,宋小满收徒
胖胖的篮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凌晨三点,医院走廊的灯光还亮着。 陈砚舟独自坐在icu外的长椅上,手里攥着那张被许铮塞进衣袋的纸条。他没有再看,只是反复折叠着纸条,直到边缘起了毛边。 天将破晓时,他回到了餐馆。 还没推开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薄荷清香。厨房的灯亮着,操作台前站着一个人,穿着樱花粉的旗袍,系着崭新的围裙,正低头擦拭刀具。 是宋小满。 她听见脚步声,没有回头,只是轻声说:我回来了。 陈砚舟走到灶台边,点火,烧水,往锅里倒入白米和陈皮。粥开始熬煮后,他盛了一碗放到她面前。 宋小满坐下,小口喝着粥。她的手还有些发抖,但她没有停下。喝完最后一口,她把碗轻轻放回桌上,起身走向操作台,将二十四把刀具一一摆好,从最短的小剔骨刀开始,一把一把仔细擦拭。 没有人说话。只有锅里的粥在咕嘟作响。 六点整,店门打开。 外面已经有人排队等候。五美陆续到来,沈君瑶穿着便服,唐绾拎着相机包,余昭昭戴着口罩也遮不住精致的妆容,阿阮蹦蹦跳跳地进来,手里摇着铜铃铛。 宋小满站在取餐口前,清了清嗓子。 从今天起,我要收徒。她说,不看背景,不问来路,只看心意。 人群安静下来。 题目很简单。她端出一盆面粉,用这个,揉出能拉出千丝的面团。谁能做到,谁就有资格留下。 第一个冲上来的是个穿黑t恤的年轻人,手腕上戴着三串佛珠。他抓起面粉就甩,动作花哨,面团飞出去一半。他急了,加水再揉,结果黏成了一团浆糊。 第二个是网红厨师,连直播架都支好了。他边做边喊:家人们看好了,这可是非遗技法!可他用力过猛,面团直接裂开。 第三个、第四个……有人偷用筋力增强剂,被阿阮当场识破;有人拿提前准备好的成品冒充,被唐绾拍下全过程。 人一个个败下阵来。 最后只剩下一个男孩站在门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双手干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 他叫林远。 宋小满点头:轮到你了。 林远走进来,仔细洗手,擦干,舀了两勺水,慢慢加入面粉中。他揉得很慢,但每一掌下去都很稳。面团渐渐变得光滑,他扯起一角,轻轻一拉——细如发丝,却不断裂。 宋小满盯着看了十秒,问道:你为什么来 林远低下头,我妈……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上次吃了回忆馒头,她笑了。那是三年来第一次笑。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想学会这门手艺。他说,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赚钱。我就想让她多吃一口,多笑一次。 厨房里静默了片刻。 陈砚舟从灶台后走出来,拿起祖传的银汤勺。他舀了一勺刚熬好的面汤,走到林远面前,倒进他的碗里。 汤面上浮着点点油花,还有一张小纸条。 林远拿起纸条,展开——手艺在手,仁心在胸。 他抬头看向陈砚舟。 陈砚舟说:拜师不用跪。但你要是真心愿意,这一碗面,就算定下了。 林远看着那碗面,热气袅袅上升,熏得他眼眶发热。 他缓缓蹲下,双膝落地,郑重地磕了一个头。 师父。他说,我叫林远。从今天起,我跟您学。 宋小满伸手扶他起来。她的手还在微微发抖,但握得很紧。 别叫我师父。她说,你不是我的徒弟,你是我的同行者。 林远点头,眼眶泛红。 五美站在一旁,没有人鼓掌,但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余昭昭掏出手机拍摄视频,沈君瑶悄悄拭了下眼角,唐绾举起相机按下快门,阿阮摇着铃铛轻声哼唱。 陈砚舟回到灶台前,重新点火。 锅里的水又开始沸腾。 宋小满带着林远走到操作台边,打开面粉柜。第一课,她说,不是揉面,是认面。不同季节,不同湿度,面粉的吸水性都不一样。你得学会听懂它的声音。 林远凑近细听。 不是用耳朵。宋小满笑着说,是用手。 她把手放在面团上,轻轻按压。你看,它会回弹。太快,说明太干;太慢,说明太湿。恰到好处的时候,就像人的心跳。 林远照做。他闭上眼,手掌贴着面团,一下一下感受着。 对了。宋小满说,就是这样。 陈砚舟在灶台边煮面。他加了青菜,撒了葱花,最后淋上一勺猪油。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他把一碗面递给林远。 吃吧。他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学。 林远接过碗,正要吃,发现碗底又有一行字。 他翻转碗底——明天早上六点,别迟到。 他抬头,看见陈砚舟已经在收拾调料瓶,背影挺直,动作利落。 宋小满开始教林远切葱花。她示范了一遍,刀速不快,但每一根都切得均匀。 刀法不怕慢。她说,怕的是心乱。 林远认真听着,拿起刀,照着练习。 第一刀切歪了。 他停下,深呼吸,再来。 第二刀好了一些。 第三刀,差不多了。 宋小满点点头:进步很快。 林远咧嘴笑了。 这时,前厅传来门铃声。 一位中年女士走进来,手里拿着保温盒,脸上带着笑意:听说你们这儿收徒弟我是林远的班主任。他妈妈刚才打电话,说梦见自己吃到了儿子做的花卷,醒来一直在笑。 宋小满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 阿姨,她说,等他学会了,第一个就给您做。 女士连连点头,放下保温盒:我带了点自家腌的萝卜,不算什么礼物,就是一点心意。 她转身离开了。 林远打开保温盒,里面是几块切得整整齐齐的酱萝卜,还冒着热气。 他没有说话,只是把盒子轻轻放在操作台角落。 陈砚舟走过来,看了看萝卜,又看了看林远。 记住了吗他问。 记住了。林远说,做面的人,先要学会接住别人的心意。 陈砚舟没有再说话。他拿起锅铲,在空锅里敲了一下。 当。 声音清脆悦耳。 宋小满和林远同时抬头。 新任务。陈砚舟说,今天中午十二点,推出新款记忆花卷。造型要像老式收音机,蒸的时候加点桂花,让它一打开就有声音。 林远睁大眼睛:还能有声音 宋小满笑了:你师父的意思是,咬下去的那一刻,人要能想起些什么。 比如……林远想了想,比如妈妈喊吃饭的声音 陈砚舟说,就是这个味道。 他转身去取面粉。 宋小满翻开笔记本,开始画草图。林远站到她身边,探头细看。 这里要留气孔。他说,不然蒸汽出不来,声音就不响。 宋小满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物理课学的。林远挠头,热胀冷缩,空气振动…… 宋小满笑了:行啊你。 两人低头讨论,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陈砚舟在一旁和面,手腕转动,节奏稳定。 前厅传来笑声,是余昭昭在逗阿阮玩。沈君瑶靠墙站着,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唐绾坐在角落,翻着采访本,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后厨。 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洒落在案台上。 面团在林远手中慢慢成型。 宋小满把手搭在他的手腕上,调整着力度。 轻一点。她说,别着急。 林远点头,放柔了力道。 面团一圈圈卷起来,像春日里舒展的藤蔓。 陈砚舟端来一碗温水,放在旁边。 醒面要用温水。他说,太烫会死面,太冷醒不动。就像人,得有个恰到好处的温度。 林远默默记下这句话。 他把卷好的面团放进蒸笼。 盖子合上的瞬间,一缕白色蒸汽钻了出来,在阳光中打了个旋,缓缓消散在空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