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火同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晋国,新绛,宫城正殿。 炭火在巨大的铜兽炉中噼啪作响,驱散着严冬的寒意,却驱不散殿内凝重而亢奋的气氛。晋景公端坐于上,面色因激动而微微泛红。下列,以中军将赵朔为首的卿大夫们肃然而立,目光皆聚焦于殿中悬挂的巨幅中原舆图。 “诸卿,”晋景公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楚越媾和,东南暂宁。然楚人新挫于越,霸权威严扫地,此诚乃天赐我晋国重整河山之良机!赵卿前番东出之策,寡人深以为然。如今寒冬将尽,春耕在即,我晋国该如何行事,诸卿可畅所欲言。” 上军将荀林父率先出班,他老成持重,言语间带着谨慎:“君上,楚虽受挫,然国力未损根本,楚庄王雄才,不可小觑。我晋国若逼之过甚,恐其不顾越国牵制,强行北上来争。且中原诸国,如郑、宋者,皆墙头之草,若见我晋国势大,或可归附,若见楚势复振,则必再叛。依臣之见,当以威慑为主,缓缓图之,不可操切。” 他的话代表了一部分老牌贵族的态度,对重新涉足中原泥潭心存疑虑。 话音刚落,下军佐郤克便按捺不住,洪声反驳:“荀伯此言差矣!岂不闻‘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楚国如今东有越国这只恶虎窥伺,如同芒刺在背,岂敢倾全力北上来与我争锋正是因其不敢,我才更要大张旗鼓,以泰山压顶之势,迫中原诸国做出抉择!若行事缓慢,待楚人安抚好越国,缓过气来,则良机尽失矣!” 郤克性情刚猛,主张强力压服,其态度赢得了不少少壮派将领的赞同。 双方各执一词,殿内议论纷纷。晋景公的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赵朔:“赵卿,你意下如何” 赵朔缓缓出列,他身形挺拔,目光沉静,仿佛殿内所有的争论都在他算计之中。他先是对荀林父和郤克各自一礼,方才开口:“荀伯老成谋国,郤将军锐意进取,所言皆有道理。然则,当今之势,非单纯军事较量,更在于人心向背与势之消长。”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轻点“郑国”所在。“郑,天下之枢机也。服晋则中原定,附楚则中原乱。昔日我晋国霸业中衰,郑国首叛,投靠荆楚。今楚国势蹙,郑国内部,必然惶恐不安,恐我报复。此正是攻心之机。” “臣之策,可分三步。”赵朔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殿中,“其一,遣能言善辩之士,持我晋国国书,直入新郑。国书不必厉声斥责,只需‘关切’询问郑国近年依附楚国,可曾得其庇护如今楚越盟成,楚国重心东移,郑国将何以自处并‘提醒’郑君,晋郑旧谊,不可或忘。此乃‘先礼’,示我晋国大气,亦给郑国台阶。” “其二,”他的手指移向晋国东部边境,“集结三军精锐,于太行陉口举行大规模春蒐(sou)。邀宋、卫、鲁、曹诸国使节观礼。我要让中原诸侯亲眼目睹我晋国‘武卒’之雄壮,兵甲之犀利!此乃‘示之以威’,让其知我晋国兵锋之盛,非残楚所能挡。” “其三,”赵朔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一旁低调的韩厥身上,“请韩将军秘密调拨一批精良军械,尤其是西河之战缴获的秦军重弩,通过鲁国渠道,‘不慎’流入郑国边境反对派手中。同时,散播谣言,言楚人为安抚越国,已答应割让部分中原利益,郑国即将被楚人出卖。此乃‘乱其内,疑其心’,让郑国君臣自乱阵脚,无暇他顾。” 三步之策,环环相扣,将政治、外交、军事威慑与阴谋离间完美结合,既展现了强大的压力,又留下了转圜的余地,目标直指中原锁钥——郑国。 殿内一时寂静,旋即爆发出阵阵赞叹。连荀林父也微微颔首,不再反对。晋景公抚掌大笑:“善!大善!便依赵卿之策!郤克,春蒐之事由你全权筹备,务必要显我晋军赫赫声威!韩厥,离间之事,交由你秘密办理,务必谨慎!” “臣等领命!”郤克、韩厥齐声应诺。 晋国这台沉寂多年的战争机器,开始将它的阴影,重新投向广袤的中原大地。一场不见硝烟,却同样凶险的争夺,悄然拉开了序幕。 楚国,郢都,章华台。 尽管宫内暖炉烧得正旺,楚庄王熊侣却感到一丝寒意。他凭栏远眺,窗外是铅灰色的天空和略显萧索的宫苑。大陵之盟,在他心中始终是一根刺。并非不能接受暂时的妥协,而是无法容忍楚国霸业竟因东南蛮越的牵制而束手束脚。 令尹孙叔敖坐在下首,面色疲惫,显然刚从繁重的善后事务中脱身。“大王,江东受损城邑已开始赈济重建,阵亡将士抚恤也已下发。只是……昭关落入越人之手,如同在我东部咽喉钉入一颗毒钉,长期来看,遗祸无穷。” 楚庄王冷哼一声,转过身来,眼中锐光一闪:“寡人岂不知勾践老贼,狡诈如狐,凶残如狼。此番让他得了便宜,他日必成心腹大患!然则……”他语气一顿,带着几分无奈与愤懑,“晋国赵朔,在西河练兵,虎视眈眈。若我倾力东向,与越死斗,赵朔必引兵南下,直逼方城!届时我楚国两面受敌,危矣!” 他走到案前,摊开一份来自北方的密报。“赵朔在新绛朝议,定下三步之策,欲图郑国。其势汹汹,其心昭昭啊。” 孙叔敖接过密报细看,眉头紧锁:“晋人此举,正在意料之中。郑国若倒向晋国,则宋、卫等国必然望风而降,我楚国经营多年的中原格局,将毁于一旦。” “所以,越人之患,可暂缓;晋人之逼,不可不防!”楚庄王猛地一拍案几,决然道,“令尹,即刻传令:第一,加强方城、叶邑等北部边境防务,增派兵力,严防死守!第二,遣使入郑,携带重礼,务必稳住郑国!告诉郑君,寡人绝不会放弃中原盟友,楚晋若战,楚兵旦夕可至!第三,”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秘密联络秦国,告知其晋国重心东移,西河空虚,乃其报西河战败之仇的良机!即便秦国无力大举东进,能牵制晋国部分兵力,亦是好的!” “大王英明。”孙叔敖领命,随即又道,“那越国那边……” “勾践……”楚庄王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神冰冷,“他此刻想必正忙于消化昭关,稳固新得之地。他不会轻易西进,但也不会放松警惕。传令给王子侧和沈尹戌,江东防务不得松懈,同时,多派细作,渗透越国,尤其是其都城会稽和昭关!寡人要知晓勾践的一举一动!待寡人解决了北方的麻烦,必亲提大军,踏平会稽,雪此大辱!” 楚国的战略重心,被迫北移。与越国的仇恨被暂时压下,转化为更深沉的积怨和更长远的谋划。楚庄王如同一头受伤的雄狮,一面舔舐伤口,一面紧紧盯着北方的老对手,等待着反击的时刻。 越国,会稽,王宫深处。 地底密室内,灯火幽暗,映照着越王勾践阴鸷的面容。他面前摆着两样东西:一份是“大陵之盟”的盟书副本,另一份,则是来自楚国江东的详细地图,上面标注着越军新控制的昭关及周边区域。 “寡人得了昭关,却未能尽收江东膏腴之地,更未能重创楚军主力……此盟,实为不得已之苟且!”勾践的声音沙哑,带着深深的不甘。他梦想中的是如灭吴一般摧枯拉朽,而非这般斤斤计较的边界划分。 大夫曳庸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道:“大王,能兵不血刃拿下昭关天险,已是大胜。楚国毕竟是大国,底蕴深厚,能逼其签订城下之盟,天下震动。我越国声威,已非昔日可比。” “声威”勾践嗤笑一声,“声威需铁与血来维系!楚国如今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他日必来报复。晋国虽看似盟友,实则只想利用我牵制楚国。天下诸侯,又有几人真将我越国放在眼中”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用力点在昭关上:“此地,乃我越国西进之基石,亦是防御楚国的屏障。必须将其经营得固若金汤!文种昔日所定‘劝农桑、实仓廪’之策,在江东新地,更需严格执行!将国内部分人口迁徙至昭关左近,屯田戍守!另,加紧训练水师,控制大江下游水道!” “臣已安排下去。”曳庸应道,“只是……迁徙人口,国内怨言颇多;训练水师,耗费巨大,国库……” “寡人不管这些!”勾践厉声打断,眼中闪烁着偏执的光芒,“没有昭关,我越国永远只能偏安东南!拥有了昭关,寡人便有了与楚、晋争雄的资格!告诉国内那些鼠目寸光之辈,谁若敢阻挠国策,休怪寡人无情!至于财力……”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诡谲,“加大东海盐场产出,通过海路,与齐、鲁甚至晋国暗中贸易。还有,江南那些蛮部,不是还有些剩余价值吗让他们用山林特产、金沙来换我越国的兵甲!” 他在密室内踱步,如同困兽。“范蠡……若有范蠡在,或可有更妙的生财之道……”他喃喃自语,随即又狠狠摇头,将这一丝悔恨抛开。“传寡人令:悬赏千金,征集能工巧匠,改进弓弩箭矢,尤其是破甲之箭!楚军甲胄精良,不可不防!” 勾践如同一块冰冷的磨刀石,正在这幽暗的密室里,用他的意志和权谋,反复打磨着越国这把刚刚见血,却已感到饥渴的利刃。他深知暂时的和平只是假象,下一场风暴来临之时,唯有更强的力量,才能保证越国不被吞噬,甚至……反噬他人。 “安居”岛,山谷工坊。 寒冬的海风被群山阻挡,谷内反而比外界多了几分暖意。范蠡站在新建起的高炉旁,看着工匠们按照初步掌握的“瀛洲秘法”锻造一批箭簇。暗金色的金属在锤打下迸溅出奇异的火星,发出的声音都带着一种异于常铁的沉闷与锐利。 “先生,按您吩咐,这批箭簇共三百枚,均已做旧处理,混入三千枚普通铜箭之中。”负责工坊的墨家弟子禀报道。 范蠡点点头,随手拿起一枚成品箭簇。入手微沉,锋刃在晦暗的天光下流转着不易察觉的冷芒。“测试过了吗” “测试过了。五十步内,可轻易穿透两重熟牛皮甲!且韧性极佳,不易折断,远超吴越乃至中原任何箭矢。” 范蠡沉默片刻。这三百枚箭簇,一旦流入战场,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改变一场小规模战斗的胜负。但这力量,太危险了。 “将所有核心工匠及其家眷,迁入山谷最深处的‘内苑’,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所需物资,由外围弟子转运。”范蠡下达了更严格的隔离命令,“此外,停止大规模锻造。后续研究,转向对此金属性质的更深探索,以及……寻找替代材料,模拟其效果。” 他不能让自己的理想国,变成一个只为生产杀人利器的地方。技术的突破,必须服务于更长远的目标——守护与创造。 与此同时,在岛屿另一侧面向大海的缓坡上,一座简陋却坚固的“文库”正在兴建。范蠡将来自中原的典籍,以及他自己和弟子们记录的关于农业、水利、医药、天文、数术乃至海外风物的知识,分门别类,抄录保存。他甚至下令,开始尝试用一套简化过的符号,来记录工坊中复杂的工艺流程,试图建立一套超越口耳相传的知识传承体系。 “武力可保一时平安,文明方是立身根本。”范蠡对围绕在身边的核心弟子们说道,“我们要留下的,不仅仅是刀剑,更是智慧的火种。终有一日,当神州战火平息,或当我们需要建立更大家园时,这些,才是真正的基石。” 海岛上,金属的轰鸣与书卷的静谧奇异地共存。范蠡在掌控毁灭性力量的同时,更加紧了对文明根基的培育。这微弱的星火,在海外孤岛悄然燃烧,其光芒虽未照亮世界,却已开始孕育着超越时代的可能。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中原大地上,晋国的使节踏上了前往新郑的道路,楚国的斥候穿梭于北部边境,越国的移民在军队护卫下走向陌生的昭关。而远在海外的范蠡,则同时守护着锋利的箭簇与厚重的书卷。和平的表象之下,四方势力都在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奋力前行。历史的洪流,在短暂的迂回后,正积蓄着更为磅礴的力量,等待着下一个决口的瞬间。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三国寻龙记

三国寻龙记

东车君
公元2174年,国家安全局特勤M5精英小组的组长陈龙,一直负责新晋精英级组员的培训,为各级特工组织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特级精英组员,在反恐斗争以及与米国和罗斯国的竞争中屡立奇功。然而,在最新一批的特工选拔中,从近卫军团、警察部队、武警部队选拔出的130名种子选手,竟然全部在总部复试中被淘汰,国安局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枯竭的窘境。总部首长联席会议中,局长亲自确定了使用最新的JS899型时空穿梭机,派陈龙回
军史 连载 244万字
港综:江湖后浪,开局踩东星洪兴

港综:江湖后浪,开局踩东星洪兴

绯月舞
这个年代的港岛江湖风起云涌,社团林立。各自为生存、为名利尽显其能,不断上演着大吃小、强吃弱的戏码。而后逐渐形成了几大势力控制局面的大环境。然而,随着一个后起之秀的崛起,原本的江湖秩序将再次被改写……
军史 连载 168万字
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

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

黑笔白纸
帝国风雨飘摇,随时分崩离析;外有强国环伺,内有叛乱不止,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帝国摇摇欲坠,危如累卵。重生为皇太子的陈镇只想说一句,能不能把我送回去,这里太危险,我只想摆烂。“叮,宿主勿扰,文臣武将随即召唤”
军史 完结 179万字
护墓仙纪

护墓仙纪

转圆
路过,烧纸,点蜡,上香,阴风阵阵。倒酒,进贡,敲锣,砸碑,不想活了?挖坟,掘墓,开棺,鞭尸,老寿星上吊!放火,焚尸,锉骨,扬灰,开……什么玩笑?摆案,画符,运..
军史 连载 10万字
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

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

山海尽
秦煜魂穿大唐,激活了个说书系统,却没想到开局任务就说。秦煜:在大唐说长生诀?系统你怕不是嫌我死的太慢!你咋不叫我去讲玄武门之变?系统:那就讲玄武门之变,要么现在死!秦煜:我也不是怕死,就是爱讲玄武门之变!李二:听个书,结果听到揭秘玄武门之变!这厮当真是不怕死呀
军史 完结 65万字
HP:黑魔王的家主他矜贵又迷人

HP:黑魔王的家主他矜贵又迷人

sliy
外表矜贵禁欲系美人vs看似冷漠双标伏地魔因为熬夜看小说猝死的贺暮,他还未反应过来,下一秒他就被小系统明镜拐走。再次睁开眼醒来,他就发现自己来到了书中哈利·波特的世界里。而让贺暮没想到的是,他要攻略的对象就是本书最大的反派伏地魔时,他懵了。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他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可没想到黑魔王出乎意料的难缠。随着首次攻略的开始,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意外而失败,贺暮也回到了最开始的身份中。当一切重来
军史 连载 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