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绘世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魔都航天城,凌晨四点。 指挥大厅灯火通明。墙上那幅长达二十米的立体蓝图,显示着大夏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工程——地球轨道总装节点。 那是“星环计划”的起点,也是整个人类迈向星海的第一根“脊柱”。 伍思辰站在主控台前,目光冷静如钢。 他身后的全息投影,正显示着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施工画面——太空电梯塔顶的发射舱门缓缓开启,几十吨重的结构模块被锁定在磁轨导线上,准备发射。 工程总设计师周林声音紧绷:“伍总,风速稳定,磁轨电压正常,塔顶高度四万二千公里,所有系统准备就绪。” 伍思辰点了点头,语气平静:“今天,我们要做的事,将改变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他转身看向众人。 那一刻,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从此以后,太空不再是发射的终点,而是制造的起点。 这根电梯,不再只是通往天空的桥梁,而是文明的脊柱。” “倒计时——三十秒!” 调度员的声音响彻大厅。 镜头切换到塔顶视角,地球的蓝色曲线如梦似幻。 太空电梯的终端平台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 一艘货运舱体缓缓悬浮在发射轨上,尾部的磁浮装置开始充能。 “二十秒——系统磁压稳定!” “十秒——数据正常!” “发射通道开启!” “伍总,请下令!” 伍思辰没有犹豫,手掌轻轻一挥。 “——启动地球轨道总装节点模块发射。” 话音落下,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天地。 数百米高的货运舱体瞬间被电磁轨道抛出,像一枚银色流星笔直射入天空。 地面震动,空气卷起巨浪。 全息屏幕上,轨道控制中心的信号迅速跳转: “主模块升空——速度十七马赫——姿态稳定——目标轨道锁定!” “第一模块入轨成功!” 大厅里,掌声如潮。 有人兴奋地站了起来,有人泪光闪烁。 “模块b准备!” “货运二号舱电磁轨充能中!” 短短几个小时,六个模块依次升空,最终在同步轨道上拼合成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 那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轨道上搭建完整的空间骨架。 屏幕上显示: 【地球轨道总装节点——阶段一成功组装】 【代号:星辰之母】 技术顾问柳沉舟低声说道:“伍总,她看起来……就像在怀胎。” 伍思辰微微一笑:“是的,她要孕育出人类的第一艘星舰。” 大厅内一片肃然。 所有人都明白——那不是诗意的比喻,而是现实的宣告。 地球轨道,第一次真正拥有了“造船的子宫”。 数小时后,消息传遍全球。 【大夏宣布:地球轨道总装节点建成并完成首次入轨组装】 【代号:星辰之母】 【太空电梯实现结构运输闭环】 国内媒体直播时,镜头切换到同步轨道。那环状站体悬浮在阳光下, 宛如一枚金属的光环,闪耀在蓝白星球的边缘。 无数网友在弹幕里疯狂刷屏: “这是真正的太空工厂啊!” “星辰之母——多么浪漫的名字!” “从今天起,人类造船,不在海上,而在星空!” 有人写下这样一句话: “海的尽头是星辰,而我们,终于启程了。” 伍思辰在指挥中心外,抬头仰望夜空。 那枚环状的光点在闪烁,如同人类文明的新灯塔。 他轻声说道:“这只是开始。” 旁边的柳沉舟笑着接话:“接下来,是月球的制造环” 伍思辰点头,语气笃定:“是时候,让地月之间的‘造船带’,真正开始呼吸了。” 那一刻,风静止了,星辰闪耀。 人类的造梦之手,第一次,真正伸向了宇宙的深处。 华盛顿凌晨两点。 白宫地下的国家安全会议室灯火通明。 厚重的防弹门隔绝了一切外界声音,但空气中那股焦灼的气息,几乎令人窒息。 总统、国防部长、nasa局长、参议院科技委员会负责人,全都到场。 墙上巨幕正播放着来自国际卫星的实时画面——那条环绕地球的银色结构,清晰可见,像一枚巨大的光环,悬挂在蔚蓝星球的边缘。 总统沉声问:“确认了吗那是他们的‘星辰之母’” nasa局长艰难地点头:“确认。六个模块已入轨拼合,形成完整的环状节点。 轨道坐标精确,配有自主姿态调节系统……阁下,他们真的在轨道上建造工厂。” 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他们的太空电梯是怎么做到连续发射的” 总统咬着牙,语气里透出一丝压抑的怒意。 工程顾问低声道:“他们的电磁抛射系统远超我们的理论值,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模块入轨。 而且他们的材料……那是碳纳米超导合金,强度足以在四万公里拉力下保持稳定。” 国防部长忽然一拳砸在桌上:“该死!那意味着他们能在轨道上制造任何大型结构——包括军用舰船!” 参议员压低声音:“换句话说,他们的轨道工厂,一旦投入使用,就能组装太空舰队” 没人回答。 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在无声地说着同一个字——是。 伦敦,唐宁街十号。 首相办公室灯未熄。 幕僚将一份报告递上去,声音发抖:“阁下,确认——大夏完成地球轨道总装节点第一阶段建设,代号‘星辰之母’。” 首相一言不发,只是盯着那张卫星照片。 银色的环在蓝色地球边缘闪光,优雅、巨大、不可思议。 “那是什么” 他喃喃自语,“是工厂,还是……子宫” 科技顾问苦涩地笑:“他们称之为‘星辰之母’。 所有星舰的骨架,将从那里诞生。” 首相怔怔地靠回椅背,喃喃道:“我们还在讨论登月采矿,他们已经在讨论造星舰。” 巴黎,欧盟航天局总部。 会议室乱作一团。 法国工程师拍着桌子怒吼:“这不可能!太空电梯无法连续运输上百吨结构件!他们在作弊!” 旁边的德国科学家冷冷回应:“卫星监测到的红外波谱没错,他们真的发射了。没有作弊。那是……新的工业级轨道工程。” 一个年轻的欧洲研究员失声道:“如果他们能在轨道上造飞船,那我们欧洲的航天工业……全完了。” 没人再反驳。 所有人都在盯着那条银色光环的投影,仿佛看着一个巨兽的脊骨在太空中蜿蜒成形。 东京。 防卫省紧急会议。 “阁下,大夏的‘星辰之母’环站已经稳定运行,轨道高度三万六千公里,结构完整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防卫大臣脸色铁青:“三万六千公里……那是我们通信卫星的高度。他们现在,能在我们头顶造船。” 首相的手颤抖着,喃喃说:“我们……连太空电梯的建造图纸都还在论证阶段。” 科技顾问补充:“更糟的是,他们的材料从月球直接供应,能源来自轨道太阳阵列。 他们的工业链,已经脱离地球。” 会议室陷入长久的沉默。 有人低声说:“这不是竞争,这是文明的分层。” 纽约。 财经频道主播的声音颤抖:“突发新闻——大夏完成地球轨道总装节点,正式命名为‘星辰之母’。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彻底改变全球航天格局。” 交易大厅一片混乱。 航天制造股暴跌,重工业指数熄火,甚至连能源期货都开始跳水。 一位投资人怒吼:“他们要在太空造飞船了!地球的工厂还值几个钱!” 另一人抱头痛哭:“完了,我们连宇宙的边都没摸到,他们已经开始建船坞了!” 电视屏幕上,镜头掠过那环绕地球的银色巨构。 一名年老的经济学家看着那画面,低声说道:“那不是一座工厂,那是一座文明的纪念碑。 而我们——只是看客。” 那一夜,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同一个画面前沉默。 新闻频道的解说员哽咽着念出那句官方口号: “地球造人,月球造船。” 随后,她放下稿件,几乎听不见地叹了一声。 “他们在制造未来。 而我们,还困在过去。” 外面的夜空依旧平静, 但那枚银色光环, 在蓝色地球的边缘闪耀—— 宛如文明新纪元的黎明, 却照亮了旧世界的恐惧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