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宁00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伦敦的雨季似乎没有尽头,沈锐站在苏格兰场办公室的窗前,看着雨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连续侦破数起大案,让他在警界内部声名鹊起,但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下一个案子会是什么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索菲带着一位访客走了进来。来者是一位四十岁左右、衣着考究、神色焦虑的华裔男性。他自称陈卓,是伦敦华埠一家知名中餐馆“龙轩阁”的老板。 “沈顾问,求您帮帮忙!”陈卓的语气带着绝望,“我的女儿,陈琳,她……她失踪了!” 沈锐示意他坐下慢慢说。陈卓平复了一下情绪,讲述起来。陈琳今年二十二岁,在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艺术史,平时乖巧懂事,除了学校就是在餐馆帮忙。三天前,她说要去大英博物馆看一个特展,之后便音讯全无。手机关机,朋友同学都不知道她的去向。他们已向当地警局报案,但至今毫无进展。 “琳琳不会这样的,她一定出事了!”陈卓的声音带着哽咽,“我听说您……您是从国内来的神探,求您一定要找到她!” 沈锐眉头微蹙。留学生失踪案并不罕见,但陈卓的焦虑似乎超出了普通失踪案的范畴。“陈先生,您是否有什么线索,或者觉得琳琳最近有什么异常” 陈卓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在琳琳房间垃圾桶里找到的,夹在她的素描本里。”纸条上是用打印机打出的几个字:“交出‘青鸟’,否则后果自负。” “青鸟”沈锐看向陈卓。 陈卓一脸茫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问过店里的人,都没听说过。琳琳也从未跟我们提过。” 一个神秘的威胁,一个不知所踪的“青鸟”,让这起失踪案瞬间蒙上了不寻常的色彩。沈锐接下了这个案子。 调查从陈琳的社会关系开始。她在ucl的同学和老师都表示陈琳性格文静,专注于学业,没什么复杂的社会交往。她的室友提到,陈琳最近几个月似乎对一个关于“丝绸之路”上的中亚艺术品特别感兴趣,经常泡在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还提到过想毕业后去中亚地区做研究。 大英博物馆的访问记录显示,陈琳失踪当天确实进入了博物馆,监控拍到她最后出现在中亚与伊斯兰艺术展厅。她在几个展示粟特文明银器和壁画的展柜前停留了很长时间。 “粟特文明……”沈锐沉吟道。这个古老的商路民族以其精美的金属工艺和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而闻名。“青鸟”是否与粟特艺术有关 沈锐和索菲再次来到大英博物馆,在中亚展厅仔细查看。在一个展示粟特金银器的展柜角落,沈锐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用某种尖锐物刻下的符号——那是一个简化的鸟形图案! “这可能是琳琳留下的线索!”索菲激动地说。 博物馆的安保负责人调取了更详细的监控,发现陈琳在失踪前,曾与一个戴着鸭舌帽、看不清面容的高大男子有过短暂接触,两人似乎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后陈琳显得有些紧张,匆匆离开了展厅,那名男子也很快消失在人流中。 “青鸟”、粟特艺术、神秘男子……线索开始交汇。沈锐让索菲通过国际刑警渠道,查询近期是否有与中亚艺术品,特别是粟特文物相关的盗窃或走私案件。 反馈很快回来:数月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一批在战乱中遗失的珍贵粟特文物,包括一件被称为“青鸟纹银壶”的国宝级器物,据信已被走私出境,可能流入欧洲黑市。国际刑警已发布紫色通告。 “青鸟”很可能就是指这件失窃的“青鸟纹银壶”!陈琳的失踪,极有可能与她无意中接触到了这批走私文物的信息或相关人员有关。 调查方向立刻转向伦敦的地下艺术品黑市和相关的暗网交易平台。苏格兰场艺术与古董犯罪小组提供了支持。他们监控到,在一个加密的暗网论坛上,近期确实有关于一批“来自东方的精品银器”的模糊询价信息,但交易尚未公开进行。 技术部门尝试追踪发帖者的ip,但对方使用了复杂的匿名技术,只能大致确定其在伦敦市内。 沈锐判断,绑架者绑架陈琳,是为了通过陈家来获取“青鸟”,或者逼迫他们成为销赃的渠道但陈卓对此一无所知。 “还有一种可能,”沈锐分析,“绑架者认为陈琳本人知道‘青鸟’的下落,或者她掌握了关键信息。” 他们重新梳理陈琳的物品。在她的笔记本电脑中,技术专家恢复了一个被删除的加密文件夹,里面是大量关于粟特艺术的研究笔记和图片,其中多次提到一个私人收藏家——亚历山大佩特罗夫。此人是伦敦知名的富豪,以其庞大的中亚艺术品收藏而闻名,但风评两极,有传言称其部分藏品来源可疑。 佩特罗夫拥有一家私人博物馆,近期正准备举办一个大型中亚艺术特展。 沈锐和索菲以调查失踪案为名,拜访了亚历山大佩特罗夫。他的私人博物馆位于肯辛顿一栋豪华联排别墅内,内部装饰极尽奢华,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古董。 佩特罗夫本人是一位风度翩翩、谈吐优雅的中年绅士,对警方的到访表现得十分配合。他承认认识陈琳,称这个“很有天赋的亚洲女孩”曾来请教过一些学术问题,他对她的失踪表示遗憾和同情。问及“青鸟纹银壶”,他则表示听说过这件器物的鼎鼎大名,但从未见过实物,否认与其有任何关联。 然而,在交谈中,沈锐敏锐地注意到,当提及“青鸟”和阿富汗走私文物时,佩特罗夫的眼神有一丝难以察觉的闪烁,他放在扶手上的手指也微微收紧。 离开博物馆后,沈锐下令对佩特罗夫进行秘密调查和监控,并申请了对博物馆的隐蔽搜查令,重点寻找可能存在的暗室或秘密仓库。 监控发现,佩特罗夫在与警方会面后,立刻用加密电话与人联系,语气急促。同时,技术侦查显示,博物馆地下有异常的空间结构反应。 在获得法律许可后,突击行动在深夜展开。警方在博物馆地下室一幅巨大的挂毯后,找到了一个隐蔽的电子门。突破进去后,里面是一个恒温恒湿的密室,墙上挂着那批失踪的阿富汗粟特文物,正中央的展台上,摆放着的正是那件熠熠生辉的“青鸟纹银壶”! 而在密室角落的一个小房间里,他们找到了被软禁在此、略显憔悴但并无大碍的陈琳。她证实,她因学术研究接触到了这批文物的线索,并怀疑佩特罗夫,在试图进一步调查时被佩特罗夫的人发现并绑架,以此要挟她保持沉默,并企图利用她华裔的身份和家庭背景作为未来洗白或转移文物的掩护。 亚历山大佩特罗夫被捕,国宝“青鸟”被追回,陈琳安全回到家人身边。案件再次轰动伦敦,被誉为苏格兰场与国际刑警合作的又一典范。 陈卓带着女儿亲自到苏格兰场向沈锐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肖爵士对沈锐说:“沈顾问,你的任期即将结束。伦敦警方感谢你带来的全新视角和卓越贡献。你让我们看到,罪恶无分国界,正义亦然。” 沈锐的借调期即将结束。他站在苏格兰场的门口,看着伦敦街头的车水马龙。从铁路到海洋,从东京到伦敦,他跨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与形形色色的罪恶交锋。 他知道,返回华夏后,或许将有新的岗位和挑战等待着他。但无论身在何处,守护正义、揭开真相的初心不会改变。 飞机的引擎在希斯罗机场轰鸣,沈锐踏上归途。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他的故事,还远未到写下终章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