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老猫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1878年,纽约。 秋日的阳光穿过联合神学院高大的拱形窗户,照亮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 艾琳科尔曼用指尖轻轻滑过一排排书脊,这里是她的避难所。 离开西海岸已经很久了,甚至和父母亲的关系也有些缓和,偶尔会有书信来往。 她以担任图书馆助理的身份,换取了在神学院旁听神学与社会学课程的机会。 她以为自己需要的是这份宁静,需要用系统的神学理论来抚平内心的矛盾。 那些因陈九而起的,关于爱与罪,正义与暴力的困惑。 纽约的现实很快击碎了她的幻想。 这里没有明目张胆的当街械斗,没有层出不穷的暴乱,却有更不动声色的傲慢与偏见。 在那些衣冠楚楚的学者,绅士和慈善家们口中,“华人问题”只是一个可以放在报纸社论里冷静剖析的社会现象。 他们讨论着如何“文明”地限制华人移民,讨论着他们“低劣”的习俗如何威胁美国的秩序,语气优雅,却比旧金山码头上最粗鲁的工会的口号更加冰冷。 她在教会的慈善活动中,亲眼见过那些在血汗工厂里耗尽生命的欧洲移民,他们的绝望与她之前接触到的那些被卖掉的华人女孩们的绝望,并无二致。 就连这座神圣的学院,也非净土。 “科尔曼小姐,”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艾琳回过头,是神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亚瑟汉密尔顿先生。 他出身名门,学识渊博,是学院里众多女性倾慕的对象,也是对她最殷勤的追求者。 “汉密尔顿教授,”艾琳礼貌地颔首。 “我看到你在读韦兰德的《道德科学要义》,”亚瑟微笑着走近,他身上总有一股干净的、书卷气的味道,“他的观点在某些方面已经略显陈旧了。如果你对社会伦理的演变感兴趣,我下周将在课堂上讨论社会福音运动的兴起,这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谢谢您,教授,我很期待。”艾琳回答。 亚瑟的目光温润而真诚,他代表着一种艾琳曾经向往的生活:理智、文明、秩序井然,在一个受人尊敬的学术殿堂里,用思想和知识去影响世界。 他是如此的完美,以至于艾琳下意识地疏远。 她现在对这些看起来衣冠楚楚的绅士有本能的排斥。 除了亚瑟,还有来自华尔街的年轻银行家,在慈善晚宴上邀请她跳舞。 有祖父的故交,一位希望为孙子寻觅一位贤淑妻子的神学院高层。 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想起旧金山那片湿冷的海雾,想起捕鲸厂洗衣坊里升腾的蒸汽和女孩们的笑声,想起陈九身上硝烟与咸鱼混合的味道,和他那双在黑暗中依然闪着狼一样光芒的眼睛。 她离开他,是为了寻找答案,但在这里,她只找到了更多的问题。 —————————— 日子在平静的压抑中一天天过去。 艾琳将自己埋在浩如烟海的卷宗里,试图用知识填补内心的空虚。 她整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传教士寄回的信件和报告,那些发黄的纸页上,记录着在非洲的丛林、印度的恒河边、以及大清帝国内陆发生的真实故事。 那是一个寻常的午后,她正在整理一批来自“美南浸信会海外传道部”的期刊。一本名为《传教纪闻》的小册子吸引了她的注意。 她翻开它,一篇署名为“lottie moon”的文章映入眼帘。 这个名字她似乎听过,一位长期在中国山东传教的女性,还起了个中文名字,文月女士。 她逐字逐句地读下去。文月的文笔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 她没有描绘什么神迹,只是记录着她如何脱下洋装,换上中式衣裤,挨家挨户地去和那些缠着小脚的中国妇女交谈。 她记录着那些妇女对外部世界的一无所知,记录着女婴被溺死的悲剧,记录着她们在严苛的礼教束缚下的麻木与痛苦。 然后,艾琳读到了那段让她浑身一震的文字。那不是写给教会官僚的报告,而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我们在这里的工作举步维艰,并非因为福音没有力量,而是因为我们的人手严重不足。 那些男性传教士,他们可以建立教堂,可以与官员、士绅们辩论,但他们永远无法走进这个国家真正的核心,那由亿万家庭的内宅所组成的、封闭而坚固的世界。 而那里,居住着这个国家一半的人口。 我在此疾呼,中国需要更多的传教士,尤其是女性传教士,因为只有女性,才能真正地向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女性传福音! 只有点燃了母亲们心中的灯,这个国家的下一代才有光明的可能……” 这些字突然变得模糊,让她恍惚,进而愣住。 那一瞬间,纽约神学院高大的图书馆消失了。 她仿佛又回到了旧金山,回到了那个晾晒衣服的午后。 她想起了阿萍姐,想起了爱开玩笑的王姐,想起了那些被陈九从地狱里拉出来的女人们。 她教她们英文,教她们算术,但她从未想过,她们在故乡的姐妹们,正生活在怎样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沉的黑暗之中。 文月的信,像是一个指引。 她为什么会中文 她为什么对中国人的苦难感同身受 她为什么放不下陈九和他的世界 所有的答案,在此刻汇成了一个清晰无比的指向。 这不是逃避,这是使命。 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灵魂深处的回响。她的祖父曾作为第一批传教士远赴中国,将生命献给了那片土地。 那种隐隐的召唤,从未如此清晰。 她站起身,将那本小册子紧紧地抱在胸前。 —————————— 做出决定的那个夜晚,艾琳彻夜未眠。 她拒绝了亚瑟汉密尔顿共进晚餐的邀请,也婉拒了银行家送来的音乐会门票。 她坐在自己简朴的房间里,摊开了一张信纸。鹅毛笔的笔尖在墨水瓶里蘸了又蘸,却迟迟无法落下。 该如何向陈九解释这一切 他会理解吗还是会觉得这是一种背叛,一种更彻底的远离 她想起他的捕鲸厂,想起自己收藏的报纸,想起萨克拉门托广袤的农场。 她爱他的那份理想,那份要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决心。 但她也知道,他的世界建立在刀与火之上,他的善良与他的残忍一样,界限分明。 他保护自己的同胞,可以毫不犹豫地将敌人沉入冰冷的海湾。 而她,将要去他的故乡,那个他既爱又恨,一心想要逃离的地方。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笔尖终于落在纸上。 致圣佛朗西斯科义兴贸易公司,陈九先生亲启: 请原谅我用这种方式向你道别。 当这封信漂洋过海,抵达你手中时,我或许已经登上了前往东方的航船。 纽约的生活,并非如我所预想。 这里有另一种文明,也有另一种挣扎。 我曾以为,离开你,离开圣佛朗西斯科,我能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来诠释我内心的信仰与情感。 但我错了。我在这里看到的种种,反而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灵魂的根,早已深深地扎进了你和你同胞们的命运之中。 今日,我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读到了一位在中国传教的女性写下的文字。 她在信中呼吁,中国需要更多的传教士,尤其是女性传教士,因为只有女性才能真正地向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女性传福音。 那一刻,我明白了上帝将我带到你身边的真正用意。 他让我学会你们的语言,让我看到你们的苦难,让我爱上你这样一个集坚韧、痛苦、希望于一身的灵魂,并非是为了让我逃避,让我挣扎。他是在为我指明一条遥远、艰难的道路。 我的爱人,我将去往你的祖国,你的家乡。 我不再满足于从你的口中,从那些逃难者的泪水中,去拼凑她的模样。 我要亲眼去看那片养育了你的土地,去走你走过的乡间小路,去听你童年时听过的方言,去理解你心中那份仇恨与眷恋交织的源头。 我要亲眼去看你和你的同胞的一切,去看那些被遗忘在内宅深处的女性,她们是你的母亲、姐妹,她们的命运,牵动着整个民族的未来。 不要为我担心。我并非手无寸铁,我的信仰是我的盔甲,我的语言是我的桥梁。我将追随我祖父的足迹,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此去万里,山高水长,不知何日再见。 请你保重。在金山建立你梦想的地方,让每一个在海外漂泊的你的同胞,都能挺直腰杆。 而我,将在你的故乡,为你,也为我自己,点燃一盏灯。 艾琳 主后一八七八年,冬 写完最后一个字,艾琳的脸上已是泪痕交错。 她将信纸仔细地折好,装入信封,用蜡封缄。 她知道,这封信将像一颗石子,投入陈九那波澜壮阔的人生湖泊中。 或许会激起一阵涟漪,或许会很快沉寂。 但对她而言,这已不重要。 她已经找到了她的航向。 这是自己的命运。 ———————— 一旦做出决定,艾琳便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 第二天一早,她就向神学院递交了辞呈,并正式向“美南浸信会海外传道部”提交了前往中国的申请。 委员会的先生们对这位精通中文、在中华基督长老会有过长期服务经验的女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像她这样既有热情又有实践经验的申请者,凤毛麟角。 她不仅有高超的学历,还精通拉丁文、中文、西班牙语、法语等等。 文月小姐的呼声言犹在耳,艾琳的出现,对他们而言,仿佛是上帝对祷告的回应。 面试进行得异常顺利。 当一位白发苍苍的委员问她,是否准备好面对一个“野蛮、落后且充满敌意的国度”时,艾琳平静地回答:“先生,我所认识的中国人,是一个勤劳、坚韧且极富智慧的民族。他们只是在漫长的黑夜里沉睡了太久。我相信,带给他们的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审判,而是平等的关爱与知识的烛火。至于敌意,我在美国的土地上,已经见过足够多了。” 她的回答让在场所有人动容。 申请很快被批准,她被分配前往上海。 出发日期定在三个月后,她需要搭乘横贯大陆的火车回到旧金山,在那里登上前往上海的邮轮。 剩下的日子里,艾琳开始有条不紊地处理她在纽约的一切。 她谢绝了所有的社交邀请,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图书馆里,贪婪地阅读所有关于中国的书籍。 她必须与亚瑟汉密尔顿做最后的告别。 那天下午,亚瑟在校园的湖边找到了她。湖面倒映着铅灰色的天空,几只野鸭在水中划出宁静的波纹。 “我听说了你的决定,艾琳,” 亚瑟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困惑,“去中国为什么那里的条件超乎你的想象。你在这里拥有的一切,你的学识,你的前途……” “亚瑟,我正是因为我的学识,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艾琳看着他的眼睛,那是一双清澈、善良但从未被现实的尘埃所蒙蔽的眼睛。“书本告诉我,文明有不同的形态。而我的经历告诉我,苦难却有着相同的面孔。在第五大道和五点区之间,在圣佛朗西斯科和上海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可那不一样!” 亚瑟的语调有些激动,“我们可以通过立法、教育、社会改良来改变这里的现状!这是文明世界的方式。而去一个蒙昧之地,你个人的力量就像水滴汇入沙漠,毫无意义!” “对沙漠而言或许是,但对那一小块被水滴浸润的土地而言,就是全部的意义。” 艾琳轻声说,“亚瑟,你是个好人,你的理想很高尚。但神赐予了我爱情,同样也指引了我的命运。” 亚瑟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身形纤弱的女子,却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意志。 他们之间隔着的,不是另一个陌生男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他从未踏足过的世界。 “我……我祝你好运,艾琳。”他最后说道,声音里充满了失落。 “谢谢你,亚瑟。也祝你好运。” —————————— 出发前,她整理行囊。 东西很少,几件换洗的衣物,几本必备的书籍,她祖父留下的那本磨损了边角的圣经。在箱子的最底层,她放进了一个小小的布包。 里面是那张已经有些泛黄的,她所有写下关于那个男人的一切。 她将它紧紧握在手心。 ———————————— 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 这是一个属于告别与希望的日子,毕业生们穿着崭新的西式礼服,脸上洋溢着青春的自信与对未来的憧憬。 人群中,十几张东方面孔显得格外醒目,他们是“大清出洋肄业局”的幼童,经过六年寒窗,他们中的佼佼者终于迎来了中学毕业的这一天。 陈九站在人群外围一棵巨大的橡树下,身旁是同样西装革履的卡洛和傅列秘先生。 他看着远处草坪上那几个熟悉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感慨。 阿福显得比几年前更加沉稳,只是眉宇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 阔别数载的陈安和陈明也长高了不少,陈安依旧沉默,那只独眼平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而陈明则显得更为开朗,正与身边的同学低声交谈,脸上带着兴奋。 “九哥,”阿福的声音将陈九从思绪中拉回,“您看,那个就是梁敦彦,今天要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陈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个身材不高、戴着眼镜的清秀青年正走上临时搭建的演讲台。 他从容不迫,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微微鞠躬,随即,流利而清晰的英语便回荡在整个校园上空。 ………. “当我们谈论战争时,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疆域的得失与王朝的兴衰,” 梁敦彦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激情,他的演讲题目是《北极熊的野心——解析俄土战争背后的地缘博弈》。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衰老帝国在近代化浪潮冲击下的挣扎,更看到另一个新兴帝国,如同一头饥饿的北极熊,正试图将其利爪伸向温暖的南方海域……” 他的演讲旁征博引,从克里米亚战争的历史,到英法等列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再到铁路和电报技术对现代战争模式的改变,分析得鞭辟入里。 台下的美国学生、家长和老师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个来自遥远落后“天朝”的青年,能对国际时局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演讲结束时,掌声雷动。 梁敦彦再次鞠躬,走下台,立刻被一群热情的美国同学围住。 陈九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他身上,而是转向了不远处另一群神情复杂的“同胞”。 正监督陈兰彬正襟危坐,他身旁的几个随员则在低声议论着什么,神色间既有几分与有荣焉的骄傲,又带着忧虑。 而副监督容闳,则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他用力地鼓着掌,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欣慰的泪光。 毕业典礼终于结束了。 “九爷!”陈明第一个发现了树下的陈九,他惊喜地喊了一声,飞快地跑了过来。 陈安紧随其后,脸上强装着没什么表情,但那只独眼里却难掩激动。 孩子大了,也没有之前跟他那么亲了。 “都长高了,也结实了。”陈九笑着,挨个拍了拍两个少年的肩膀。 “九爷,您怎么有时间来” “您不是在南洋吗” “事情办完了,就顺道过来看看你们。” 陈九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安的身上,“在这边……还习惯吗” 陈安点了点头,又转头过去不看他。 陈九眼神有些复杂,摸了摸他的头,小哑巴这是记恨自己来得少。 “何止是习惯!” 詹天佑和几个相熟的同学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开了口,气氛瞬间热烈起来,“九爷您是不知道,安哥现在可是我们这群人里最厉害的!上次跟耶鲁大学的新生打棒球,他一个人就拿了三分!” “就是性子很怪,”另一个幼童补充道,“整天就知道闷头读书,还有练枪。” “读书是好事。”陈九笑了笑,他知道,有些东西,早已刻进了这个孩子的骨子里。 就在众人欢声笑语之际,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插了进来。 “书是读了不少,怕是连自己姓什么都快忘了吧!” 几个清廷的随员走了过来,为首之人看着这些人亲近陈九的样子,阴阳怪气地说道,“见了我家大人,连大礼都忘了行。这哪里还是大清的子民,分明是一群假洋鬼子!” 幼童们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詹天佑的拳头攥得紧紧的。 “几位大人慎言。”阿福上前一步,将众人护在身后,不卑不亢地说道, “入乡随俗,乃容闳先生所倡导。更何况,今日是毕业典礼,我等皆为大清争光,何来忘本之说” “争光”那随员冷笑一声,“光是争来了,可咱们最想要的东西呢西点军校、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人家一句话就把我们拒之门外!花了这么多银子,养了这么多年,最后却连人家真正的看家本事都学不到,这算哪门子的争光!” 这番话说得很重,却也没错。 军事梦碎,是所有留美幼童心中最深的一道伤疤。 他们来此的初衷,便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现在,最关键的“技”,却被一道无形的大门死死地关在了外面。 “够了!”容闳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他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压抑的怒火,“孩子们学业有成,为国争誉,理应嘉奖!岂容你在此说这些丧气之言,乱我军心!” 那几个随员见正主来了,也不敢再放肆,悻悻地退到了一边。 容闳走到陈九面前,神色复杂地看着他,最终化作一声长叹:“陈先生,让你见笑了。” 当晚,在容闳位于哈特福德的寓所里,两人进行了一次长谈。 “陈先生,你都看到了。” 容闳疲惫地揉着眉心,脸上满是挫败感,“我与荔秋兄(陈兰彬)的分歧,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视剪辫易服为大逆不道,视学习西式体育为玩物丧志。他写给总理衙门的信里,将这些孩子描绘成一群数典忘祖、即将叛国的顽劣之徒。 而军校之事,更是雪上加霜。美国政府以‘无相应法律接纳外国学生’为由拒绝,实则是心存戒备。此事让朝中那些本就反对留学计划的守旧派,找到了最好的攻击口实。我如今……真是内外交困,举步维艰啊。” “先生的难处,我明白。”陈九为他续上一杯茶,“那先生接下来,有何打算” “路,还是要走下去。” 容闳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军校不行,我们就去考他们的大学!耶鲁、哈佛、哥伦比亚、麻省理工……这些学校的大门,总是敞开的!我要让这些孩子,学铁路,学矿冶,学法律,学电报!待他们学成归国,即便不能立刻手握兵权,也能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这,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起来,还要感谢你送来的那两个孩子。陈明性子开朗,勤奋好学,明年考入大学应无问题。至于陈安……” 容闳叹了口气,“这孩子,是我见过最执拗,也最让人心疼的学生。他不说话,但心里比谁都明白。他的学业极好,尤其是算学和格致(物理),天赋之高,连美国老师都为之惊叹。只是……” “只是他心里那股劲,太硬了。硬得像块铁。” 容闳看着陈九,郑重地说道,“他每日除了读书,便是练刀练枪。我曾劝过他,读书才是正途。他却用笔在纸上写道:道理,是写给懂道理的人看的。对强盗,只有枪口里的道理。陈先生,这句话,是你教他的吧” 陈九没有回答,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陈安的教育,我不会干涉,但凭荣先生教导吧。”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附魂传

附魂传

琥珀明墨
大道之上,妖鬼纵横。耀日之下,御风御行。废柴男主张择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了正在杀人的鬼怪,就因为这个偶然,也让张择琰走上了一去不复返的道路。
军史 连载 2万字
都市争霸:打造顶级精灵农场开始

都市争霸:打造顶级精灵农场开始

傲翰潮牌
[精灵宝可梦+穿越+系统+女主+慢热+天赋+爽文】因为意外,柳轩穿越精灵和现实融合的世界。这里人们武力爆表。这里的人们可以得到长生。这里美女如云。看主角怎样从一个普通人,自制系统逆天改命。如何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零开始,拥有顶配精灵农场。怎么赢得美女的芳心。从而走上人身巅峰。......(本书有点偏向都市争霸,精灵为附带,主旨是美女,各位注意避坑)
军史 连载 119万字
遥遥东复东

遥遥东复东

月朗和透
苏微阳出身寒微,却爱着身为总裁的元维易,但倔强不肯承认,除非自己有能力与之相配,她能成功吗?元维易身价无法估计,心却输给了那个小女人,从17岁到27岁,他认定的就..
军史 连载 8万字
[综+藏剑]帝王攻略法

[综+藏剑]帝王攻略法

糖醋藕
有着双橙武和一身顶级装备的土豪小黄鸡叶庭穿越了为了能够回家,他得到的任务竟然是:帮助那些明明有着帝王命格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当上皇帝的杯具们重登皇位于是——叶庭..
军史 连载 14万字
最强虚拟现实

最强虚拟现实

饱食.QD
小弟们,给我上。成沈一挥手,绿巨人一马当先,像一颗出膛炮弹撞向敌人,在他身后,钢铁侠,琦玉,星矢,鸣人一拥而上,押后阵的是擎天柱。小爷我有点累了,谁来给..
军史 连载 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