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二图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终西凉军依胡轸之计行事。 毕竟他乃主帅之尊。 是夜,西凉军果然奇袭阳人县。 ...... 眼见数次强攻皆被阻于西城之外,胡轸暗自焦躁。 "可恨!孙坚竟如此厉害,我军四面夹击迫其分兵,却仍难破城!亏得阳人县无夯土城墙护持,否则我军怕是要全军覆没于此。"胡珍扼腕叹息。 身旁赤驹上的魁梧将领冷眼相视,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讥诮。 这位统领四万并州劲旅的骑都尉吕布,在董卓帐下自成一派。 "孙坚帐下数万精兵久经沙场,如今又得荆州军数千增援,固守阳人县城,我军岂能轻易取胜" 吕布语带讥讽,听得胡轸怒火中烧。 "奉先既有良策,何不说来听听" 吕布遥指杀声震天的阳人县城:"虽无城墙,终究占地利。不如暂退诱敌出城,于旷野决战。" 胡轸讥笑:"孙坚既知阳人之利,岂会中计不知奉先有何妙计引蛇出洞" 吕布淡然道:"如何诱敌,乃都护分内之事。" 胡轸闻言,气得面红耳赤。 城北方向骤然扬起一阵烟尘,斥候急匆匆奔至胡轸跟前,仓皇下马禀报:"启禀都护,单校尉在城北督战时不幸阵亡,北面我军已退,孙文台正亲率兵马向西县疾驰而来!" 胡轸闻言脸色陡变,手中马鞭几乎捏断:"单攰死了究竟怎么回事" 斥候咽了口唾沫:"单校尉在北城街口坐镇指挥,不料敌军竟派出死士突袭。校尉一时不察...现由王、许两位司马暂代军务,已率部撤出北县。只是孙坚大军..." "废物!"胡轸突然暴喝,额角青筋暴起,"本都护苦心栽培,竟如此不中用!死了倒干净,坏我大事!" 一直冷眼旁观的吕布此时缓步上前:"大都护,四面围城尚难建功,如今北门已破..." 话音未落,胡轸凌厉的目光已扫过来。他素知并州军与西凉诸将明争暗斗,此刻见吕布这般云淡风轻,心中愈发恼怒。 "依奉先之见" "当收兵。"吕布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漠。 胡轸握紧的拳头微微发颤。东方已现鱼肚白,北门溃败的消息恐怕早已动摇军心。想起这半年来与孙坚交锋屡遭挫败,此次夜袭又功败垂成... 原以为只需料理七千荆州兵,谁知孙坚竟将其收编于阳人城中。要动荆州军,先得过孙坚这关——放眼西凉诸将,谁有这般能耐 晨曦微露中,胡轸终是咬牙传令:"撤!" 胡轸对吕布的做派很是反感。 此时,北面隐约传来喊杀声。 距离尚远,但既已闻声,敌军想必很快将至。 若遭其与程普部夹击,局势恐将不利。 胡轸当即决断,命令吕布:“奉先,我率主力暂退,你在此断后,务必阻住孙坚军西进!” “嗯” 吕布眉头一皱,暗自恼怒:“要我断后” 胡轸冷眼相视:“怎么,本都护连命你断后的资格都没有” 吕布强压怒火。 胡轸分明是要西凉军先撤,却让并州军替他挡刀。 如此安排,岂非让并州将士送死 但军令难违,吕布只得领命。 待吕布应令,胡轸即令西面西凉军停止攻城,又调东、南两路撤退,独留并州军断后。 程普素来稳重,见西凉军退去也不追击,只命部下加固城防,严防敌军回袭。 对他而言,守城比追敌更重要。 不久,孙坚率北城兵马赶至西面。 胡轸主力已撤,唯余吕布部在城外列阵戒备。 吕布不敢大意——半年来他与孙坚多次交手,深知其性情。今夜孙坚吃了暗亏,如今占得先机,定会全力反扑。 若并州军尽出,吕布倒不惧孙坚。但董卓对他多有保留,此番仅拨一万兵马。 虽说骑兵众多,但地形不利骑战,加之孙坚熟悉凉并兵马战法,局面颇为棘手。 不怕吃败仗,就怕敌人临阵退缩。 看到并州军严阵以待,孙坚当即命令孙贲和朱治:"你们各带一支人马从左右两侧包抄,瞄准敌军 那个骑红马的玄甲将领——那是董卓麾下并州军统帅吕布,一旦进入射程立即下令密集射击,务必将其击毙!" "遵命!" "得令!" ...... 孙坚刚在城西摆开阵势,许衡就带着文聘、黄忠穿过县城。途中与李典、张允汇合,最后又同蔡勋、蒯越等人会师,借助蔡蒯二人在城西设防的通道,出城观战。 当许衡率众赶到时,两军已经厮杀起来。 蔡勋望着远处战场请示:"公子,孙坚已经杀入敌阵,我们要不要助战" 许衡颔首道:"既是同盟,自当施以援手。但孙破虏性喜争先,我等只需见机行事,从侧翼配合即可。" "明白!" 许衡眯眼打量敌军阵型,突然发问:"殿后那支人马是谁在指挥" 蒯越答道:"方才询问过程普,得知是九原吕布率领的并州军。" "是他"许衡心头一震。这个名字他再熟悉不过了。在《三国演义》的描绘中,这位飞将军胯下赤兔马,掌中方天戟,可谓当世无双...... 当然,那只是艺术加工。真实战场上,个人武勇终究难敌千军万马。再骁勇的将领,没有精兵强将配合,终究难逃败亡命运。 许衡留下蒯越坐镇,派出黄忠、文聘、李典、蔡勋等将领支援孙坚。 ...... 此刻两军已然短兵相接,双方都采取突进战术,力求快速突入敌军阵中近身搏杀。 在许衡的战术认知中,对付吕布这样以骑兵为主的部队,最佳策略是先以箭矢远距离 敌军,待其阵型混乱后再发起冲锋。 然而面对来自不同地域的骑兵部队,必须灵活调整战术。孙坚之所以选择直接与吕布近战,正是因为并州骑兵不仅擅长冲锋,更精通骑射之术。这些常年镇守边陲的并州郡兵,在与南匈奴的长期对抗中磨练出了极高的作战素养。 阳人城外的地形限制了骑兵的机动性,茂密的山林让孙坚判断近身搏杀更为有利。他率领孙贲、朱治等部以伤亡百人为代价,通过砍杀马匹的方式重创敌军。黄忠等人则在外围不断袭扰。 久经沙场的吕布并未贸然出击,而是坐镇中军指挥调度。他清楚孙坚的厉害,华雄的败亡就是前车之鉴。程普则坚守县城,密切关注着城外战局的发展。 并州骑兵虽勇猛善战,但在林木丛生的地形中难以发挥全部实力。 吕布麾下的骑兵长槊所向,依然斩杀众多敌兵。为减少伤亡,他命令盾兵与弓手相互配合,于两侧保护骑兵。 盾兵以什为单位结阵,弓手隐蔽其后。看准时机,盾阵开启,弓手迅速上前放箭,箭雨后即刻撤回。待第二轮箭雨准备时,盾阵再度打开。 孙坚军虽有弓箭手还击,威力却不及对手。若非黄忠、文聘率部支援,战局将更为不利。 文聘指挥盾兵稳步推进,精准把握并州军射箭的节奏,以严密阵型挡住两轮箭矢。黄忠则调整弓手攻势,配合文聘的防守发起反击。 吕布见状,心中惊讶。孙坚军向来以勇猛见长,却鲜少如此调度有序,令他意外。 尤其是那盾阵,防守之严密,实属罕见。 文聘不擅快攻,却精于稳守缓进,以最小伤亡换取最大战果。 这样的阵型,必须击破! 吕布挺直身躯,喝令传令兵:“狼骑营,冲锋!” 号角声起,一队手持弯刀的轻骑疾驰而出。 这些骑兵身形精瘦,与其高大战马形成反差,却使得他们动作更为迅捷灵敏。 他们善用迂回战术,在并州地界堪称最为灵动的轻骑队伍。 这支精锐被唤作狼骑,取意其疾行如狼般迅猛。 昔日在贺兰山与狼山间的草原上,这支铁骑纵横百里,屡屡震慑匈奴部众。 此刻,那些常年护卫吕布的狼骑精锐终于出动。 吕布亦在铁骑环护下,随军向前突进...... 狼骑来势极快,转眼已杀至文聘军阵前。 文聘早有防备,高声喝令:"起盾!" 只见盾阵向两侧稍分,后方长矛手箭步上前,将锋利矛尖从盾隙间突刺而出。 刹那间,数百狼骑如黑色旋风般撞上盾阵。 仿若两股暗潮逆流相击,爆发出惊涛拍岸般的轰鸣。 血色瞬间弥漫战场...... 有荆州士卒被铁骑撞飞,血染长空; 亦有狼骑被长矛贯穿,人马俱碎。 纵是身经百战的孙坚,见此惨烈景象也不禁动容。 "并州军尚在预料之中......不想荆州军竟也如此悍勇!" 孙贲抹去脸上血渍,急道:"叔父,该我们上了!" 孙坚眼中凶光乍现:"传令德谋、公覆率军出城合围......贲儿随我取吕布首级!" ...... 黄忠此时也率部出击。 原先指挥 手的他,见吕布亲临战场,再按捺不住战意。 将 手指挥权移交麾下军侯后,亲率精锐直扑主战场。 城中程普、黄盖得令出击,阳人城西顿时成为今夜最惨烈的修罗场。 尽管并州狼骑骁勇善战,但在地势不利的情况下,终究难以扭转战局。 幸而吕布久经沙场,深知见好就收的道理。 他此行仅为断后,眼见目的已达,当即下令变阵。 步卒、盾兵与 手以小型战阵相互策应,在掩护狼骑撤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 孙坚岂会错失良机。 孙氏骑兵虽少,却因地势之利,使步兵得以从容列阵,分批次进击。 每当军令传来,便有一曲将士奋然前冲,与并州军短兵相接,而后迅速撤回。待新令下达,另一队人马又接替而上,攻势连绵不绝。 两侧包抄之责,则由黄忠担当。 他率部不断自侧翼向吕布中军逼近。 …… 后方阵中,许衡凝神观察战局,忽而侧首问道:“异度先生,若以我荆州军独战并州军,能有几分胜算” 蒯越目光沉沉望着远方战场,肃然道:“公子愿闻实言否” “但讲无妨。” “恐不足三成。” 许衡轻叹:“终究是实战历练不足。” …… 战场之上,最安稳者莫过于坐镇后方的统帅,而最凶险者,必是冲锋在前的将领。 较之运筹帷幄者,浴血奋战的将领才是三军胆魄所系。 黄忠挥刀纵马,于侧翼呼应中军孙坚。 即便强如黄忠,面对悍勇的并州军亦倍感压力。 他虽已手刃十六敌,却难撼战局大势。 此刻唯能竭力缩短与敌中军距离,盼能如襄阳诛杀张虎、陈生般,寻机斩落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