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惊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没有引经据典掉书袋,用的是最朴实的语言,讲的却是最根本的道理。 老者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彻底舒展开来,那是一种遇到同道、听到真言的欣慰。他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重新戴上,看向何雨柱的目光已带上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亲近。 “好!好一个‘利’与‘道’!小同志,你这番话,可比许多满口圣贤书的人明白多了!”老者由衷地赞道,“老夫姓吴,在师范大学教点文史的闲书。不知小同志怎么称呼在哪高就” “吴教授您好!”何雨柱心中一震,面上保持着恭敬,“我叫何雨柱,在鸿宾楼后厨当学徒工,晚上在工人夜校学点文化。” “鸿宾楼李存义师傅那里”吴教授显然对四九城的名店有所耳闻,眼中兴趣更浓,“好!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灶台间里,也能出明白人!你刚才说的‘利’与‘道’,用在你们厨行也通得很。一把盐,放多了是害,放少了是废,恰到好处才是本事,这分寸,不就是‘道’么一份工钱,挣得心安理得,凭本事养活自己和家人,还能让食客满意,这‘利’就正!” 吴教授话语间流露出的开明与通达,让何雨柱倍感亲切。 两人就着昏黄的路灯,在这不起眼的旧书摊前,竟越聊越投机。 吴教授不再仅仅是卖书的老者,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却从不故作高深,总能将深奥的道理用最平实的语言讲透。 他谈历史兴衰,剖析人性幽微,也感慨当下时局变化,言语间虽谨慎,但那份对独立思考的推崇、对真才实学的尊重、对普通劳动者(包括何雨柱这样的厨工)的平视态度,却如春风化雨,浸润着何雨柱的心田。 何雨柱也分享着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在灶台间悟到的“火候即分寸”、“五味调合即平衡”的道理,虽朴实,却每每引得吴教授颔首微笑,赞其“深得生活三昧”。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夜校上课的预备铃声隐约传来。 “哎呀,光顾着说话,耽误你上课了。”吴教授有些歉意地笑道。 “没有没有,听吴教授一席话,胜过读好多书。”何雨柱真诚地说。 吴教授看着何雨柱,又看了看他手里那本《史记菁华录》,眼中闪过一丝惜才的光芒。 他拿起书,塞到何雨柱手里:“这本《菁华录》,送你了。书虽旧,道理不老。有空…可以翻翻。若有什么读书上的疑难,或者对世事的困惑,随时可以来师大找我聊聊。我常在文史楼二楼东头那个小资料室。”他说了一个具体的地址和时间段。 何雨柱握着那本带着岁月痕迹的旧书,感受着纸张传递过来的微凉和厚重,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思想开明、学识渊博的长者递来的橄榄枝,是在这个思想日益收紧的年代,一份难能可贵的、通往更广阔精神世界的邀请函。 “谢谢吴教授!”何雨柱深深鞠了一躬,语气郑重,“我一定好好读,不懂的地方,少不得要来叨扰您!” “去吧,别误了课。”吴教授笑着挥挥手。 何雨柱抱着书,转身快步向夜校走去。初春的夜风带着凉意,吹动他额前的碎发。 他回头望去,昏黄路灯下,吴教授清癯的身影依旧守在那小小的旧书摊前,像一座沉默而温暖的灯塔。 手中的旧书沉甸甸的,散发着墨香。 何雨柱的心,也如同被这书香浸润,在时代的风浪中,找到了一处可以停泊思考的宁静港湾。 他知道,与吴教授的偶遇,绝非终点。 这位思想开明的教授,或许将成为他未来穿越更猛烈风暴时,一盏重要的指路明灯。 这忘年之交的伏笔,已在旧书摊昏黄的灯光下,悄然埋下。 与吴教授在旧书摊前的偶遇,像一粒石子投入何雨柱原本专注于灶台与夜校的心湖,荡开了一圈圈涟漪。 那本《史记菁华录》被他珍重地包好,放在空间小院的木桌上。 每当他感到后厨的压抑或时代的喧嚣令人窒息时,便会进来翻上几页,指尖划过那些竖排的繁体字和朱砂批注,吴教授平和睿智的话语仿佛就在耳边响起,带来一种超脱于烟火灶台之外的宁静与力量。 这股力量,让他在鸿宾楼后厨的风浪中,越发显得沉静如山。 “三反五反”的风暴并未停歇,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鸿宾楼的东家焦头烂额,数日不见人影。 后厨里,李存义的眉头锁得更紧,眼里的血丝也更多了。 王福顺等人虽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生事,但那种阴冷的窥伺和偶尔飘来的、关于“用料奢侈”、“浪费严重”的只言片语,依旧像跗骨之蛆,缠绕着这片以火与味为生的空间。 何雨柱对此置若罔闻。 他沉浸在自己的技艺锤炼中。刀工、火候、调味…吴教授关于“分寸”与“平衡”的论述,被他巧妙地融入对川菜“百菜百味”的理解。 一盘看似普通的麻婆豆腐,他能在麻、辣、烫、酥、嫩、鲜、香七味之间,找到更精妙的平衡点,让豆腐入口滚烫却不烧心,麻辣过瘾却层次分明,肉臊酥香、蒜苗青翠,红油亮而不腻,每一味都清晰可辨,又和谐统一。 李存义冷眼旁观,对这个徒弟的进境既惊且喜。那份定力,那份对味道本源的精准把握,那份在风暴中依旧能沉下心来打磨细节的专注,远超他见过的任何年轻厨子。 这天下午,备料工作接近尾声。 李存义把何雨柱叫到角落,脸上带着少有的郑重,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托付 “柱子,”李存义的声音压得很低,“晚上,东家…唉,其实是东家背后一位大人物,在私宅设家宴,点名要咱们鸿宾楼出两个得力的人过去帮厨。东家那边…自顾不暇,这事就落我头上了。情况特殊,人手要精,嘴巴要严。” 何雨柱心头微动。能让李存义如此郑重其事的“大人物”,绝非寻常。他立刻点头:“师傅,您吩咐。” “你跟我去。”李存义言简意赅,“主要准备几道家常菜,但要精致,尤其…要一道汤。”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地看着何雨柱,“东家特意提了,客人里有位极讲究的主儿,喜欢清雅鲜醇的汤品。柱子,我记得你…好像对吊汤有点想法”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山城雪

山城雪

闲夜人
那日长安下了入年第一场雪,毫不相干的人也就这样冥冥中有了牵扯。后来山上积了千重雪,孤零零的坟头上长满了草,重阳节时总会摆着一坛酒。若他日相遇,敬我一杯最烈的酒..
军史 连载 2万字
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

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

三无道尊
四合院里谁最拽?我是好人赵大海!赵大海一睁眼,成为了1958年红星轧钢厂的双料科长。还绑定个“忽悠系统”——忽悠人就能变强。他果断截胡正宫娄晓娥。忽悠贾东旭踹了秦淮茹。转头就把于莉、于海棠、秦京茹、何雨水统统拿下。顺手认了刘海中当大侄子,和刘光齐,刘光天刘光福三个孙子。道德绑架易中海,打乱易中海的养老计划。坑得阎埠贵花三倍的钱给阎解成买工位。。忽悠贾张氏主动给自己做鞋。单挑聋老太太,掰断聋老太太拐
军史 连载 123万字
重生北魏末年

重生北魏末年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高澄认为他的成功源自于自己不懈的努力,与他的父亲名叫高欢,并没有太大干系。本文玩梗较多,文风偏向幽默,多包涵。书友群:854398275已满二群:897078303
军史 完结 146万字
诡眼记者

诡眼记者

沧海一鼠
你可曾见过他们的眼睛,恶毒、冰冷,充满着对死亡的不甘和怨恨。我劝你最好对他们视而不见,不愿意进入轮回的鬼魂,往往充满了怨气,这种怨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
军史 连载 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