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涉足行业之广令人咋舌!
芳村大佬B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估计李文韬也快调动,前往新岗位。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作为京城李家长子, 高育良绝不相信他的仕途会止步于副省级别。 若要更进一步,必然要调任至重要的行政岗位。 此刻与他搞好关系, 总比等他升迁后再去结交要容易得多。 只要再等个三五年, 待自己调任京城之后,或许两人还能携手共事, 甚至与李家达成某种合作也未可知。 人脉,从来都是慢慢积累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 高育良刚坐下还不到十分钟, 秘书林淮敲门进来。 “领导……” “帝国出版集团李董来电。” “接进来吧!” 高育良起身走向办公桌。 林淮出去还不到半分钟,办公桌上那部白色电话便响了起来,他坐下接起。 “文韬同志啊。” 不等高育良说完, 电话那头的李文韬便打断了他的话,语气急促,显见其内心焦躁不安,几乎可以说是心急火燎。 “育良省掌,实在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 这件事出版党委高度重视,我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清查。” 没错,是全国范围的清查。 在打电话前,李文韬已经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现在就等着他召开党委会议。 当他看到从汉东传来的文件时,李文韬的确吓了一跳——这是全国首例啊! 如今正是他仕途上升的关键时期, 却偏偏发生这种事情。 他甚至怀疑,是否有人在背后故意设局针对自己。 高育良并未因李文韬打断自己而介意,反而语气平静地继续说道: “文韬同志……” “有件事得提前跟你通个气。” “目前,汉东省纪委准备约谈陈文昭、王阳文和甄兴明三位同志,对他们进行谈话了解。” 高育良也将汉东方面的动作一并告知了李文韬。 无论如何, 作为汉东出版集团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 李文韬有权利知晓这些情况。 “感谢你的提醒,这份情,我李文韬记下了。 关于党委书籍人选,育良省掌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李文韬此举也算是礼尚往来。 他此时并不太在意人选问题,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妥善应对这场风波。 目前首要任务,是要有人出来担责。 仅一个正厅级干部恐怕还不够分量。 一旦这件事曝光, 全国舆论必将掀起轩然大波。 可见其影响之大。 即便他们再怎么遮掩, 内阁那边也瞒不过去。 接下来恐怕将面临内阁的问责。 汉东出版社总经理已经被他定了“死罪”。 但眼下还不能动他。 一把手和二把手同时被撤职, 虽有先例, 但极为罕见。 等这件事彻底处理完毕。 他就会对总经理采取行动。 “这件事暂时不着急。” “现在首要的是把眼前的事安排妥当。” “离开学也不远了,文韬同志的工作压力不小啊。” 面对李文韬递来的橄榄枝,高育良并不急于回应,甚至没有立刻接话的意思。 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就算要回应,也得等事情告一段落再说。 “育良省掌,我已经让米秘书订好了机票,汉东出版集团这边的工作,将由我暂时接手。” “那好,我们当面详谈。” “好,当面谈。” 说完,高育良便挂断了电话。 …… 京城,帝国出版集团。 董事长办公室内。 李文韬放下电话,脸色阴沉得可怕。 “到底是谁……” “到底是谁动的手” 他隐隐觉得,这件事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他心里隐隐有个猜测。 汉东这起事件,绝不仅仅是试探那么简单。 他怀疑背后还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而对方的目标,很可能正是自己。 “书籍,您猜对了。” “汉江和淮东那边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不过他们发现得早,及时把苗头压了下去,目前还没出现像汉东这样的状况,其他地区目前一切正常。” 敲门进来的,是集团董事长助理,手里拿着刚刚汇总的报告。 “可恶!” “砰!” 李文韬一拳砸在桌面上,愤怒难掩。 此刻,他已经几乎可以确定—— 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有人在针对他。 如果汉东的事还能说是巧合, 那汉江和淮东同时出事,就绝不是偶然了。 这既是试探底线,更是赤裸裸的出手。 原因也很简单—— 李文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下一步, 即将调任帝国通讯社担任副社长。 虽然只是过渡,但一年后便将正式冲击社长之位。 他的目标,从来不是副职。 他要的是通宣院一把手的位置。 要知道,李家世代都在宣传系统深耕, 他的父亲,也正是从通宣院退下来的。 “难道是……” 李文韬脑海里忽然闪过两个人的名字。 谁都想往上走一步, 而某些关键位置,更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大汉帝国三十六位御书房行政大臣中, 包括御书房值班大臣、两省两市负责人、尚书院五位院长、六大院常务副院长、三位内阁成员,还有六大院正院长。 另外两位,一位是帝国军事院的副院长, 还有一位,则是帝国的储君。 李文韬要争的,就是通宣院的院长一职。 如今有实力、有背景、有资格竞争这一位置的,一共三人,而他正位列其中。 一时之间,他也无法确定,究竟是谁出手了。 “算了……” 他懒得再去纠结这些。 现在不是纠缠内斗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把眼前这几把火全都扑灭。 “京州最近飞京州的航班是几点” “董事长,我们查了下,最快的航班是下午四点半起飞,预计七点左右抵达京州。” “好,我知道了。” 李文韬挥了挥手,示意助理可以离开。 助理退出办公室后,李文韬拿起电话,拨通了中福集团的林满江。 比起帝国出版集团,中福集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巨无霸。 作为帝国四大财团之一,涉足行业之广令人咋舌—— 船舶、银行、能源、石油、金融投资、房地产、证券、电子科技、陆运海运、航空、煤炭、钢铁、粮食、食品饮料、军工等等,几乎无处不在。 仅2013年的资产总值就高达6.4万亿元。 注意,是实际资产,而非市值。 若是按市值计算, 中福集团旗下资产加起来恐怕能突破五十万亿元。 还不包括那些未上市的子公司。 而中福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合计也有数万亿。 这便是帝国四大财团之一的真正实力。 他掌控着帝国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你出生那一刻起,成长、就业、医疗直至生命终点,甚至连安葬之地, 都绕不开帝国的四大财团。 你所见的一切,即便不是财团直接经营, 多半也有他们的资本参与其中。 当然,在这之上还有更为强大的存在—— 那便是大汉帝国投资总公司。 大汉帝国投资总公司是帝国仅有的两家正省级御用企业之一,另一家则是大汉帝国铁路集团总公司。 据说,中福集团也有可能获得升级。 一旦中福集团成功升级, 它将成为帝国第三家正省级御企。 当然,目前这还只是传闻。 如果中福集团真有此打算, 从一些迹象便能窥见端倪。 中福集团在海外的金融业务表现不俗, 国内的证券金融业务也相当出色。 若真要升级,可以参照前两家正省级企业的发展模式。 大汉帝国投资总公司主要聚焦于投资领域,凡是你能说出名字的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大汉帝国铁路集团总公司自然更不必多言。 如果中福集团真要升级, 接下来很可能是进行资产剥离, 专注于金融证券方面的布局。 其他产业只是次要补充。 他甚至猜测,未来的四大财团也可能迎来一次洗牌。 一家将聚焦于军工配套领域, 一家专注于实业与地产行业, 一家主攻金融与证券市场, 一家则深耕港口与运输体系。 当然,所谓专注,并不代表只做单一业务, 只是整体规模和战略方向将有所调整。 电话很快接通。 “老林啊,飞机还飞得了吗” 老林,中福集团董事长林满江。 “你是问专机还是民航” 林满江略带疑惑地问了一句。 他们中福集团旗下也有航空公司。 “要专机。” “有,目前停在首都机场。” “我得赶去京州一趟。” “出事了” 电话那头的林满江眉头一紧。 能动用专机,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唉,估计你很快也会知道。” “京州确实出了状况。” 李文韬没有多说什么。 “严重吗” “一个正厅级干部被省纪委带走了。” “什么这么严重!” 林满江语气中透出震惊。 “唉……” 李文韬叹了口气。 “这事真不太好说,我这次恐怕还得去向育良省掌请罪。 要不是育良省掌处理得当……” “要是他们反应慢一点……” “后果就难说了。” “唉……” “我马上安排。” “谢谢。” “见外了……” 林满江神情凝重。 显然,李文韬这次是去善后的。 一个正厅级高官直接被省纪委带走, 这不是一般的小事,甚至可能触及了某种底线,才导致如此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