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所谓的寒门!
芳村大佬B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高育良真的接了他的班, 那柳家不仅会成为帝国最显赫的家族, 还可能演变成权势滔天的门阀士族。 你想一想—— 粤王和晋王都得靠边站。 他们能存在至今, 是因为他们曾发誓永不入京。 否则,早被收拾了。 当然,也有其他因素。 至于这些藩王还能撑多久, 真正的大家族, 是那种藏于市井却影响力深远的存在。 柳家还差得远。 别说柳家,就算把严柳系加起来,恐怕也比不上人家。 人家可是百年传承的底蕴。 你这边几十年的努力,虽爬到了高位, 但请注意—— 人家那百多年来,始终占据高位。 古代的家族也有等级之分: 地主、豪强、士族、门阀。 地主,不过是有地有钱; 豪强,则是有地、有人、还有钱; 士族,意味着已经掌控了资源与权力的垄断。 这个垄断,并不是指对产业或粮食的控制。 士族的垄断,指的是对读书人的掌控。 在明朝,有这样一句话。 天子与士族共治天下。 这里所说的士族,就是指世家大族。 门阀制度,在唐末基本终结。 当时黄巢起义军一举将其摧毁。 门阀的垄断,更为严重。 不过,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科举制度尚未确立的年代。 比如汉朝,采用的是“举孝廉”的选官制度。 要想当官,就必须由朝廷中的官员,或退休的老臣推荐你。 否则,你一辈子只能是个寒士。 注意,寒士并不等同于寒门。 寒门,是指曾经的世家逐渐衰落之后的状态。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 我父亲当年做过市长、市韦书籍之类的大官。 虽然我们家后继无人,没能继续往上爬。 但至少能保障子孙的生活无虞。 未来的日子,也还有机会重新崛起。 毕竟,以前积累的一些人脉还在。 只要你有本事,还是有机会翻身的。 这才是所谓的寒门。 一个寒门家族,比一般的土豪强太多太多了。 京海的高启强顶多算是个暴发户。 他连真正的豪强都算不上。 更别提与寒门相提并论了。 回到正题… 那四大藩王靠的是什么 他们走的还是古代士族的老路。 古代士族垄断的是士人阶层。 而士人阶层,对应的就是今天的官员群体。 简单说,就是掌控了晋升通道。 “你可以退一步想想。” 柳老的声音再次在柳俊耳边响起。 “您是说…” 柳俊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没错。” “就是你想的那样。” “你自己要好好想想。” “具体怎么做,我也不能替你决定。” 话音刚落,不等儿子回应,电话那头就挂断了。 柳老相信儿子能想通。 柳俊放下手机,陷入了沉思。 父亲的意思,他当然明白。 退一步,换取发展空间。 至少,要为家族未来留条后路。 他和女婿相差九岁。 女婿与他长子差十五岁。 长子与高育良的长子又差四岁。 这样算下来,家族的传承至少不会断代。 这些事,他必须在近几年安排妥当。 等他再进一步之后。 关于家族和严柳系的利益问题。 他将不能再过多考虑。 若还一心想着家族私利。 恐怕早晚会被弹劾。 “唉…” “也只能这样了。” 最终,柳俊接受了这个现实。 做不了老大,那就当老二吧! 要是连老二都不行。 那就退一步,当个老三也好! 无论如何,都要站在帝国权力的顶峰。 至于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吧! 至少,老大也给了他一些补偿。 比如这个“汉东王”的位置就不错。 他也懒得再去多想。 高育良在这个位置上,至少能待两三年。 甚至三四年也有可能。 实在不行,还可以走司法系统的路线。 这些事,高育良目前还一无所知。 此刻,他正驾车前往白晓荷家。 这段时间,他一直陪着黄亦玫。 除了偶尔出去逛一两次街之外。 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家里度过。 厨房做饭、浴室洗澡、客厅看电视、书房办公… 整个屋子里,到处都是两人的身影。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 他把家里的窗帘全部拉上。 即使白天,屋内也是一片昏暗。 高育良知道自己一直处在监控之中。 但私密空间还是要有的。 不得不说, 比如,当高育良在书房远程办公时。 很快,高育良便抵达白晓荷的住所。 望着眼前美人,他有些出神。 白晓荷与黄亦玫,完全是两种风格。 如果说黄亦玫的身材,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 该瘦的地方瘦,该丰腴的地方丰腴。 抱在怀中,柔软又不腻,刚刚好。 白晓荷是典型的白瘦幼类型。 两人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再加上她那张白净的脸庞上架着一副眼镜, 反倒透出几分知性成熟的气质。 “什么时候买的” “前几天啊。” “好看吗” “你这身材比例简直绝了。” “你这是嫌我太瘦了吧!” “怎么可能…” “我最喜欢的就是你这一点。” 高育良宠溺地揽着怀中的纤瘦美人。 九十斤出头的体重对他来说轻如鸿毛,随手一抱, 整个人就被他轻松地抱了起来。 “吃饭了吗” “你就是我的精神食粮啊。” 正当高育良温柔缱绻之时, 天海市,某酒店内。 忙了一整天的沙瑞金刚回到房间, 正打算好好放松一下。 忽然,手机响了起来。 看到来电显示的那一刻, 沙瑞金心里泛起一丝不安。 这个号码,正是他的老上级钟正国打来的。 自从到汉东任职以来, 除了第一天打过电话之外, 钟正国从未主动联系过他。 对他而言,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现在突然来电, 看来高育良那边的事情恐怕已经有了结果。 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两种可能。 一种是,自己胜出, 高育良黯然离开汉东; 另一种则是,高育良胜出, 自己只能收拾行李走人。 他心里非常清楚, 这个电话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 沙瑞金没有立刻接电话, 而是起身走到门口,将房门反锁, 才慢慢坐到沙发上。 “瑞金啊” “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沙瑞金心头一紧,果然猜中了, 但仍带着一丝希望问道:“老领导,您说吧,我听着” “唉…” 钟正国长叹一声。 这声叹息,让沙瑞金整个人陷在沙发里。 他心里明白,自己失败了, 而且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他理解高育良想要推翻旧局的决心, 正如他自己当初也是这般。 如果不打破局面,就无法在汉东立足。 同样的道理, 高育良若不重新洗牌,也难以继续在汉东施展拳脚。 归根结底,这条路只能有一个人走, 大家都想走,最后只能看谁的背景更硬。 “上面是怎么安排的” 这才是沙瑞金最想知道的。 为了这件事,他这些天开会时总是心神不宁, 心思早已飞到了京城。 “唉” “让你调离汉东。” “另外,中央对你另有安排。” 钟正国最终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对沙瑞金来说,这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仅打在了他脸上,也打在了陈书籍的脸上。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 输了 彻彻底底地输了。 他现在也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问题。 “育良同志呢” “他” “唉” 钟正国又叹了口气, 终究还是开口说道: “育良同志被免去了汉东省韦证法委书籍职务,” “将担任汉东省韦书籍、代省掌。” “同时兼任帝国华东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 “汉东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以及汉东省军区第一政委。” “汉东王” 沙瑞金震惊地低声吐出这三个字。 “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怎么说” 沙瑞金急切地问。 此刻钟正国也不再遮掩, 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内幕和盘托出。 “这事牵扯到上层的一些博弈。” “高育良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处境并不轻松。” “风头太盛,盯着他的人太多了。” “敲山震虎” 沙瑞金眉头微皱。 他一时没太明白其中的深意。 钟正国耐心解释道: “高育良年纪太轻了。” 他本人也极具才干,无论是司法运作、行政管理,还是经济治理,都能在他手中处理得当。 “年轻有为、能力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