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这种感觉,有多久没经历过?
芳村大佬B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于两人级别相同, 谈话也属于平级之间的交流。 对方也表现得非常洒脱。 要钱,没有。 要命,你现在就拿走。 我这边也不宽裕啊。 每年就那十几万亿的预算额度, 你让我怎么办…… 我也不容易啊。 当他听说新能源计划要投入七八万亿的时候, 哎哟…… 直接吓得连觉都睡不好了。 这个财神爷,真不好当啊。 高育良无奈地说:“如果只是几个亿、十几个亿的话,我还能从其他地方挤一挤,可现在不是十几亿,而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规模。” “根据上面制定的计划,” “整个新能源产业预计总投资将达到五万两千亿元,如果加上补贴,恐怕会达到七八万亿。” “其中,风电和光伏预计将投入两万五千亿元。” “锂电池方面的投资预计为一万两千亿。” “储能领域预计九千五百亿元。” “氢能产业预计将投入四千九百亿元。” “除了这些基础投资,还有高达两万亿的战略补贴计划。” “根据上面发布的补贴标准,续航能力在80至150公里之间的车型,补贴金额为6.6万元;续航在150至250公里之间的车型,补贴则为9.5万元,此外还设有新能源报废补贴等相关政策。” “其中,依据出台的这些补贴政策。” “这两类续航车型,每辆分别补贴6.6万元和9.5万元,费用由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这样一来,汉东省作为新能源汽车试点地区。” “当消息发布之后,比亚蒂等一些已经进入新能源领域的车企,纷纷计划在汉东落地设厂,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可这前期,你们总得让我先过得去才行吧!” “首先,关于税收方面的支持政策,要怎么安排” “针对这两档补贴,地方财政是拿出3万元或4.75万元用于补贴,到底是通过税务减免方式,还是直接由财政拨款” “这些问题,各位得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 高育良也在大会上连连叫苦。 不叫苦也确实不行。 眼下,比亚蒂这些本土车企。 最好的电动车续航已经可以达到一百多公里,一旦政策实施,资金需求立马就会爆发。 他们前期肯定也会涌入汉东。 每卖一辆车就是3.3万元的补贴支出。 卖一百辆就是三百多万,十万辆就是三十三亿,一百万辆就是三百三十亿! 要知道,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9.8万辆左右,这还是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 而按照以往的补贴惯例。 这些已经售出的车辆也会纳入补贴范围之内。 好家伙…… 政策还没开始推,账上先少三十三亿。 高育良当然不会轻易答应这么干。 更何况,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区间基本在十万元到十五万元之间,现在直接补贴6.6万元,十万的车三万四就能提走。 自然会成为本地白领和高收入人群的首选。 所以,高育良必须争取。 至少也得争取到上百亿的补贴额度! “育良同志……” 内阁大臣忽然低声喊了一声。 听到这话,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高育良,又转而看向坐在主位的人。 “关于你提出的这个补贴方案。” “事关重大,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协商。” “地方财政要拿出3.3万元与4.75万元的补贴金额,这笔钱该怎么出,内阁会尽快制定相关流程。” “明白。” 高育良点头,没再多问。 “钱、钱……” “没想到我也有为钱发愁的一天。” 走出会议室的高育良苦笑着摇头。 他自己都没料到,有一天竟会被资金问题困扰。 这种感觉,有多久没经历过 差不多二三十年了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也曾为生计发愁。 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发行债券。 目前汉东省正府的债务总额高达六千七百亿。 其中,六千多亿属于地方债务。 这些债务主要用于地方建设。 包括修路、绿化、城市基础设施、民生项目,还包括地方养老金等支出。 “难道……” “用养老.金” 高育良脑中闪出一个无奈的念头。 那就是临时调用汉东的养老金。 但这种做法必须由省出面背书。 否则很容易引起不满。 养老金这笔钱,通常一年发放一次。 都是由省里统一管理。 “算了……” 高育良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汉东一年的养老.金也就几百亿。 这点钱,又能支撑多久 “看来……” “只能靠发行地方债券了。” “同时,给京海市正府施加压力。” “让他们承担主要的财政支出。” 汉东省下辖十三个地级市,它们的财政是相对独立的。 平时也不用向省里交钱,只有县级市和部分县城需要上缴部分财政。 因此,这笔大头,自然得落到他们头上。 让京海那帮人头疼去吧! 至于他们愿不愿意 呵呵…… 不愿意又能怎样 老子还留你作甚。 你不肯配合,那就回老家歇着去。 换一批愿意干的人上来。 谁敢挡我的路,谁就别想安生。 高育良步出大楼,径直朝停车场走去。 因身处京城,安全方面本就不成问题。 三环以内,只要两人稍有冲突, 转眼间便有民警到场。 三环内与三环外,简直是两个世界。 因此,出行安全自然无须多虑。 高育良为图方便, 特地回家取了那辆老旧的座驾。 是一辆2008年款的桑塔纳,年头不短了。 车子虽然旧, 但若有个懂行的人在场, 只要瞧一眼前挡风玻璃上的通行证,便会明白这车的来头不小。 一些关键重要机关,甚至正府大楼的准入标识赫然在列。 京城里有句话说得明白: 真正有分量的车, 不在车价多高, 而在挡风玻璃上贴着哪些通行证。 启动引擎后, 高育良准备返家。 这次他打算回自己住处。 毕竟黄亦玫与白晓荷仍在调养阶段, 眼下他折腾不起。 高育良本就体格出众,经过一段特殊时期后,体力与精力更胜从前。 昨日,他是在白晓荷家过夜的。 从晚上十点半开始,两人一直至凌晨三点。 今日出门时, 那姑娘嗓子已说不出话, 还使尽力气躺在床上,沙哑地对他说:“你别来了,今天我把门反锁。” 黄亦玫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如今他的嫂子苏更生, 大概还在家中照料她吧。 所以,只能回家。 此刻,苏玫家中。 刚从单位回来的她见客厅无人, 便朝练舞房走去。 推开门,一阵悠扬的音乐传来,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正赤脚翩翩起舞。 “倩倩,在练舞啊。” “苏姨……” 跳舞的苏倩倩停下动作。 她一直称呼苏玫为“阿姨”,虽然两人关系亲密如母女,但她从未改口。 “倩倩,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苏姨,你说吧。” 苏倩倩跟着阿姨走出练舞房。 “我已经为你铺好了未来的路。” “您讲……” 苏玫坐在沙发上,心中有些不忍,但想到自己年过四十, 如无意外,十几年后便要退休, 恐怕也就是在电视台退下来, 最多做到台长的位置。 汉东电视台的台长看似风光, 但那不是她的目标。 她真正想踏入的是行政系统。 行政系统与事业单位之间的权力差距,实在悬殊。 就拿一个中等规模的县来说, 教育局局长只是正科级,但权力却极其可观。 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县,数千名教师,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学生。 这些人几乎都在教育局的管辖之下。 其他局的局长也大致如此。 想想看, 一个县城的科长都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这正是令人向往的全力。 苏玫目前享受正县级, 眼下摆在她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是进入地方党政系统,可能担任县委书籍、县长、市局局长,甚至有机会成为县级市市长或地级市副市长。 另一个则是省电视台副台长的职位, 还是那种排位靠后的副职。 说得直白些,就是挂个副台长的头衔,继续负责省里的综艺节目。 这两个选项放在面前, 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该选哪条路。 她一直梦想着能像她的公公那样, 真正进入核心系统。 他一直梦想着能调到省里工作。 或者说,进入一家央企,担任董事长的职位。 京城的官职看起来风光无限。 但如果论实全,那可就不一样了。 地方上的官员还是有很大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