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农民起义、零星作乱!
娟梦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面对汉军黑洞洞的枪口,这些清军士兵纷纷扔下武器,齐齐跪倒在地求饶。 不少清军士兵见到汉军后非但没有恐惧,反而松了一口气。 相较于外面那个神秘莫测的杀手,汉军士兵在他们眼中显得更为可靠。 接连攻克粤城与佛城后,汉军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展。 同时,在仪美公主及其谋士洪叔的策划下, 林文一方面张榜安抚民心,组织士兵发动百姓修复两城中战斗损毁的房屋,恢复生产; 另一方面张贴告示,招募新兵扩充军队。 目前汉军规模尚小,足以应对万人以下的小股敌军,若敌方调集数万大军进攻,则难以抵挡。 而且,粤城只是起点,林文的目标是在三个月内占据两广全境。 随着地盘扩张,势必需要更多兵力守护,扩军势在必行! “主公,经统计,此战我军共击毙敌军四千七百余人,俘虏四千八百余人!” “缴获各类枪械四千余支,大刀、红缨枪、弓箭等一千三百余件,各型火炮九十八门!” 林文手中握着一份长长的清单,这是战后在洪叔等人协助下,士兵们整理出的战果及缴获详细数据。 “此外,查抄两广总督、粤省巡抚、粤城将军等官员府邸时,共搜得白银一千二百余万两,黄金百万两,以及大批古玩字画和奇珍异宝。” 听到这一连串数字,林文不禁惊讶。 “这么多,没算错吧” 仅仅几个贪官,竟被抄出了如此巨额财富 虽然他早知这些官员腐败严重,毕竟民间早就流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的说法, 但能抄出上千万两白银,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坦白讲,起初我也确实难以置信自己所见!” 洪叔仿佛早料到林文会有此疑问,因此苦笑一声,缓缓开口道: “老夫当年曾负责天国的财政事务,那时整个天国一年的国库收入,也不过刚刚超过一千万两白银罢了。” “然而这批官员,特别是粤城将军瑞麟,单从他家中就搜出了六百多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还有数车之多的古玩字画与珍稀宝物,像夜明珠、红珊瑚之类的东西,应有尽有!” 说到此处,洪叔连连摇头,感叹不已。 清廷官员聚敛财富的能力,实在让他叹服至极。 而林文听罢,却对洪叔的身份越发好奇起来。 “洪叔,您说您曾在太平天国管理财政” “不错,老夫是天王的弟弟,曾于港岛学习过洋人的学问,在经济学上略懂一二。” 洪叔的真实姓名为洪仁玕,正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族弟。 他当年未能赶上金田起义,又因遭到清军追捕,只得逃至被日不落帝国占据的港岛谋生。 在那里,他接触到了不少西方先进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后来他前往天京,恰逢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率兵离去,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洪秀全除掉了东王杨秀清后,对身边的人已不再信任,恰好此时洪仁玕前来投靠,便重用他,让他总揽朝政大事,地位相当于前朝的宰相。 可以说,在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是支撑这个政权运行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与李秀成、陈玉成等人并肩作战,竭力维系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 直到陈玉成战败身死,这栋大厦失去了一根重要支柱,才最终轰然倒塌。 林文之前并未深入探究过他的身份,只以为他是仪美公主身旁的一位亲族。 如今认真了解一番后,不禁感到万分惊讶——原来此人竟是洪仁玕! 和魏源、林则徐等人一样,洪仁玕堪称天朝早期放眼世界的先驱者。 他还撰写了《资政新篇》这样极具前瞻性的着作,强调技术与工业的重要性。 对于林文而言,眼下最亟需的,便是这样一位能够协助他处理内政的贤才。 于是,得知洪仁玕身份之后,林文立刻任命他为总理大臣,辅佐自己打理内部事务。 对于林文的器重,洪仁玕内心满是感激之情。 原本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后,他早已心灰意冷,认为自己毕生所学都将随着天国的消亡而无处施展。 然而未曾想到的是,他又遇到了这样一个机遇。 眼前之人不仅救了他的性命,更给了他一个新的舞台,让他得以再度施展才华。 因此,洪仁玕对林文满怀感恩之心。 “主公若不嫌弃,老夫愿将余生献予主公!” “哼,怎会厌烦呢老先生学识广博,这位置舍您其谁!” 白得了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林文心中甚是欢喜。 当然,更让他雀跃的,其实是抄家得来的那十二百万两白银与一百万两黄金! 此前费尽心力完成系统任务,好不容易才攒下三百万两白银,没想到这一仗打下来,收获竟是数倍之多。 难怪古人常说“炮声一响,黄金万两” !果然所言非虚,打仗还真是个生财之道啊! 一时征战一时舒畅,持续作战持续快意! 既然抄家如此获利丰厚,林文心里已经开始暗暗期待起来——汉军如今仅掌控了两座城池,还有大片疆土尚未攻占。 倘若每处都能搜刮到这般财富,岂不美哉 因此,他对扩充军队、备战之事愈发紧迫了。 不过,扩军并非易事,招募士兵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大关键在于装备供给。 光有兵员还不够,还必须配备武器弹药,甚至重炮火器!而在自家军工厂建成之前,这些都只能依靠系统的商铺来购置。 于是,刚从抄家中赚得巨款的林文,立刻带着这笔横财进入了系统商城,准备开启“购物狂欢”,为汉军添置一批新装备! 目前汉军的标准步枪仍是毛瑟1888式,这款步枪自1888年定型以来,一直沿用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亦长期使用。 虽然市面上已有更先进的枪械,但林文并未打算更换它。 毕竟越先进的武器成本越高,而毛瑟88对付现有敌人已经绰绰有余,性能甚至有些过剩,再花费巨资购买更精良的枪支实属多余。 与其如此,不如将资金投入到其他辅助武器上,比如机枪和火炮等更为重要的装备。 在机枪领域,马克沁水冷重机枪表现不俗,威力强劲且价格低廉,一挺只需二百两白银,相当于二十支毛瑟88步枪的总价。 然而二十支步枪的火力加成,远远不及一挺重机枪的输出效率,这笔交易显然非常划算! 至于火炮方面,现有的克虏伯型号虽性能尚佳,但也存在明显不足:重量过大,携带不便,射速偏慢等问题让林文颇感遗憾。 因此,他打算仔细浏览一番,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就在林文揣着大把银两准备大肆采购之时,两广总督及众臣殉国、粤城失守的消息,已然传入京城,落入清廷当权者的耳中。 “哐当” 一声脆响,一只精致的瓷杯被狠狠摔在地上,瞬间化作碎片四散飞溅。 得知叛军已经攻占粤城,并屠杀了以两广总督为首的一众高官后,太后顿时面色大变,吓得手中的茶盏脱手而落,摔得粉碎! 前脚刚平定了北方的太平天国之乱,后脚两广地区又生祸端。 更严重的是,叛军竟然攻克了省城,还诛杀了朝廷的重要大臣。 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普通农民起义、零星作乱的范畴。 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涌上心头:难道十三年前“发匪” 造反的那一幕又要重现了吗 回想起过去十三年间朝廷经历的重重劫难,江山几度摇摇欲坠的情景,她不禁为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深感忧虑。 一旁同样参与垂帘听政的东宫太后慈安,目睹慈禧这般失态的表现,忍不住冷哼一声,训斥道: “身为太后,理应具备相应的涵养与城府。 你这般遇事便形于颜色,岂不让朝中大臣小觑又如何让大臣们安心效命” “姐姐教训得对,是妹妹的错!” 听到慈安太后的指责,日后权势熏天的慈禧太后竟不敢有丝毫反抗,只能低头认错。 然而,从她那狡黠的眼眸中闪过的一丝阴狠光芒可以看出,她内心其实并不服气。 “你能知错就好。” 慈安太后放缓语气,转头对恭亲王奕欣说道,“这里并无外人,你是我们自家人,肯定不会出去胡言乱语吧你说是不是,恭亲王” 奕欣闻言冷汗直冒,连忙跪下答道: “奴才什么都没听见,又怎敢妄加评论” “听还是可以听的,但有些事只能听,不能说,这点分寸还得你自己把握。” 慈安太后语气温和,却字字铿锵地叮嘱道: “你身为铁帽子王,是先皇的亲弟,这祖宗留下的基业也有你的一份。 凡事多思量思量,拿出个主意来,莫只当个传声筒,可明白了” 慈安太后,作为咸丰帝驾崩后大清的实际掌权者,虽非同治皇帝的生母,却凭借自身的手腕及咸丰帝的宠爱登上了正宫太后之位,其地位的正统性远非慈禧可比。 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女性,以卓越的政治才能站在帝国权力的巅峰,通过垂帘听政掌控着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