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最务实的选择!
娟梦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包括第二帝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列强,最终都将目光投向南方——非洲,成了他们仅剩的出路。 可问题是,狼多肉少。 欧洲列强数量众多,而非洲虽广袤,却经不起几轮疯狂圈地。 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因领土划分问题爆发冲突。 只要战火一起,旧恨添新仇,裂痕便会不断加深。 届时,天朝便可借势而为,在各方之间游走操控,获取最大利益。 不过眼下,更让林文关注的是日不落方面的下一步动作。 在婉拒了对方提出的和解方案后,他们究竟会加码谈判条件,还是就此作罢 “天朝并未断然拒绝我们的提议,说明他们仍有缓和关系的意愿,只是对我们开出的条件显然不满意。” 日不落高层在获知回应后,迅速召开内部会议,紧急商议对策。 “能与天朝达成某种程度的停顿,对我们已是万幸。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本土免受欧洲大陆那些虎视眈眈者的侵扰。” “首相的意思,是要接受天朝的要求”有人问道。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别的路可走吗”亨利首相语气沉稳地点了点头,“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判断,若有不同看法,尽可提出。” 议员们闻言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他们心里都清楚当前局势的严峻性——内政动荡、外患逼近,此时与最强者暂时休兵,转而集中资源应对周边较弱但更具现实威胁的对手,无疑是眼下最务实的选择。 若继续僵持下去,只会让自己陷入两线受敌的绝境。 更何况,天朝正在稳步推进对北美的控制,一旦完成整合,其疆域将与日不落隔洋相望。 届时,只要天朝舰队驶入大西洋,本土安全立刻面临直接威胁。 若是双方仍处于敌对状态,谁也无法保证防线不会崩溃。毕竟面对天朝的海军实力,没人敢拍胸脯说能守住。那种差距,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各位若是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建议进入投票程序。” 见众人议论渐息,亨利首相适时提议。 这是议会惯例,无人反对,表决随即展开。 投票结果毫无悬念,绝大多数议员此次都支持与天朝停战,即便需要作出一定让步,他们也愿意承担。 这样的立场转变令人唏嘘。此前,日不落议会对于天朝的态度可谓寸步不让,任何试图缓和两国关系的动议,几乎都在一片反对声中夭折。 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强硬,一步步将局势推向无法挽回的深渊。 说到底,日不落今日的窘境,正是过去那些执迷不悟的决策所酿成的苦果。 常言道,不到黄河心不死。直到接连败于天朝之手,丧失了几乎全部海外领地,国内动荡加剧,而欧洲又崛起一个强势新力量——第二帝国,日不落人才真正惊醒。 他们终于意识到,天朝已不再是昔日可轻视的对象,而是一个足以与之平起平坐、甚至更为强大的存在。 正因如此,这次表决中,大多数议员不再固守旧日荣光,而是选择直面现实,放下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姿态。 否则,最终承受代价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看到投票尘埃落定,亨利首相心头一松,心中却仍忍不住暗自愤懑。 若这群人早几年便能认清形势,日不落何至于沦落到如今这般地步 然而,这番懊恼终究只是徒劳的叹息,此刻再提也无济于事。 亨利很快收敛情绪,重新聚焦于当前要务:既然确认天朝对南菲并无野心,那么他们就必须迅速拿出其他补偿方案,以换取对方的善意回应。 一旦无法满足天朝的条件,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契机,恐怕转瞬即逝。 可问题在于——究竟拿什么去填补这个空缺 “我们手中尚存的殖民地本就寥寥无几。澳洲、天竺等地早已易主,非洲的属地天朝似乎也不上心,剩下的筹码实在不多。” 有人沉吟片刻,提出建议:“加勒比海一带的岛屿还在我们控制之下。这些地方原是从高卢手里夺来的,拿破仑皇帝当年还曾远征试图收复,虽未成功,但高卢始终念念不忘。如今我们已无海军可依,迟早会失守。与其被他人夺走,不如主动赠予天朝,换得其退兵罢战。” 此举可谓一举两得:天朝若掌控加勒比海诸岛,便能扼守这片战略要冲;而日不落则借此送出人情,避免进一步损失。 除此之外,另有一项提议浮出水面——将枫叶国残余的殖民地尽数割让给天朝。 眼下天朝已大举挺进北美,日不落对其守住北美最后据点的信心日渐薄弱。枫叶国大部分区域早已移交,仅剩零星地带尚在掌控之中。 过去依靠强大的海军支撑,尚能维系这最后一片核心区域的安全;可如今舰队覆灭,海上屏障荡然无存,守住这些土地几乎成了奢望。 更关键的是,随着第二帝国在欧洲迅猛扩张所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剧,日不落高层开始反思多年来的战略误区。 自十六世纪击败西班亚、确立全球霸权以来,他们便持续不断地向外拓殖。为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无数精英被派遣至海外,本土资源亦大量外流。 长此以往,国家根基逐渐被掏空,呈现出明显的“空心化”趋势。 这一点,从本土人口增长停滞、青壮年流失严重便可窥见一斑。 昔日辉煌背后的代价,如今终于显现。 作为全球头号强国,日不落帝国本土的人口竟还不及第二帝国的七成,更别提生育率也持续落后于对方。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再过几十年,两国之间的人口鸿沟恐怕会愈发悬殊,甚至可能出现第二帝国人口翻倍超越的局面。 人口规模直接关系到兵源储备与工业发展的潜力,这一点早已在天朝的历史中得到验证。而此前天朝执意吞并天竺,或许正是出于对天竺庞大人口转化为战略力量的警惕——担心其未来成为难以压制的对手。 正因如此,日不落高层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将过去数十年间散布在全球各地的本国子民尽数召回本土。 一旦实施,这将极大充实其本土人口基数,有望迅速缩小乃至逆转与第二帝国之间的人口差距。而只要人口上来了,在现有工业基础之上,日不落重振昔日雄风,并非遥不可及之事。 然而,设想虽好,执行起来却面临重重阻力。以居住在枫叶国的日不落后裔为例,他们早已在当地扎根数代,生活稳定、根脉深厚,要他们背井离乡重返故土,谈何容易 若这些人不愿归来,整个计划岂不化为泡影 为此,日不落方面祭出狠招:决定出售这些海外侨民所持有的土地。考虑到天朝对外来族群一贯严苛的态度,一旦失去土地保障,这些人将无处容身,唯有随母国撤回本土一条路可走。 届时,若能成功将枫叶国、澳洲以及南菲等地的侨民集体迁返,日不落本土人口预计可达三千五百万上下,相当于达到第二帝国八成的水平。虽仍有差距,但只要辅以鼓励生育的政策,追平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粮食供应,日不落与倭国情况迥异——倭国多山少地,耕地稀缺;而日不落本土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宜耕种的土地充足。即便需求紧张,也可考虑彻底吞并邻近的爱尔蓝,既解决资源问题,又能安置归国侨民,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这两项提议被正式呈报上去。 …… 就在日不落提出新条件的同时,北美前线也传来了最新战报。 汉军先锋已率先攻入北达科地区,在美军主力尚未北上之前,便已完成对该地的全面控制。 眼下部队正在整顿军备,准备南下迎击即将开拔的敌方主力。这场对峙将成为决定北美战局走向的关键一役,因此军部高度重视,正不断向前线增派兵力,力求占据优势。 同时,为确保后方稳定,指挥部决定提前启用大批倭国附属部队投入作战。 尽管北达科面积不及蒙大拿广阔,但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必须部署足够兵力维持秩序。否则当地居民极易与敌暗通消息,造成情报泄露的风险。 正当局势紧锣密鼓之际,日不落方面的答复抵达中枢,林文阅毕,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新的战略构想。 “陛下,您的意思是绕开正面防线,迂回穿插” “不。”林文目光落在地图东北角那片由日不落掌控的区域,“我的意思,是开辟第二战场——从敌人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起突袭。” 原本这片由前枫叶国残余势力控制的地带尚未列入近期作战计划,但如今日不落主动表示愿将其移交天朝,以换取和平协议。如此良机,自然不容错过。 一旦接收此地,整个北方边境便尽在掌握。那么,是否可以借此契机,从原枫叶国与鹰酱交界处发动突然进攻 据情报显示,鹰酱在此一带几乎未设防务,兵力空虚。若由此切入,必将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横扫南方诸州! 一场全新的战略布局,已在悄然酝酿之中。 “这方案有可取之处,但也有不足。” 蒋百里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北美地图上,缓缓说道: “陛下,鹰酱东海岸的十三州中,靠近北部缅因一带呈突出之势,若由北向南推进,西侧被五大湖隔断,通行极为不便。因此南下的路径只有两条:其一是绕行五大湖以西,经明尼苏达南下;其二则是从五大湖以东穿行,取道缅因方向。 可第二条路线越深入就越狭窄,行军距离拉长,且敌方布防势必层层加码,我军难以达成突袭之效,容易陷入被动。” 他所言确实在理。鹰酱的地势本就不利于大兵团迂回穿插,即便日不落将枫叶国残余疆域移交天朝,我们接手后也难以立刻借道用兵——后勤线会因此过度延伸,保障压力剧增。为确保补给通畅,必须投入大量兵力护路,否则后方运输极易遭到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