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生活顿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章 城头远眺,道阻且长 子时已过,喧嚣了一日的紫禁城终于沉入一片庄严肃穆的寂静。冬夜的寒风掠过重重殿宇,吹动着檐角的风铃,发出清冷孤寂的脆响,如同为这个古老帝国奏响的安眠曲,却又隐隐透着某种不安的悸动。 乾清宫的暖阁内,烛火依旧通明。朱由检——大明崇祯皇帝,轻轻合上最后一本关于漕运海运利弊比较的奏疏,指节分明的手指揉了揉微微发胀的太阳穴。御案之上,奏章文书依旧堆叠如山,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辽东军报、西北屯田进度、格物院经费申请、江南清丈田亩遭遇阻力的密奏、宗室禄米改革的反对声浪……每一份都关系着国计民生,牵扯着新旧势力的激烈博弈。 他推开沉重的紫檀木圈椅,站起身,骨骼发出轻微的脆响。拒绝了王承恩要为他披上大氅的举动,只穿着一身略显单薄的明黄色常服,缓步走出暖阁,走向那通往乾清宫最高处露台的阶梯。 王承恩手持一件厚厚的玄色貂毛大氅,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脸上写满了担忧,却不敢多言。他知道,陛下又需要独处的时刻了。这些年来,每当政务压得喘不过气,或是面临重大抉择之时,陛下总会屏退左右,独自登高望远。 冰冷的汉白玉栏杆触手生寒,凛冽的夜风瞬间穿透衣衫,却让朱由检因熬夜而有些昏沉的头脑为之一清。他凭栏而立,如同钉在这帝国心脏最高处的一尊雕像,深邃的目光越过紫禁城层层叠叠的金色琉璃瓦顶,投向下方沉睡的北京城,更投向那无边无际、星河流转的深邃夜空。 脚下的京城,大部分区域隐匿在浓重的黑暗里,只有零星几点灯火,或许是巡更的梆子声,或许是某个挑灯夜读的寒窗,或许是仍在辛勤劳作的作坊。与白日的摩肩接踵、市井喧哗相比,此时的寂静更显得真实而沉重。这就是他的京城,他的帝国中枢。“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的盛景似乎还在昨日,却又遥远得如同前世的幻梦。 登基至今,已近四载。 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几乎是以一种燃烧生命的方式在推动着这个庞大而腐朽的帝国战车。从雷霆手段肃清阉党,到顶住压力启用徐光启、孙元化、孙传庭等实干派;从力排众议设立格物院、推广新学,到艰难地清丈田亩、整顿税务;从呕心沥血打造新军、改良火器,到最终在蓟州城外野战中重创皇太极,一雪萨尔浒以来明军野战不胜之耻…… 一桩桩,一件件,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有初掌大权时的如履薄冰,有技术突破时的欣喜若狂,有遭遇阻力时的愤怒无奈,更有三河大捷消息传来时的扬眉吐气! 成效是显着的。国库从连老鼠都饿跑的空虚状态,到现在终于有了些许盈余,虽然仍捉襟见肘,但至少能发出军饷,能支撑起格物院那些“吞金”的项目。军队战力脱胎换骨,新式火器成为边关的定海神针,皇太极至少数年之内难有大规模南侵之力。西北流民在孙传庭“剿抚并用、以工代赈”的铁腕与怀柔下,渐趋安定,大规模的民变火苗被及时扑灭。格物院更是捷报频传,水泥、望远镜、改良火药、燧发枪、乃至那台虽然粗糙却意义非凡的蒸汽机模型……科技的星星之火,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顽强地蔓延。 然而,他心中的沉重感,并未有丝毫减轻,反而愈发清晰。 “行百里者半九十。” 他低声吟诵出这句古语,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改革的深水区,已然横亘在眼前。清丈田亩、税制改革,触动了天下几乎所有乡绅官僚的核心利益,他们的反抗从明面上的奏疏反对,转入了更隐蔽、更顽固的地方性软抵抗和阳奉阴违。宗室禄米改革,动的是老朱家自己人的奶酪,那些平日里看似恭顺的藩王宗亲,背地里串联施压的动作从未停止。科举改制,加入实学内容,更是挖了天下读书人“唯有读书高”的祖坟,即便有徐光启等大儒站台,来自传统理学势力的无形压力依旧巨大,绝非几次朝会辩论就能扭转。 还有那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小冰河期!近年来愈发频繁的旱灾、蝗灾、寒冬,每一次天灾都在无情地消耗着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国力,考验着新建立的救灾体系,稍有不慎,便是流民遍地,烽烟再起。 而外部……皇太极虽遭重创,但后金政权并未瓦解,其韧性远超想象,如同一匹受伤的孤狼,正躲在辽东的黑夜里舔舐伤口,磨砺爪牙,随时可能再次露出獠牙。西洋诸夷,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他们的大帆船依旧游弋在东南沿海,贸易与掠夺并行,其技术优势和组织能力,绝非短期内可以轻易超越。郑芝龙虽已招安,但其庞大的海上势力盘根错节,对朝廷的忠诚度究竟有几分,仍需时间检验。 这一切,都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缠绕着这艘刚刚调整航向的大明巨舰,让它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都需要克服无数的阻力。 “朕做的……够了吗对吗” 一个极少出现的、属于他个人而非皇帝的脆弱念头,悄然浮上心间。四年来,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凭借着超越时代的知识和不容置疑的皇权,强行拖着这个帝国向前走。他乾纲独断,他力排众议,他甚至可以预见未来数十年的危机。但有时候,他也会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满朝文武,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他那“蒸汽机”、“海权”、“全球格局”的构想即便是最忠诚的徐光启、孙元化,他们所理解的,恐怕也远不及他心中蓝图的万分之一。 这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前方是迷雾,是荆棘,是万丈深渊,也可能是一片前所未有的辉煌。他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只能依靠那点来自未来的微光,以及一个物理学家的严谨思维和帝王的决断力,摸索前行。 寒风吹拂着他年轻却已刻上淡淡倦容的脸庞,龙袍的下摆猎猎作响。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那点短暂的脆弱瞬间被压了下去,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是的,道路艰难漫长,但只要走下去,就一定能抵达目标!他已经改变了那么多,救活了那么多人,将这个民族从历史上那万劫不复的深渊边缘硬生生拉了回来!他没有理由在此刻怀疑和退缩。 科技的种子已经播下,并且开始发芽。新军的脊梁已经挺起,足以扞卫疆土。改革的共识正在朝野中缓慢形成,即便阻力重重,但坚冰已然被打破!徐光启、宋应星、孙元化、孙传庭、李若琏、沈廷扬……还有那些在格物院里埋头苦干、在田间地头推广新作物、在讲武堂里学习新战术的、默默无闻的人们,他们就是希望,就是未来!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浩瀚的银河。无数的星辰冰冷地闪烁,仿佛亘古不变地注视着人间的兴衰荣辱。在那无垠的宇宙面前,个人乃至一个王朝的奋斗,似乎都渺小如尘埃。 但他的心中,却有一股火焰在燃烧。 他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崇祯了。他不再是那个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最终身死国灭的悲剧皇帝。他是朱由检,是拥有二十一世纪灵魂和知识的穿越者,是决心用科学和理性“再造大明”的物理皇帝! 眼前的困难固然巨大,但比起他刚刚重生时所面对的那片绝望的死局,已然好了太多。他有了根基,有了班底,有了方向,更有了初步的成果和希望。 “那就走下去吧。” 他对自己说,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看看朕这只蝴蝶,最终能在这时空的长河中,掀起多大的风暴!”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黑暗中的京城,投向更遥远的、不可见的四疆八荒。那里有他浴血奋战的将士,有他辛勤耕作的百姓,有他伏案钻研的学者,也有他暗中潜伏的敌人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未来,注定不会平坦。内部的积弊需要更深层次的刮骨疗毒,外部的威胁需要更强大的实力去慑服。科技的发展需要时间沉淀和积累,思想的变革更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但这又如何 他来了,他看见了,他正在征服! 夜风吹散了他心中最后一丝阴霾,只剩下如磐石般的意志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缓缓张开双臂,仿佛要将这整个星空、这整个天下拥抱入怀。 帝国的航船已经拨正了方向,乘着科技的东风,正驶向那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深蓝。 长夜未尽,道阻且长。 但黎明终将到来。 而他,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必将带领他的帝国,迎来那个辉煌的黎明。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重生后我把自己的恋爱脑打爆了

重生后我把自己的恋爱脑打爆了

一粒米饭吃不饱
林云身为城中贵公子,风度翩翩,引得众多女子倾心。其中柳媚儿刻意接近,凭着妩媚容貌与巧言令色,令林云陷入情网。不久二人订婚,林云满心欢喜筹备婚礼,却不知已落入陷阱……看林云重生后如何大杀四方,权谋天下,抱得美人归
军史 连载 42万字
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

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

谷一姐
秦云从小被当成男孩养大,中童生,秀才…上世被爱妾尚静茹下毒害了性命。被邪恶法师镇压勾勾山下,失一魂,后世成不了仙成不了神!这世她要报复回去,找回失去的那魂,修仙成神……中童生,中秀才,她还要做朝官,只是越做越大……,身不由已啊……好忙,她还要重走仙路。秀才,别跑,修仙带上傻鱼我,不是傻鱼。我是龙……
军史 完结 85万字
烽火求生路

烽火求生路

花落炫影
战火纷飞的年代,生命就像风中浮萍一样,不断湮灭!战争改变的不仅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更是摧毁了无数个普通的家庭;他是个成功的混混,手下有无数的小弟,在十里洋场混的风声水起;突如而来的战争让他成为了一个背叛者,在鬼子的驱赶中逃亡!作为军人,他是个失败者!在尸山血海般的战场上,他只想活着;而这,在硝烟中,成为了最大的奢望。逃,拼命的逃,逃离战场,远离战火,避开战争!抗战的烽火,山河喋血,处处烽火;他能
军史 连载 125万字
陌上柳

陌上柳

铃随风响
缘生必有缘起,缘起或将缘灭。有缘无缘之间,情愫不觉暗生;花开花落之时,爱恨情仇已定。你为我抛却凡尘,我为你女扮男装:皆只因那一个情字!世事难料,情海茫茫;..
军史 连载 151万字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孤单寂寞有点冷
特种兵军官穿越1934.居然是红25军的外围力夫队。前身服役部队的老祖宗。这是一支创造历史,创造奇迹的头等主力。开枝散叶的部队,也是头等主力。红军时期,就有了自己的军魂。一军百将,星光熠熠。追,一定要追上被重重包围的我军主力,小鬼子,你等着,我来了...“”‘’这次,终于轮到老子杀鬼子了
军史 完结 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