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生活顿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335章 北疆铁路梦 - 钢铁动脉 南澳岛的海风尚未完全散去谈判桌上的硝烟味,数千里外的北京城已悄然步入深秋。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覆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泽。然而,与这外在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乾清宫西暖阁内几乎要沸腾起来的火热气氛。 阁内炭火烧得极旺,驱散了深秋的寒意。但真正让这方空间温度升高的,并非炭火,而是铺满巨大楠木桌案、甚至蔓延到部分金砖地面上的无数图纸、模型和一场关乎帝国未来命运的战略构想。 大明皇帝朱由检(崇祯)今日未着龙袍,只穿了一身利落的玄色棉袍,袖口甚至沾了些许墨迹与炭灰。他正俯身于桌案,目光灼灼地盯着一幅巨大的《京畿-辽东山川形势图》。地图之上,一条用鲜艳朱砂笔粗重勾勒的线路,从北京城出发,蜿蜒向东,穿过蓟州、永平,出山海关,继而沿辽西走廊北上,最终抵达那座象征着帝国龙兴之地的重镇——沈阳。 这条朱红线路旁,密密麻麻标注着里程、高程、河流渡口、预计隧道与桥梁位置,以及一个个资源点:密云铁矿、开平煤矿、辽河平原产粮区……它像一道殷红的血管,即将为帝国庞大而略显僵硬的躯体,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陛下,臣等根据最新勘测数据反复核算,自京师至沈阳,取此相对平缓之路径,全程约一千六百里(约800公里)。若全程铺设双轨,仅铁轨一项,便需熟铁不下八十万石(约合4.8万吨)!” 说话的是工部尚书兼皇家格物院副院长王徵,他指着图纸上一处陡峭山峦,眉头紧锁,“尤其这医巫闾山段,山势险峻,需开凿长隧道数里,以目前火药威力及掘进技术,耗时恐以年计,风险极大!” 站在他身旁的皇家格物院首任院长宋应星,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眼中闪烁着与技术难题搏斗的兴奋光芒:“陛下,王尚书所虑极是。工程浩大,确为亘古未有。然格物院根据陛下所授‘压强’、‘摩擦力’等原理,已重新优化了铁轨截面形状与枕木布局设计,可大幅提升承载力。用于牵引的‘火凤’式蒸汽机原型,经过三次改进,持续功率已提升五成,虽仍不及陛下所言理论之万一,但牵引十节满载车厢于平缓地带行进,已非不可能!眼下最大瓶颈,反在于这铁轨的产量、质量与铺设速度。” 朱由检直起身,目光从地图上抬起,扫过眼前两位帝国科技领域的擎天巨柱,脸上非但没有畏难之色,反而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中的锐利笑容。他走到桌案另一侧,那里摆放着一个长约六尺、宽三尺的精致沙盘,栩栩如生地模拟了从北京到山海关的地形,上面甚至有一条用硬木制成的微型轨道,以及一个造型古朴、锅炉、气缸、传动杆一应俱全的铜制蒸汽机车模型。 “八十万石铁,四年工期,穿越燕山余脉……听起来确是难于登天。”朱由检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他伸出手指,轻轻推动那辆小小的机车模型,它在轨道上缓缓前行,“但二位爱卿可知,一旦这条‘钢铁动脉’贯通,意味着什么” 他不需要两人回答,目光仿佛已穿透宫殿的穹顶,看到了遥远的未来:“意味着,从京城调兵至辽东,大军无需再跋涉一两个月,十日之内,便可抵达沈阳城下! 粮草辎重,可源源不断,风雨无阻!意味着,辽东的粮食、木材、矿产,关内的布匹、瓷器、铁器,可以极低成本、极高效率互通有无!意味着,朝廷对辽东、乃至更北方疆域的控制力,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将因这条铁路而拥有全新的、坚实无比的含义!” 他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如同重锤敲击在王徵和宋应星的心头,让他们因技术难题而焦虑的情绪,瞬间被这宏伟蓝图所带来的震撼与激动所取代。 “陛下圣虑深远,臣等汗颜!”王徵激动得胡须微颤,“此路若成,实乃巩固国本、利在千秋之伟业!纵有千难万险,工部与格物院上下,亦万死不辞!” 宋应星更是直接蹲到沙盘前,指着模型机车的锅炉部位:“陛下,若能将锅炉压力再提升,采用陛下曾提及的‘分离式冷凝器’构想,效率或可再增!还有这铁轨连接处,或可借鉴泰西的‘鱼尾板’结构,减少颠簸……” 看着两位技术巨擘瞬间焕发出的斗志,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是他需要的人才,不仅精通技术,更能理解技术背后蕴含的巨大战略价值。他抬手打断了宋应星的技术探讨,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而冷静: “困难,朕知道。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铁产量不足那就继续推广焦炭炼铁法,在迁安、邯郸、本溪湖扩建官营铁厂,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入股,朝廷以‘包销’ guarantee 部分产量,激发其积极性!开山凿洞艰难那就集中力量先攻克关键技术难点,成立专门的‘隧道工程局’,调拨最好的工匠,研究更高效的开凿方法与支护结构!蒸汽机功率不够格物院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成立‘动力研究所’,目标就是五年内,造出能拉动三十节车厢、日行三百里的实用机车!” 他每说一句,王徵和宋应星的眼睛就更亮一分。皇帝不仅提出目标,更给出了清晰的路径和强大的支持,这种务实而有力的风格,正是他们这些实干派官员最为信服的。 “陛下,” 宋应星沉吟片刻,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如此巨资投入,朝中诸公,尤其是户部那边,恐怕……” 朱由检闻言,嘴角勾起一丝略带讥讽的笑意:“户部李邦华那边朕自会分说。何况,这笔钱,未必全要国库来出。”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大明海事发展银行’ 已初具规模,吸纳江南、闽海巨贾资金何止千万此等利国利民、收益可期之项目,正可发行‘铁路建设债券’,许以合理利息,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朝廷以未来铁路收益及沿线部分土地开发权为抵押。同时,成立‘北疆铁路总公司’,皇室、户部、海事银行及民间商股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这一番现代金融思维的运作方式,让王徵和宋应星听得目瞪口呆,却又隐隐觉得豁然开朗。陛下此举,竟是要借天下人之财,成朝廷不朽之功! “妙啊!”王徵击掌赞叹,“如此一来,不仅缓解国库压力,更能将天下豪商利益与朝廷绑定,减少阻力!” “正是此理。”朱由检转过身,目光锐利,“铁路之利,岂止于军事、漕运它将是打破地域隔阂、重塑帝国经济地理的利器!沿线城镇将因之繁荣,荒地将因之开垦,人心将因之凝聚!这第一条铁路,必须修,也必须修成! 它将是标杆,是宣言,告诉天下人,也告诉后世子孙,朕的大明,要走上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他的声音在暖阁内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王徵和宋应星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激动与坚定。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在那条无尽的钢铁轨道上,呼啸奔驰的钢铁巨兽,正拉着一个崭新的、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驶向不可知的未来。 “陛下,” 宋应星深吸一口气,郑重躬身,“老臣愿立军令状!格物院必竭尽全力,攻克技术难关,绝不负陛下重托!” “臣亦如此!”王徵肃然道,“工部将立即抽调精干吏员,组建‘铁路营造司’,统筹规划,招募流民以工代赈,绝不让工程因人力、物料耽搁分毫!” “好!”朱由检重重一拍桌案,眼中精光四射,“那便以此图为蓝本,详细规划,分段施工。朕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拿出京师至山海关段的详细施工方案与预算!明年开春,朕要看到第一根枕木,铺在通州的土地上!” “臣等领旨!” 就在这历史性的决策即将拍板定案之际,司礼监掌印太监方正化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低声禀报:“皇爷,锦衣卫李指挥使有紧急密报。” 朱由检眉头微动,示意王徵和宋应星暂退至偏殿休息。两人知趣地退下后,李若琏快步走入,风尘仆仆,面色凝重。 “陛下,”李若琏行礼后,低声道,“北疆都护府八百里加急。曹变蛟将军报,黑龙江金矿勘探进展顺利,已发现数处富集矿脉。但……罗刹人的探子活动日趋频繁,半月内已发生三起小规模冲突。另,辽东军情急报,皇太极残部似有向西北蒙古草原流窜,并与漠北喀尔喀部有所接触的迹象。” 两条消息,一北一西,都透着硝烟味。朱由检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如刀。黄金的诱惑引来了豺狼,而丧家之犬也试图寻找新的巢穴。 他走到那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再次落在那条朱红的铁路线上,手指重重地点在沈阳的位置,然后缓缓向北移动,仿佛要穿透沙盘,直抵那片蕴藏着无限资源与危机的黑土地。 “告诉曹变蛟,加大勘探力度,增派兵力,建立永久性寨堡。 对罗刹探子,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不必顾忌,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马刀快,还是我大明新军的燧发枪快!”他的声音带着凛冽的杀意。 “至于皇太极……”朱由检冷哼一声,“穷寇莫追不,对于这条毒蛇,必须打死!传令孙传庭,密切关注其动向。同时,命漠南蒙古诸部严加防范,若有收留庇护者,视同与大明为敌!” 处理完紧急军情,朱由检再次将目光投向那条象征未来的铁路线,语气变得无比坚定:“外部威胁,更显此路之紧要!李若琏,” “臣在!” “着你锦衣卫,抽调精干人员,组建‘路矿护卫营’,专司未来铁路沿线及北疆矿区的安全护卫与反谍事务!绝不能让任何宵小,阻碍朕的‘钢铁动脉’计划!” “臣,遵旨!”李若琏凛然应命。 王徵和宋应星被重新宣入。朱由检看着他们,脸上恢复了之前的果决与热切,仿佛刚才的杀伐决断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二位爱卿,都听到了外部虎狼环伺,内部唯有自强!这条铁路,便是朕给出的答案!”他大手一挥,指向窗外广袤的天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钢铁动脉,必须尽快贯通!让世人看看,什么是大明速度!”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年轻的皇帝和两位重臣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桌案上的地图、沙盘中的模型,仿佛都在这一刻被注入了生命。一个依靠钢铁与蒸汽驱动的帝国新时代,就在这间温暖的暖阁内,发出了它强有力的第一次心跳。而远方隐约传来的警讯,不仅没有动摇决策者的决心,反而像一剂猛药,催生着这前所未有的工程,以更快的速度,破土动工。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一只绿耳
富二代陆杨一觉醒来,成了老陆家的心肝小儿子。这小儿子身为读书人,却自私自利,无视家里人的付出,一心只为自己的前途。陆杨身为咸鱼,良心不多,却也懂谁对自己好。他把咸鱼梦压在心里,努力考科举,争取早日做条大咸鱼。多年后。皇上看着比自己过得还潇洒自在的臣子,幽幽道:“爱卿才华横溢,还是莫要辜负了上天给你的天赋,朕听说胡人那边的道路特别平整,你看?”陆杨:臣已经让人去安排了。皇上:爱卿你走一趟,不然朕不放
军史 连载 215万字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最后一个修仙者
(这是一本遵循唯物史观、以正史和相关史料为基础的小说,非无脑吹)一块宇宙时空碎片,让李缘拥有了穿越过去时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华夏大世、也为了不让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发生,他直接去往了大一统开端的秦国,去见了那位刚亲政的始皇。李缘:“我是来帮你开创万世皇朝的!”始皇:“寡人有自信,不需要帮!”可见到原本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命运后,嬴政改口了。“先生,可否教我改变历史?”“我就是为此而来。”后来。李缘
军史 完结 272万字
科技西游

科技西游

沉默的老道
猴哥,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一万个纳米智能装甲,我给您装在您的猴毛上,这样您拨出猴毛变化出的猴子猴孙们,每一个都会有超强装甲护身,实力大增,还能发出死亡射线噢,..
军史 连载 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