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菜脯炒蛋的桃小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将门军校”的构想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汴京的朝堂之上引发了持续数日的暗流与争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壁垒分明,使得原本就因北疆耶律休哥压力而紧绷的朝局,更添了几分诡谲。杨延昭深知此事急不得,只能耐心等待皇帝圣心独断,同时更加专注于巩固自己在虎翼军的根基,并暗中推进着针对王贵及潘府的情报搜集。 然而,历史的洪流并未因朝堂的争论而稍有停歇。就在杨延昭忙于应对各方势力、苦心经营之际,来自西北边陲的一道加急军报,以八百里加滚的速度,带着一路烟尘,再次震撼了整个汴京城! 军报内容简短却骇人:西夏党项首领李继迁,悍然撕毁与朝廷的盟约,亲率精锐骑兵,突袭宋夏边境重镇——金明寨!守将率众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寨破殉国!西夏兵锋所向,灵州危在旦夕! 消息传来,举朝哗然! 如果说北方的辽国是悬在大宋头顶的一柄沉重战斧,那么西北崛起的西夏,则像是一把日益锋利的匕首,不断从侧翼捅来,令大宋寝食难安。李继迁此人,狡诈如狐,悍勇如狼,多年来时叛时降,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不断壮大自身。此次他选择在宋辽关系紧张、朝廷注意力被耶律休哥牢牢吸引之时发动突袭,时机拿捏得可谓狠毒精准! 紫宸殿内,气氛比之前应对耶律休哥时更加凝重。北疆战事未定,西线烽烟又起,大宋赫然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巨大压力!这对于国库、对于兵力、对于整个国家的战略部署,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陛下!李继迁狼子野心,背信弃义,必须立刻发兵征讨,以儆效尤!否则西北诸蕃必然效仿,国将不国!”主战派的怒吼再次响起。 “万万不可!”立刻有文臣出列反对,“北有耶律休哥虎视眈眈,若再于西线大动干戈,两线作战,我军如何支撑国库如何支撑此乃亡国之兆啊!” “难道就坐视李继迁吞并灵州,坐大西北吗” “可同时与辽夏开战,风险太大!” 朝堂之上,争吵再起,但这一次,恐慌和焦虑的情绪明显占据了上风。即便是最激进的主战派,也不敢轻言同时开启两场大战。 端坐龙椅的赵光义,脸色铁青,手指紧紧抓着龙椅的扶手。北疆的耶律休哥尚未退去,西线的李继迁又狠狠捅了一刀!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整个帝国的重量都压在了他一人肩上。 就在这时,枢密使潘美出列,他的声音沉稳,打破了殿内无意义的争吵:“陛下,臣以为,两线作战,确为兵家大忌。然则,西夏之患,亦不可不除。”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方略。 潘美继续道:“耶律休哥陈兵北境,其势虽盛,然短期内似无大举南侵之意,多为牵制与试探。而李继迁新破金明,气焰嚣张,若任其攻占灵州,则西北门户洞开,后患无穷!故,臣建议,北疆暂取守势,严令杨业等将紧守关隘,不得浪战。同时,集中京畿及西北诸路可用之兵,以雷霆之势,西进讨伐李继迁!务必在其站稳脚跟之前,将其击溃,收复失地,稳定西线!” 这便是 “先西后北”,“以北疆之守,换西线之攻” 的战略! 此议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了不少。许多官员陷入沉思。这确实是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案,集中力量先解决一个敌人,尤其是解决那个正在背后捅刀子的敌人。 然而,杨延昭在听到这个策略时,心中却猛地一沉!作为穿越者,他深知李继迁及其后继者的难缠,西夏绝非可以轻易“速胜”的对手。历史上,宋朝为了平定西夏,耗费了无数钱粮兵力,却始终未能竟全功。潘美此策,看似合理,实则极可能陷入西北战争的泥潭!而一旦西线久战不决,北方的耶律休哥绝不会坐视,届时宋军主力被拖在西北,北疆空虚……后果不堪设想! 这简直是将大宋推入一个巨大的战略陷阱! 他必须阻止!至少,要指出其中的巨大风险! 就在有官员开始附和潘美之议时,杨延昭再次站了出来,声音清晰而坚定:“陛下!潘枢密之议,末将以为,风险极大!” 刷!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这个屡次在朝堂发出不同声音的年轻人,再次成为了焦点。 潘美眼中寒光一闪,冷冷道:“杨参军又有何高见” 杨延昭无视他话语中的冷意,向御座躬身道:“陛下!李继迁之所以敢此时发难,正是看准了我朝北疆吃紧,无力西顾!其人生性狡诈,最擅游击,依托地利,避实就虚。我军若大举西进,他必不肯正面决战,只会利用沙漠戈壁,与我周旋,拖延时日!西线战事,绝难速决!”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而一旦我军主力被拖在西北,旷日持久,耶律休哥岂会坐失良机他若此时大举南下,北疆守军兵力不足,如何抵挡届时,我大宋便是腹背受敌,首尾难顾!此乃倾国之危!” 他描绘出的可怕前景,让殿内许多官员倒吸一口凉气! “危言耸听!”潘美厉声驳斥,“李继迁不过一跳梁小丑,仗着地利苟延残喘!我天朝大军一到,必如泰山压卵,顷刻覆灭!杨参军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究竟是何居心莫非是惧战” “末将并非惧战!”杨延昭毫不退缩,目光灼灼,“末将乃是忧国!用兵之道,当知彼知己,权衡全局!末将请问潘枢密,您有何把握,一定能速胜李继迁若不能速胜,北疆又当如何朝廷可能支撑两线长期作战!” 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速胜的把握谁也不敢打包票! “你……”潘美一时语塞,脸色涨红。 龙椅上的赵光义,眉头紧紧锁住。杨延昭的话,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心中那丝“先解决一个”的侥幸。他看向潘美,又看向杨延昭,再看向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心中权衡的天平剧烈摇摆。 一边是枢密使、军方重臣富有经验的战略建议;另一边是一个屡屡展现出非凡见识的年轻将领,指出的可怕风险。该如何抉择 最终,赵光义采取了相对保守的决策。他没有完全采纳潘美主动西征的建议,也没有完全听从杨延昭的警告。他下旨:北疆依旧采取守势,严令杨业不得出击。同时,任命宿将田重进为西北行营都部署,率五万禁军精锐并调集西北诸路兵马,西进灵州,以解灵州之围,击退李继迁,但暂不要求深入追击,以稳固防线为首要目标。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试图在稳住北疆的同时,解决西线的燃眉之急,但又避免了过于深入的冒险。 圣旨既下,无人再敢异议。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为西线运转起来。 退朝后,杨延昭心情沉重。他知道,这个折中方案,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田重进能否稳住西线耶律休哥会不会趁机而动历史的轨迹,似乎依然在朝着一个危险的方向滑行。 他看着潘美拂袖而去的背影,心中那股不安感愈发强烈。潘美如此积极地推动西征,真的仅仅是为了国家吗还是……另有图谋他想起了那个内鬼王贵,想起了与辽国可能的勾结……一个更可怕的念头浮现在他脑海:潘美此举,会不会是为了调开朝廷注意力,甚至……消耗忠于朝廷的军队,为北方的某种图谋创造条件 西线的烽烟,不仅点燃了边境的战火,也让汴京城内的权谋斗争,变得更加波谲云诡,杀机四伏。杨延昭感到,自己正被卷入一个越来越深的漩涡之中。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最强之军火商人

最强之军火商人

江山挽歌
我若静下心来,世界都要俯首称臣!!每一个人都是他赚钱的工具。战争之王是人们对他的称呼。但他更愿意人家称呼他为商人,一个引领特种生意攀上巅峰的旗手!“我这辈子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将洛克.马丁拉下神坛!”—《世界人物周刊》。
军史 完结 310万字
一棍朝天

一棍朝天

憨木匠
天有阴阳,人有五脉.通一脉可长生,通两脉可飞升。通三脉可成仙,通四脉可成神。通五脉可不朽。通七脉呢?秦漠然仰天怒吼:贼老天!别人九级飞升,吾十二级了,为何还没动..
军史 连载 104万字
火影:开局封印术

火影:开局封印术

闪闪的石头
火影,木叶,忍者。穿越火影!阳太感觉这玩笑开大了。外挂没有,硬要说的话自己上大学的知识勉强算吧。阳太现在想法就是站好队,和老头子顺顺利利活下来。意外原因,阳太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原来组合忍术才是天花板。原来飞雷神是这么回事。仙术查克拉是这样稳定。从此阳太信心大增,立志成为火影,一统忍界。
军史 连载 149万字
唐赟

唐赟

晋城
因车祸而离开这个世界,却在大唐帝国以另一种身份继续活着,在盛世大唐中书写自己的传奇!厌倦争斗,而他身在局中;远离是非,却又一次次被逼入瓮,迫于无奈挺身而出,解决接踵而至的麻烦,一步步的成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该如何抉择?既然无法避免,那就迎难而上,我命由我不由天!
军史 连载 1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