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蝗灾中的理性之光
夜栖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还没亮透,田埂上就响起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汉子们扛着锄头,哼着小调往地里赶,婆姨们挎着竹篮,给家人送早饭,连娃娃们都抱着陶罐去水渠边舀水浇菜。 楚知夏手把手教大家用套种法子,玉米秆和豆苗肩并肩往上窜。 绿油油的叶子,在风里扑棱,看着就喜人。 户部侍郎隔三岔五就往这儿跑,官服下摆永远沾着泥点子。 他不再之乎者也地掉书袋,反倒跟着老农学起了种地。 还把楚知夏画的《农耕百问图》揣在怀里当宝贝。 有回下大雨,这老头愣是披着蓑衣,在水渠边守了整夜。 生怕哪个堤坝被冲垮,第二天顶着俩黑眼圈直打摆子,却还咧着嘴说“值得”。 日子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转眼麦子都开始灌浆了。 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秆子,在风里荡出一层层金浪。 村民们蹲在田头,小心翼翼地摩挲着饱满的麦粒,笑得合不拢嘴。 李老头摸着白胡子直念叨:“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地里能长出这么壮实的庄稼!” 楚知夏也跟着乐,心里盘算着等秋收了,就把这套法子写成册子,挨个儿往各州县送。 可老天爷像是故意使坏。 那天晌午热得邪乎,鸡耷拉着翅膀躲在树荫下,狗吐着舌头直喘气。 楚知夏正和几个后生,在打谷场筛麦粒,忽然一阵怪风卷着尘土刮过来,吹得人睁不开眼。 她眯起眼睛往天边一瞧,原本瓦蓝瓦蓝的天空,不知啥时候泛起了土黄色,像被谁泼了一大盆泥浆。 “要变天”有人嘟囔了一句。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嗡嗡声,起初像蚊子叫,转眼就变成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楚知夏心头猛地一沉,这声音她在书上见过。 那不是雷声,是蝗虫振翅的响动! 村民们也反应过来了,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快!拿铜锣!”李老头喊得嗓子都劈了,“去把祠堂里的鞭炮全抱出来!” 可哪来得及黑压压的蝗虫群,已经像乌云般压过来。 翅膀扇动的声音,震得人耳膜生疼,所到之处,连树叶都被啃得精光。 楚知夏攥紧了腰间的驱虫草药,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好不容易盼来的好收成,难道要全毁在这群害虫手里 城楼上,礼部尚书摇着象牙骨折扇。 锦袍上的仙鹤纹,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我早就说过,非要搞什么水车轮作,这下遭天谴了吧!” 旁边几个大臣跟着点头,有人还掏出怀里的瓜子嗑起来,仿佛在看一场热闹的戏。 楚知夏赤着脚站在田埂上,裙摆沾满泥浆。 她攥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昨天她刚带着百姓,给麦穗浇完最后一遍水,眼看着再有十来天就能收割,怎么也不能让这些虫子毁了一切! “别怕!都听我指挥!” 她扯着嗓子大喊,声音在呼啸的虫群中显得格外响亮。 转头对身边的老农说:“李大叔,您带青壮劳力去挖沟,沟要挖得又深又陡,让蝗虫掉进去爬不上来!” 又吩咐小桃:“快去召集妇女孩子,把家里的艾草、辣椒全拿来,咱们熬驱虫水!” 消息传开,十里八乡的百姓举着火把、扛着锄头赶来。 田间地头,挖沟的吆喝声、熬药的沸腾声混在一起,像在和铺天盖地的蝗虫宣战。 楚知夏一边帮忙搅拌大锅里的艾草汁,一边给围过来的百姓解释:“这些蝗虫就是普普通通的虫子,和咱们平时见的蚂蚱没啥两样!它们怕火、怕刺激的味道,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败它们!” “可这蝗虫遮天蔽日的,真能行吗” 有个年轻媳妇怯生生地问,手里的艾草抖个不停。 楚知夏抓起一把艾草塞进锅里,火苗“腾”地窜起来。 “咱们祖祖辈辈和天灾人祸斗,哪次不是咬着牙挺过来的 这蝗虫再厉害,能比洪水猛兽还凶 面对恶行不作为就是帮凶!那些站在城楼上说风凉话的,才是真正的罪人!”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太傅白发凌乱,带着国子监的学生们,举着火把冲了过来。 老头手里还挥舞着一根烧焦的木棍,大喊:“公主!我们来支援了!” 原来他在城楼上,听不下去礼部尚书的风凉话,带着学生偷偷溜了出来。 “来得正好!” 楚知夏眼睛一亮,“大家听着,咱们分成三组,一组举火把驱赶蝗虫,一组往田里喷洒艾草汁,一组守住挖好的沟!记住,千万不能让蝗虫靠近麦田!” 夜色中,火把连成一条火龙,艾草汁的辛辣味,混着浓烟弥漫在空气中。 蝗虫群被火光和浓烟一逼,纷纷朝着挖好的深沟扑去。 楚知夏站在沟边,看着密密麻麻的蝗虫掉进沟里,突然想起在现代学过的生态链知识。 她大声喊道:“大家别忙着埋蝗虫!把这些虫子捞起来,能喂鸡喂鸭,变废为宝!” 这一夜,整个城郊都没合眼。 百姓们轮班值守,困了就用艾草熏熏眼睛,饿了就啃两口冷馒头。 楚知夏始终守在最前线,衣服被汗水和驱虫水浸透,嗓子也喊得沙哑,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天快亮的时候,蝗虫群终于渐渐散去。 楚知夏爬上田埂,望着满地狼藉的松了口气。 虽然还是有零星的田地遭了殃,但大部分麦田保住了。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欢呼声。 她回头一看,只见李大叔抱着一捆金灿灿的麦穗跑过来:“公主!您看!咱们的麦子还在!” 这时,东方泛起了鱼肚白。 楚知夏望着天边的朝霞,又回头看看疲惫却满脸笑容的百姓,眼眶忍不住发热。 远处的城楼上,那些看热闹的大臣早就没了踪影。 “公主,您说的‘哲学’可真管用!” 太傅拄着木棍走过来,胡子上还沾着烟灰,“要不是您带着大家科学治蝗,只怕今年又要饿死人了!” 楚知夏笑了笑,揉了揉发酸的肩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相信科学、团结一心的结果。以后再遇到天灾,咱们也别怕,用脑子想办法,比求神拜佛管用多了!” 回城的路上,百姓们自发组成队伍,抬着收获的麦子走在最前面。 楚知夏看着他们挺直的脊梁,突然觉得,这场蝗灾带来的不只是灾难,更是一场思想的觉醒。 或许从今天起,越来越多的人会明白。 与其坐等“天谴”,不如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