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闲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月底,"双抢"的硝烟渐渐散去。田野里,早稻已颗粒归仓,晚稻秧苗也在水田中绽开新绿。红星公社的社员们虽然疲惫,但看着一年的口粮和希望有了着落,脸上都带着踏实和期盼。 支农劳动结束前夕,五一生产大队队长李老栓和红星公社书记王振山特意找到了林墨。两人脸上都带着郑重和些许急切。 "林墨同志,'双抢'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们这些大学生来支援!"王书记握着林墨的手,语气诚恳,"你上次提的那个想法,我跟公社其他几位领导反复商量了,都觉得非常好!” “这是给我们农村发展指了一条新路啊!你看,能不能尽快帮我们引荐一下轧钢厂和龙成厂的领导我们想抓紧时间去拜访学习,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事情真正推动起来。" 李老栓在一旁搓着手,补充道:"是啊,林技术员!队里都盼着呢!大家伙儿听说有可能跟大厂子换材料、卖鸡蛋,干劲都足了不少!" 林墨看着两位基层干部眼中热切的光,深知此事对他们、对社员们的重要性。他点头应承下来:"王书记,李队长,你们放心。我回去就尽快联系李厂长和聂厂长,约好时间就通知你们。不过,具体怎么谈,能谈到哪一步,还得看双方的需求和条件。" "哎!哎!这个我们懂!能有个门路去谈谈,就是天大的好事了!"王书记连连点头。 支农队伍返回学校后的第二天,林墨没有休息,先是去了红星轧钢厂。 在李怀德副厂长的办公室里,林墨将红星公社的困难和合作意向委婉地提了出来。 他重点强调了公社能提供的"计划外"农副产品对于稳定厂里职工后勤供应、丰富食堂菜谱的潜在价值,以及用工业边角料、废旧物资进行交换,对厂里来说是"变废为宝",同时也能支援农业建设,是一项双赢的工农协作。 李怀德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中精光闪动。经历了这两年的物资极度紧张,他太清楚一个稳定的、额外的副食品供应渠道意味着什么了! 这不仅能改善职工生活,更是他重要的政绩和掌控后勤实权的砝码。至于那些堆在仓库角落占地方的边角料、废旧钢管、淘汰下来的旧工具那根本不算成本! "好!小林啊,你这个想法很好!很有大局观!"李怀德脸上露出了笑容。 "支援农业建设,是我们工业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你让公社的同志下周直接来厂办找我,我让后勤和工会的同志一起碰个头,具体谈谈他们能提供什么,需要什么,咱们争取把这个好事落到实处!" 离开轧钢厂,林墨又骑车赶往龙成家具厂。 聂怀仁厂长听到林墨的建议,同样十分感兴趣。龙成厂虽然效益好,但木材原料供应始终是个需要未雨绸缪的问题。 如果能扶持一个公社作为潜在的原料培育基地,提供技术指导,约定未来优先收购权,这无疑是为厂里开辟了一条长远、可控的原材料渠道,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 "嗯,这个思路不错!因地制宜,绿色发展,还能帮助公社增加收入,是件大好事!"聂厂长赞许地点点头。 "你让公社的同志过来吧,我让技术科的老陈跟他们详细聊,去看看他们那边的坡地适合种哪些速生树种,怎么养护。只要他们愿意干,技术指导这块,我们厂可以支持!" 牵线搭桥的任务顺利完成,林墨将消息反馈给了望眼欲穿的王书记和李老栓。两人喜出望外,立刻开始准备土特产、组织材料,摩拳擦掌地准备去叩响工厂的大门。 而林墨,在忙碌完这些"分外之事"后,便再次将全部身心沉浸到他那浩大的"木制发动机"工程之中。 暑假的校园比平时安静许多。汽车楼里更是人迹罕至,只有林墨和偶尔过来巡查的王师傅。 工作室里,仿佛时间都变得粘稠而缓慢。只有刻刀划过木料的细微沙沙声、锉刀打磨的节奏声,以及林墨时而凝神观察、时而屏息运刀的细微动静。 之前的粗加工只是塑其"形",现在的精加工才是琢其"魂"。 每一个零件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耐心和精力。曲轴上的每一个轴颈、每一个平衡块,都需要反复刮削、测量,确保圆度、圆柱度、同轴度; 凸轮轴上那复杂精妙的凸轮轮廓,需要他用最细的刻刀一点点雕琢出来,再用水砂纸蘸油,打磨出光滑如镜的曲线;气缸体和气缸盖上的水套空腔、进排气道,更是考验着他的空间想象力和纵深雕刻技巧, often需要自制特殊的弯头刻刀和微型刮刀,伸入狭小的空间进行作业。 精度,是唯一的追求。游标卡尺、千分尺、角度尺、半径规......各种量具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每一个尺寸都必须无限逼近图纸上的理论值,配合公差必须计算得恰到好处。常常为了修正一丝(0.1毫米)的误差,他需要花费数小时进行极其微小的调整。 汗水浸透了他的背心,木屑沾满了他的头发和睫毛,但他乐在其中。每一次将零件放入自制的小型测量夹具,看到量表指针稳定地指向预期的范围;每一次将两个配合件尝试组装,感受到那恰到好处的过盈或间隙,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王师傅有时会溜达过来,默默地看上一会儿,然后摇摇头,嘟囔一句"魔怔了",却又会悄悄帮他把工作室的风扇调大一点,或者留下一壶凉白开。 时光在刀尖悄然流淌。窗外,蝉鸣声嘶力竭,宣告着盛夏的酷热。窗内,林墨心无旁骛,仿佛与世隔绝,只在手中的木料和那些冰冷的尺寸数字之间构建着一个属于工匠的微观宇宙。 那台完全由木头构成的、凝聚着心血与智慧的发动机,正在他手中,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逐渐从图纸走向现实,向着那毫厘之争的巅峰,稳步迈进。 牵线红星公社与轧钢厂、龙成厂的事情,林墨并没有隐瞒。返校后,他主动找到刘辅导员,将事情的缘由、经过和自己的角色做了简要清晰的汇报。 他强调这源于支农时听到的实际困难,自己只是利用之前的人脉关系帮忙搭个桥,具体合作能否成、如何运作,完全由公社和工厂双方自行商定。 刘辅导员听完,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了极为赞赏的神色。 "林墨同志,你做得好啊!"刘辅导员语气振奋,"这不仅仅是帮公社解决了点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你这是真正把课堂知识、把咱们大学教育的精神用到了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你这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越想越觉得这事意义重大:"这件事,我会向系里汇报。你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如果成功了,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放心,组织上支持你这种积极主动、服务社会的行为!以后有什么需要学校这边提供便利的,尽管开口!" 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鼓励,林墨心中也更踏实了几分。他知道,这件事只要摆在明面上,符合政策导向,对他而言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后的整个八月份,林墨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汽车楼那间安静的工作室里。外界工农协作的谈判如火如荼,却仿佛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他的世界里,只剩下木头、工具、图纸和那令人执着的精度。 刻刀、凿子、锉刀、砂纸……各种工具在他手中轮番上阵,又交替使用。汗水无数次浸透衣衫,指尖磨出了新茧,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那近八十个零件,在他的精雕细琢下,逐一褪去了粗胚的毛糙,变得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表面光洁,尺寸精度无限逼近甚至部分达到了图纸要求的±0.02毫米。 当最后一个——结构最为复杂的气缸盖——完成最后一道抛光工序后,林墨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以及一种充盈心灵的满足感。 所有零件终于全部完工了。 但他并没有立刻组装。一个好的木作,不仅在于精准的加工,更在于妥善的表面处理和最后的装配调试。他想到了漆工的重要性。 周末,他带着这几大包沉甸甸、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木制零件,去找了师父赵山河。 赵山河仔细检视了每一个零件,尤其是那几个精度要求最高的核心部件。他用自己那套更苛刻的标准反复测量、打量,甚至闭上眼睛用手触摸感受那平滑无瑕的曲面和锐利清晰的棱线。 良久,他放下一个曲轴木模,看向林墨,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有震惊,有欣慰,更有一种"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感慨。 "好小子……"赵山河的声音有些沙哑,"这手艺……够格了。比我当年考六级时做的那个'龙门榫',只强不差!心思更巧,难度更大!雷万春老爷子,倒是给你指了条明路!" 得到师父的认可,林墨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了地。 "师父,我想给这些东西上个好漆,既能保护,也能更显质感。您看……"林墨提出请求。 赵山河点点头:"是该如此。好东西得配好手艺。我带你去个地方。" 赵山河带着林墨,穿街过巷,来到了城南一家不起眼的工艺美术厂的大漆车间。车间里弥漫着一股奇特的生漆味道。赵山河找到一位同样年过半百、眼神专注沉静的老师傅。 "老漆头,这是我徒弟林墨,自己瞎琢磨了点东西,手艺还过得去。你给你瞧瞧,帮着上个好漆,甭给我藏私,用你压箱底的本事。"赵山河对那老师傅说道,语气是熟稔的不客气。 被称作"老漆头"的老师傅瞥了赵山河一眼,没搭理他,而是直接拿起林墨带来的一个气缸体木模,只看了一眼,眼神就凝住了。 他仔细抚摸着那光滑如镜的表面和复杂精准的内腔,又拿起其他几个零件端详,半晌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讶异:"山河,你这徒弟……了不得啊。这活儿,没十年八年沉下心来磨,出不来。你从哪扒拉出来的这么个宝贝" "嘿嘿,咱老赵的眼光,啥时候差过"赵山河得意地一扬下巴,"咋样,配不配得上你的手艺" "配!太配了!"老漆头显然也是个痴人,见到好的胚子就见猎心喜,"放心,这活儿我接了!保证用最好的料,给你徒弟这好东西,伺候得妥妥帖帖!"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就跟在老漆头身边打下手,学习传统大漆工艺的奥秘:刮灰、裱布、上漆、荫干、打磨……每一步都极其考究和耗时。 老漆头不愧是赵山河认可的六级漆工,手艺精湛绝伦,在他的巧手下,那些原本就极为出色的木模零件,仿佛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表面变得温润如玉,光泽内敛而深邃,更显精密与贵重。 所有零件处理完毕,林墨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带回汽车楼工作室。在王师傅好奇的注视下,他如同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开始按照拆卸时的逆顺序,一步步将这些凝聚了心血的木制零件组装起来。 当最后一个木制螺栓被拧紧,一台完全由木头制成的、细节毕现、漆面温润的解放ca10发动机模型,赫然呈现在工作台上!它与旁边那台真正的、布满油污的铁疙瘩形成了鲜明而震撼的对比。 王师傅围着这台木制发动机转了好几圈,嘴里不停地"啧啧"称奇,最后憋出一句:"娘嘞……这……这简直能当工艺品摆起来看了!林墨,你小子……真行!" 林墨轻轻拨动飞轮,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平稳运转,凸轮轴随之旋转,气门顶杆微微起伏……虽然无声,却仿佛能让人听到它内部精密的协同与力量。 至此,雷万春师傅留下的终极课题,圆满完成。林墨知道,他的木工技艺,已经实实在在地迈过了六级工的那道高坎。 八月底,暑热未消,但空气中已经隐约带上了一丝秋的凉意。 春粮早已入库,但城里的粮食供应依旧紧张,居民口粮定量没有任何回调的迹象。报纸上的口径依然是"形势大好,困难是暂时的",但胡同巷尾、四合院里,人们脸上的愁容和悄悄议论的声音,都预示着下半年的日子,依旧需要在饥饿的边缘精打细算地熬下去。 这天,林墨再次注意到了与金牙孙有福约定的那个隐秘信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急促和鲜明。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懵懂小哥修仙传

懵懂小哥修仙传

落言gg
一个小工程师误入地下世界,开启了自己的修仙路,通过发掘各大修仙门派旧址获得了灵药和功法,后成功进入上界,并且带领出了一批修仙高手的故事。
军史 连载 19万字
宅男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宅男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中书令
++++什么?我一觉醒来,所有的人都认识我,但是所有人我都不认识了?
军史 连载 40万字
重生谱写人生

重生谱写人生

木半月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陈楚楚自幼是孤儿28岁生日当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救了一个小男孩自己却死了,重生到同名的17岁女孩身上,这是幸还是不幸重生了可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
军史 完结 40万字
我的极品红颜

我的极品红颜

徐一一夫
不惑之年的文乐,酒醉后一睡不醒,意外地见到了地府的阎王。他为追求理想中的逍遥生活,与阎王私下签订了契约。在帮助中华走上民富国强之路后,却发现自己想要的逍遥...
军史 完结 245万字
大隋生存攻略

大隋生存攻略

墨青空
柴昭还没睁开眼睛,就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大隋。赶上了开皇之治?好啊,太平又富足。但是开皇年已经剩个小尾巴了哇。老爹是做什么的?太子右内率?好官!官二代,挺好的。太子是谁啊?杨勇。谁?杨勇!陛下的大儿子!得,完犊子了!
军史 连载 77万字
一棍朝天

一棍朝天

憨木匠
天有阴阳,人有五脉.通一脉可长生,通两脉可飞升。通三脉可成仙,通四脉可成神。通五脉可不朽。通七脉呢?秦漠然仰天怒吼:贼老天!别人九级飞升,吾十二级了,为何还没动..
军史 连载 1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