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坟地山洞,改造计划全面开启
睁开双眼开启发疯状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下子,所有人的心头都绷紧了一根弦: 必须争分夺秒地把那个藏于坟地尽头的山洞,打造成一个能活下去的堡垒。 这片地虽然偏僻且荒无人烟, 坟地也大多是没人祭拜的荒坟, 但毕竟是要以后长久居住的, 万一有什么凶猛的野兽出没,那就需要警惕了, 许阳干过几年监控安装的活儿,对这个是手拿把掐, 不过半天的功夫,就安好了几个隐蔽的监控。 他熟练的调试好设备, 手机屏幕随即分割成几个实时画面, 直到看到山洞外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几人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了下来。 (有那种便携式的监控,只要固定一下就可以,安装电池的,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夜幕降临,这座荒山被坟地和寂静笼罩。 许父许母头顶矿灯,深一脚浅一脚地再次钻入洞中。 灯光刺破黑暗,第一次彻底审视这个他们未来的“家”。 “啥东西窜过去了吓我一跳。” 灯光猛地扫向角落。一团黑影受惊,“吱”地一声窜入更深的黑暗里。 “是耗子。” 许父松了口气,手心却也捏了把汗, “有活物,说明这洞憋不死人,是好事,咱们得里里外外彻底清杀一遍。” 山洞比记忆中更深, 腹地还有两个天然的岔口, 像是两个沉默的耳室,正好用来分类储存物资。 “老许,你别说,” 许母的声音在空旷的岩壁间产生轻微的回响, “这儿拾掇出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许父手里举着一个自制的火把,正仔细地燎过潮湿的岩壁。 火焰舔舐之处,响起细微的噼啪声, 这是在清除虫卵和苔藓, 同时跃动的火苗也是测试洞内氧气最直接的土办法。 “光清理不行,” 许母拨开一丛杂草,思路清晰, “得尽快弄来沙子和水泥,把墙内壁抹一遍。” “不管来的是什么灾,墙厚一点,总能多挡一阵风寒。” 她顿了顿,语气沉重起来, “就是不知道……到底会来什么,我这心里突突的跳,慌得很。” 她看向丈夫: “老头子,这事儿这么玄乎,你就真一点不怀疑” 许父手中的火把稍稍放低,叹了口气: “唉,不瞒你说,就前两天,我也做了个乱七八糟的梦,心里正不踏实。现在孩子们这么一说,我看……八成假不了。” 同一片夜空下,张月娘家也灯火通明。 小型家庭会议的气氛同样凝重。 “避难所是根基,必须在最快时间内弄出雏形。” 张月指着日历上那个被红圈死死框住的日期, “满打满算,只剩99天了,我们没有一秒可以浪费。” 行动当即展开。 张父张母雷厉风行,立刻在村子边缘租下了一个带院子的偏僻农房。 许父许母都是庄稼人,村里人多口杂, 即使住的偏点儿,可若是突然间太过反常必然还是容易惹眼。 而张父张母刚刚租下的农房,正好可以当做物资中转站。 张父开着车,一趟趟拉回了水泥、沙袋、抹刀、灰桶等全套工具, 甚至细心地备好了几台对讲机,充电宝也充满电预备上。 谨慎是生存的第一要义。 为了避免村民注意,所有大宗物资的运输都在深夜进行。 许父和张父提前把小货车开进小院装车。 等到万籁俱寂,连狗吠都稀疏时,张月就充当哨兵,先出门溜达一圈, 确认村路无人后,才压低声音对着对讲机说: “我是张月,我是张月,路面安全,可以出来了。” 收到信号,微型低速降噪小货车才悄无声息地驶出院子,借着夜色掩护,将一车车宝贵的建材运往山上。 装车的重体力活,自然落在了最年轻的许阳身上。 有一次,车子刚拐上上山的小路,车灯猛地照见前方一团灰影掠过路中央。 张父吓了一跳,下意识猛踩刹车。 车厢里的许阳和许父毫无防备,猛地往前一栽,差点撞上前挡板。 “怎么了!撞到什么东西了” 张月在对讲机里的声音瞬间绷紧,带着颤音。 车灯死死钉在前方路面。 一只野兔似乎也被这钢铁巨兽和刺眼光线吓懵了,僵在原地不动了足足两秒,才后知后觉地猛地一蹬腿,闪电般窜进了路边的草丛,消失不见。 虚惊一场,车里三人齐齐松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气,这才感到后背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寂静的夜里,只剩他们如擂鼓般的心跳声。 “没事了。”张父缓过神,重新挂挡,声音还有点发虚, “是只兔子。” 自那以后,他们的行动更加谨慎,哨兵的范围也放得更远了。 许母成了后勤部长,守在小院里,为大家准备热饭热汤。 看着大伙儿累的满头大汗,许母只能变着花样把饭菜做的更香。 大伙儿干的是体力活,绝不能亏了身子。 这个临时据点,成了黑暗中温暖的枢纽。 张母则化身药品采购专员,每天穿梭于县城各家药店, 感冒灵、退烧药、肠胃药、消毒酒精、绷带、碘伏……各种的囤, 将一个小房间堆成了微型药库。 接着张母和张月又分头转向批发市场, 食用油、盐、酱油、醋、各种干菜、萝卜干、辣椒面,见缝插针地囤积。 张月所有时间都扑在了采购上。 她重点订购了大量腊肉、腊鱼、咸菜等耐储存食物。 其余时间就是在网上联系厂家, 她有做网店的经验,“拿货”的价格比散着买,便宜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 每一份物资,都是未来活下去的筹码。 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分工一旦明确,效率必然惊人。 孩子白天上学,晚上就被接到许母身边, 老人一边看孩子一边兼顾后勤。 许阳负责所有技术活: 监控、工具准备,并和两位父亲一起泡在山洞里施工。 物资管理自然依旧由张月母女负责。 山洞内部初步清理完成, 砌墙抹面的工程也接近尾声, 在一次深夜的总结会上,许父提出了最棘手的问题: “山洞位置很好,山泉水就在下面,取水方便,但现在最大的短板是——电。” 静音发电机是首选, 但需要柴油或汽油驱动。 如何大量、合理地搞到燃油,成了横在面前的大山。 再难也得攻克。 “正规路子走不通,就走政策的缝隙。” 张月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亮光,那是被逼到绝境后焕发的智慧。 张月托人注册了一个空壳的农机合作社, 利用政策补贴低价购入大功率静音柴油发电机组。 接着又注册公司,用“工地应急”“车队备用”等各种由头从周边几个城市的加油站,分批搞到了相当数量的汽油和柴油。 当然,这笔开销如同流水。 许父则租来一辆柴油货车,轮流去不同加油站加油,再偷偷用油桶抽出来储存,蚂蚁搬家般积少成多。 所有油桶都被严密存放在租来的小院角落,严防明火。 白天,他们正常采购,掩人耳目。 一到深夜,哨兵张月先行探路,确认安全后,一家人便化身夜行队伍,默契地潜入山洞继续施工。 洞内,张母批发的充电式led灯被固定在岩壁上,发出冷白的光。 六个人分工协作,效率极高。不出几日,山洞里已然隔出了几个规整的房间雏形。 还在做了储存区和蔬菜区,家禽区等, 将山洞通过各种功能分区分隔出来。 发电问题初步解决,储水紧随而上。 许阳和张月订购了数个巨型储水罐,计划将山泉水逐步引入储存。 张母和张月未雨绸缪,批发了小太阳电暖器、暖水袋、暖水瓶。 末世求生,精神娱乐是奢侈,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她们又购入大量床品四件套和劳保物资: 冬夏被褥每人几套,耐磨衣物、劳保手套、口罩直接按箱批发。 最关键是密封——米面粮油等各种食物被分装进巨大的密封袋和密封桶里,抽真空,最大限度延长保质期,并防水防潮。 糖块,各种水果酱料也得预备,缺乏维生素也是不行的,维生素片也得准备点。 不知道将来会面对什么极端环境, 人在一个地区环境待久了,会适应居住环境,突然改变一种生活方式会不会不适应从而生病 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间在疯狂的筹备中疾驰而过, 大家恨不得多长几只手出来, 只想快一点,再快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