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试验田分出胜负
七月的雨八月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子一天天过去。 林家的后院,成了村里人饭后最新的闲逛去处。 那道清晰的界线,将一小块地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东边,是林远山坚守的传统。 他每天清晨都会舀一瓢清水,均匀地洒在自己的地里。不多不少,全凭几十年的手感。 他看着那些泥土,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笃定。 西边,则是林冒烟主导的革新。 那个怪模怪样的塑料棚子,成了村里人最好奇的所在。 每天中午,太阳最好的时候,林冒烟都会让小姑林小燕把棚子的两头掀开一个小口。 “小姑,这叫通风。” 林冒烟奶声奶气地解释着,小手比划着空气流动的样子。 “棚子里太热了,小苗会喘不过气,让风进来吹一吹,它们才舒服。” 林小燕听得一知半解,但她现在对侄女的话是百分百执行。 到了傍晚,太阳落山前,林冒烟又会指挥爸爸林建国,把早就准备好的厚厚草帘子,严严实实地盖在塑料棚上。 “爸爸,要盖紧哦,不然晚上的冷气会偷偷溜进去,冻到我们的薄荷宝宝和菊花宝宝。” 这些在村民们看来完全是瞎胡闹的行为,林家人却做得一丝不苟。 村里最爱八卦的张翠花,几乎天天都要扒着林家院墙的豁口往里瞧。 “哎哟,你们看林家那傻劲儿,还给地盖上被子了!真是钱多烧的!” 她对着身边几个妇女撇着嘴,满脸的幸灾乐祸。 村里的老顽固刘根生,更是背着手,每天都要来“视察”一圈。 他看着林远山那边的土地,点点头,一副“这还差不多”的表情。 再看到林冒烟那个塑料棚子,便重重地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吐一口唾沫在地上。 “歪门邪道!土地爷看着呢,这么折腾土地,小心颗粒无收!” 闲言碎语像风一样,吹遍了整个下溪村,也吹进了林家人的耳朵里。 林小燕好几次都气得想冲出去跟人理论,却都被林冒烟拉住了。 “小姑,别着急,我们的地会替我们说话的。” 小小的女孩,眼神里却有着成年人一般的沉稳和淡定。 一个星期后,第一个变化出现了。 那天早上,林冒烟照例第一个钻进暖棚里。 她惊喜地发现,在那些松软的褐黑色土壤里,冒出了一片星星点点的嫩绿色。 是薄荷! 那些被剪成小段的根茎,已经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小小的脑袋,贪婪地呼吸着暖棚里温暖的空气。 “发芽啦!爸爸,小姑,发芽啦!” 林冒烟的欢呼声,让全家人都跑了过来。 当林建国和林小燕钻进暖棚,看到那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时,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天哪!真的发芽了!这才几天啊!” 林小燕小心翼翼地触摸着一片小小的嫩叶,感觉像在触摸什么稀世珍宝。 就连一直躲在屋里的奶奶周玉兰和继母陈秀兰,都忍不住过来看。 她们看着棚子里那喜人的绿意,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而另一边,林远山的地里,还是一片沉寂,只有几处泥土有微微拱起的迹象。 他蹲在自己的地头,默默地抽着旱烟,看着对面暖棚里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脸色有些复杂。 他心里嘀咕着:“发芽早有什么用,苗不壮,一场风就吹倒了!” 又过了三天,第二个变化接踵而至。 林冒烟暖棚里的菊花种子,也开始破土而出。 而且,长出来的幼苗,几乎是间隔均匀,一排排,一列列,像受过训练的士兵,每一棵都昂着头,精神抖擞。 反观林远山那边,虽然薄荷也稀稀拉拉地发了芽,但明显又黄又弱。 菊花更是出得参差不齐,有的地方挤成一堆,有的地方却光秃秃一片。 差距,已经肉眼可见。 林远山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抽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他想不通,自己用了一辈子的法子,怎么就比不过一个六岁娃娃的胡闹。 真正的考验,在第十天的夜里,悄然而至。 天气预报里说的那股强冷空气,比预想的来得更早,也更猛烈。 北风呼啸着,像野兽一样在村子里肆虐。 后半夜,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温度骤降到了零下。 林家人半夜都被冻醒了,林建国不放心地爬起来,又给暖棚上的草帘子加了一层。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 整个下溪村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屋檐下挂上了晶莹的冰凌。 林家人心里都悬着一块大石头,天一亮,就全都跑到了后院。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道界线,此刻成了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 西边,林冒烟的暖棚安然无恙。 掀开厚厚的草帘子,塑料布下的世界,温暖如春。 那些薄荷和菊花的幼苗,不仅没有丝毫损伤,反而因为内外温差,叶片上凝结着一层细密的水珠,显得愈发青翠欲滴,生机勃勃。 而东边,林远山的那半边地,却是一片惨状。 那些本就瘦弱的薄荷苗,被霜雪打得蔫头耷脑,叶片发黑卷曲,彻底没了生机。 而那些刚出土不久的菊花苗,更是直接被冻死在了地里,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印记。 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给这场新旧观念的对决,画上了一个毫无悬念的句号。 胜负已分。 林远山站在地头,看着自己那片被霜雪摧残得毫无生机的土地,再看看旁边暖棚里那片绿意盎然的春天。 他手里的旱烟杆,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了雪地里。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茫然和挫败的神情。 他一辈子建立起来的、关于土地的骄傲和自信,在这一刻,被眼前残酷的事实,击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