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番外2】襄王陆景凉的遗书回忆录?
星星长翅膀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帝退位后便携谢临怀南下,选了江南水乡作为住处,一住就是十六年,直到前不久才传来噩耗。] [文帝染病,御医皆束手无策,怕是到了油尽灯枯之时。] [本王闻讯匆匆南下前往行宫。] [结果却好死不死地等到一封圣旨,让本王在文帝死后殉葬。] [虽然有点心酸,但也能接受。] [本王活到这把岁数,熬走了妻子,又把独子熬到了中年,还抱上了曾孙,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所以,文帝下令让本王殉葬,本王毫不犹豫地准备起了后事。] [本王的儿孙都是忠臣良将,文帝的嗣子也是贤明之君,想必他们以后也能延续本王和文帝的君臣情。] [而本王要去地府看着谢临怀这个王八蛋免得他再缠上文帝。] [没错!本王要去棒打鸳鸯!!!] 满朝文武看得嘴角抽搐,其中陆远恨不得揪着儿子揍一顿。 啊!你是不是闲的没事干啊! 平帝深吸了一口气,“来人,传襄王世子陆景凉入宫觐见。” 他倒要好好看看这个臭小子! 要是好用就给他家孩子留着,要是不好用就当场咔嚓了! “臣领旨。”禁军统领大步离去。 襄王陆远默默地祈祷自家儿子不要给他搞什么幺蛾子和骚操作。 老子想竖着出宫,不想横着出宫! 待在自家庄子里的陆景凉眼皮抽抽地盯着棒打鸳鸯的字眼。 “瞅你那点出息,真是够了!” “但本世子若是真的能遇到像文帝这种明君想必也会如此。” 臣子忠君之志,总是盼君安好的! 恰如未来的他祈盼文帝龙体康健,祈盼文帝的爱人长命无恙。 陆景凉掸了掸袖子,推门而出。 他跟着禁军统领前往皇宫面见平帝以及少年时期的文帝。 北伐匈奴,必有他一份功! 满宫妃嫔也在往平帝处赶去,只是她们的想法终究是落了空,平帝不可能再给幼子寻个新养母。 好在她们想得开,我当不了太后,我的死对头也别想当! 以后我当太妃,死对头也是! 议政殿外的广场上。 天幕又重新恢复成光滑的面板状,所有人员俱已集齐,被众人注视的平帝和五皇子依旧稳如泰山。 平帝睨着陆远身旁的少年陆景凉,又逐一看向跪了一排的四个无能儿子,接着看向阶下的诸臣。 他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朕欲废黜太子改立幼子为皇储,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在场众臣弯腰跪下,“臣无异议。” 平帝张了张嘴,到了嘴边的话忽然被再度亮起的天幕打断。 ‘嗯天幕居然还没结束吗’ 但空白无物的天幕再度浮现出来的不是金光闪闪的一行行大字,正是陆景凉频频提及的文帝陛下。 约摸三十余岁的青年帝王赫然出现在天边高挂的天幕之上。 青年眉目如画,长相甚是俊艳,周身气度极为不凡,而且身上有着高位者所特有的从容不迫。 他身着龙袍,立于城楼之上,眉眼冷肃地垂眸望去,犹如天边清冷孤傲的神明俯瞰着大地生灵。 “朕郁离,大雍王朝第九代帝王,以继任者的身份开疆拓土一统天下,实行新政缔造熙和盛世。” “朕之一朝,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国泰民安,此绩上无愧于帝王之尊位,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随着青年的嗓音落下,以他身处的京都城楼为中心,呈现出文帝时期天下安宁的太平盛世场景。 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来来往往的商贾络绎不绝,繁华的各地城池犹如璀璨的星河。 天幕下的所有人纷纷停下手头动作直直地望着缓慢呈现的熙和盛世,眼里染上难以自抑的盈盈泪光。 “文帝时期真好啊!” “熙和盛世,果真无愧其名!” 天幕以熙和盛世为背景,重新浮现出开启盛世的青年帝王。 文帝缓缓抬眸,遥望着如画江山,嗓音低沉地再度开口。 “然而,朕此生之憾却有一事。” “昔年朕不得已才参与夺嫡之争,没有别的选择,没有别的出路,朕希望曾经的自己能有所选择。” “朕救万民于水火、挽大雍于危局,亦想救救少年时的五皇子。” 文帝眉眼低垂,温声道:“盼你莫要似朕这般趟着鲜血走上那条帝王之路,故愿以朕开创盛世之功德换你一次自由选择未来的权利。” “称帝与为王,皆在你一念之间。” 所有人双眸呆滞地望着天幕上长身玉立宛如翩翩佳公子的英明帝王,脑袋像是被重锤敲击过一样。 他们都在为文帝的话而感到震惊。 包括少年时期的五皇子,少年藏在袖子里的手指微微颤抖。 “谢谢你,免我惊慌病困,予我一个自我抉择未来的机会。”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文帝,眼底深处暗含着的所有迷茫彷徨都化作少年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坚定。 “……我想成为像你一样的帝王。” “我不愿再隐忍不发,我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想让全天下的大雍百姓都有选择未来的机会。” 他不愿再做掌权者手里的棋子,也不愿万千百姓沦为牺牲品,惟愿他们都可以冲破束缚活出自我。 天幕中的文帝浅浅一笑,眼神温柔地注视着城楼下方的百姓,似乎恰好与眸中含光的少年对视。 “那便祝你得偿所愿,余生安好。” 青年帝王的身影随着话音落下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而天幕也化作一道流光缠绕着宁康二十年的五皇子。 那是文帝开创盛世的累累功德。 如今这些金光闪闪的功德化作坚实的壁垒护佑着少年皇子。 五皇子沐浴在功德金光中,脑子里都是文帝留给他的帝王之道和治理大雍王朝的丰富经验。 金光渐渐褪去,天幕消失不见。 接受过文帝醍醐灌顶和功德洗礼的五皇子挺直脊背,视线锋利地望着跪了一地的满朝文武。 “望诸君与吾共勉,再创盛世!” 众人俯身长拜,齐声道:“微臣愿与殿下开创亘古未有之盛世!” 满朝文武与平帝身旁的少年树立了一个共同奔向盛世未来的远大理想,并愿意为之付出毕生精力。 宁康二十年夏,平帝废太子郁麟,改立五皇子为大雍储君。 同年九月,平帝禅位,太子登基。 新帝继位,改年号为天瑞,整吏治,开启新政以图变法革新。 一个强大的王朝开始焕发生机。 堆积在雍朝这棵大树身上的弊病也在帝王和满朝文武的努力下慢慢疗愈,重新长出枝丫茁壮成长。 天瑞四年,新帝任用陆景凉为主帅北伐攻打匈奴并将其覆灭。 自此以后,大雍开始征战四方。 直至天瑞十年,这场征伐才随着大雍西边最后一个小国灭亡而落幕,大雍王朝至此实现了大一统。 朝中人才辈出,百姓丰衣足食。 一个璀璨而宏大的盛世在雍朝上下有志之士的携手中缔造而出。 多年以后,开创天瑞盛世的帝王也站在了文帝所出现过的城楼上,俯视着自己亲手打造的盛世天下。 “文帝,朕终于实现了昔日之愿。” “若是上苍有灵,便将朕继位以来宵衣旰食开创盛世所获之功德赠与你,以偿文帝昔年引路之恩。” 微风拂面而过,恰如神明垂眸。 ——神的蓦然回首,予曾经的自己一次宝贵的馈赠,而功成名就再创佳绩的自己亦不忘还于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