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纸种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钟声未响,夜色已深。 礼正会门前那张薄薄的告示,却比任何钟鸣都更具分量,重重地压在京城每一个渴望改变的人心头。 义学窄小的院落里,灯火通明,孩童们不知疲倦的琅琅书声,将那首新编的《仁字谣》送入微凉的夜风——字句清脆如露滴石阶,夹杂着纸页翻动的沙沙声,在寂静中织成一片温热的希望。 油灯摇曳,光影在泥墙上跳动,映出孩子们伏案执笔的剪影,墨香与灯芯燃烧的焦味混在一起,弥漫在潮湿的空气里。 角落里,一位须发斑白的老匠人,正借着昏黄的油灯,一遍遍摩挲着刚拓印下来的“字砖”拓片。 指尖划过粗糙的纸面,那凸起的“工”、“农”、“商”三字仿佛带着陶土的温度与重量,是他一辈子在窑火与铁砧间匍匐前行中,从未敢奢望能与“士”字并列的尊严。 他的掌心布满裂口,此刻却微微发颤,像是触摸到了命运的边缘。 韩霁站在林昭然身侧,压低了声音,话语里带着一丝无法全然压下的忧虑:“三席,终究是太少了。若我们败了,崔玿那些人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七子便成了朝廷眼中名正言顺的野学之首,官府随时可以一网打尽。”他说话时,袖口被夜风吹得轻轻鼓动,露出腕上一道旧疤,那是去年冬夜抄书冻裂的痕迹。 林昭然的目光越过喧闹的人群,望向远处那座破庙的模糊轮廓,那是他们一切开始的地方。 寒风拂过她的鬓角,发丝轻扫面颊,带来一丝微痒。 她吸了口气,夜气清冷入肺,却让心更沉、更定。 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韩霁,你看。我们早已不是一人一事,而是这满院的灯火,是城南街巷里每一个识字算账的小贩,是窑洞里捧着《匠经》的炭工。我们是千人共举的火把,只要还有一星火种尚存,就烧不死。烧不死,就能登堂。” 辩议之日,天光大亮。 太学明伦堂外车马如龙,青石板路上蹄声清脆,马具叮当,世家子弟们乘着软轿,在仆从的簇拥下施施然行至。 晨光洒在锦袍玉带上,折射出温润的光泽,谈笑声如珠玉相击,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容。 相比之下,林昭然一行七人的到来,便显得格外扎眼。 他们皆是步行,身上是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褐,布料粗糙地摩擦着皮肤,脚步踏在石板上,发出整齐而沉实的回响,仿佛大地也在应和。 没有一丝多余的配饰,但七人步伐整齐划一,沉稳如尺,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实。 人群自动为他们分开一条道路,那些轻慢的、好奇的、审视的目光,都未能让他们有片刻的动摇。 风从巷口吹来,卷起衣角,也吹不乱他们挺直的脊梁。 临入堂前,一直跟在身后的守拙悄然上前,塞给她一个长条布包,入手微沉,布料粗粝,边缘还有些磨损的毛边。 “姑娘,这是我寻来的前朝《辩典》残页,或许能应变。”他的声音低哑,指尖在布包上顿了顿,似有千言万语,终归沉默。 林昭然接过,指尖触到布料的粗糙质感,却并未当场拆开,只顺手将其收入宽大的袖中。 布包贴着手臂内侧,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像是某种隐秘的托付。 堂内早已座无虚席。 主考官卫珩端坐高台,面容肃穆,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堂下两列泾渭分明的学子。 香炉中檀烟袅袅,气味沉郁,衬得气氛愈发凝重。 待众人静定,他洪亮的声音响起,掷地有声:“教化之本,在礼乎在民乎” 话音未落,崔玿已长身而起,整了整衣冠,昂首阔步登上台去。 他先是朝卫珩与满堂宾客长揖一躬,而后朗声道:“学生以为,教化之本,必在乎礼!”他口若悬河,引《礼经》三十六条,从上古圣人制礼作乐,到本朝律法典章,无一不是在强调“礼定尊卑,教由上出”。 他的声音在明伦堂内回荡,条理清晰,引据详实,台下世家席位上的宾客们频频颔首,面露赞许之色。 有人轻抿茶盏,有人低声附和,气氛如春阳融雪,暖而自得。 林昭然静静地站在台下,神色不起波澜,仿佛崔玿所言与她全无干系。 她只是听着,等着,直到崔玿洋洋洒洒说尽,意气风发地走下台。 这时,她才动了。 她缓步走向台心,没有崔玿那般急切,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 鞋底与青砖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大地在低语。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她身上。 她没有像崔玿那样先声夺人,而是沉默了片刻,才抬眼望向卫珩,问了一个与经义典籍毫无关联的问题:“大人,敢问昨夜南城有孩童于井栏上新刻四字‘工可为师’,今晨天未亮,已有三名顽童能背诵其义。此为教化乎” 她顿了顿,不等回答,又追问道:“若此为教化,是何人所教若此非教化,又该由何人、依何礼,来定其非” 一语既出,满堂微震。 那些原本挂着赞许微笑的世家宾客,脸上的表情僵住了。 有人手中的茶盏微微倾斜,茶水溅出一圈暗痕;有人下意识地攥紧了扇骨,指节发白。 卫珩的双眉微微一挑,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声道:“空言无凭,尔等可有实证” 林昭然微微躬身,退后一步。 柳明漪随即上前,声音清脆如檐下风铃:“民女柳明漪,所证为‘女学’。城西张家布行之女,学算术三月,能辨契书伪账,为其父免去三十两纹银之亏。此为教化,教女子自保自立。”她说话时,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袖口绣的一朵小花,那是她亲手所绣,象征着不依附的勇气。 她话音刚落,秦九便接上,他声如洪钟,带着炭窑里特有的沙哑:“小人秦九,所证为‘匠学’。西山炭窑十数名炭工,共习《匠经》一册,依图改固窑洞支架,上月山石滚落,窑口小塌,而全员无一伤亡。此为教化,教工匠安身立命。”他粗粝的掌心拍在胸口,发出沉闷的响声,如同窑火中木柴爆裂的节奏。 韩霁是第三个,他手持一本自己编撰的《算术启蒙》,不卑不亢:“学生韩霁,所证为‘商学’。东市米行王掌柜,令其子学我所编算术,三日便能识出夹在铜钱串中的伪银。此为教化,教商贾诚信不欺。”书页边缘已被翻得卷起,墨迹也有些晕染,却承载着无数个深夜的灯火与坚持。 七子轮番上前,所言皆是身边事,所证皆是百姓情。 他们不说大道理,只讲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更奇的是,每当一人言毕,殿外便会悠悠传来一阵琵琶声。 阿阮端坐于廊下,指尖轻拢慢捻,那曲调时而如溪水潺潺,时而如市井喧闹,时而又似工坊劳作,竟将七子所述之事,丝丝缕缕地织成了一曲动人的《辩议曲》。 琴弦震颤,余音绕梁,仿佛有无数双看不见的手,将那些平凡却滚烫的生命故事,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悄然笼罩了整个明伦堂。 卫珩紧锁的眉头,不知不觉间已渐渐松开。 而方才还不可一世的崔玿,此刻却低垂着头,脸色阵青阵白,指节死死扣住座椅扶手,关节泛白,仿佛要将那木质捏碎。 终于,轮到林昭然再次登台。 她走到台心,这一次,却缓缓闭上了双眼。 刹那间,金手指“异世灵光”骤然开启。 无数的知识碎片、思想洪流在她脑中轰然炸开,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自然、法家的经世……百家争鸣,如万千潮水奔涌冲刷。 剧痛如斧凿般劈开头颅,耳边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又似雷霆在颅内炸裂。 但那纷乱驳杂的思绪,却在瞬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提炼、融合,最终化为一句清晰无比的论点——礼因民立,非为民缚! 她猛地睁开眼,目光清亮如电,直视卫珩:“礼,非一成不变之铁幕,乃映照民情世相之明镜!昔者井田分封,行周公之礼;今者商贸通达,市井繁荣,百姓求知若渴,便当有通学之礼!礼,当应时而变,顺民而生,为何独要将万千寒门,禁于庙堂之外” 她每说一句,那锥心刺骨的头痛就加剧一分。 眼前的一切开始变得模糊,光影交错间,她仿佛看到一个女子的身影——青衫素裙,坐于窗前书案,正执笔疾书。 指尖在纸上划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窗外雨声淅沥,烛火摇曳,映出她温柔而坚毅的侧脸。 那身影如此熟悉,却又遥远得不可追忆,只一闪,便消逝无踪。 林昭然强行压下脑中的眩晕与剧痛,深吸一口气,与身后六子一同朗声合诵起他们早已烂熟于心的《学约》:“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诵声如潮,低沉而磅礴,七人声线交织,仿佛大地共鸣。 诵声结束,明伦堂内,竟是长久的、落针可闻的寂然。 就连守在门口的巡卫差役,也不由自主地驻足垂首,被那份朴素而磅礴的力量所震慑。 风从廊下吹过,拂动帘幕,也拂动了阿阮未收的琵琶弦,发出一声轻颤,如余音未尽的叹息。 人群后方,孙奉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一路疾行回到相府,对书房内那个负手而立的挺拔身影禀报道:“首辅大人,林昭然之辩,结束了。大人您……静听良久,未发一言。” 一个时辰后,皇榜揭晓。 太学增补三席,名列其上者:柳明漪、韩霁、秦九。 消息传出,整座义学门前瞬间化为欢腾的海洋。 百姓们潮水般涌来,他们将三人高高举起,口中爆发出震天的呐喊:“学宫有路!学宫有路了!”欢呼声如浪涛拍岸,夹杂着孩童的尖叫、老人的哽咽、妇人拍手的脆响,烟火在夜空中炸开,映红了半边天。 在这片狂喜的声浪中,林昭然却悄然退到了后院无人的一角。 她背靠着冰冷的墙壁,身子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再也忍不住,猛地弯下腰,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后,一抹殷红的血迹溅落在脚下的青石板上,温热的触感让她指尖一颤。 她脱力地滑坐下去,眼前阵阵发黑,那股剧痛仍未消散。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指尖却触到一片柔软的织物——是守拙给她的那个布包,在方才的混乱中不知何时已散开。 她颤抖着摊开手掌,那并非什么《辩典》残页,而是一片洗得泛白的旧绢。 绢布一角,用最普通的青线,端端正正地绣着两个字:昭然。 那字迹,那针脚,那收尾时一个微小的挑角……林昭然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几乎停滞。 这分明是她幼时亡母的手笔,与母亲留下的唯一一件旧衣上的绣样,分毫不差。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春光满园
一朝穿越,云依成了与自己名字同音的‘恋爱脑’小可怜楚芸一。原主不仅被人算计了工作,还被人哄骗着报了名,准备要下乡。无意间发现说喜欢自己的人,竟然背着她与别人私会,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他们的算计。失魂落魄时,又接到爷爷出事的消息,一时心灰意冷,香消玉损在了灵堂之上。云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雷霆手段夺回工作,让算计原主的一家人,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还顺手把看不上原主的娃娃亲给退了,我呸,将来还不
都市 连载 168万字
特种利刃尖兵

特种利刃尖兵

夜冷轩
这是一部热血激昂的特种兵小说,围绕林羽和苏瑶展开了扣人心弦的特战之旅。林羽自幼受父亲——一位壮烈牺牲的老特种兵影响,怀揣从军梦想应征入伍。在新兵连刻苦训练,凭借出色表现进入高级作战部队。苏瑶身为女子特战部队队长,英姿飒爽、军事素养极高,指挥作战冷静果断。两人因一场模拟对抗演练相识,互相欣赏且感情渐深。然而平静未久,跨国犯罪组织在边境肆虐,他们所在部队组成联合特战小队执行跨境打击任务。任务中历经重重
都市 连载 37万字
仙武金庸

仙武金庸

楚桥
北天王萧峰一掌天倾,独孤求败剑分九州,王重阳遗褪千年不腐,道门真君黄裳九生九死返老还童,无名老僧心有佛国无量净土,这是一个变异融合的金庸世界,掌握剧情的确是优..
都市 连载 223万字
邪王,别咬我!

邪王,别咬我!

飞翔的油麦菜
“女人,你想死吗!”他面色阴寒,看着毁了他灵藕,烤了他慧鱼,仍一脸淡然狡黠的女人,一时间不由得怒火中烧。“哼!我就是毁了,怎么着,有本事你咬我啊!”慕容夜一脚踢开烤架,衔冤负屈,是你截水断粮在先,还不允许我急中生智?“没本事。”他看着比他还激动的她,寒眸微溺,冷唇一勾,挪移道,“本王对屎不感兴趣……”“你无耻!”……夜幕降临。“君莫邪,你干什么!”她惊羞含怒地看着面前厚颜无耻爬上她床榻之人。他爽朗
都市 连载 133万字
尚书家的娇娇女

尚书家的娇娇女

云里雾里哩
(纯古言+轻松)将军府的三小姐,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皆要穿这个三小姐体弱多病,风吹就能倒,以至于京都人从未见过这三小姐,镇远侯府的二公子风流倜傥腹黑纨绔,对女子避之不及,当腹黑公子对上娇娇女又会擦出怎么的火花
都市 连载 53万字
楚明皇

楚明皇

极目汉山川
凡事过往,皆为序章。罗越,字沐宸,1999年10月21日生于澳门。年少时虽家境贫寒,但孝顺祖母,不拘小节却有气质。后随父母赴欧,成年后选择中国国籍并回国深造,但也热爱摄影。有人认为他龙势虎志非寻常之辈主张除之,也有人不理睬。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从创作不断更新版本,到。最终在舆论压力下,海棠微雨共归途,堪称逆袭典范!楚意鲜明、清晰。“楚明皇”乃神武不杀、如日月大白的天下王,楚明皇说:即为苍生,无有不可
都市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