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皇庄新规划
一滴清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收了冬小麦后,不种御麦,改种红薯或者土豆。 它们产量高,能饱腹,而且红薯藤还能喂猪。 等八月份收了红薯或土豆,赶紧种上一茬豆子。 豆子这东西好,它的根瘤能肥田,等于给土地加了餐,歇了力,来年再种麦子劲儿更足! 这套模式重在粮薯豆结合,用地养地,确保高产的同时不让土地变得贫瘠。” 春芽端茶水,喝了一口,润润嗓子,接着说: “第二,新作物育种与扩繁基地,约种800亩,选择灌溉条件好、管理方便的地块。 这部分地是专门用来保证红薯、土豆和御麦的优良种源。 四百亩地,用于御麦制种。 精心挑选颗粒饱满、穗大匀称的玉米棒子单独杂交育种、收获、晾晒、储藏,作为明年推广的优质种子。 两百亩地,用于红薯高产育苗。 专门挑选那些长得顺溜、个头均匀、没有伤疤的红薯作为“母薯”,精心培育,为明年提供大量健壮的红薯藤秧。 两百亩地,用于土豆种薯繁殖。 同样挑选品相最好的土豆,采用切块育苗,确保种薯不退化,产量有保障。 第三, 传统作物保障与轮作区,约800亩,土质稍次或位置偏远的地块。 这部分地主要种植黍米(小米)、高粱、豆类(绿豆、红小豆等) 这些百姓日常离不开的传统作物。 一是保证作物多样性,满足不同需求; 二是与高产示范区进行轮作倒茬。 比如,今年种高粱的地,明年可能就换成种玉米,避免同一块地年年种一样的东西导致病虫害加剧或地力下降。” 春芽对管事们解释:“地跟人一样,总吃一样东西也会腻,会生病。 咱们得给它换换口味。” 众人赞同的纷纷点头。 有道理,说的太在行了! 春芽继续最后的陈述: “第四,试验田和培训区模式,约200亩。 尝试能想到的各种新花样。 比如:不同的肥料搭配,粪肥、草肥,河泥等,看看对产量的影响。 新的轮作组合,比如“春油菜—夏红薯”、“早土豆—晚荞麦”等。 此区作为“田间课堂”。 定期组织京畿地区的农户前来观摩学习,由皇庄里经验最丰富的庄头和老农,现场讲解“三作三收”怎么弄,红薯土豆怎么种。” 春芽强调:“咱们不仅要自己种好,还要把法子教会别人,让更多的人能吃上饱饭,这才是皇庄的本分。” 一切都规划得明明白白。 春芽将她的整体布局向所有大小官吏和各位庄头讲完时,大家都听得目瞪口呆,纷纷兴奋的点头赞同。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清晰、又如此大胆的种植规划! 这位年轻的“神农县主”,不仅有种出新嘉禾的本事,更有管理这偌大皇庄的智慧和魄力! 春芽看着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说道:“诸位,规划再好,也要靠咱们的双手去实现。 从今往后,这四方皇庄的三千二百亩地,就是咱们的战场! 咱们要用汗水和智慧,让这片土地,打出前所未有的粮食! 让天下人都看看,咱们大明的农户,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好!跟着“神农县主”再创奇迹!” 众人纷纷兴奋点头。 寒风依旧凛冽,但所有人的心里都燃着一团火。 一个新的时代,就在这细致入微的规划和众人高昂的士气中,悄然开启了。 说干就干,春芽立刻开始行使她“神农县主”的权力。 人员上,她重新明确了各位管事的职责,提拔了几个在勘察中发现的,懂技术又踏实肯干的庄头,让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片区。 她对手下人说:“咱们这儿,不看资历看本事,谁把地伺候好了,把产量提上去了,我就重赏谁! 要是偷奸耍滑,耽误了农时,我也绝不讲情面!” 资源上,她下令清理库房,损坏的农具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根据规划,提前调配好各片区需要的种子、牲口; 还从皇庄的收益里划出一笔钱,专门用于奖励那些在种植和试验中表现出色的庄户和管事。 推广上,她已经开始让文书着手编写《御麦三作三收要略》、《红薯栽培法》、《土豆种植须知》这样简单易懂的小册子,准备将来免费发放给来学习的农户。 景衡看着妻子不仅荣耀加身,更手握实权,为着利国利民的大事奔波操劳。 他心中自然是与有荣焉,为之兴奋骄傲的。 但夜深人静时,一丝羞愧,伴随着焦虑悄然爬上心头。 他寒窗苦读十数载,金榜题名,如今也只是个正六品的御前侍讲。 虽说清贵,是天子近臣,但每日大多是与经史典籍、文书诏令打交道,于这实实在在的国计民生,似乎并无直接建树。 而妻子,凭借着实打实的功绩,已是正三品的县主,掌管着数千亩皇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无数人的温饱。 “我林景衡,难道就只能安于这清闲的官职,被妻子的光芒所掩盖吗” 他扪心自问,“不,我也当做些实实在在,利国利民的事情,方能不负平生所学,不愧对妻子这片赤诚之心。” 渴望建立立业,证明自身价值的心思,在景衡心中悄然萌发,并且日益强烈。 心里揣着这样的心事,景衡像是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下朝回家后会兴致勃勃地与春芽分享朝堂趣闻,或是抱着稷安、珂宁在院子里嬉闹,享受天伦之乐。 如今的他,常常是眉头微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吃饭时,他会对着碗筷发愣,春芽跟他说话,他有时要反应一会儿才“嗯”一声。 眼神也像是蒙上了一层灰,少了往日的光彩。 对春芽,那份无微不至的温柔体贴似乎也悄然收敛了许多,变得有些沉默和心不在焉。 夜晚,他待在书房的时间越来越长。 春芽起初以为他真是公务繁忙,还体贴地让碧玉准备宵夜送去。 可接连好几天都是如此,她忍不住去书房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