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调研茶叶厂
枕月码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怀民推开茶叶厂锈迹斑斑的铁门时,迎面飘来一股混杂着霉味的茶香。 六十多岁的厂长姜旭伟闻声从车间走出,满头白发在昏暗光线下格外显眼,却红光满面,透着股硬朗气。 “欢迎叶乡长前来视察啊” “姜厂长,自从我分管工业两个多月以来,都没有来厂子看看,你别介意啊。” “叶乡长能想起来厂子看看都是很难得了,都好几年了没有领导来过了。” “带我参观一下厂子。” “只要叶乡长不嫌弃,那我就到你看看。” 两个人做了一圈后,叶怀民都有点怀疑自己看到的东西, 这哪里是工厂啊,设备已经完全生锈,基本都是不能用了。 刚进门闻到的茶香竟然是厂长一个人在炒茶。 “姜厂长,厂里现在啥情况” 叶怀民开门见山。 “叶乡长,” 姜旭伟搓着布满老茧的手,苦笑摇头,“基本半停工了。工资发不出,工人早跑光了,就剩我守着这空壳子。” “每年还能产多少茶” “哪有产出哦!” 老人指了指墙角的竹筐,“就我带几个老伙计上山采点自己喝。” 叶怀民心头一沉:“工人工资怎么解决” “靠政府补贴吊着呗。” 姜旭伟扯了扯洗得发白的工装,“我自己都三个月没领钱了。” “厂里还有啥资产” “要说值钱的,就剩那片茶山了。” “茶山那应该很值钱啊。” “您可别想错了!” 姜旭伟叹了口气,“茶山撂荒多年,我有空就去打理,但一个人顾不过来。” “跟我说说咱乡的茶叶。” 一提起茶叶,老人眼睛突然亮了:“咱青山茶可是好东西!汤色清亮,回甘持久,喝一口能在嘴里留半天香!” 叶怀民有些疑惑:“这么好的茶,咋没做成产业” “再好有啥用” 姜旭伟的语气又黯淡下来,“没人识货啊!当年建厂时号召农民种茶,结果茶叶滞销,好多人种了茶树没粮食吃,甚至……” 没说下去,只是重重叹了口气,“后来就没人敢碰茶叶了。这厂子能撑到现在,不过是乡里留个‘有工业’的面子罢了。” 叶怀民还是有些疑惑:这么好的茶叶怎么会滞销没做过推广宣传吗 当时的领导只能在向阳县电视台做广告。 姜旭伟叹了口气,可县里谁会花钱买茶叶喝饭都吃不饱呢。 叶怀民心中有些替那位领导惋惜,如果推广成功了绝对是另一番光景。 咱们乡的土地适合茶树生长吗 太适合了! 姜旭伟语气肯定,气候、温差、湿度、海拔、土壤都合适。咱们乡的土壤偏酸性,特别适合茶树,可就是不适合农作物,这也是粮食产量低的原因。 这些情况你没跟乡里领导说过吗 建厂的那位领导就是听了我的话才决定做的, 姜旭伟的声音低了下去,结果太惨了,农民有人饿死,那位领导也被撤职了。你说我还会再说这些吗 那你为什么和我说 我是姜家村人,听说了你盖小学的事,觉得你应该是个好官。 再一个,我只是说了现实情况,具体决定还要你自己做。要是卖不出去,你可能会遇到和那位领导一样的情况,风险极大。 “和我说说茶山的情况。” “茶山都几年没有人打理了,能产茶的树没几棵。面积不算大,但有几棵老茶树,茶质格外好。” 姜旭伟顿了顿,补充道,“山上有棵老茶树,我每年都打理,产出的茶滋味醇厚,就是产量低。” 叶怀民一听就知道了老茶树的价值,半开玩笑道:“姜厂长把这些秘密告诉我,不怕我据为己有” “我都快退休了,那棵树早晚也得交出去。” 姜旭伟笑起来, “跟您说这些,是想让您知道青山茶的潜力。我打心底想把茶推广出去,您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我会仔细考虑的,但你也别抱有太大的希望。” 叶怀民沉吟道,“但茶厂设备都报废了,买新设备得花不少钱。” 姜旭伟讪讪一笑:“那便要看叶乡长的本事了。” 我再问姜厂长一个问题:茶树多久能产茶 姜旭伟面露尴尬:要是用种子种,得等三到五年;要是扦插育苗,今年秋冬插下去,后年春天就能采第一批茶。 接着说道,“这也是领导不愿意碰茶叶的原因,风险极大,周期还长,不容易出政绩,尤其是挂职的领导。” 叶怀民点点头,很是理解 —— 挂职期仅有两年,即便全力推动茶叶产业,待刚见成效时,挂职时限也已将至,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叶怀民追问:茶山最早什么时候能出茶 最早明年春天,但得有人今年就去打理茶树。 姜旭伟说着,又神神秘秘地掏出三罐茶叶塞进叶怀民手里,这是那棵老茶树产的茶,您尝尝就知道好坏了。 叶怀民带着茶叶回到办公室,取出一撮深绿的茶芽投入杯中。 热水冲下的瞬间,馥郁的兰花香便溢满了整个房间。 轻啜一口,茶汤在舌尖流转,先是清冽的甘甜,而后回甘如涌,竟在喉间留下悠长的山野气韵。 这滋味不同于寻常茶叶的单薄,倒像是把整座青山的云雾都泡进了杯中,让人忍不住反复咂摸,回味绵长。 自己并非懂茶之人,也能从这茶汤里品出截然不同的韵味。 那股子醇厚的香气与绵长的回甘,分明是藏不住的好品质,看来这青山茶确实是块被埋没的璞玉。 这件事必须得好好谋划了。 青山乡盘根错节的政治生态容不得轻举妄动,若想破局,唯有将主导权牢牢攥在手中。 这哪里是做产业,分明是在命运的赌桌上推下全部筹码 —— 赢了,或许能为这片土地蹚出条生路; 输了,恐怕连自己安身立命的仕途都要赔进去。 若想求稳,大可以守着劳务输出的摊子按部就班,待挂职期满调往别处,落得个安稳无虞。 可一旦涉足茶叶产业,便是把身家性命系在刀尖上 —— 倘若再次遭遇滞销困局,那真万劫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