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离别
草莓一波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敏锐地察觉到,云朵最近的行为有些异常。 它比以前更嗜睡,胃口更大,对雷霆也更加依恋,腹部似乎…微微隆起 沈棠心中一动! 她悄悄检查了一下,心中有了猜测——云朵…可能怀孕了! 这个发现让她又惊又喜! 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建国和苏瀚文。 “太好了!” 赵建国激动地拍大腿, “云朵要当妈妈了!这是大喜事啊!咱们红旗大队…要有小老虎了!” “好!好!” 苏瀚文也老怀大慰,“这是祥瑞!祥瑞啊!” 沈棠拉着赵建国和苏瀚文,低声商量:“赵队长,外公。云朵怀孕了,路上长途颠簸…我怕不安全。而且…我想…等小老虎出生后,能不能…留一只在红旗大队” 赵建国和苏瀚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惊喜和感动! “沈知青!你…你说真的!” 赵建国声音都颤抖了, “留…留一只小老虎在红旗大队!” “嗯!” 沈棠用力点头,眼神真诚, “雷霆、云朵、雪宝…它们属于更广阔的世界。但…它们的孩子,可以留在这里。让它代替它的父母,继续守护红旗大队!也让大家…有个念想。而且…从小养大的老虎,会更亲近人。” “好!好!太好了!” 赵建国激动得热泪盈眶, “沈知青!我代表红旗大队全体社员!谢谢你!谢谢雷霆和云朵!你放心!我们一定把小老虎当宝贝养!让它成为红旗大队新的守护神!” 苏瀚文也紧紧握住沈棠的手:“棠儿…你想得周到!外公…支持你!” 离别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天清晨,红旗大队的打谷场上,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社员。男女老少,脸上都带着浓浓的不舍。 孩子们拉着沈棠的衣角,眼泪汪汪。狗蛋和铁柱哭得最凶。 赵建国代表大队,将一面崭新的锦旗送给沈棠。锦旗上绣着: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科技兴农功在千秋!” 落款是:红旗大队全体社员敬赠! “沈知青!” 赵建国声音哽咽, “这面旗…你带着!无论走到哪里!红旗大队…永远是你的家!我们…永远记得你的恩情!” 沈棠接过锦旗, 眼眶湿润:“谢谢大家!红旗大队…也是我的家!永远都是!” 王晓梅、李铁柱、石小强、李建国等人走上前,手里捧着厚厚的几本手稿——正是沈棠编撰的《红旗大队技术宝典》的手抄本!他们连夜抄写,每人负责一部分,确保大队有备份。 “姐!你放心!技术委员会…我们一定办好!手册…我们一定学好用好!” 王晓梅哭着说。 “沈知青!我们一定把水渠管好!把大棚种好!把红旗大队建设得更好!” 李铁柱拍着胸脯保证。 沈棠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欣慰和希望。 她将带来的一个包裹递给王晓梅: “晓梅,这里面…是一些蔬菜的新品种种子,还有…几份农机零件的设计图。 你们…好好研究。” “嗯!” 王晓梅用力点头。 沈棠走到苏瀚文、赵教授、钱教授、李教授面前。 四位老人眼中含泪。 “外公,赵教授,钱教授,李教授…你们…保重身体!” 沈棠声音哽咽。 “棠儿…放心去吧!” 苏瀚文抹着眼泪,“外公…等着喝你京城婚礼的喜酒!等着…看我的小重外孙!” “沈棠同志!前程似锦!” 赵教授等人也送上祝福。 最后,沈棠蹲下身,紧紧抱住雷霆、云朵和雪宝巨大的头颅。 她抚摸着云朵微微隆起的腹部,轻声说:“雷霆,云朵,雪宝…我们要走了。去新的地方。云朵…要当妈妈了。等小宝宝出生…我们会回来看它。也会…带它去看你们。” 雷霆喉咙里滚过一声低沉而温柔的咕噜,巨大的脑袋蹭着沈棠的脸颊。云朵琥珀色的眼睛里充满了不舍和母性的光辉,它轻轻舔了舔沈棠的手。 雪宝则委屈地“呜嗷”叫着,巨大的爪子扒拉着沈棠的腿。 小王开着吉普车来了,后面还跟着一辆军区派来的带铁笼的卡车,专门运送“虎家”。 陆铮站在车旁,他提前一天回来办理手续没有,看着眼前感人的一幕,眼中也满是感动。 “棠儿,上车吧。” 陆铮轻声说。 “嗯。” 沈棠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熟悉的土地,看了一眼那些熟悉的面孔, 看了一眼奔流的水渠和绿意盎然的大棚, 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吉普车。 雷霆、云朵和雪宝在陆铮的引导下,安静地走进了那辆特制的卡车。雷霆和云朵趴了下来,雪宝则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吉普车和卡车缓缓启动。社员们追着车,挥手告别,喊着祝福的话语。 “沈知青!一路平安!” “常回来看看!” “陆队长!照顾好沈知青!” “雷霆!云朵!雪宝!再见!” “等小老虎出生!一定要告诉我们啊——!” 沈棠和陆铮从车窗伸出手,用力挥舞着。泪水模糊了视线。 直到红旗大队的轮廓消失在视野尽头。 卡车里,雪宝似乎感觉到了离别的忧伤, 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 雷霆庞大的身躯靠过去,用巨大的脑袋蹭了蹭它。 云朵则温柔地舔着雪宝的毛,琥珀色的眼睛望向窗外,望向那片它守护过的土地,也望向…它腹中即将诞生的新生命。 吉普车里,沈棠靠在陆铮肩上,手里紧紧攥着那面锦旗和那几本手抄的技术手册。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心中默念: “红旗大队…再见了。但…不是永别。我会回来的。带着京城婚礼的喜讯,带着对未来的希望,也带着…雷霆和云朵的孩子。我们…约定好了。”